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言情女生>大時代的夢> 第八十六章 麵塑(6)

第八十六章 麵塑(6)

  麵塑一直是一種謀生的行當,但它又屬於傳統的手工藝,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產物,其價值有獨特的地方。隨著旅遊業的發展,麵塑這種“玩意兒”更能顯示其文化魅力。


  傳統的麵塑藝人是“隻為謀生故,含淚走四方”的街頭藝人,很少有係統的知識,但是不可思議的是,麵塑就是在這樣的普通群眾手中開出美麗的花朵。那應該是一種虔誠信仰和喜慶心情的結晶!因此,麵塑藝術品總是被賦予了更多的內涵。


  麵塑的傳承與很多其他民間藝術一樣,一般采取口傳身授傳承,祖輩相傳,師徒相傳,而沒有專門的學校機構去傳播。


  麵塑和麵,先準備材料,滑石粉1份;年米麵1份,為防止黴變再加防腐劑半份。


  揉麵,把以上材料用清水攪拌均勻,像和麵一樣。


  和好,和的麵要不幹不軟,要做到三光,既麵光、盆光、手光。


  蒸麵,為達到麵蒸的均勻,把麵拍的大約一指厚,再均勻放在蒸屜上蒸,大約0分鍾左右。


  和麵,把蒸好的麵趁熱揉,再把三份的滑石粉揉進去,直至柔軟,裝袋。


  摻色,用揉好的白麵分塊,在每一塊麵上包上不同的顏色揉勻,裝袋備用。常用的顏色有:大紅、玫紅、黃、藍、綠、黑、白色。


  麵塑藝術是以可食用的麵粉、米粉為原料,輔以工具捏塑成各種造型的藝術,由中國曆史悠久的麵食文化衍生、發展而來。麵塑藝術在民間亦被稱作“花饃”“麵花”“江米人”等,自古以來便是宴饗的美食、饋贈的禮品,是聯結華夏民族情感的紐帶,故又被稱作“禮饃”。


  自008年以來,已有多項麵塑麵人技藝,如陽城焙麵麵塑、聞喜花饃、定襄麵塑、新絳麵塑、郎莊麵塑、黃陵麵花、北京麵人郎、上海麵人趙、曹州麵人、曹縣江米人等,入選中國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據史料記載,在古代祭祀中曾以麵為材料做祭品,取代殺牲以祭、地、神,麵俑亦作為木俑、陶俑的替代物用以殉葬。《詩經?周頌?思文》中記載:“貽我來牟,帝命率育。”


  其中“來牟”就是古代大麥的通稱,這明我國麥類種植的曆史由來已久。我國麥類作物加工的曆史同樣悠久,出土文物證明在新石器時期就出現了磨盤等工具,商周時期的青銅器中就有專門烤烙、煎製麵食的炊具,到了春秋戰國時期磨製麵粉的工具則有了進一步的發展。


  這些工具的誕生,為把麥粒轉化為麵粉並使其具有可塑造性奠定了基礎。


  秦漢時期,我國麥類作物的種植更加廣泛,並且逐漸形成南方食稻、北方食麥的飲食格局,麵食種類迅速增加,麵食加工工具和技術也從社會上層傳向民間。


  漢元帝時黃門令史遊《急就篇》中記載“餅餌,麥飯,甘豆羹”,餅餌就是糕和餅的統稱。唐朝顏師古所注《急就篇》中“搜麵而蒸熟之”的“蒸餅”類似於今的饅頭。據民俗學家考證,“饅頭即民間麵花的濫筋,民間麵花應該起源於漢代”。


  餅類食品作為麵粉被塑造的最初形式,在這個時期漸漸發展了起來,漢宣帝還被當做製餅業的祖師爺被後人供奉。


  魏晉南北朝時期,麵食種類愈加豐富,麵食製作開始講究技巧,對造型、色澤開始滲透審美要求,麵塑藝術開始萌芽。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一書中曾記載了十餘種製作餅類的方法,如白餅、燒餅、髓餅、雞鴨子餅、細環餅、截餅、粉餅、豚皮餅、治麵砂滲法等。


  晉人何曾有言“蒸餅上不坼作十字不食”,這種“坼作十字”的餅即是後來花饃的雛形,這明人們對麵食的期待不再停留於果腹,而是產生了審美的需求。


  進入唐代,對麵塑藝術的文字記載更為確切,與現今麵塑藝術更為接近。唐封演《封氏聞見記六》中寫道“玄宗朝,海內殷贍,送葬者或當街高祭、張施帷幕,有假花、假果、粉人、麵米長之屬”,從中可以看出麵塑作為祭祀品的用途。


  《唐語林》中對麵塑有如下描述:“宴諸司以麵及藥翡之類,染作顏色,用像豚肩、羊、膾炙之屬,皆逼真也。”顯然這一時期的麵食已經向裝飾化、藝術化方向發展,真正意義上的麵塑由此產生。


