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旭日東升之帝國霸業> 第一百四十三章【迎戰邊軍】

第一百四十三章【迎戰邊軍】

  就在明大同總兵巡查之際其弟明陽和衛副總兵:薑瑄,焦急不安地走過來說道“哥不好了!宣大總督命我們即刻出兵南下阻攔流寇軍隊,據探馬來報流寇已攻破寧武守禦千戶所,隨時可能北上入侵大同府!”


  這時明大同總兵就詢問道“總督大人要發多少糧餉給我軍?”明陽和衛副總兵搖搖頭答道“宣大總督隻讓我軍抽調出大同鐵騎配合山西行都指揮使大人的四衛兵馬,以便於出動車營?”


  經過分析思路之後明大同總兵決定集合兵力出擊,畢竟公然違抗命令罪名可不小,但出兵是出兵不過兵力到是減少了一半,隻有大同鎮的步兵刀牌手與大同鳥銃手,並未出動大同鐵騎與長戟槍兵!就連大同火炮營也被留守在了城內,明大同總兵隻帶了2萬兵馬到山西行都司城下與明山西行都指揮使:寧方羅,治下的大同左衛、大同右衛、大同前衛、大同後衛,這四衛兵馬匯合在一起。


  騎馬而來的明大同總兵老遠就見到排列整齊的四衛明軍,以及兩旁的火炮營與車營部隊,不過由於車營部隊很久沒有出動了!故此他們見到的情況是車營由原來的每營配備2輛鼓車減少到1輛、火箭車由原來的每營配備4輛減少到2輛、大將軍車由原來的每營配備8輛減少到4輛。


  除此之外各車營的車正(司機)火藥匠增加了一人,用以輪流操作駕車,各營總計一共14輛戰車28名舵工,人員運車方麵大將軍炮每車配員20名、總計人員有159名、百總一名,元戎鼓車、火箭車,每輛配員10名、總計人員有90名,百總一名,把總一名,千總不設以中軍兼管。


  看著變動了的車營部隊與火炮營們,也讓明大同總兵多了幾分擔心,畢竟這車營從崇禎十四年至今已有三年未出動了,部分戰車年久失修似乎起不了多大的抵擋作用?


  這時身穿魚鱗甲頭戴直頂缽盂插著紅色旗幟的明山西行都指揮使,從都司府內大步走出來,還隨手解下戰袍扔給身後士兵拿著,自己走出來後徑直就騎上戰馬下令道“全軍出征!”


  話音剛落旁邊的明軍刀牌手就舉起刀,斬殺了三個從大牢裏拉出來的罪犯用以祭旗(實際上是造反的百姓!)待大軍出動之時明山西行都指揮使才緩慢騎馬過來與明大同總兵同行,並問道“薑總兵,此戰你打算在何處迎擊流寇?”


  被詢問的明大同總兵拉住韁繩答道“回稟行都指揮使大人,末將認為朔州衛乃是最佳的交戰場地,如今流寇剛剛拿下寧武守禦千戶所是斷然不會加急行軍北上的,勢必會在雁門守禦千戶所、山西鎮、利民堡這一帶加強防禦不讓我軍突破!而朔州衛乃是官道地區又是北上必經之路,在此迎戰流寇那麽大同車營也可發揮作用。”


  此刻明山西行都指揮使笑了笑沒有說話而是繼續往前趕路。


  另一邊的大順帝在喝過醒酒茶之後,就有士兵們前來匯報道“啟稟陛下,丞相與眾將在門外有要事想麵見,您看是否準許?”大順帝揮揮手讓士兵宣他們進來。


  首先走進來的是大順丞相,其次就是大順右營製將軍與夫人:紅娘子,以及一批穿著紮甲的武將們,這讓大順帝見此情形便猜想定然又是來勸他出兵的?可眼下大順帝已經被寧武守禦千戶所的明山西總兵:周遇吉,手下勇衛營給打怕了!他早就有打算撤兵的心情了。


  再加上心裏盤算著區區一個寧武守禦千戶所就這麽難打!那北方還有大同府的山西行都司、北直隸萬全都司的宣府三衛、延慶衛的居庸關、帝都北大門的昌平州等等,加起來至少數十萬兵馬,要是個個都如此那別提進京了!自己還能不能活著到達京城都是個問題?

  所以大順帝故作姿態的伸手說道“李公子,你這個新郎官不好好抱著新娘子在屋裏享天倫之樂,跑來見朕有何貴幹啊?”


  看到故意裝糊塗的大順帝,眾將們便開口勸道“陛下,咱們不反也已經反了!不東征也已經東征了,眼下咱們雖然拿下山西鎮一帶駐防長城地區,但是總歸不能老待在這吧?請您發句話是繼續北上還是回陝西承宣布政司?”


  見眾將們都開口了大順帝也不好當麵拒絕,唯有大順丞相站著一言不發,他看了一眼旁邊的大順丞相,就詢問道“丞相大人,依你之見該當如何?”


  當然大順丞相是希望順軍繼續北上的,但又怕說出來讓順帝不高興?可不說嗎?又會讓眾將們寒心!

  於是他舉了一個例子很委婉的說道“不知陛下可曾聽過漢末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冀州牧:袁紹,命大將軍主簿:陳琳,作討曹操檄文之事?然而漢車騎將軍:曹操,卻在許都正患頭風,但在『官渡之戰』卻打敗冀州袁軍俘虜了大將軍主簿.……?”


