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旭日東升之帝國霸業> 第一百三十一章【密信幕府】

第一百三十一章【密信幕府】

  正當明山西總兵帶領軍隊南下開進之時,忻州城門早已被流寇攻破衝殺進來大規模的屠殺百姓,守城的明忻州遊擊:齊仲佑,率領士兵們當街向流寇軍隊投降,還要求覲見大順帝讓他答應不要屠殺全城百姓,此舉被明忻州知州發現之後他感覺無顏麵對朝廷,隨即從城樓上麵跳下來摔死!


  大順帝見他有些骨氣便下令厚葬,接著又傳令安慰百姓整頓糧食,在以大順前鋒都督:李來享,領兵5千往東出發打算奪取定襄縣,大順槍騎都督:白鳴鶴,領兵2萬往西直奔靜樂縣打算控製岢嵐州與鎮西衛一帶。


  野心勃勃的大順帝則繼續領兵乘勝北上,來到忻口寨之時就聽聞前方探馬來報說道“報,啟稟陛下我軍探得在楊武縣境內,有大批身穿綿甲攜帶火銃、弓弩以及火炮的明軍正往這邊靠近?”大順帝不以為然覺得隻是地方援軍也就沒有在意,但是大順丞相卻上來勸說道“陛下,這中原內地可全都是身穿齊腰甲、鎖子甲、布麵甲、魚鱗甲、紮甲等盔甲的明軍,可未曾見過有身穿綿甲的明軍?莫非這批軍隊乃是北方邊軍?”


  聽了丞相這麽一說大順帝有些緊張了!因為目前為止他還從來沒有接觸過大明北方邊軍,而且順軍多數乃是重甲兵、步兵,很是有騎兵就連火銃和火炮也都是繳獲明軍們才有的,故此他不敢掉以輕心,為防止正麵遭遇明軍,大順帝很不無奈的下令本部兵馬撤退回忻州休整,這樣一來可以依靠城池炮擊多少還有些勝算?


  另一邊的明山西總兵剛要過河之時,也收到了傳令兵來報說道“啟稟總兵大人,行進到忻口寨的流寇主力不知為何突然退兵了?”


  這讓明山西總兵感覺很是奇怪?就問道“哦?莫非是怯戰!那定襄縣如何?”士兵搖搖頭表示不知!一心想為國盡忠的他,當即就帶兵繞道前往定襄縣救援,卻被明鎮西衛參將勸說道“總兵大人,末將認為不可全力奔赴?且不說我軍繞道過河,就算是到了定襄縣城內,局勢咱們也不了解!很容易就遭到流寇打伏擊的,與其這樣倒不如先派一隊人馬乘船南下,等到了定襄縣假如城池還在則守不在則退,這樣既不被敵人伏擊又能探查情況,豈不美哉?”


  明山西總兵聽後就依此計劃行事派明寧化千戶帶兵乘船,順著沱河一路南下很快就來到了定襄縣河邊,站在船頭上的明寧化千戶看見城樓上迎風飄揚的旗幟不太像是大明旗幟?他連忙讓士兵拿來單筒望遠鏡看去。


  仔細一看原來遠處城樓上插著的是(黑虎順字旗),驚得明寧化千戶後退了幾步,很失望的下令調轉船頭回去,就這樣定襄縣也被順軍占領,此次救援計劃完全撲空!


  同時明福建總兵派出去的傳令兵也已經乘船到了德川幕府肥前國,由於傳令兵登岸之時身穿的是儒服所以沒有被人排查,進入鬆浦郡平戶城之時略懂大和語的大明傳令兵,就與守城的侍衛們交流道“大和語:我乃是大明福建總兵的手下,這裏有封密信請你務必轉交給肥前國藩主,拜托了!”


  侍衛看了他一眼就開始搜身確認沒有攜帶任何兵器才放他進入城內,但傳令兵剛想繼續詢問就被趕進去,他走到街道上看著來來往往的倭人穿著(吳服)行走著,傳令兵本想上前詢問情況,可大多數人腰間都佩著武士刀,看起來不像是善茬!傳令兵站在原地看了一下就鎖定目標?


  隻見一個倭女背上綁著一個小枕頭,她正在街道上四處逛逛不知買些什麽東西?傳令兵便走上前打招呼詢問道“大和語:這位姑娘你好,請問藩主廳怎麽走?”


