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景泰藍(2)
景泰藍工藝的藝術特點可用形、紋、色、光四字來概括。一件精美的景泰藍器皿,首先要有良好的造型,這取決於製胎;還要有優美的裝飾花紋,這決定於掐絲;華麗的色彩決定於藍料的配製;輝煌的光澤完成於打磨和鍍金。
所以,它是集美術、工藝、雕刻、鑲嵌、玻璃熔煉、冶金等專業技術為一體,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和深刻文化內涵,是最具北京特色的傳統手工藝品之一。
景泰藍見於實物,以明宣德年間(年)為最多。這個時期,工藝的風格特點已經形成,接近成熟時期。品種有瓶、盤、碗、爐、圓盒、香熏等。
後來出現了鼎之類的欣賞品。製作胎型的物質材料有金、銅兩種。紋樣多為蕉葉、饕餮,獅戲球、西番蓮和大明蓮。
釉色多為藍(淡藍)、寶石藍(青金石色)、淺綠(草綠)、深綠(菜玉綠)、紅色(雞血石色)、白色(車渠色)和黃色。
故宮所藏宣德年間的番蓮大碗,花形飽滿、色調鮮豔、釉質堅實,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作品。
景泰年間的景泰藍製品,從故宮等地陳列過的實物來看,工藝得到了更大的發展。宮廷內的禦用監(皇家廠坊)設有製作景泰藍的作坊(《日下舊聞考》)。
這個時期製胎水平已達到了相當的高度。胎型有方有圓,並向實用方麵轉化。除了瓶、盤、碗、盒、熏、爐、鼎之外,還有花,花盆、麵盆、炭盆、燈、蠟台、樽、壺等器物,有龍戲珠、夔龍夔鳳等寓意吉祥的題材,有雲鶴、火焰等表現道教、佛教內容的題材。
大明蓮的紋樣也日趨豐滿,枝蔓形狀活潑有層次,釉色也出現了葡萄紫(紫晶色)、翠藍(藍、寶藍的中間色)和紫紅(玫瑰色)新色,這個時期的釉色具有內涵的亮度和純度,放射出寶石的光芒。在以後任何時期也沒有達到這種水平。
在裝飾手法上,非常重視金工的處理。器物的頂、蓋、耳、足邊線等部位,多有鏨活裝飾。朱家溍先生這個時期的製品“掐絲整齊、磨光細潤、鍍金勻實”、“是在宣德時代基礎上的又一步提高。”
明代景泰藍的造型大都為器皿,多數為曆代陶瓷及青銅器的傳統造型。其裝飾紋樣以大明蓮為主,也有少數串聯花卉和青銅器紋樣變形的裝飾,其色彩以二藍(湖藍)為主色調,配以少量紅、白、綠、黃等色。
色調統一、講究、裝飾得體,裝飾銅活造型優美,粗細結合,重點突出。景泰藍工藝成熟朝,以其絢麗多彩、富有民族氣息的藝術風格而聞名於世。
清代是掐絲琺琅工藝發展的又一期。由於社會的安定與經濟的繁榮,皇宮養心殿設立禦用工廠,稱為“造辦處“。康熙三十年(1691年)“造辦處”的禦用工匠多至幾百人。
康熙三十二年(169年),設“作”來製造各種禦用器物。琺琅作也是其中之一。但這個時期的製作水平較之明朝無大發展。到了乾隆時期(年)景泰藍與雕漆、金漆鑲嵌等行業,得到了空前的發展。
乾隆四年,從廣州招來琺琅藝人梁紹文,邀揚州藝人王世雄進宮製作琺琅器。這一時期,景泰藍製品在皇宮內處處可見。到床上使用的帳鉤,大到屏風,甚至高與樓齊的佛塔(故宮珍寶館乾隆花園內,承德外八廟布拉宮內的大殿都有陳設),以及日用品,桌椅、床榻、酒具、硯、匣、筆架、建築裝飾、宗教用品等等,無所不備。
社會經濟不斷發展,至清中期,物阜民豐,國力強盛,統治階級有足夠的財力精力來支持工藝美術的發展,很多工藝品種都較以前有了長足的進步,這一時期的琺琅工藝也不例外。
康熙初年,清廷即在武英殿附設的造辦處部門中設置“琺琅作”,製造宮廷專用器皿。乾隆時期的宮中造辦處在琺琅器的製作上,更是突破了一般瓶壺碗盤之類範圍,擴大到家具上。
這些嵌琺琅家具依據嵌琺琅的工藝手法的不同,大體上可以分為掐絲琺琅家具、嵌畫琺琅家具、嵌鏨胎琺琅家具等幾大類。這件琺琅番蓮紋冰箱就是一件精美的掐絲琺琅家具。
