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是個美人坯子
這日,蘇子塵依舊是一連許久都沒有來過後宮,九思也是愈發躲懶,隻覺得外頭的天氣黏膩濕熱,隻願意整日在殿內看看話本。
“主兒,太子妃差奴才傳您即刻去丁香殿一趟。”
香芷從殿外小心翼翼地走了進來,眉頭略略擰在一起,口中輕聲說道。
“這時候找我過去有什麽事?”
九思放下手中的話本,蹙著眉頭望了望外麵的日頭,隻覺得暑熱難捱。
她也放不下手中的話本,方才正是看到最精彩處,卻被人活生生打斷。
“奴婢也不知道。”
丁香殿的人今日嘴巴緊的要命,香芷不論是威逼利誘都得不到消息,也隻能無力地搖了搖頭。
“很急麽?”
九思又看了幾眼,見著香芷仍是站立在原地沒有離開,也便出聲詢問一句。
“那太監來的時候已經備好了轎攆,隻等著您呢。”
香芷俯身,在九思麵前說著。
“走吧。”
九思無奈,卻也隻能放下手中的話本,用一根楠木簪子隨手將頭發挽成了流星髻,出門乘坐了轎攆,朝著丁香殿方向走去。
“丁香殿外怎得還有皇宮中的人?丁香殿來客人了麽?”
九思瞧著丁香殿外站著的不少奴才,身上所著都是皇宮的服製,也便忍不住側身問了一句。
香芷也覺得有些蹊蹺,也隻能搖了搖頭,見著不少人都一臉謹慎地樣子,隱隱覺得會有什麽不好的事情發生。
二人才正想著,卻已然走進了丁香殿的正廳。
瞧著殿內坐著的人,九思這才察覺到,自己似乎是參加了一場鴻門宴。
“妾身給皇後娘娘請安,給筠妃娘娘請安。”
九思跪下,恭恭敬敬地對二人施禮問好,繼而才對程歸晚道:“妾身給太子妃請安。”
丁香殿內鴉雀無聲,仿佛一根針落在地上也會有聲響似的,讓人隻覺得靜的有些可怕。
“起來吧。”
半晌,九思這才聽到頭上虛無縹緲地回了一聲,也便起身落座,倒也是不卑不亢。
“方才見你也算知禮,跪在地上也是穩重妥當的。”
皇後娘娘身著明黃色的華服,顯得雍容嚴肅,倒是讚揚了九思幾句,這才說道:“上次太子殿下的生辰,我還沒能仔細瞧瞧你的模樣,今日你便上前來,讓本宮好好看看吧。”
九思諾了一聲,起身又行至皇後身邊,恭敬跪下,抬起了臉。
“不錯,果然是個美人坯子。”
皇後娘娘與筠妃交換了眼神,這才開口說著,“雖是衣著簡單,不施粉黛,但難掩姿色。”
“妾身多謝皇後娘娘讚譽,妾身內心惶恐。”
九思不知今日叫她過來有什麽事情,也隻能先以禮待人,口中恭敬道。
“你還知道惶恐。”
聽聞此話,皇後娘娘似乎驀地慍怒起來,聲線也變得有些冷漠,稍稍提高了聲調,出聲問道:“從昭儀,你可知罪?”
九思心下一緊,不知道這沒來由的罪名是從哪裏來的,連忙叩頭道:“妾身愚鈍,還請皇後娘娘明白示下。”
“從昭儀,本宮好意提醒你,這身為嬪妃,除了恩寵以外,更重要的是勸誡殿下,切莫專寵。”
筠妃與九思有過一麵之緣,對她的印象還算不錯,也便好意提醒了一句。
“妾身冤枉。”
來不及九思多想,便也當即明白,今日這一切,無非是程歸晚尋來的救兵,想好好殺一殺自己的銳氣罷了。
“冤枉?你倒是說說你哪裏冤枉了?”
皇後娘娘似乎並沒有半點相信九思的意思,反而冷哼一聲,口中淡淡道:“歸晚,你倒是說說,究竟多長時間沒有與殿下同寢了?”
“母後,妾身福薄,到底是不如從昭儀,已經數月沒有與殿下同寢了。”
程歸晚麵色一紅,在皇後娘娘與筠妃麵前,倒是溫順的如同一直貓咪,隻低頭道:“這是妾身的不好,沒能留住殿下的心,賴不得從昭儀的。她還特意贈予妾身一尊羊脂玉送子觀音,替妾身祝禱呢。”
“本宮一進門便瞧著那尊送子觀音眼熟,原來那便是本宮贈予從昭儀的那件。”
筠妃一聽便大驚失色,眼眸裏也湧起了些淡淡的埋怨,口中道:“從昭儀,本宮贈予你的東西,你為何要轉贈給旁人?”
九思隻覺得有些奇怪,這宮內的東西不都是互相送來送去做人情的,筠妃怎得會突然這麽說?
“筠母妃息怒,想來從昭儀也不知道小產之後的妃嬪是不能送送子觀音給旁人的。”
程歸晚假惺惺地開口,似乎這件事情她也才知情一般,口中假意替九思求情。
小產過後的妃子再送送子觀音很是忌諱,宮中傳聞若是誰接了小產妃子的送子觀音,自己的孩子也保會不住。
隻是這宮內近年才漸漸忌諱起這麽一個東西來,程歸晚與九思原本都不知道,畢竟東宮不在皇宮之內,自是不會太清楚這些禁忌。
可昨日程歸晚才知道了這個禁忌,也便更是今日耀武揚威地將那送子觀音擺在了最顯眼的位置。
“皇後娘娘,筠妃娘娘,妾身的確是不知道這個禁忌,妾身實在是冤枉啊。”
九思自知自己落入圈套,口中一麵求饒著,一麵思慮著解決的辦法,隻能叩首道:“妾身若是提前知道還故意如此,便不得好死,無後而終。”
這樣的毒誓倒是將三人有些震懾住了,但冥想並不想就此罷休,隻在思慮著該如何處事。
“皇後娘娘,筠妃娘娘,東宮裏頭實在不知道這個禁忌啊,還請二位娘娘明察。”
香芷撲通一聲跪倒,此刻思維倒是清晰異常,口中道:“那日太子妃生辰,我們主兒將這尊羊脂玉送子觀音尋出,忍痛進獻給太子妃,當日太子妃也是歡喜得緊,沒有說什麽,太子殿下也是歡喜的,想來並不知道這個禁忌啊。”
這話的確不假,那日並沒有一個人多說什麽,若是這送子觀音不合理,眾人也都應當場翻臉才是。
“妾身也覺得從昭儀是無心的,母後,您和母妃就別再和從昭儀計較了。”
程歸晚孝順大氣,隻勸著二人不要動氣,吩咐著順子將送子觀音收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