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哀悼先帝】
聽著前明官員們一個個都在拍馬屁,大順帝是越聽越煩躁!他有些憤怒準備拍案起身了,卻聽到禦門外麵有人用有口音的江淮官話喊道“陛下,臣有本啟奏!”
這讓大順帝聽著有些好奇?他對身邊的太監說道“禦門外麵是何人在上奏?快把他請進來。”
於是太監就把明欽天監監正:湯若望,給請上大殿來他畢恭畢敬的向大順帝行禮,還說道“尊敬的大順皇帝陛下,據臣所知如今京城外麵北直隸、山西承宣布政司、山東承宣布政司等地,都已經爆發了各種疫情!有;天花、瘧疾、鼠疫!臣曾在北直隸大名府境內就見過一些疫情,導致百姓們十室九空,臣幸虧了解些本國的西洋醫術,否則也在所難逃,當務之急是該如此商討救災之時?”
大順帝聽後覺得有些道理,他就詢問道“不知湯愛卿打算如此治理?”
明欽天監監正就提議道“請陛下,讓太醫院、戶部以及南北鎮撫司,先把京城內外的軍民疫情人數調查出來,再讓戶部統計大約需要多少銀兩?太醫院則專門負責把病者集中隔離治療。”
這個方法得到大順帝的認可,當即稱讚道“不愧是!西洋官員啊!朕喜歡就照這個辦。”
隻是因為治療瘟疫需要銀兩,所以大順帝暫時還沒打算從官員手中要,他決定先想想辦法先,在退朝之後他就把大順汝侯、大順丞相以及大順右營製將軍等幾位心腹將領留下來商量事情。
此刻天已經蒙蒙亮了!時間到了3月21日卯時,走在煤山門一帶巡邏的大順玄武部總:卓何,打了一個哈欠之後就對著身邊士兵們說道“都給本將打起十二分精神來!今個乃是大順正式統治京城的第一天,昨個不算,認真點說不定陛下一高興,你們的俸祿就高了!”
本來順軍士兵們沒啥幹勁的,可一聽到俸祿二字,立刻就提起精神勁了!還挺直腰杆走著。
由於剛剛日初還沒到換崗時間,而且前一批人還在休息呢!這批順軍隻得繼續圍繞著煤山附近轉悠著,隨著霧氣漸漸地散去,山上的樹木開始看得清晰。
巡邏的順軍士兵們無意中看到一棵歪脖子老槐樹上似乎有個人吊著?因為從遠處看過去不太確定是不是人?
所以順軍士兵們就對大順玄武部總匯報道“部總大人,前麵發現有情況,你看是否要去看看?”
大順玄武部總就往士兵們所說的方向走去,他看到樹上果然吊著的是一個人?不過越走近越覺得不太對勁?因為從吊著男子的身著來看似乎是一個顯貴之人?
待他們走近一看才發現,男子穿的服飾圖案上麵有龍,而且還是黑色的冕服?眾人就開始懷疑這個男子到底是不是大明皇帝?
而一個順軍士兵還不小心踩到了旁邊的冠冕,可以肯定的是這個披頭散發上吊自盡的男子應該是大明皇帝,因為又有士兵發現了旁邊的海棠樹上,也有一個吊死的人?他是個太監。
為了盡快處理掉屍體以免腐爛,大順玄武部總就讓他把大明皇帝的屍體放下來,卻意外的發現了在他胸前還有一封遺書?(實際上是之前明毅宗寫的罪己詔!)
這讓大順玄武部總不敢馬虎,他立刻讓士兵們用擔架抬著屍體,飛快的跑去向大順帝匯報情況。
剛剛走出皇極殿的大順帝,就見到急速跑過來累得氣喘籲籲的順軍將領匯報道“啟、啟稟陛下,末、末將在煤山發現了大明皇帝的屍首!在他身上還有一封遺書請陛下過目。”
心急如焚的大順帝連忙接過遺書觀看起來,隻見上麵寫著(朕自登基十七年以來,雖朕薄德匪躬,上幹天怒,然皆因諸臣誤朕,以致逆賊直逼京師!朕死後,無顏麵目見祖宗於地下,當自去冠冕、以發覆麵,任賊分朕屍,勿傷一百姓。)
讀完書信之後大順帝連忙問道“大明皇帝的屍首在哪?速速抬來東華門外。”
就這樣明毅宗的屍體被順軍士兵與一些太監們用普通木質棺材抬到了紫禁城的東華門外,與明周皇後的屍體一起停放在此,棺材隻蓋住下半身而留出頭部給人觀看。
大順汝侯負責命人設了一座香爐給人前來吊念的,大順帝則下令在道路旁臨時搭起一座席棚由三名老太監守在旁邊。
他回想起昨晚夢到的大明皇帝鬼魂,在看著躺在棺材裏的屍體,不僅讓大順帝覺得其實這大明皇帝也是挺可憐的,死之前居然還心心念念著天下百姓,這讓他非常佩服,也正是因為這樣大順帝才不忍對大明皇帝的屍體做任何懲罰,而是要讓前明官員們都來哭喪送他一個人情,畢竟死者為大大明與大順的仇已經報了。
為此他還故意下令讓人傳播消息,他在看著明周皇後蒼白的臉上,鼻孔略微滲出烏血,大衫下半身服飾則被針線層層縫死,生怕失了禮節,讓人看了不忍心酸。
很快聞訊的前明官員們就相繼趕到東華門,最先到達的是明京營戎政襄城伯:李國楨,他一見到這兩具棺材時,就激動得老遠跑過去跪在地上,雙手撫摸著棺材哭泣道“陛下、娘娘!臣李國楨有負聖恩沒能攔住流寇,守住內城以至京師不保!讓陛下和娘娘蒙難而死!是臣無能、無能啊!”