這件冰箱為乾隆年間製品,高418厘米,口邊長7595厘米,底邊長6464厘米,冰箱為長方體,雙開活蓋,一蓋上有兩個銅錢紋開光,用於將箱蓋提起,同時兼有透氣之功。蓋四壁邊包銅,一側邊沿鐫刻“大清乾隆年製”六字楷書款。兩側安有雙魚吞環提手。
箱內壁采用鑲銀裏的做法。蓋及四壁均施藍色琺琅釉為地,掐絲填釉各色纏枝番蓮紋,箱底飾掐絲琺琅冰梅紋。
冰箱下承紅木底座,底座四角的拱肩處鑲嵌琺琅獸麵紋,鼓腿彭牙,足端雕出向外翻卷的獅爪紋。足下踩托泥。
此冰箱琺琅釉色豐富明快,做工較為精細,為夏季盛冰降溫之用,亦可將需冷卻的食品置於箱內,起“冰鎮”效果。
這個時期所采用的物質材料分上、中、下三等,上等者金胎金絲,中等者銀胎銀絲,下等者銅胎銅絲“(《北平琺琅工業近況》198年)。花紋的內容也比明代更為廣泛。
花鳥蟲草圖案更加生動多姿,龍鳳圖案越顯剛柔相濟,大明蓮也演變成精美細秀的勾子蓮,並出現了利用曆代文人名畫掐製的作品。這時已開始使用手搖壓絲機,使絲工技藝達到了空前的勻稱精美。
釉料不僅出現了粉紅、銀黃和黑等顏色,而且粉碎技術也有了很大提高。釉料研磨的加細,對點潤技術的提高和作品的表現力起了很大作用,產品的砂眼也大大減少。景泰藍與漆器、木器等其他工藝的結合,也是始於乾隆年間。初期,景泰藍基本上保持了乾隆時期的風貌,但已開始衰落,一直到道光時期(年),遺存的作品數量很少。
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後,具有鮮明民族風格的銅胎掐絲琺琅製品曾一度受到西方人的喜愛,琺琅工藝有了稍許的恢複和發展。鹹豐年間,有德興成、全興成、瑞堂等數家,精心研究琺琅一業,始又漸盛“(《北平琺琅工業近況》,《經濟半月刊》198年7月)。
光緒二十六年(1900),八國聯軍攻進北京,海禁大開,景泰藍向國外出口。在這種對外貿易經濟的刺激下,除了官營琺琅作坊外,民間也紛紛開商號和店堂,諸如老利,寶華生、靜遠堂、誌遠堂等。1904年,老利生產的“寶鼎爐“在美國芝加哥世界博覽會上獲得一等獎(後又在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再次榮獲一等獎),在國際上聲譽大振,各國紛紛前往爭購,出現一派繁榮景象。
內銷方麵,在鹹豐中葉之後的一段時間,景泰藍隻有北京一地可以買到。由於當時交通不便,又多是外埠商人來京購買,所以銷量很少。清朝晚期,琺琅(景泰藍)製品雖一度呈現出較為繁榮之景象,但這種形勢隻是曇花一現,很快又進入了不景氣的困境之中。
尊為銅胎鍍金。鳧作卷尾立式,鳧身以綠色琺琅釉為地,掐飾羽毛紋,銅鍍金雙爪,錘鏨卷尾,鳧背開一圓槽,裝連橢圓形尊。尊以淺藍色琺琅釉為地,飾勾蓮紋,兩側中部有太極圖。
清乾隆時掐絲琺琅的生產基地除清宮內務府造辦處琺琅作外,尚有廣州、揚州等重要產地,這兩地燒製的掐絲琺琅器,一方麵受宮廷工藝的影響,按照皇家樣款,燒製內廷所需物件;另一方麵由於地域差異,又帶有明顯的地方特色。
乾隆時期,揚州曾燒製了球瓶、桌燈、尊等諸多品種琺琅器貢進內廷。揚州的掐絲琺琅器造型別具一格,琺琅釉色偏冷,喜用綠、藍色,色彩對比強烈。掐絲線條纖細,技法嫻熟,器物造型、色彩以及掐絲技法與內廷風格迥異。
清代初期的景泰藍缺乏獨創性,無論造型、色彩和裝飾大都沿襲了明代的風格。清代中後期,由於宮廷皇室的奢華,對景泰藍的影響很大,這時期的作品造型豐富,除器皿造型外還有立體的建築物、屏風、桌椅、動物造型和實用物等。
可以清代中期開始,景泰藍在表現內容上,走上了一個新的紀元。其裝飾題材廣泛,像勾子蓮、龍鳳、吉祥花鳥等圖案,色彩也較明代豐富起來。清代對景泰藍的發展起了很大的作用。由於景泰藍在清中期以前大都為宮廷所供奉,所以就它的造型、裝飾、色彩及做工而言,總體感覺過於繁瑣、過於奢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