  新疆阿斯塔那地區出土的唐永徽四年(65)的墓葬品中,一組女俑生動地展示了當時從簸糧舂麥到推磨擀麵的全過程。


  同時出土的還有麵製女俑頭部、男俑上半身以及麵製豬和花式糕點等麵塑作品,是現今保存最古老的麵塑實物資料。


  宋代是麵塑藝術世俗化發展的高峰,人們開始在各種各樣的民俗活動中使用麵塑食品。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記錄了與歲時節令相關的諸多麵塑事項,如:“正月初一,京師人家大多食索餅,人日(初七日)則食煎餅”;“上元節有絲籠和油外錘”;“二月二有迎貴果子”;“三月初三有麵做的‘鏤人’”;“清明前一日的寒食節要食‘子推餅’;“清明節用麵造棗糊飛燕,柳條串上,插於門相,謂之‘子推燕’”;“四月初八食糕糜”等。


  以七夕麵塑為例,孟雲:“以瓜雕刻成供花樣,謂之‘花’。又以油麵糖蜜造為笑靨兒,謂之‘果食花樣’,奇巧百端。如捺香方勝之類,若買一斤數,內有一對被甲胄者,如門神之像,蓋自來風流,不知其從,謂之‘果食將軍’”,另外“以粉作獅子蠻王之狀,置於糕上謂之‘獅蠻’,此亦為果實花樣”。


  從《東京夢華錄》的記述中不難看出,北宋時期的麵塑藝術已與歲時節令密不可分,固化為食俗,其中諸多與麵塑相關的民俗事項至今仍在使用。


  明清是麵塑藝術發展的集大成時期,其在造型、色彩、製作工藝各方麵日臻成熟、完善。此時民族融合,各民族的麵塑製作互相影響,同時西方麵點也進入中國,中外麵塑文化相互交流,麵塑藝術呈現出豐富多彩的發展態勢。


  自明清以來,現在流行的麵塑大多已經出現,歲時節令、人生禮儀中的麵食習俗也逐漸定型,麵塑中融入了更多的民俗文化內涵。與節令風俗聯係緊密的麵塑,往往蘊含著豐富的吉慶寓意,如北京地區有過年供奉的麵塑,由專門的店家製作,多塑麵龍,龍身綴滿“明珠、寶錠、瓶勝、方戟”,寓意“注定平安吉祥”。


  寒食、清明節時,山西介休(介子推傳地)家家戶戶製作“蛇盤兔”“子推燕”“子推餅”,取“蛇盤兔,必定富”“子推燕(念),思念介子推”之意。


  七月十五中元節是晉北人的麵塑節,每戶人均一個大花饃。送給輩的花饃要捏成羊形,稱為“麵羊”,取意羊羔吃奶,希望輩不忘父母的養育之恩;送給老輩的花饃要捏成人形,稱為“麵人”,寓意兒孫滿堂、福壽雙全;送給平輩的花饃,要捏成魚形,稱為“麵魚”,寓意年年有餘。


  還有許多瓜、果、李、桃、蓮、菊、梅等造型的花饃,點綴以花、鳥、蝴蝶、蜻蜓、鬆鼠等,蒸熟後,經過五色著彩,花饃看上去栩栩如生,令人讚歎。


  在婚、喪、嫁、娶等人生儀軌中,更少不了麵塑的身影。在陝西、甘肅、河北、山西、山東、河南的某些鄉間,至今依然保留著送女兒、送外甥麵羊的“麵羊節”。


  孩過滿月,外婆家要送“十二生肖”大麵圈或“麒麟送子”,以求“囫圇”圓滿;母親要為已出嫁的女兒塑麵羊,將象征美好吉祥的麵塑送到女兒家,而且要年年送,是“陳羊見新羊,年年有餘糧”。


  婚禮上送的“喜餑餑”,則多是龍鳳、鴛鴦、雙喜、石榴,以祝願新婚夫婦和睦相愛、多生貴子。其他諸如麵佛手諧音“福”、麵鹿諧音“祿”、麵桃象征壽、塔形盤花糕象征步步高升……這些儀禮類麵塑,早已隨著個人生命曆程深入民生,成為民眾最基本的傳統文化意識。


  麵塑從祭祀和供奉神靈,到承載民眾迎祥納福、寄寓美好願景的功能,再到當下發展成為人們相互饋贈、品玩鑒賞的藝術品,已走過了千年。


  隨著越來越多麵塑非遺傳承人以及麵塑藝人的出現,富有現代氣息的創作使得麵塑技藝水平大幅度提高。當代麵塑內容、形式不斷推陳出新,技巧愈加精進,表現手段更為豐富,材質上做到防潮、防腐、防黴,更為輕便,顏色也更為豔麗,富有光澤。諸多的麵塑文創衍生品日益湧現,讓人耳目一新。