看著他越哭越大聲,一旁的大順帝很是感動,他還特意叫來了一隊吹鼓手奏樂,跪在棺材旁邊的老太監們見狀急忙說道“襄城伯大人,不必太過悲傷了!上了這柱香把!”
但是明京營戎政依舊是跪在地上哀嚎不止,久久才被順軍士兵們扶起身,大順帝當即誇讚道“你真乃是大明帝國的好臣子啊!朕要賞你黃金百兩,在賜良田十畝。”
隨後順軍士兵們又相繼發現了被砍斷左手手臂的明坤興公主:朱媺娖,屍體以及明坤仁公主:朱媺媞,與眾嬪妃的屍體。
於是大順汝侯就前去處理這些屍體,他看著年輕貌美的明坤興公主就這樣躺在地上一動不動!便揮手道“來人呐!把她抬下去周府交給國丈嘉定伯安葬吧!”
而其餘嬪妃的屍體則被抬到了東華門外給眾臣們悼念,還讓人特意給大明皇帝以及皇後娘娘洗幹淨身體,繼續穿上冕服~翟衣躺在棺材裏。
第二批來到此處的悼念前明官員們不是很多,大家都是陸陸續續來的,而且都不太表現得十分傷心,偶爾有幾位官員默默哭泣而已!可能是怕被流寇看出來會惹來殺身之禍吧?
有些官員則不動聲色的插完香祭拜過後就遠遠的離開了!哭泣者多為文人士大夫,有些甚至還是京城百姓。
世臣戚臣方麵有;明宣武伯:衛時春、明新樂侯:劉文秉,他倆哀悼完〈大行皇帝〉靈位之後就回去全家自盡了!
就連明樂安公主駙馬都尉:鞏永固,在給大行皇帝上了三炷香,又哭泣了半個時辰之後,也憤然回去府中拿起佩劍刺死了妻子明樂安公主:朱徽媞(明光宗泰昌貞皇帝:朱常洛,皇八女,明毅宗的皇八妹。)
隻留下四個孩子坐在大堂內不停地哭泣,府中的奴仆被明樂安公主駙馬都尉給嚇得全都逃走了,唯有一個老仆人安靜地坐在院子裏。
好奇的明樂安公主駙馬都尉就走過去問道“你怎麽還不走?”
隻見這個老仆人答道“小的在這等著服侍駙馬都尉您,好給您收屍!”難得在這紛亂的府中,居然還有人願意留下來收屍實在難得,故此明樂安公主駙馬都尉在把公主殿下的屍體放進棺材之後,就在她的棺木麵前擺下三杯酒。
並朝著北方高高端起酒杯說“這第一杯酒,敬皇帝陛下、第二杯酒,敬我亡妻公主殿下、第三杯酒,敬我自己。”
敬完酒之後明樂安公主駙馬都尉就把自己12歲的次子:鞏梁,叫來身邊說道“你姐姐已經嫁給襄城伯的公子了!而此刻你是咱們李家最大輩分的男子,又是公主殿下的兒子,堂堂大明皇帝陛下的外甥,你們決不能受辱!包括你身後的弟弟妹妹們,今日爹爹我就要維護你們的尊嚴。”
說完他就用黃繩將這四個子女全部捆在棺木上,還把全部的酒都灑在棺木上,又拿出僅存的公主遺物以及全部字畫文章來緊緊抱著看了一眼,很無奈地說道“永別了!”
隨即放下火折子讓大火把他們圍住全家跟公主殿下的屍身一起自焚而死!死時才31歲。
文臣方麵明東閣大學士:範景文,祭拜時忍不住哭泣他對世界以無任何留念,便猛地起身朝雙塔寺內走去,淚流滿麵的他用石塊在牆壁上寫下“誰言信國公(文天祥)非男子,延息移時何所為?身為大臣不能滅賊雪恥,死有餘恨!”就這樣毅然的投井自殺。
其中明禮部尚書:倪元璐,祭拜過後徑直站起來,拍拍身上的浮塵對著大行皇帝的靈位說道“南都尚可在,然死也!吾雖在然亡也,勿以衣衾斂暴我屍,滿腔熱血無以為報!”
說完之後就朝南而坐,還取下腰帶自縊而死。
來祭拜的還有被大行皇帝生前賜封的狀元明翰林院修撰:劉理順,他帶著家丁一起來焚香,還向靈位前敬酒並說道“陛下,臣蒙聖恩眷顧成仁取義,孔孟所傳文山踐之,我何不然!”字字句句說道十分悲壯,回去之後就帶領全府十八口闔門自縊殉國!
在皇城外躲著的明都察院左都禦史:李邦華,聽聞大明皇帝死訊之時,他非常的震驚!當即就對著廟裏的宋太子少保信國公:文天祥,的木像作了三個揖說道“邦華今日當死於國難,就請跟隨先生一起到墓下去吧!”
並寫下一首絕命詩稱道“堂堂大丈夫今日拜聖賢為師,忠孝禮節謹記在心!國破山河碎我誓死不易,臨危授命我不能對不起自己。”接著明都察院左都禦史就找了個地方,係好白綾絕望的上吊自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