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敦本務實】
被追擊的陳圓圓在宮中到處喊叫,可是根本就沒有人理她,走著走著就被大順汝侯給逼到了一處角落頭,見到沒路走了她隻得縮起身子。
低下頭害怕的說道“你不要過來!你知道妾身的夫君是誰?他乃是大明寧遠衛總兵:吳三桂,你敢碰我就不怕他率兵前來蕩平京師,斬下你的頭顱?”
本以為會嚇退流寇將領的,誰知道大順汝侯更加囂張了!他反而走近跟前一把擁抱住陳圓圓,猛地親了下去還抱起她來往寢宮裏麵走去。
盡管陳圓圓使勁催打他的胸脯,可根本無濟於事隻得眼睜睜的看著自己被大順汝侯給玷汙了潔白無瑕的身體。
雖然陳圓圓已經不是處子之身了!但也還是覺得比較委屈,她忍住淚水看著大順汝侯猥瑣的樣子,心中無比的絕望一度想到了咬舌自盡!
但也還是忍住了!畢竟自己早就不是完美之身了,其次就是自己名義上屬於吳三桂之妾,但今生還能不能見過他還是個未知數?
再則大順汝侯也確實是喜歡她的為人,為了徹底征服她的心,大順汝侯還開口承諾道“美人不必擔憂!布穀向你保證,從今往後布穀會善待你的不用擔心,布穀的府宅就是你的府宅你想要什麽,隻要布穀能做到都會滿足你的,至於吳三桂那廝其實我大哥早就想殺他了!”
就這樣在絕望中的陳圓圓被勉強穩定住了情緒不在反抗,見計劃得逞他就繼續脫衣裳準備進行下一步了。
而這時明京營提督:吳襄,卻帶著十個家丁往天慶宮內趕來,他急匆匆的來到宮門前見到沒人把守,就讓家丁去撞門看看流寇是否虐待自己的兒媳。
誰知撞開門之後發現宮中四下無人!便往寢宮裏麵走去,還讓家丁分散開來到處看看。
這邊正在享受著天倫之樂的大順汝侯,抱著陳圓圓的腰帶做著運動,透過紗簾可以明顯看出兩人親密的舉動,陳圓圓還大聲叫喊著。
聲音傳得比較廣,很快就讓明京營提督聽到了動靜,他加快了腳步往這裏走來,聲音卻越叫越*,聽得明京營提督自己都忍受不住了!
他生氣的走到紗簾前,不輕易間看到床榻上的兩人,當場就讓吳老爺子用手指著流寇將領罵道“大膽賊將,竟敢辱沒老夫家兒媳,看老夫打斷你的腿。”
氣憤中的明京營提督立即拿起點燈用的燭光燈架,高高舉起來往床榻上衝過去,不料被大順汝侯一腳踢開了!
此舉正好被走進寢宮的家丁聽見聲音,他們連忙跑了進來,急忙扶起躺在地上的吳老爺子。
而大順汝侯被這麽一刺激,也到了*!完事了提起褲腰帶上身,掀開簾賬罵道“吳襄你個老不死的,竟敢來此壞布穀的好事!今日看在美人與你那三個兒子的份上暫且饒過你,滾吧!”
誰成想有骨氣的明京營提督卻指著流寇將領繼續罵道“厚顏無恥的賊將,等我兒入京定會將你碎屍萬段!”
說完還讓家丁們衝上去毆打流寇將領,卻被高大勇猛的大順汝侯夾住家丁手臂,雙手重重打在胸前,使得家丁躺在地上一動不動的。
憤怒的大順汝侯突然想到了吳府家產也挺多的?便奸笑道“吳老爺子,既然你這麽想逞能,那行!布穀就成全你,眼下布穀正在負責追查前明官員們貪汙情況,聽說你們吳府銀兩挺多的?”
不懼流寇將領的他就說道“你想幹什麽?”
隻見大順汝侯答道“這麽著,咱們做個交易吧!吳府兒媳陳圓圓歸布穀,可免去吳府徹查,否則布穀隻好秉公辦理!”
有一個家丁剛想進門但聽到這句話之後當即就逃跑了,不願意臣服流寇將領的吳老爺子自然是被帶回去審問拷打了!
雖然陳圓圓想勸說可大順汝侯根本不理她,因為她本來就是一個玩物罷了!見到此情此景她很無助的蹲在床榻上哭泣著……。
另一邊的永平府薊州鎮內,明軍大營中錦旗林立隨風飄蕩著,軍營四周都能看到有軍醫在為患者治療疫情,整個軍營內未患病的士兵都被蒙上了麵巾。
在軍醫診治完最後一批病者士兵之後,身穿齊腰甲頭戴萬曆盔的明薊州鎮總兵:張士顯,走過來詢問道“敢問大夫,本將軍中的疫情嚴重與否?可有破解之計?”
年老滄桑的軍醫搖搖頭歎道“張總兵大人,不滿您說,這北直隸光是大名府、順德府、保定府、河間府四個地區就已經疫情遍野,臭味熏天!據老夫多年的行醫經驗來看,唯有把這批士兵屍體焚燒方能做到消除病源傳染,另外輕病患者,老夫會用藥材治療的不必擔憂!”
盡管如此還是讓明薊州鎮總兵擔心,他轉身對著明薊州鎮參將:梁貫,說道“我軍庫銀還有多少?馬匹是否充足?”
