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紙鳶(4)
風箏起源於中國,最早的風箏是由古代哲學家墨翟製造的。中國風箏問世後,很快被用於傳遞信息,飛躍險阻等軍事需要。唐宋時期,由於造紙業的出現,風箏改由紙糊,很快傳入民間,成為人們的休閑娛樂的玩具。
中國的風箏已有二千多年的曆史。從傳統的中國風箏上到處可見吉祥寓意和吉祥圖案的影子。在漫長的歲月裏,我們的祖先不僅創造出優美的凝聚著中華民族智慧的文字和繪畫,還創造了許多反映人們對美好生活向往和追求、寓意吉祥的圖案。
它通過圖案形象,給人以喜慶、吉祥如意和祝福之意;它融合了群眾的欣賞習慣,反映人們善良健康的思想感情,滲透著中國民族傳統和民間習俗,因而在民間廣泛流傳,為人們喜聞樂見。
有著二千多年曆史的風箏,一直融入在中國傳統文化之中,受其熏陶,在傳統的中國風箏中,隨處可見這種吉祥寓意之處:“福壽雙全”“龍鳳呈祥”“百蝶鬧春”“鯉魚跳龍門”“麻姑獻壽”“百鳥朝鳳”“連年有魚”“四季平安”等這些風箏無一不表現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吉祥圖案運用人物、走獸、花鳥、器物等形象和一些吉祥文字,以民間諺語、吉語及神話故事為題材,通過借喻、比擬、雙關、象征及諧音等表現手法,構成“一句吉語一圖案”的美術形式,賦予求吉呈祥、消災免難之意,寄托人們對幸福、長壽、喜慶等願望。
它因物喻義、物吉圖案,將情景物融為一體,因而主題鮮明突出,構思巧妙,趣味盎然,富有獨特的格調和濃烈的民族色彩。例如一對鳳鳥迎著太陽比翼飛翔的圖案,稱為“雙鳳朝陽”,它以豐富的寓意、變化多姿的圖案,體現了人們健康向上的進取精神和對美好幸福的追求。中國吉祥圖案內容豐富,大體有“求福”“長壽”“喜慶”“吉祥”等類型,其中以求福類圖案為多。
人們對幸福有共同的追求心理。蝙蝠因與“遍福”、“遍富”諧音,盡管它形象欠美,但經過充分美化,把它作為象征“福”的吉祥圖案。以蝙蝠為圖案的風箏比比皆是,如在傳統的北京沙燕風箏中,以“福燕”為代表,在整個硬膀上,可以畫滿經過美化的蝙蝠。其他的取其寓意的風箏有“福中有福”“福在眼前”“五福獻壽”“五福捧壽”“福壽雙全”“五福齊”“五福獻壽”等,周代《洪範》篇載“五福”: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終命。
“攸好德”謂所好者德,“考終命”謂善終,不橫夭。按五福寓意,福已包含富和壽。其他的求福吉祥圖案還有“魚”和“如意”(如意原是竹木製的搔杖,專搔手夠不到的地方,因能盡如人意而得名)。與此有關的吉祥圖案與風箏有“連年有魚”“喜慶有餘”“鯉魚跳龍門”“百事如意”“必定如意”“平安如意”等。
古往今來人們都希望健康長壽。寄寓和祝頌長壽的圖案很多:有萬古長青的鬆柏,有據能享幾千年壽命的仙鶴及色彩繽紛的綬帶鳥,有據食之可以長命百歲的“仙草”靈芝和能夠使人長生不老的西王母仙桃等。
追求和表達長壽的“壽”字有一萬多種字形,變化極為豐富。源於佛教的“萬”字紋樣,寓“多至上萬”之意。在沙燕風箏中,腰部的圖案就多為回轉“萬”字紋樣。與此有關的吉祥圖案與風箏有“祥雲鶴壽”“八仙賀壽”等。
