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言情女生>大時代的夢> 第七十三章 緙絲(3)

第七十三章 緙絲(3)

  因為祖上不要修,做也做過。經過接洽,他前後五次進京。先到故宮仔細研究實物,發現龍袍破損嚴重,衣袖、胸前、腰間都有碗口大的洞。


  故宮方麵要求他先做一塊與乾隆龍袍一樣的布料。他回到蘇州後,花了幾個月時間製作了一塊用在龍袍上的布料,故宮博物院的同誌看了很滿意,這才簽下修補龍袍的合同。


  雖然修補過程中沒有多大的壓力,但修補龍袍也絕非易事。比如故宮方麵要求修補龍袍達到與原件同樣的技術標準。最難的就是要將絲線做舊,看不出修補痕跡。


  為了達到“修舊如舊”的效果,使用的絲線在緙製之前也必須做舊,這就增加了一道程序,也需要花更多的功夫,這也是他們王家幾代人鑽研出來的技藝。


  還有,一般的緙絲作品,1厘米的經線上需要緙上40條緯線,而龍袍則需要100條。所以手法上必須拉緊,又不能破壞已經十分脆弱的原件上的絲線。


  他和兒子媳婦幾個人一起,花了10個月時間,每至少工作8個時,才完成了龍袍的修補工作。乾隆皇帝的龍袍修好後送到故宮,他們看了都非常滿意。此後故宮博物院多次找我來修補龍袍,還曾派來一位文物保護方麵的專家來我們工作室學習緙絲。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文化遺產保護研究中心還與王氏緙絲世家王嘉良緙絲工作室在蘇州合作成立了“文化遺產保護研究基地”,主要對考古出土文物中,遼、金、元時期的緙絲品種以及明朝以後早已失傳的多種緙絲工藝進行研究。


  主要根據缺損的程度而定,有的是一條龍或龍的頭、身子缺損了,有的是花缺了片葉子……修複龍袍有的需要半年,有的需要做一年,一定程度上修複一件龍袍比重新做一件龍袍還要難。


  現在,這些事都交給兒子他們去做了。去年兒子王建江就去故宮博物院呆了40多,專門為了修複清乾隆福壽綿長屏條。


  那是00年開始為首都博物館複製的1956年定陵出土的一件明萬曆皇帝穿的緙絲龍袍。其實那是件袞服,就是皇帝的禮服,是皇帝在祭地、宗廟及正旦、冬至、聖節等重大慶典活動時穿的禮服。


  民間俗稱的龍袍分為朝服和便服兩種,有青、紅、黃三種基本色,在這三種顏色的基礎上根據顏色的深淺不同分出很多種顏色。每件龍袍長8到米,皇帝穿著時需要穿一雙跟高0厘米的特製鞋,並且要穿類似現在裙托一樣的東西把龍袍撐住。


  這樣穿才能凸顯皇帝的高大威猛和霸氣。不過,皇帝隻有上朝時才穿,平時是絕對不會穿的。另外,龍袍的正反麵是不一樣的。


  正麵是一條金色的龍,裏麵則是銀色的繁體“龍”字,而這兩麵是緙在同一層,有些人仿製龍袍,隻能把這兩麵分別緙在兩層上,隻有他們家傳的手藝才能緙在同一層。這件袞服應該是最尊貴的禮服之一。


  接到任務的這幾個月裏,兒子王建江王昌江五次上北京,就仿製龍袍一事和首都博物館進行研究商討。他們還專門去定陵看了那件需要仿製的袞服的原樣,那應該是明代萬曆皇帝穿過的一件最奢華的“龍袍”,這件已經風化的龍袍以龍、壽、蝙蝠和火焰圖案為主,而且其龍身均為翠綠的孔雀羽,也稱“孔雀羽翎龍袍”。


  有一年的時間是在研究如何運用400多年前的明代皇家龍袍織造工藝及破解將十二條龍用孔雀羽翎組合上乘金線緙織而成的“症結”。


  因為在複製品用料的選擇和顏色的把握上,絕對不能出差錯。而那件十二章祝壽如意的袞服極盡奢華,以十二條團龍為主,每條龍體都要以孔雀毛緙織,輔以金線織成的79個萬字、56個壽字以及日、月、星、如意、蝙蝠等。


  為與原件緙織技法一致,我們采用平織、盤梭、搭梭、字母經等7種織造技藝,光日本進口的金線就用掉了10萬米,孔雀毛用了6000根。一家5位緙絲傳人用了整整三年才製作完成。


