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轉爐

  夏朝(約前1世紀—約前16世紀 [1-] )是中國史書中記載的第一個世襲製朝代。[4] 一般認為夏朝是多個部落聯盟或複雜酋邦形式的國家。夏時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數量的青銅和玉製的禮器, [5-6] 年代約在新石器時代晚期、青銅時代初期。


  根據史書記載,禹傳位於子啟, 改變了原始部落的禪讓製,開創中國近四千年世襲的先河[7] , 中國曆史上的“家下”,從夏朝的建立開始。夏族的十一支姒姓部落與夏後氏中央王室在血緣上有宗法關係, 政治上有分封關係, 經濟上有貢賦關係, 大致構成夏王朝的核心領土範圍。夏西起河南西部、山西南部,東至河南、山東和河北三省交界處,南達湖北北部, 北及河北南部。這個區域的地理中心是今偃師、登封、新密、禹州一帶[8] 。


  夏朝共傳十四代,十七後[9-11] (夏朝統治者在位時稱”後“,去世後稱”帝“),延續約471年[1] , 為商朝所滅。後人常以“華夏”自稱[1] , 使之成為中國的代名詞。


  中國傳統文獻中關於夏朝的記載較多, 但由於都成書較晚,已知的又沒有發現公認的夏朝存在的直接證據,如夏朝同時期的文字作為自證物, 因此近現代史學界一直有人質疑夏朝存在的真實性。[14] 豫西、晉南發現的二裏頭文化具備了屬於夏文化的年代和地理位置的基本條件, 但由於一直未能出土類似殷墟甲骨卜辭的同時期的文字記載, 夏朝的存在性始終無法被證實。許多中外曆史學家認為, 二裏頭遺址的全期或第一、二期是夏朝都城的遺跡, 不過仍在尋找確鑿的依據來釐清。[15]

  中文名稱夏朝 英文名稱 he ia dynasy 簡 稱夏所屬洲亞洲首 都夏邑、陽城、安邑、斟鄩、商丘、綸城、老丘、西河[16] 主要城市陽翟、平陽、原、窮石、帝丘等[4] 官方語言雅言[17] 貨 幣貝幣、貝蚌、銅貝 政治體製君主製國家領袖姒啟,姒太康,姒少康,姒桀 主要民族華夏族開國君主禹、啟末代君主桀 國君姓氏姒


  目錄

  1 國號

  曆史

  夏族起源

  鯀禹治水


  討伐三苗

  建立王朝

  太康失國

  少康中興

  暴桀亡國

  夏人後裔

  疆域

  行政區劃


  都城變遷

  方國

  4 政治

  官製

  曆法

  刑法

  土地

  賦稅

  5 軍事

  6 經濟

  農業

  工業

  畜牧

  7 文化

  文字

  二裏頭遺址

  生產工具

  交通工具


  8 科技

  9 外交

  三苗

  東夷

  商


  10 爭議

  是否存在夏朝

  定位奴隸社會

  11 世係

  國號編輯

  夏朝曆史上慣稱為“夏”,[18] 關於“夏朝”這一稱謂的來源有十種法,其中較為可信的觀點是“夏”為夏族圖騰的象形字。[19] 司馬遷記載“夏”是姒姓夏後氏、有扈氏、有男氏、斟鄩氏、彤城氏、褒氏、費氏、杞氏、繒氏、辛氏、冥氏、斟灌氏十二個氏族組成的部落的名號,以“夏後”為首,因此建立夏朝後就以部落名為國號。[14] 夏朝是在原始社會製度的廢墟上建立起來的。唐朝張守節則認為“夏”是大禹受封在陽翟為“夏伯”後而得名。“夏”是從“有夏之居”、“大夏”地名演變為部落名,遂成為國名。[0] 中國中原地區從此出現“國家”的概念這便是不少曆史學家所認為中國的第一個世襲王朝夏朝的起始。據《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夏”意為“中國之人”[1] 。[14]

  夏朝

  夏朝

  曆史編輯

  夏族起源

  據史書記載,在夏後氏建立之前,曾出現過夏

  夏朝建立者啟的父親大禹像

  夏朝建立者啟的父親大禹像

  部族與周圍其他部族之間爭奪聯盟首領的頻繁戰爭。夏部族大約是在中國古史傳中的顓頊以後逐漸興起的。有不少古代文獻均把夏族追溯到顓頊。[] 其中《史記·夏本紀》與《大戴禮記·帝係》稱鯀為顓頊之子,但很多文獻都鯀是顓頊的玄孫(五世孫)[] :黃帝次子曰昌意,生顓頊,顓頊之子名鯀,鯀之子曰禹,為夏後啟(即夏啟)父。[4]

  這些記述表明,夏族很有可能是顓頊部落的一支後裔,是黃帝後裔顓頊高陽氏與炎帝的一支共工氏通婚形成的一個部落,夏部落一開始居住於渭水中下遊,後東遷至晉南、豫西伊洛流域。[14] [19] [4]

