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世尊法印、六道如來!
西藏,瑪布日山脈上的布達拉宮中。
上前僧侶喇嘛正坐在大殿中靜誦佛經,坐在上首的,乃是一個三十歲的中年喇嘛,整座大殿的氣氛,在陣陣梵音的襯托下,都顯得莊嚴肅穆。
大殿上首的主位上,,一尊丈六鎏金大日如來金身,挺立而起,三尊形態各異,比起大日如來略顯矮小的法相,分別位於大日如來之下,點點檀香之氣,縈繞於法相之前,經久不散。
“哢嚓”
突然,一聲清脆的聲音從大殿之中響起,在一眾肅穆的梵音中,顯得異常突兀。
伴隨著這道聲音響起,大殿之上,眾多誦經的喇嘛沒由來的心中一跳,心底暮然升起一絲沒由來的悲哀。
“無量壽佛!世尊涅槃了”
正在眾喇嘛狂惶恐不安之時,大殿上首的中年喇嘛,突然抬手,眼角不由自主的留下兩行清淚,眼中盡是悲苦之色。
“活佛!這這到底是怎麽回事?”
知道這個時候,一眾喇嘛才擦覺,不知何時,那千百年屹立不倒,挺立在大殿之中的萬佛之柤,佛門源泉,大日如來的金身之上,已經布滿了道道深邃的裂痕。
“此為我佛門之劫,緣起緣滅,皆是定數,無量壽佛!”
跌坐於上首的中年活佛,眼中蘊含著一抹暗淡的星雲,在他的眼中,那籠罩著整個西藏地區的祥和佛光,不知何時,已經渙散的不成樣子了。
此方世界的佛門,乃是起源於西藏,這布達拉宮,也是密、顯二宗的發源之地,自從萬佛之柤大如如來顯聖,在此授經布法,數千年來,這西藏之地,就一直是極樂淨土,是此方世界的源泉。
“這這怎麽可能佛祖曆經千劫百世,早已成就不死不滅之佛陀果位,怎會涅槃”
中年活佛話剛出口,底下的一眾喇嘛,滿臉不可置信的反駁道。
“無量壽佛,我亦不知,貧僧道淺德薄,無法一窺宇宙時空,十方世界之劫難,但這佛祖證道的第一縷佛光已散,祥和不在,極樂生悲,這無一不證明佛祖已然涅槃。”
麵對一眾喇嘛的不可置信,中年活佛也沒有爭論,隻是抬頭望向天際,眼中一縷佛光洞穿蒼穹,直透天地之本相。
此時的西藏,那源源不斷匯聚而來的佛門氣運早已潰散的不成樣子了,那鎮壓十方世界的金色大佛,也早已消失不見,僅剩下一小團氣運還挺立在布達拉宮之上,抱團取暖。
除此之外,在西藏天山之上,同樣有一團暗金色氣運凝聚成一座麵容詭異的明王法相,和布達拉宮所在的氣運分庭抗衡。
“哎佛消魔漲,善哉!善哉!”
望著這一切的一切,中年活佛眼中的悲苦之色,不由更甚。
“拜見活佛,紅教靈瑪活佛求見!”
正在這個時候,大殿之外,一個青年喇嘛急匆匆的走了進來,跪伏在地,滿臉虔誠的稟告道。
“快請”
中年活佛略一抬手,一個身披紅色坎肩的老年喇嘛,赤著雙腳,信步走上大殿。
“拜見活佛!”
“我密宗經此大劫,又有白、花二教叛逆,割據而守,如今佛光散盡,佛祖涅槃,我密宗該何去何從,還請活佛示下”
老喇嘛滿臉悲悸的望著大殿上那布滿裂痕的大日如來金身,蒼老的聲音中充斥著一種前所未有的惶恐和茫然。
“靈瑪活佛不必憂心,此為劫數,亦是定數,想必佛祖早有安排,我等隻需安靜等候便是”
“遣五百僧侶下山,安撫信眾,以防叛逆來犯,我須閉關靜思,以鎮壓我密宗氣數,等待世尊法旨!”
“恭送活佛!”
