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王京丟失】
這其中李氏朝鮮兵曹武備使兼鹹鏡北道兵馬節度使:申砬,之軍乃是李氏朝鮮王國的主力軍,騎兵甚多皆為精銳部隊。
4月23日李氏朝鮮宣祖昭敬郡王河城大君:李昖,得知李氏朝鮮刑曹參判兼兵曹備邊使:李鎰,在尚慶右道尚州牧戰敗的消息後,立刻任命了李氏朝鮮左議政:金命元,為「都元帥」坐鎮京畿右道漢城府。
又下令讓坐鎮忠清左道忠州牧的李氏朝鮮兵曹武備使,誓死抵抗住幕府正規軍北上,畢竟李氏朝鮮兵曹武備使曾在對建州女真八部的戰鬥中立下赫赫戰功。
再加上此時李氏朝鮮郡王已將全部的希望都放在了李氏朝鮮兵曹武備使身上,因為他攜帶有王駕禦賜的佩劍,可以調動直屬於李氏朝鮮郡王殿下的〈內三廳〉既;兼司仆、內禁衛、羽林衛,以及〈五軍營〉既;訓煉都監、禦營廳、禁衛營、摠戎廳、守禦廳,包括兵曹管轄之內的「五衛都總府」和〈中樞府〉與〈備邊司〉並招募了不少弓箭手。
之後各營將領商議軍事,建議在尚慶右道和忠清左道交界處的要塞鳥嶺,作為遏製幕府正規軍北上緩衝地帶,得到大多數將領的認可,但是李氏朝鮮兵曹武備使卻認為駐守鳥嶺無法遏製幕府正規軍,因此拒絕采納這個建議,決定在忠清左道忠州牧附近的平原上交戰。
在得知幕府第一軍左副將:小西行長,逼近之後,李氏朝鮮兵曹武備使馬上在忠清左道忠州牧附近的[彈琴台]布置了騎兵,背靠漢江,希望通過背水之陣來激勵李氏朝鮮騎兵們的士氣。
而後就下令李氏朝鮮騎兵朝幕府火繩槍隊(鐵炮隊)迅速衝鋒而去,企圖突破鐵炮隊陣營。
然而李氏朝鮮兵曹武備使似乎忽略了,李氏朝鮮軍裝備落後、幕府第一軍裝備優良這一點,因為李氏朝鮮騎兵依舊是使用弓箭、長矛、戰刀,而幕府第一軍則使用鐵炮、三叉、長槍、弓箭、戰刀,故此李氏朝鮮騎兵幾次衝擊都敗下陣來!很難取勝。
就這樣僵持著雙方久攻不下。
4月27日,一名巡邏的李氏朝鮮士兵發現了敵人大規模圍攏,就報告給李氏朝鮮兵曹武備使聽,但李氏朝鮮兵曹武備使卻認為他擾亂軍心,當即揮刀斬首示眾。
而此時幕府第一軍左副將偵查之後,得知李氏朝鮮軍隊的戰略後,當即決定對忠清左道忠州牧的李氏朝鮮駐軍發起攻擊。
次日幕府第一軍左副將派遣了安土桃山幕府日野江藩城首領:有馬晴信、安土桃山幕府丹後守:大村喜前、安土桃山幕府左兵衛大尉:後藤純玄,一共率3700人去偷襲忠州牧城池。
其餘幕府第一軍則負責突襲彈琴台,由幕府第一軍左副將:小西行長,率領7千人,對彈琴台的李氏朝鮮軍隊發起正麵攻擊。
而安土桃山幕府對馬島國藩主:宗義智、安土桃山幕府治部大錄:鬆浦鎮信,分別率領3千人,沿著漢江江岸對李氏朝鮮軍隊進行夾擊。
幕府第一軍左副將的正麵部隊則偃旗息鼓,其行跡被彈琴台的樹木叢林給擋住,故而李氏朝鮮軍隊難以發現。
等到李氏朝鮮軍隊發現隱藏的幕府第一軍時,已經為時已晚了,三路幕府軍隊已對李氏朝鮮本部軍營完成了大包圍。
慌亂之中李氏朝鮮兵曹武備使:申砬,下令李氏朝鮮騎兵部隊去衝擊幕府軍陣地,導致許多幕府軍士兵陣亡。
但三路幕府軍都使用火繩槍對李氏朝鮮軍隊進行了猛烈的射擊,並使用太刀奮勇向前衝殺,使得李氏朝鮮軍隊戰心頓失,許多李氏朝鮮騎兵紛紛跳入漢江內被淹死。
李氏朝鮮兵曹武備使見狀連忙,帶領軍隊奮力殺出重圍,逃往忠州牧城下,但卻發現忠州牧已被幕府倭寇占領,自感愧對郡王殿下的他,拔刀自殺身亡!