  “海派麵塑”可謂當代麵塑藝術的代表之一,始於百年前的上海老城廂地區,當時此區域各種富有特色的產品交易發達,經濟水準較高,吸引了眾多民間藝術家紛紛在此大顯身手,加之上海又是一個開放的國際都市,海外文化的滲透,帶來了與中國傳統不同的近現代風貌。


  因此,海派麵塑吸納中西藝術精華,傳統與現代良好統一,進而融合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海派藝術風格。


  有著“麵人趙”美譽的上海麵塑藝術家趙闊明是“海派麵塑”的開創者,他在繼承前人技藝的基礎上歸納、總結出麵塑的“手掐八法”和“工具八法”,大大豐富了麵塑藝術的表現力,尤其加強了對人物相貌和對象質感的表現。


  他的作品人物眾多,場麵宏大,塑造逼真,表情刻畫細膩,形象富於質感,衣帶裝飾輕靈飄逸,體現出鮮明的海派文化特色。趙闊明的作品被稱為“立體的畫,無聲的戲”,在全國工藝美術界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


  上海楊浦區的戚依平是新一代麵塑傳承人的代表,她經營著自己的文化傳播公司,有著專業的團隊共同打造創新的麵塑作品。


  他們開發的係列麵塑文創品,有剪紙麵花、書法麵花、麵塑台燈、麵塑藝術畫、麵塑掛件、麵塑擺件等,將傳統麵塑的經典元素融入現代題材,具有實用功能和時尚氣息,深受市場以及年輕人的喜愛。


  縱觀麵塑曆史的千年演進,它不僅是舌尖上的滋味、視覺上的藝術,更是人生萬般情感的表達,令人從中領悟到世間的煙火、生活的況味、自然的循序繁衍和人類的生生不息。


  麵塑作為“有形的藝術”,可為曆史、考古、民俗、藝術等諸多領域提供參考資料,但更為特別之處在於,作為“無形的遺產”,它是民俗生活的記錄與觀照,是大眾內心深處的珍貴記憶,是華夏各民族的文化認同。


  麵塑是一種珍貴的傳統藝術,清代即已在金壇民間流行,俗稱“麵花”、“花糕”、“花團子”,又稱“捏麵人”等。它既是觀賞品,又可作玩具或供祭品,還可以食用,因此深受人們的喜愛。


  金壇麵塑技藝,既帶有家族性的傳承特點,又具有廣泛深厚的民間基礎。據有關資料記載,建國前後金壇從事麵塑營生的藝人約有40多家(族)70多人。


  民間麵塑一類是喜慶吉祥點心,其品種和內容,基本是民間傳中的各類神話人物造型。主要用於造屋上梁、壽辰生日、嫁娶禮品、饋贈親友以及祈禱祭奠、殯葬供品中等方麵。


  誰家要做大事情,主人都要提前邀請麵塑匠人上門。而每當這時候,麵塑藝人們就會大展身手,“龍風吉祥”、“金童玉女”、“仙女獻寶”、“孔雀開屏”、“花臉蝴蝶”、“仙鶴添壽”、“歡喜鴛鴦”、“連年有魚”、“萬年長青”、“子孫團聚”、“福祿禱禧”……各種式樣的花團子、花果糕,盡在繚繞炊煙和手指翻飛中生成。


  另一類是專用於觀賞和收藏的作品,其品種和內容,主要為做工更加精致的神話戲劇人物和飛禽走獸、花鳥蟲魚,如“八仙過海”、“西遊記”、“白蛇傳”、“十二生肖”、“奧運福娃”、“世博海寶”等,造型生動活潑,富有動感。


  麵塑藝人取材於手中,經捏、搓、揉、掀等工序,再以刀等簡便器具施以點、切、刻、劃等技法,塑成身、手、頭、麵,然後披上發飾、衣裳和佩物,頃刻之間,栩栩如生的各種麵塑形象便脫手而就,成為一件件精美的藝術品。


  金壇麵塑的主要材料,有米粉、麥粉、食用顏料、蜂蜜、甘油、明礬、石鹽、洗滌淨、防腐劑、銅金粉、色拉油、彈簧柄等。此外,還要按秘方采用防裂、防黴處理。


  金壇麵塑在製作過程中使用的主要工具,有剪刀、牛角針、切刀、梳子、壓棍等。


  有人,麵塑與雕塑相通,但麵塑的工序卻與雕塑正好相反,前者是一層一層“減”下來的,而後者是一層一層“加”上去的。沒有圖紙,沒有文字資料,也沒有規定尺寸,畫稿就在麵塑藝人的心裏。各種造型、人物神態和線條服飾,全憑藝人的手上功夫。


  金壇麵塑作品在題材內容上不拘一格,從“牛郎織女”到“八仙過海”、從“奧運福娃”到“世博海寶”,從“九龍戲珠”到“十二生肖”,既有古韻風情,又具現代潮流;既有古典神話、傳統戲劇人物,也有花鳥蟲魚、飛禽走獸和卡通人物,凡此無所不及。


  搜【完本網】秒記網址:anЬenМΕ 書籍無錯全完結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