望著中年活佛離去的背影,眾喇嘛齊聲應諾,緩緩退出大殿。
與此同時,天上之上,一座空洞幹燥的山洞中,一群服飾另類,不僧不俗的喇嘛,齊聚與洞內。
山洞內層,三尊猙獰的石像拜訪在神台之上,受到眾僧侶供奉,在神下首,端坐著一個身穿百納服,身材粗壯的老年喇嘛。
這個喇嘛雖滿臉皺紋,但身上卻沒有一般老人的暮氣,雙眼精神爍爍,眉心之間,一朵暗色的三瓣蓮花,神聖中,卻透著絲絲邪意。
此人正是被李陽授予三惡道,在西藏之地,和小蝦米分庭抗衡,分裂顯密二教的八斯巴。
“哈哈哈無量壽佛,氣運消漲自有定數,此世合該我顯宗掌教!”
“活佛,是何事讓你如此高興!”
坐在八斯巴身下的,乃是一個渾身雞皮,衰老的不成樣子的老喇嘛,和一個充滿異域風情,莊嚴神聖的女尼。
“佛教的氣運,分裂了,正統再也不屬於密宗一家”
望著西藏上空,那零散的不成樣子的佛教氣運,八斯巴眼中,充滿了振奮之色。
自從三十年前,他在甘田鎮被李陽授予三惡道後,就以此妙法,提前返回西藏,收納但是不受密宗看中的白、花二教,更是以顯宗之名,分裂整個西藏佛教。
但是小蝦米剛剛開悟,還沒有來得及煉化曆代活佛積累,是以奈何不得他,但曆代活佛,確實得到佛教氣運正統承認的佛門之主,有著佛教氣運庇護,他自然也拿當代活佛沒辦法。
等到活佛成長起來之後,形式更是瞬間逆轉,他分裂出來的顯宗,更是瞬間變成了過街老鼠,遭受到了密宗的圍剿,就連他自己,也有好幾次差點死在煉化曆代活佛積累的小蝦米手中。
若不是小蝦米的三善道因為人道殘缺的緣故,他早就死在了小蝦米手中,可饒是如此,這麽多年來,他也是帶著信徒一路龜縮,根本就無法與密宗抗衡。
現在佛門氣運渙散,正統易主,這也代表他也有機會成為藏地佛教之正統,這讓他如何不高興。
“羅桑!你帶些許偽裝的教眾,密切觀察密宗的動向,一旦有任何發現,立即回來稟報。”
望了一眼身旁那個充滿異域風情,身材凹凸有致的女尼,八斯巴眼中精光閃爍,高聲吩咐道。
“是,父親大人!”
微微一禮過後,女尼望著布達拉宮所在的方向,異色的瞳孔深處,莫名的閃過一絲擔憂,但行動上卻不敢有絲毫遲疑,立即轉身出去安排去了。
大日如來隕落之後,整個藏地陷入了一片凝重的氣氛之中,給人一種山雨欲來之感。
“父親,經過我們的探子來報,密宗活佛在三天前已經閉關了,說是要靜候世尊法旨!”
三天後,女尼回到山洞,滿臉恭敬的對著上首的八斯巴稟報道,隻是說起密宗活佛之時,她那古井無波的眸子中,卻會泛起一絲不易察覺的漣漪。
“哈哈哈正是千載難逢的大好時機,靜待世尊法旨,大日如來都已經自身難保了,哪有空來理會那黃口小兒。”
八斯巴冷笑一聲,眸子中,一抹暗金色的詭異佛光一閃而逝,周身黑霧縈繞,猶如無間地獄降臨人間一般,本就幹冷的山洞中,此時更是掛起了一股令人毛骨悚然的陰風。
“傳我法旨,眾教徒聽令,隨我攻上布達拉宮,與那密宗分個搞高下,一絕我佛門正統之歸屬。”
“吼吼”
話音剛落,八斯巴身後,一隻雙眼通紅,周身萬千獸魂縈繞高大巨猿法相隱現,虛空之中,萬千惡獸之魂,齊齊應聲而動,朝著布達拉宮所在的方向衝去。
“無量壽佛,魔氣西來,眾僧戒備!”
望著虛空中那滾滾而來的神聖中透著邪意的佛光,負責鎮守布達拉宮的當代靈瑪活佛,立即滿臉凝重的朝著身後兩個中年喇嘛吩咐道。
“八斯巴,你這叛逆,怎敢踏上我佛門聖地!”
“哈哈哈佛祖涅槃,我亦是佛門子弟,這佛門正統之位,我如何沒資格一爭!”
