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大流寇> 第十六章 有兵就是爺 沒兵屁不是

第十六章 有兵就是爺 沒兵屁不是

  鄭芝豹剛要說話,路振飛示意他坐下說。

  「曰文」是鄭芝豹的字,其兄鄭芝龍字為「曰甲」,另有一小名「一官」。

  「回先生話,學生準備先從北邊過來的難民之中挑選青壯5000人編成團練,待有小成之後再招募淮揚二府鄉民團練,不知先生以為可否?」

  和金聲恆呼路振飛為「部院」不同,鄭芝豹是以「先生」來稱呼路振飛的,原因是早年路振飛任福建巡按時曾授業鄭芝豹三月,並向朝廷保舉其為國子監太學生,故而鄭芝豹得以「先生」相稱路振飛。

  先募北地難民團練,這個思路是鄭芝豹和吳大千商量過的。

  二人均認為現在就招募淮揚府縣青壯團練,可能會引起地方抵觸,畢竟淮揚之地一直太平,百姓不聞戰火,也不經戰亂,陡然加以募勇定生抵觸之心。故而不如直接從北邊逃過來的難民中先擇選數千來練,這樣省事得多。

  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淮揚可用兵馬不足,冒然征數萬青壯團練,難以控制。就如現在運河上這數萬民夫,就得以幾千兵馬看守,否則必會出亂子。

  先練一部,再以此部為基礎擴充,才是正途。

  路振飛思慮片刻,點了點頭,道:「也好,眼下防河為一重,清淤為二重。二者又皆需大量人力,但前者要重於後者,河防在,運河在;運河在,漕運在。二者輕重你們不要顛倒。」

  鄭芝豹、吳大千都是點頭稱是。

  「練兵的事,曰文要抓緊,章程拿出來后就要馬上著手辦,千萬不要拖延。另外,團練所需錢糧淮安府這邊先行籌措,不夠之處老夫從揚州調來。」

  因為是在運河上的緣故,風有些大,雖說艙中還算嚴實,又生了暖爐,但路振飛還是覺得有些冷意,便將暖壺取了抱在手中。

  吳大千卻是有些為難道:「稟部院,今年夏糧早已收取,且亦已解往京師,現若團練鄉勇,依部院所定前後要練數萬,所需錢糧開支就是天文數字,再加供應金聲恆部及其他各路兵防河,清淤數萬民夫吃用,僅憑淮揚兩府財賦維持實在為難.……下官意部院可否向南都奏些錢糧來?」

  「對啊!」

  鄭芝豹叫吳大千這麼一說,也立時附和道:「江南賦稅甲於天下,先生奉旨淮撫巡揚,練勇也好,團練也好,防河也好,都需耗大量錢糧,若南都能夠給予支持,先生這裡壓力能少許多。」

  「南都?」

  路振飛卻是搖了搖頭:「我不是沒有想過這一點,只南都兵部史可法這人節秉清剛,心存幹濟,是當世正直之人……然而此人門戶之見深重,當年老夫曾疏劾周延儒卑污奸險,黨邪丑正,而那周延儒又和江南東林復社有千絲萬縷關係,爾今東林復社之人多位居南都朝堂之上,民間士林更是復社之天下,史可法縱是為國家大計想肯接濟於我,也得先同這些人爭口舌……

  那東林黨人啊,持論甚高,然於籌邊制寇之策,卒無實著,他們不背後罵我路振飛便算不錯,又豈指望他們能與我路振飛同心協力呢……此事,莫提,莫提。」

  除去史可法門戶之見頗深外,路振飛對他的才能也是質疑的,此人能有今日之聲名地位全賴他的老師左光斗,可以說承蔭於左。然出仕之後幾無一功,以致朝廷叫他戴罪立功。

  四年前,史可法因岳父去世離職,喪滿后又被廷推為戶部右侍郎兼右僉都御史,接替朱大典總管漕運,巡撫鳳陽、淮安、揚州等地。

  任上,史可法倒是有所作為,但只是上書彈劾罷免了三個督糧道,增設漕儲道一人,使漕務大有整治,但卻治標不治本,運河淤積這個關鍵問題卻是始終不能解決,河防也是處處漏風。

  故而皇帝才叫他路振飛南下淮揚,叫史可法去南京為本兵。

  漕運總督兼巡撫淮揚是實權重臣,南京兵部尚書名位雖尊,但卻管不到下面的督撫重臣,所以皇帝此舉明顯是閑置史可法。

  可眼下局面,史可法這個原本是被皇帝派往南京閑置的本兵倒有可能成為左右大明政局的關鍵人物,萬一北京淪陷,這位史本兵恐怕就是大明第一人了。

  這一點,讓路振飛也有些想不到。

  「國事已然至此,他們如何還能有門戶之見?」

  鄭芝豹雖入過北京國子監為太學生,但仍是武人本質,對先生所講實是不解。

  「門戶之見,根深蒂固,我朝自萬曆起便黨爭不斷,今日國事如此多難,與那黨爭、門戶之見有脫不開關係.……哼,老夫想吶,只怕是刀劍架上脖頸,這門戶之見才能煙消雲散.……」