幕府第一軍左副將還順勢打敗了李氏朝鮮忠清左道防禦使:申俊賢,占領忠清左道境內。
同時王京景福宮內的李氏朝鮮郡王,開始宣布擁立李氏朝鮮庶二子光海大君:李琿,為「郡王世子」實際上隻是想讓他當替死鬼。
4月29日幕府第一軍繼續北上過了京畿左道進入了京畿右道麗州郡,斬殺李氏朝鮮京畿道都指揮使:金日旭,開始對京畿左、右道進行包圍。
而王京景福宮仁政殿內,李氏朝鮮郡王下令讓李氏朝鮮郡王世子邸下:李琿,匆忙舉行百官朝賀儀式。
5月初3日李氏朝鮮全羅左道水軍節度使:李舜臣,正與李氏朝鮮全羅右道水軍節度使:李億祺、李氏朝鮮尚慶右道水軍節度使:元均,總共率領32艘戰船在李氏朝鮮王國南海岸一帶巡視。
5月初7日不幸在尚慶右道巨濟島玉浦峪遭遇了幕府倭寇第二軍水師佐渡守:藤堂高虎,當場就予以痛擊,李氏朝鮮水軍首戰告捷,是為「玉浦峪海戰」。
其後又在忠清右道南浦郡熊川縣的合浦村、尚慶南道固城郡的赤珍浦相繼打敗了幕府倭寇分支部隊。
在這三次戰鬥中,李氏朝鮮水軍僅以一人受傷的代價,而殲滅了幕府倭寇軍隊船四十餘艘,取得了「壬辰倭亂」爆發以來李氏朝鮮王**隊的首次勝利。
戌時李氏朝鮮都元帥兼左領議:金命元,帶領本部兵馬向北逃竄,導致幕府第二軍右副將:加藤清正,率領軍隊度過漢江攻占京畿右道漢城府。
幕府第二軍從崇禮門入城之後,開始對漢城府進行了大規模的破壞,城中宮殿、宗廟、社稷、衙署、城門、府邸,等全部都被焚毀。
5月初8日辰時,李氏朝鮮郡王匆忙帶著嬪妃們與李氏朝鮮嫡長子永昌大君:李?、庶四子信城大君:李珝、庶五子定遠大君(未來的李氏朝鮮元宗敬德郡王)李琈、庶七子仁城大君:李珙、庶八子義昌大君:李珖,從王京倉皇擺駕出逃,北上進入京畿右道開城府。
王京陷沒的噩耗傳來,李氏朝鮮郡王很快就忘記了,自己對漢城府與開城府父老鄉親做出的承諾,子時到達了金郊驛,因事出倉促,竟然把宗廟神主木牌全部遺忘在漢城府王京南別殿與開城府穆清殿內。
5月初9日,幕府第一軍與幕府第二軍在「臨津江會戰」共同擊敗了李氏朝鮮都元帥:金命元,隨即占領京畿右道開城府,使得倭軍徹底攻占了京畿右道漢城府王京與開城府,至此李氏朝鮮王國的半壁河山不到一個多月內的時間裏就淪陷了。
而李氏朝鮮郡王的車駕繼續北逃經過,黃海左道平山都護府,傍晚時分停駐在寶山驛。
5月10日下起了大暴雨,天剛蒙蒙亮,李氏朝鮮郡王就顧不上滂沱大雨,他迫不及待地離開寶山驛,行經安城,中午抵達龍泉劍水驛,一日疾行一百四十裏,日落時分抵達黃海左道鳳山郡。