望著擋在身前的靈瑪大活佛,八斯巴嘴角掛著一絲冷笑,肩上的百納坎肩隨風而動,身後一抹暗色佛光升起,法相莊嚴中透著一絲邪魅。
“無量壽佛!叛逆,你早已被活佛開革出教,如何還敢以佛門弟子自居。
“現在更是敢趁著佛祖涅槃,前來謀奪佛門正統之位,老僧斷不能容你!”
靈瑪大活佛雖看起來垂垂老矣,但卻中氣十足,腦後一抹清亮的佛光隱現,於八斯巴分庭抗衡。
此時的靈瑪大活佛,就猶如一隻垂垂老矣的雄獅,但卻餘威猶在。
“上師這又是何必呢!你攔不住我的,你也是我佛門元老,我實在不願對你痛下殺手。”
望著靈瑪大活佛眼中的死誌,八斯巴眼閃過一絲猶豫。
這靈瑪大活佛,也算是藏地佛教中德高望重的前輩了,他本是上代靈瑪大活佛的師傅,但因為上代靈瑪活佛在甘田鎮隕落,她這才不得不站出來接替紅教活佛之位。
不說八斯巴是他看著長大的,就說八斯巴從未想過消耗佛門底蘊來達到自己的目的,不可否認,他的確有爭奪活佛之位的野心,但他卻始終認為自己是佛門弟子,實在不願殘殺佛門元老,而空耗藏地佛門的底蘊,這兩者並不矛盾。
“無量壽佛,除魔衛道,本是我佛門弟子應盡之本分,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唵”
麵對八斯巴的勸導,靈瑪大活佛並不為所動,雙手結出一組密宗大手印,周身昏黃色的佛光愈演愈烈。
眼看大戰一觸即發,藏地天空之上,卻突然亮起一道璀璨的七彩佛光,無窮的金色蓮花在天空中演化,一朵朵被渲染成金色的雲朵,演化無盡菩薩羅漢。
一時之間,整個藏地都陷入一片寧靜祥和之中,反複極樂佛國。
“我若證得無上菩提。成正覺已。所居佛刹。具足無量不可思議功德莊嚴。無有地獄。餓鬼。禽獸。蜎飛蠕動之類。所有一切眾生。以及焰摩羅界。三惡道中。來生我刹。受我法化。悉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複更墮惡趣。得是願。乃作佛。不得是願。不取無上正覺。”
“我作佛時。十方世界。所有眾生。令生我刹。皆具紫磨真金色身。三十二種。大丈夫相。端正淨潔。悉同一類。若形貌差別。有好醜者。不取正覺。”
“”
“我做佛時。天地六道、十方眾生皆誦我名無量雷霆寶光六道如來摩訶薩!”
伴隨著道道莊嚴神聖,發人深省的梵音響徹十方世界,一道無量佛光照遍大千,一個朦朧的虛影,逐漸在虛空中凝聚成形。
“禮讚!我佛世尊,無量雷霆寶光六道如來!”
隨著那道籠罩在無量法佛光中的身影現身,整個西藏,沐浴在佛光中的佛子,自發的匍匐在地,大聲誦念佛號。
“唵、嘛、呢、叭、咪、吽!”
籠罩在佛光中的身影豎起單掌,一抹金色的字咒頓時在虛空中無限放大,伴隨著此方世界佛門根源就流六字大明咒在虛空中鋪開。
那四散的佛門氣運頓時被收攏,化作一個周身披散著雷霆法衣,跌坐在一方六道輪回盤之上佛陀身影。
若是仔細看的話,就可以發現,這尊年輕的佛陀,在樣貌上,和李陽至少八分相似。
對著雪區信徒點了點頭,天空中的佛光盡數收斂,李陽的身形,也瞬間化作一道極光,沒入布達拉宮之中。
正在布達拉宮門前對峙的靈瑪大活佛和八斯巴相互對視一眼,齊齊帶著各自教眾,湧入布達拉宮之中。
“哎這次的人情,可就欠大了”
望著大殿之中,那布滿裂痕的大日如來金身,李陽悠悠的歎了口氣,手中世尊法印自發的湧現一抹清亮佛光,那布滿裂痕的金身瞬間化作一團金液,逐漸演化成一尊和李陽一般無二的金身佛像。
李陽接受了大日如來的禪位,也就意味著他接受了此方世界佛教的一切源泉,從此之後,他就是這方世界的萬佛之柤,平白承受了這樣巨大的好處,當然也有相應的責任,簡單來說,從他接受世尊法印的那一刻起,他的氣運就徹底和這方世界的佛門相溶,承載這方世界佛門的興衰因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