  聽完這個故事之後愚笨的大順帝依舊沒有明白這是什麽意思?實際上大順丞相再用此事折射當下告訴大順帝此乃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之舉,亦如當時陳琳被俘時對曹操說的那句話“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也!”


  除了大順帝沒文化聽不懂之外,就連許多順軍將領們也都懵懵懂懂跟聽故事一樣毫不知情!唯有大順右營製將軍:李岩,聽出來其中的含義,便上前稟報道“啟奏陛下,丞相大人之意是說我軍目前的局勢已然是強弩之末很難回頭了!一則退就有可能被宣大明軍趁機追殺?二則守則兵力與糧食都不太穩定,拖得久的話倒是讓大明有調兵遣將反撲時間,故此末將遵守丞相大人之意。”


  看著眾將都是出兵之意,無奈之下大順帝隻好硬著頭皮集合軍隊北上迎戰,正好點將之時大順右營製將軍又請命願為先鋒,旁邊的紅娘子也就夫唱婦隨一起帶兵在前開路。


  未時過了長城開進到朔州衛平原官道上的順軍重甲兵們正有序開進著,忽然間一個士兵就看到了遠處官道上有許多士兵的身影,目測大約有7百步左右?由於官道兩旁許多有榕樹與桂花樹遮擋住視線,故此順軍士兵不太確定右側軍隊到底是敵是友?


  但他還是跑去前麵對騎馬慢行的大順右營製將軍說道“啟稟右製將軍,小的發現右側有一股軍隊正在往這邊靠近?你看是不是要躲避一下?”


  隻見大順右營製將軍詢問道“可看清楚對方有多少人馬?”士兵回答道“大約有十營兵力吧?”這話一出大順右營製將軍當場就笑出口,他吩咐士兵把黑虎順字旗與耑字旗給隱蔽了,隻留下自己的主帥旗(李)字給對方觀看,並讓士兵埋伏在左右兩翼隨時備戰,自己則帶領本部三百人繼續前進。


  此刻對麵行軍的大同四衛明軍們也發覺了異樣?明大同左衛指揮使:廣襲宗,揮手讓士兵們停下腳步,自己跑去隊伍中間來到明山西行都指揮使戰馬前上報道“行都指揮使大人,前麵貌似有流寇旗幟?看樣子他們也正在往咱們這邊靠近,是否要打伏擊?”


  驕傲自大的明山西行都指揮使仗著眼下有大同車營與這麽多機動部隊,又有火炮營配合,使得他根本就不把流寇放在眼裏,便下令道“傳本將命令列隊正麵進攻,本將要滅了這支流寇,助長我方軍威。”


  於是大同左衛、大同右衛、大同前衛、大同後衛,這四衛明軍開始出列做好戰鬥準備,對麵意識到危機的大順右營製將軍也加速前進,帶著三百人出現在明軍視線範圍之內,雙方展開了正麵對峙,明大同總兵看著流寇才這點人馬就敢在他們麵前列陣,不僅讓他懷疑事有蹊蹺?


  便對前麵的明山西行都指揮使勸說道“行都指揮使大人,流寇才數百人竟然絲毫不畏懼我軍!末將懷疑對方有詐?要小心為妙啊!”


  但驕傲輕敵的明山西行都指揮使卻說道“那又如何?本督還會怕他們嗎?傳令弓箭手、火銃手射擊。”話音剛落還沒等傳令兵去通報搖旗官,就見到對麵的流寇將領,騎馬緩緩上前靠近1百步後,開口喊道“對方官道上的明軍們聽著,我乃是大順右營製將軍:李岩,今日出巡不幸遭遇爾等,也算認栽了!死前但求與主將打上幾個回合戰個痛快,不知可否應約出戰?”


  一聽對方要單打獨鬥,明大同總兵就認為定是緩兵之計不可信,但明山西行都指揮使卻不這麽認為,他反而還覺得對方很有骨氣,臨死前要求對戰也不過分!便毫不猶豫地答應了這個要求,為此身後眾將們怎麽勸說都沒有用!


  獨自騎馬上前的明山西行都指揮使,還揮手對身後將領們說道“傳本督命令全軍不要輕舉妄動,在本督沒有分出勝負之前,切勿采取任何行動。”


  說完就策馬奔騰來到敵將麵前,快速伸手拔出柳葉刀從側麵揮砍過去,但被流寇將領騎馬彎腰躲了過去,轉了一圈之後再次碰麵雙方佩刀砍在一塊擦出了陣陣火花,散開之後又打了幾個回合,看得各自的士兵們眼花繚亂。


  為了快速解決這股流寇,明大同總兵就出招了,他讓大同四衛的弓箭隊拉弓對準流寇士兵,企圖射殺他們在趁亂抓住流寇將領,正當要放箭之時,突然從兩旁的樹林裏飛出來數百支利箭,密密麻麻的遮擋住了天空,明陽和衛副總兵無意中抬頭看見這一幕,被嚇得連忙奪過身邊士兵的盾牌蹲下來躲避箭鏃,一旁的明山西總兵也拉著兩個盾牌兵蹲下喊道“列盾防禦!”


  但箭鏃下落速度特別得快,還沒等大同四衛明軍們列陣就被射殺了幾十人!就連車營部隊也被射殺十人!火炮營死傷一百人,隻剩下幾個火炮手跑去盾牌陣型前活了下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