表達人們美好、愉快、幸福的心情。喜字有不少字形,“囍”是人們常見的喜慶圖案。喜鵲是喜事的“征兆”,風箏中有“喜”字風箏,“喜喜”風箏碰等,與此有關的風箏和吉祥圖案有“喜上眉梢”“雙喜登眉”“喜慶有餘”“福祿壽喜”“雙喜福祥”。喜慶圖案頗具情趣的還有百蝶、百鳥、百花、百吉、百壽、百福、百喜等圖案,如“百鳥朝鳳”。寓間美滿婚姻、夫婦和諧有鴛鴦圖案風箏等。
龍、鳳、麒麟是人們想象中的瑞禽仁獸。龜在古代是長壽的象征,後來以龜背紋代替。特別需要強調的是關於龍的話題,中國是個尚龍的國家,在我們國家裏龍是有著特別的意味,龍有著鹿的角,牛的頭,蟒的身,魚的鱗,鷹的爪的神奇生物,被視為中華古老文明的象征。
以瑞禽仁獸及其他物象構成的傳統吉祥圖案有“龍鳳呈祥”“二龍戲珠”“彩鳳雙飛”“百鳥朝鳳”等。中國傳統風箏——龍頭蜈蚣長串風箏,尤其是大型龍類風箏,以其放飛場麵壯觀,氣勢磅礴而受人喜愛。
關於風箏的起源,大體有四種傳。一是鬥笠、樹葉;二是帆船、帳篷;三是飛鳥;四是李鄴。
鬥笠是一種古老的防雨防暑器具,當人類由漁獵轉為耕作時就開始使用,特別在熱帶亞熱帶是必不可少的,那時的鬥笠製作很簡單,係繩也就地取材,多用柔軟的樹皮纖維。據有一農夫正在耕作時,忽然狂風大作,卷起了他的鬥笠,農夫趕緊去追,一下抓住係繩。
恰巧這係繩很長,鬥笠便像風箏一樣在空中飛行。農夫覺得非常有趣,以後便經常給村民放鬥笠,後來演變成放風箏。樹葉來自於中國南方一帶。據古時候人們對風卷樹葉滿飛的現象十分崇拜,便用麻絲等拴樹葉放著玩,逐漸演變成放風箏活動。中國台灣的高山族、海南島的黎族人,早些時候就是用麵包樹的葉子做風箏。
人類使用木舟的曆史以久,早在公元前000多年就被用於生產,後來又有了帆船。傳禹時船上已有了風帆,帆是借助風力的機械妃,人們便仿照帆的原理,紮起風箏放飛。還有人,風箏起源於北方的帳篷,最早的風箏是人們模仿大風刮起帳篷在空中飄揚的現象製造出來的,之後逐步演變成了一種遊樂活動。
從曆史記載和發現的古代風箏看,其結構、形狀、紮繪技術等,一個突出的標誌就是以鳥的形狀多。因而得出結論:最初的風箏問世,是受飛鳥的啟發,模仿飛鳥而製造並以飛鳥命名的。人們崇尚飛鳥、熱愛飛鳥、模擬飛鳥而製作風箏,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風箏因此而生,是經地義的道理。風箏起源於中國,這是目前世界風箏界一致公認的結論,中國最早的風箏是有古代的科學家墨翟製造的。據中國的史料《韓非子·外儲》載:墨翟居魯山(今山東青州一帶)“斫木為鷂,三年而成,飛一日而敗。”是墨子研究了三年,終於用木頭製成了一隻木鳥,但隻飛了一就壞了。墨子製造的這隻“木鷂”就是中國最早的風箏。
中國風箏有著悠久的曆史和高超的技藝,這點早已為世人所公認。但要認真研究起來,記述中國風箏的詳細資料卻不多,而專述中國風箏具體技藝的資料就更少。
中國傳曹雪芹所著的“南鷂北鳶考工誌”是一個記述中國風箏技藝的專著,但至今不隻未見到此書的全文,就連此是否屬實,曹氏是否確有廢藝齋集稿這套著作,也還缺少足夠的旁證材料,學術界還在爭論之中,沒有結論。
除此之外,就是一些流傳的譜式了。如傳宋徽宗的“宣和風箏譜”是較早的一本,但乃未見到。其他就是各風箏世家或風箏玩家個人收集的譜式了,還能找到一些。
中國雖然這些譜式各有局限,但畢竟是可貴的資料,其中值得一提的是0年代金鐵庵著的“風箏譜”一書較有價值,不足之處是沒有圖,這也許是由於當時印刷出版條件和資金的限製有圖而未印出來。