被詢問的明薊州鎮參將回答道“回總兵大人的話,我軍庫銀與馬匹都有盈餘,不知您打算做何…?”
這時傳來有士兵急忙跑進來匯報道“報,啟稟總兵大人,營帳外有朝廷使者前來,說是有要事相見?”
感覺奇怪的他就反問道“哦,可有攜帶聖旨?”士兵搖搖頭表示沒有,好奇的明薊州鎮總兵就決定去看看朝廷使者,他倆走在不遠處的軍帳旁邊時就見到兩個穿著紅色常服頭戴烏紗帽的官員,走了過來微笑著行禮道“哎呀!張總兵大人久仰大名,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啊!”
被這兩個突然到來的官員嚇傻了的他,就詢問道“不知兩位大人是?”
於是他倆就開始介紹道“本官乃是大明兵部左侍郎:左懋泰、這位大明兵部職方司郎中:張大人,早就聽聞張總兵大人曾與前任太子太師兵部尚書薊遼督師:孫大人,一起抗擊過東虜保衛遼東都司,令我等佩服之至。”
接著明兵部職方司郎中:張若麟,就準備進入正題了,他開口道“我等今日奉命前來是有一件事麻煩張總兵大人的!”
明薊州鎮總兵就問道“何事?還請兩位大人告知。”
隻見他二人一唱一和的說道“奉陛下旨意,特命薊州鎮總兵交出虎符,轉而調去三屯營鎮守不得有誤!”
聽到這奇怪的聖令時明薊州鎮總兵的心裏是有疑惑的,他當即詢問道“敢問兩位大人,可有陛下的手諭或聖旨?”
見到張總兵追問這話了,他倆也就不打算繼續隱瞞下去了,而是看了看四周開始小聲說道“其實我們奉的不是大明皇帝旨意!而是大順皇帝陛下的旨意,大明皇帝現在恐怕早已死在京城了,如今整個北直隸以被大順帝國控製了,張總兵若是識相的話,我等勸你還是早日交出虎符吧!免遭到皮肉之苦。”
說完他倆還拿出大順皇帝的手諭給明薊州鎮總兵觀看,本就為疫情所困擾的他,就不怎麽有實力能守住薊州鎮,再加上北方東虜與北虜還不確定啥時候南下,所以明薊州鎮總兵思前想後決定投降。
他默默的低下頭邀請兩人進帳休息,可他倆卻怕有詐?不敢輕易進入,而是先讓隨行士兵跑去營外通報情況。
不出一會的功夫,一支掛著黑虎順字旗由大順軍師:宋獻策,帶領下的軍隊就開拔到了薊州鎮城下的軍營外。
明軍們見到這突如其來的流寇軍隊,被嚇得連忙傳遞消息吩咐各營備戰,卻在傳話時被明薊州鎮總兵派人給攔截住了,就這樣薊州鎮被流寇軍隊占領。
為了安全起見大順軍師就把薊州鎮明軍內調入順天府三河縣,在寫書信讓投降的前明宣化總兵:唐通(現任大順密雲總兵)本部兵馬北上進駐薊州鎮配合自己一起去山海衛逼降前明軍隊,以解決後顧之憂。
此刻明廣寧前屯衛指揮使:吳三鳳、與明廣寧中前備禦千戶:吳三輔,兩人也都相繼收到了老二明寧遠衛總兵:吳三桂,寄過來的書信,上麵寫著(他奉大明皇帝軍令率兵南下勤王,寧遠衛之地的後備防守就全靠兄弟們了!)
得知此消息時明廣寧前屯衛指揮使當即就與三弟明廣寧中前備禦千戶趕赴山海衛城內,企圖想鎮守關內的明山海衛總兵:高第,借來一些兵力共同防守關外。
因為關內永平府地區所屬的後軍都督府山海衛統領著撫寧衛以及治下的撫寧守禦左千戶所、撫寧守禦右千戶所、撫寧守禦前千戶所、撫寧守禦後千戶所、撫寧守禦中千戶所,這5個治所從洪武三年全國設立衛所機構至建文四年以來山海衛、東勝衛、開平衛這三衛都是永平府地區抵禦北元勢力的重要大衛。
直到永樂元年罷「北平行都司」複設〈大寧都司〉內遷至北直隸保定府地區才讓這三衛失去了重要軍事意義,不過如今山海衛依舊是天下第一雄關,手中兵馬仍然能夠威懾任何外夷,所以他倆就快馬加鞭動身前往山海衛。
這裏是大明帝國北方抵禦韃虜的重要長城軍事防禦地區,因山海衛地形險要城內城外關卡環環相連,而且城高牆厚又有大明軍隊設下的重炮;紅衣大炮四十門、威遠炮二十門、百子弗朗基炮三十六門,以及各類遠程進程和多發速射火銃都配備在庫房中,使得山海衛城關牢不可破堅不可摧。
因此有〈天下第一雄關〉之稱,又是(遼海咽喉)駐守在此的軍隊,隻需要嚴防死守以重炮擊打來範敵人,保證敵軍有來無回損兵折將。
這也是北虜與東虜多次南下入侵不敢攻打山海衛,而是直接繞開去關外遼東都司或者走關外薊州地區密雲後衛的原因。
來到此處時看著明軍們威武挺拔炯炯有神站立著,這不得不讓明廣寧前屯衛指揮使與明廣寧中前備禦千戶佩服不已!他倆感歎道“幸虧還有山海衛作為軍事緩衝區,否則我等恐怕也難以守住關外的衛所土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