之後又從黃海左道鳳山郡出發,走了一天經過洞仙嶺,午後抵達黃海左道黃州牧。
同時在攻占李氏朝鮮王國京畿右道漢城府王京之後,幕府第一軍左副將與幕府二軍右副將進行了激烈的軍事爭吵會議,最終兩人鬧翻開始繼續北進。
幕府第一軍的目標是平安東西道,而幕府第二軍的方向則對準了鹹境南北道。
隨後幕府第一軍左副將:長西行長、第二軍右副將:加藤清正、第三軍安土桃山幕府福岡國藩主:黑田長政,就相繼前去追擊李氏朝鮮郡王了。
如此行色匆匆不顧軍民死活,一味地王駕北撤,終於在5月12日過了平安西道中和都護府,進入李氏朝鮮北部重鎮平安西道平壤府。
進駐到平壤府之後,李氏朝鮮郡王就決心在此固守,以穩定日益混亂的李氏朝鮮王國民心。
然而要固守平壤府,就必須要確保大同江萬無一失,這是平壤府的天然屏障,故此李氏朝鮮郡王就任命李氏朝鮮成均館大提學:韓應寅,為〈諸道都巡察使〉不受任何人節製,獨自率領平安西道的江邊士兵數千餘人,在大同江布下防線。
經過尚州牧、忠州牧兩次會戰,李氏朝鮮軍隊的主力已經喪失殆盡,而護伴李氏朝鮮郡王的「內三廳」兼司仆、內禁衛、羽林衛,這三支郡王殿下衛隊,一路上也逃散了大半。
發布的勤王詔令一出來,地方上隻有李氏朝鮮全羅左道巡察使:李洸、李氏朝鮮全州府防禦使:郭嶸、李氏朝鮮羅州牧助防將:李之詩,等人,率領本道(全羅左右道)兵馬四萬。
其次就是李氏朝鮮忠清左道巡察使:尹先覺、李氏朝鮮清州府防禦使:李沃、等人率領本道(忠清左右道)兵馬兩萬前來勤王護主,而李氏朝鮮慶尚右道巡察使:金睟,簡直就是一個光杆司令,手下一個士兵也沒有,因為都被倭軍打完了或者逃跑了,隻有軍官三十多人。
然而李氏朝鮮全羅左道巡察使雖對李氏朝鮮全羅左道水軍節度使:李舜臣,有知遇之恩,雖擁兵兩萬卻無勤王之意,隻是迫於李氏朝鮮郡王屢下勤王詔令,無奈之下才硬著頭皮出兵。
但在走到忠清右道公州牧時,傳來京畿右道漢城府王京失守的消息,這給了李氏朝鮮全羅左道巡察使一個放棄的理由。
他秘密下令讓一名軍官手持傳令牌,騎著快馬,邊跑邊喊道“朝鮮語:罷陣,罷陣!”
瞬間李氏朝鮮勤王軍隊們,就軍心渙散,謾罵聲、詛咒聲,不絕於耳,都在痛斥李巡察使道“朝鮮語:爾無意勤王,然徒勞我輩,是何號令顛倒之甚也?”
之後等李氏朝鮮全羅左道巡察使回到全羅右道全州府時,全羅右道的軍民們都對其貪生怕死之麵深為痛恨。
其中有一名叫白光彥的忠清右道泰安郡人氏,勇猛無比,且疾惡如仇,人皆憚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