  織成後,真是再現了珍品數百年前的風采,龍體雄偉,盤踞於各個的龍袍片上,金光閃閃,栩栩如生。這件作品獲得十三屆中國國際博覽會金獎。後來兒子及家人還複製了乾隆皇帝的龍袍。


  那個年代,教學模式仍是最傳統的口傳心授,通過邊看邊做的方式來學習。據緙絲這一行,通常情況下要“看”到三年以上,才能夠獨立完成一些簡單的圖案和樣式。


  今看來這種模式雖然效率不高,但卻保證了這一代手工藝者紮實的基本功,而且學藝階段在技法上往往是遵循著師傅的規矩。他雖然出生於緙絲世家,9歲就上機學做緙絲,但一直對父親傳授的技藝方式嚐試著進行變化和創新,三異針法就是您獨創的。


  年輕人總歸要與老師傅們有所不同。三異緙絲就是一麵是金線,一麵是銀線;一麵是一種圖案,另一麵又是另一種圖案;緙絲的製作者的圖章,一般是一麵正的,背麵是反的,而運用三異針法做出來的全是正的。


  發明這個針法可能受雙麵繡的啟發,當時他在吳縣緙絲總廠,接到一個活,要求有這樣的形式,廠裏有幾位老同誌都不會做,就交給了他。


  他開始研究的時候是用的兩層的布,當中是空的,但他們不算的,要用一層麵,我就想辦法,反複試驗,試了半年終於成功了。在緙織《祝壽圖》作品時,我就用上了三異緙,即一麵為秀色可餐的壽桃,一麵為豪邁的書法“壽”字,且正反麵的印章一致。這件作品之後獲得多個大獎。


  還有一個技法就是人物的眼睛,一般人們做“眼仙人”通常的做法是用一種線來完成,而他是用八種線,這樣就把眼睛做活了,你會發現,你走到哪兒,那個眼神就會跟你到那兒。


  但在那麽的一點空間,要用八種線來做,真的是不容易的。有人也想來學,他就告訴他們,如果你能用八種線來做,那你就自然學會了。


  他記得東山紫金庵中有聞名遐邇的彩塑羅漢,其中有一尊羅漢的眼神就會按觀者的視角而移動,他當時想怎麽會這麽神,他就經常在工作之餘到紫金庵去觀察揣摩雕像的造型和麵部神態,用於緙絲的人物開相中。


  那幅作品完成後掛在牆上,一些內行的老師傅看了之後,甚至嚇得都逃走了,因為那個眼神會跟著你走的。


  一般的緙絲都是兩根翻,拉掛緙絲最多可同時在6根翻上打結,拉掛出的緙絲作品更具立體感。當時在吳縣緙絲總廠的時候,接到一個日本的訂單,和服腰帶上的圖案如菊花等花卉要求有一定的立體形。他也動了不少腦筋,就用拉掛的辦法,做出的效果非常好,日本客商看了非常滿意。


  因為畢竟他們當時還是按訂單來做的。這種技法看起來好看,但也有個缺點,高高低低,不平整,熨燙很費勁,但在當時也是一種新的技藝吧。而相反,麵部的肌肉戧技法現在倒是運用得很多。


  他們在緙絲做戧的時候都會出現戧洞,但運用這種肌肉戧的技法就不會出現戧洞,做手和身體,特別是臉部等體現肌理部位的地方用這種技法,做出的感覺更光滑更細膩更有質感。


  當時他在做《福祿壽三星圖》時,老壽星的頭是光光的嘛,怎麽來體現頭部泛出的光澤,他就想出這個辦法。因這個新技術的運用,這件作品獲得了江蘇省工藝精品獎。007年,他首次嚐試人像作品,為一對教授夫婦緙製了人像照片,神形俱似,幾乎與原照片一模一樣。


  有時候為了想一個新技術,腦筋動得連飯都吃不下。所以他跟別人開玩笑,你還能吃得下飯,那你還不會做,如果你吃不下飯了,那你就會做了。他發現現在的年輕人普遍不肯動腦筋。


  現在年輕人都不願意學習和繼承,一個是沉不下心來學,緙絲屬於易學難精的工藝,要做好不容易。另一方麵年輕人覺得緙絲既辛苦又沒有上班來得賺錢和穩定,所以大多數學徒都中途轉行。