  鯀禹治水


  參見:大禹治水


  最早有文獻記載的一位夏氏族成員是鯀。《國語·周語》中鯀作為夏族首領被封在崇,故稱“崇伯鯀”。


  鯀,公元前07年至公元前09年在崇伯位,他是在大河南岸中嶽嵩山中的有崇氏部落首領。有崇氏與在大河北岸太行山東麓的共工氏,都是富有治水經驗的部落。[5] 在堯舜時期,為了爭奪王權,鯀與共工先後對堯、舜展開了激烈的鬥爭,都失敗了。之後禹繼承了鯀,為“崇伯禹”。這表明夏族早期活動於崇山附近[6] 。當時河水泛濫,為了抵抗洪水不少部落形成了部落聯盟,鯀被四嶽推選領導治水,曆時九年而最終失敗。治水失敗的原因可能是因為他不善於團結族人及其他部落。《尚書·堯典》記載,堯最初認為鯀方命圮族、毀敗善類而反對鯀領導治水[7] ,明鯀在領導治水時,有不少部落對他不滿。《尚書·洪範》與《國語·魯語》中又提到“鯀障洪水”,明鯀治水的方法主要用土木堵塞以屏障洪水,或許這亦是鯀治水九年失敗的原因之一[8-9] 。鯀治水失敗後,被殛死於東方黃海海濱的羽山。


  禹是鯀的兒子,鯀死後,禹受命,又聯合共工氏以及其他眾多的部落,在伊、洛、河、濟一帶,[0] 逐步展開治水的工作。[1]

  夏禹王立像


  夏禹王立像


  禹放棄了鯀“堵”的治水方略,改為以疏導為主,就是依據地勢的高下,疏導高地的川流積水,使肥沃的平原能減少洪水泛濫的災害。經過治理之後,原來大都集中在大平原邊沿地勢較高地區的居民,紛紛遷移到比較低平的原野中,開墾那些肥沃的土地。那些草木茂盛、禽獸繁殖的藪澤地,成為人們樂於定居的地方。[5]

  由於禹治水有功和促進農業生產,夏部族勢力增強,社會生產力有了顯著的提高,這就為封建世襲製國家的建立提供了必要的經濟基礎。


  因此,夏朝建立的直接原因,很可能源自三皇五帝時代泛濫的黃河,由於洪災長期影響著周邊人民的生產生活,而大禹動員華夏各族展開的曆時二十年的治水工作不僅空前的團結了華夏先民,也極大的提升了自己的聲望。洪災得到根治後隨著生活環境的改善,首個統一王權的產生也就得以奠定。


  《史記·夏本紀》記載禹治水時“勞身焦思,居外十三年,過家門不敢入”,其刻苦精神得到後世傳頌,治水過程也促進了各部落族人的團結。


  討伐三苗

  參見:三苗


  禹治水有功,隨後舜又派禹去討伐三苗。禹屢敗三苗,將三苗驅趕到丹江與漢水流域,鞏固了君權。《墨子·非攻》中道禹克三苗後,“別物上下,卿製大極,而神民不違,下乃靜。”這明禹在治水與討伐三苗勝利後,夏部族已成為部族聯盟首領。


  建立王朝

  參見:禪讓製、塗山之會、世襲製、有扈氏、皋陶作刑


  相傳堯、舜、禹時,部落聯盟內采用“禪讓”的方式“選賢與能”,推舉聯盟的共主。如堯老時,把“王”位禪讓給了賢能的舜。[5]

  夏王啟


  夏王啟


  舜把王位禪讓給禹,禹在塗山召集部落會盟,再次征討三苗。據《左傳》記載“執玉帛者萬國”參加了塗山會盟,[5] 可見夏部落的號召力。[6] 有一次在會稽(浙江紹興)部落會盟時,防風氏首領因遲到而被禹處死。古文獻中亦記載禹以諸侯部落路途的遠近來分別納貢約多少,可見夏氏族對其周邊部落經濟上的控製。[5]

  禹曾推舉東方頗有威望的偃姓首領皋陶為繼承人,以示對傳統禪讓製的尊重。[7] 然而皋陶沒有等及禪讓,比禹早死。禹又命東夷首領伯益為繼承人。


  禹死後,益(伯益,也有人認為益不是伯益,而是同一時代的兩個人。)按照部落聯盟的傳統,為禹舉行喪禮,掛孝、守喪三年。三年的喪禮完畢後,益沒有得到權位,而啟在民眾的擁護下,得到了權位。關於這一段曆史的記載,法不一:古本《竹書紀年》記載“益即位後,啟殺益而奪得君位“;另一”益繼位後,有些部族並沒有臣服益,而擁護啟,並對益的部族展開戰爭,最後啟勝而奪得權位。之後益率領著東夷聯盟討伐啟。經過幾年的鬥爭後,啟確立了他在部族聯盟中的首領地位“,但其共同觀點是“公下”變成了“家下”。[5]

  從此,禪讓製被世襲製所取代。這標誌著漫長的原始社會被私有製社會所替代[8] ,應該是曆史的一個進步。但是,一種新製度的建立,必然會遭到部分反對。隨後不少傾向禪讓傳統的部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