中國除“譜”外還有一種可貴的實物資料——“條”,即製作某種風箏骨架所用的標準竹條,這一般都是在大批生產風箏的世家中代代相傳的,如北京“風箏哈”家就有一捆流傳幾代的“條”。
這就補充了“譜”上隻有畫麵,沒有骨架或隻有骨架而沒有具體竹條尺寸和粗細變化的不足,使風箏技藝的流傳更加完整。在文字、圖畫和實物之外,中國民間工藝的技藝傳授主要靠“口傳心授”,這就是在民間藝人中使用的“訣”。
這是為了好教好記和保密所用的“歌訣”或“切口”。由於藝人的文化水平所限,這些歌訣或切口往往有音無字、或有字無形,在流傳中丟失、修改、訛誤很多。中國對風箏技藝的討論主要是以上述流傳下來的。有限的文化遺產作為曆史背景的參考,以現存的傳統中國風箏為根據,用科學的工藝技術和飛行力學原理進行分析,希望它能為今後中國風箏技藝的推廣和發展提供一點參考。
傳統中國風箏的技藝概括起來有四個字:紮、糊、繪、放。簡稱“四藝”。簡單地理解這“四藝”即紮架子,糊紙麵,繪花彩,放風箏。但實際上這四字的內涵要廣泛得多,幾乎包含了全部傳統中國風箏的技藝內容。
如“紮”包括:選、劈、彎、削、接。“糊”包括:選、裁、糊、邊、校。“繪”包括:色、底、描、染、修。“放”包括:風、線、放、調、收。而這“四藝”的綜合活用就要達到風箏的設計與創新的水平。
月,在廣東汕頭澄海區的空地上,“汕頭風箏王”陳旺鬆放飛了一個一百多米長的“龍頭蜈蚣”風箏,這個風箏把一個學生帶上了空,實現了風箏載人。這已經不是陳旺鬆第一次挑戰風箏記錄了,在二十年放飛風箏的過程中,這個農家孩子逐漸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位置
濰坊民間風箏,從曆史上看,是相對宮廷風箏和藝匠風箏而言的:在現代,則是相對現代新式風箏而言的。
其特點是:
(1)民間風箏的製作者,多數是農民和手工藝人,一般,在藝術上沒有經過專門的訓練。他們按照自
己對生活的直觀感受和審美習慣,無拘無束地表達理想和願望,他們的風箏,無論是造型、用料、色彩的配置和製作風格,都帶有濃厚的鄉土氣息。
()民間風箏大都是結合清明、重陽節這些傳統節令製作的,所以其主題是有選擇的,形式講究裝飾性。
()民間風箏一般都是就地取材、蔑紮紙糊、不甚講究,但風格粗獷、不矯揉造作。
(4)民間風箏受地域性文化、經濟、風俗習慣的影響,而且在製作中往往相互觀摩、磋商,加之祖傳、世襲的因素,所以,民間風箏帶有古老傳統的色彩,實際上是一種集體創作。
由於出現了賣風箏的生意,專職風箏藝匠也就應運而生。在濰坊曆史上,甚至有不少知名畫家也參與風箏的繪製乃至設計製作,使濰坊風箏中出現了十分考究的精品。當然,這些精品,一般人玩不起也買不起,而買這些風箏的有錢人,往往提出要求,向藝人訂作,這就是那句流傳下來的諺語所的情況“七分主人三分匠”。
另外,在新舊朝代更換期間,一些宮廷風箏藝人流落民間,也促進了藝匠派風箏的發展和提高,使其帶有宮廷風箏莊重、華貴的特點。傳統藝匠派對濰坊風箏事業的發展,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它使濰坊風箏從一般的玩具,上升為有價值的工藝品,成為濰坊地方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