  記得0世紀80年代末,那時約有一萬多人從事這個行業,近郊幾個鄉鎮的人家中大多有一台緙機。那個時候幾乎都是做日本訂製的和服、腰帶一類。


  最好的時候,一條和服腰帶可以換一輛日本汽車。而熟練的緙絲工人一年可以掙到1萬元,在那個“萬元戶”稀罕的年代,緙絲技師的收入真不算低。


  可是這樣的好光景沒有持續太久,緙絲的市場需求變得非常。近年來絲線的價格也飛漲,這無疑也增加了緙絲製品的成本和售價。因為緙絲工藝的獨特性,其消費人群也並不大,價格太高,許多顧客不理解,也難以承受其價格高昂。


  緙絲也絕不是掙外快的發財之路。比如有一次,一幅牡丹花做了半年,標價也隻有萬元。最難的時候我們都沒辦法給工人開工資,但也必須發,隻能自己苦一點。


  緙絲這行按傳統規矩是傳男不傳女的,但在他這兒不存在這樣的框框,隻要你肯學我就教,他把手藝傳給了女兒和兒媳,甚至將許多自創的特殊工藝傳授給了其他徒弟。


  兒媳徐培英14歲的時候就開始上機學習了,一幹就是0年,現在也是一位經驗豐富的緙絲技師,她也參加了複製乾隆龍袍的工作。兩個兒子也喜歡緙絲。


  大兒子17歲就進了吳縣緙絲總廠,開始了自己的緙絲織造生涯,並通過自己的努力,也有成就,開設了自己的緙絲工作室,並和他一起給故宮修複龍袍和複製龍袍。令人欣慰的是,後繼有人,兒子的女兒也已學習了緙絲。


  他兒子也招收了幾名正在讀書的大學生,他的原則是,隻要他們想學,絕不收取任何學費。一切的一切,隻為能讓這門古老的技藝在未來煥發活力與光彩。


  為了緙絲的複興與發展,打破了傳男不傳女的傳統,那他對緙絲傳人和從事緙絲行業的年輕人有什麽要求和期望,或對整個行業的前景如何看?

  緙絲的價值就在於它的品質,特別是明清時期,緙絲成為皇家龍袍袞服的專屬原料,如今,緙絲更是唯一不被機器替代的織繡技藝,其價值不容忽視。


  但是市場上粗糙而廉價的產品誤導了民間對緙絲價值的認識,懂行的人更少,對一幅緙絲精品動輒十幾萬元的價格不以為然的更是大有人在。所以一定要出精品讓人們了解緙絲,這十分重要。


  另外,現在的原料和工序不如我們那時,當時有知名畫家提供緙絲畫稿,這是一方麵,如果畫稿局部不是太理想,我們還可以在緙織過程中對他們畫稿中的不足加以改進,但是現在設計與工藝實際上是有點脫節的,作品設計往往由手工藝者自己考慮。


  所以,希望更多學有繪畫、紡織藝術、市場營銷專長的年輕人來了解緙絲,進而發展緙絲。新一代手工藝者在將傳統核心技法傳承下來的同時,也最好有自己的設計,將創新的靈感與思路根植到緙絲廣博深厚的傳統之中,而眾多的設計師們也可以關注傳統的緙絲領域,將這種古老的技法運用到新生代的設計當中,推陳出新。


  此外,在題材上要有些突破。緙絲雖是高檔用品,但也可以走向百姓,也可以開發大眾用品,不僅是作為收藏品,這樣對技藝的傳承也有好處。


  王嘉良,199年出身於緙絲世家,9歲時就跟著父親學緙絲,上機操梭;16歲,隨父進入蘇州市刺繡合作社緙絲組,專業從事緙絲,成為社裏年齡最的職工。1959年,王嘉良被下放回到陸慕,直到0世紀70年代才重操舊業,1979年到吳縣緙絲總廠擔任技術指導。


  王嘉良在前輩藝人的影響下鑽研技法,精益求精,並能推陳出新,自創了三異針法、拉掛針法和肌肉戧法。他還打破舊傳統,不僅把手藝傳給兒子,也傳給女兒和兒媳,現在連孫子輩也投入到了緙絲行業。˿E;╄E00;E0B;大時代的夢A;E66;6B;D;ᨬAB0;AE0;XB;E00;AF6;_F4;ȂD;D9;▅BFB;�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