  說完,路振飛有些疲倦的擺了擺手,「算了,你們也莫想著別處,錢糧之事老夫來想辦法,你們只需將這團練和清淤之事做好便行。」

  見狀,鄭芝豹和吳大千忙起身退下。 ……

  甲板上,金聲恆負手看著岸邊大堤上正在被衙役勒令排成長隊的河工隊伍,這一幕讓他想起早年在鄉為農時常出徭役的往事。

  一晃都十幾年了,金聲恆略有感慨,忽的側身對身後親衛中的一人道:「忠義,我記得你好像就是這淮安府人吧?」

  「回將軍話,小人是這淮安府鹽城縣的人。」

  那名忠義的親衛姓趙,是個約摸二十齣頭的年輕人,左臉有一道從眼眉伸到鼻樑的刀疤,疤痕泛白且寬,如條蜈蚣般,可想當年傷勢之重。

  「噢,這麼說來,這些河工都是你老鄉了。」

  金聲恆抬手指了指岸上正在衙役帶領走向工棚的河工隊伍。

  趙忠義朝岸上看了眼,點頭道:「若是鹽城縣的隊伍,那便算我老鄉了。」

  「你跟我幾年了?」

  「小的是崇禎十一年跟的將軍,快六年了。」

  「噢,那也算老人了。」

  金聲恆哈哈一笑,一拍趙忠義的左臂:「跟老子六年都能活下來,你小子也算走運。」

  「都是托將軍的福份,要不然小的不知在哪埋著呢。」

  趙忠義這人倒也會說話,其原先在鄉時是個無賴子,因傷了人怕官府拿他便往北地逃了。

  一開始沿途乞討,等發現北方已經大亂,乞丐連飯都要不到后,一次偶然的機會投了當時還是千總的金聲恆部。

  幾年下來,憑著精明和骨子裡的狠勁,趙忠義不但活了下來還成了金聲恆的親兵,也算是他的福氣了。

  名字忠義也是金聲恆給起的,原先叫趙三喜,家鄉那邊又叫他趙二混子。

  「這世道,能有地方埋著也不錯啊,將來我要是死了,都不知道有沒有人替我收屍呢。」

  金聲恆心有所動,有些默然。早年與他一同為盜又一同投身左帥的幾個好兄弟,如今就剩他一人了。

  金的部下,也是統領運河監軍的吳高見狀忙用眼神示意趙忠義到一邊去,爾後上前壓低聲音道:「將軍以為這些河工可用否?」

  金聲恆隨口道:「都是青壯,稍加訓練,雖不當精兵,也能壯壯聲勢。」說完,奇怪的看了吳高一眼。

  吳高瞥了眼剛從艙內出來的鄭芝豹和吳大千,低聲道:「路部院真要引那劉澤清過來?」

  「此事怕是要成真了。」

  金聲恆搓了搓了手,無意識的轉動起手指來。

  吳高「哼」了一聲:「路部院糊塗,他是引狼入室!」

  「這件事我們無法阻止,你交待下去,叫大傢伙都機靈些,劉澤清的兵比我們多,得防著這老小子對我們下毒手。」金聲恆這是做了最壞的打算。

  吳高卻道:「將軍,天天防人不如自己有人,照我說等清淤結束,不如將這幾萬河工裹了帶去泗州,到時候咱們也有幾萬人,難道還怕了他劉澤清不成?」

  「嗯?」

  金聲恆心中大動,但卻有些猶豫,「這些河工是淮揚徵發來的,我們若裹了去,路部院那裡不好交待.……剛才路部院還責我軍紀的事,我等寄人籬下,總要收斂些才好。」

  吳高卻是「嘿嘿」一笑:「將軍也糊塗了不成,路部院連劉澤清那頭餓狼都能接了,難道還會因為這幾萬河工跟咱們翻臉不成?……末將說句難聽的,如今這世道有兵就是爺,沒兵屁都不是!」

  「好!」

  金聲恆雖感恩路振飛收容,但本性可不是什麼善茬,凶光一閃,悶聲道:「這件事你看著辦,清淤結束前不要露了口風,鄭芝豹也在防著我們。」 ……

  作者註:明代黃河入海非山東,而在蘇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