  話音剛落化妝過的倭女翻臉看向他,差點沒把大明傳令兵嚇住!她用很溫柔的聲音說道“大和語:從這裏往前走,在往右拐過個街道就到了。”


  得知藩主廳之後傳令兵快速跑步前進來到了廳外,這次他直接拿出大明福建水師的令牌給侍衛們看,得知是從大明前來的傳令兵,侍衛立刻讓他進去,並通報肥前國平戶藩主:田川七左衛門,他得知是父親:鄭芝龍,寄來的家信之後便詢問道“敢問父親,近幾年來身體可好?此番來德川幕府寓意何為?”


  傳令兵一五一十的回答道“鄭總兵大人,讓我通知公子讓你上奏天皇與征夷大將軍,就說有明使要與德川幕府使者談判,看看他們怎麽說?”


  但肥前國平戶藩主卻不明白為何要請出天皇來作證?莫非要收拾薩摩藩?他有些激動的看著傳令兵說道“自從關白殿下死去至今已有幾十載,薩摩藩的勢力已經遠超過我肥前藩以及長州藩、土佐藩,也是時候得給它一個教訓讓它老實一點了。”說完就吩咐侍衛帶傳令兵下去休息,又搖手讓身邊的婢女走過來說道“大和語:去拿文房四寶過來。”


  婢女雙手放在腰間問道“大和語:主人,真的要幫大明向征夷大將軍上報此事嗎?”話音剛落肥前國平戶藩主就用嚴肅的眼神看著她,說道“大和語:大村秋島芳子做好你的事就行了,其餘的事情你必須多問下去吧!”大村秋島芳子聽後隻好低下頭答道“大和語:嗨!”


  不一會兒大村秋島芳子就把筆墨紙硯拿上來還為主人墨硯,肥前國平戶藩主分別寫了兩封書信,一份交給京都城內的後光明天皇,另一份則交給本州島東京城內的征夷大將軍,書寫完畢之後他即刻派遣使者動身前往。


  這時福建水師明軍們的船隻也開進到了德川幕府京畿海域,船頭上領隊的明福建水師參將見到遠處八百米外的海域上聳立了很多仿造唐代建築的房屋,他感歎道“德川幕府一向是模仿我中原文化,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呢!看就連這房屋都是唐代的樣式。”而士兵們就問道“參將大人咱們是否要靠近海域登陸?”


  明福建水師參將想了一會覺得不妥,畢竟他不了解德川幕府的情況不敢貿然登陸,就去船艙內部找明福建總兵商議一下,正在與琉球使臣談話的他,見到部將走進來就詢問道“可是到了京畿海域上了?”明福建水師參將驚訝的問道“總兵大人,您在船艙裏麵是怎麽知道的?”


  隻見明福建總兵摸了摸胡子伸出手指著明福建水師參將笑道“這德川幕府的海域上,本將來回不知道走了多少次了,下令船隻不得靠岸繼續前進往東京海域趕去。”


  不明情況的明福建水師參將就問道“怎麽咱們不是去京畿?反而要去東京?”琉球使臣就解釋道“參將大人有所不知啊!這德川幕府不同於大明帝國,他們的天皇是架空權利的,真正握權的是征夷大將軍,故此咱們正是要往東京城趕去麵見征夷大將軍。”聽得有些懵懂的明福建水師參將連忙退下去,來到船頭繼續指揮船隻,擺右舵在往前北上行駛。


  次日在河南承宣布政司潞親王府後院書房內的馬維,正拿著一本『孟子』書籍在明潞閔親王麵前念道“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國?’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萬乘之國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國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萬取千焉,千取百焉,不為不多矣,苟為後義而先利,不奪不???”


  突進間馬維不認識這個字念不下去了!他很是尷尬的看著這個字停頓下來,坐著的吳俊振見狀起身走過來看看,並接話道“不奪不饜,未有仁而遺其親者也,未有義而後其君者也,王亦曰仁義而已矣,何必曰利?”剛剛念完之後明潞閔親王拍手誇讚道“好好好,還是吳伴讀學才兼備啊!”


  接著明潞閔親王就提筆打算在案幾上麵畫一幅〔春樹秋霜圖〕,可還沒落筆就見到士兵匆忙來報說道“啟稟潞親王殿下,府外有許多饑民聚集想讓您施舍點吃的東西,殿下您看是否要驅除?”馬維一聽有饑民?他連忙勸說道“潞親王殿下,這些百姓乃是我大明江山社稷之根本,征收賦稅之來源,也是補充兵力之源頭,萬萬不可驅除啊!若潞親王殿下信任的話,在下願意帶領百姓們開荒耕種。”


  但是明潞閔親王自小就生在潞親王府內,他很少接觸到外麵的事件就認為,百姓們這是在鬧事?他憤怒的說道“傳孤王口諭速速驅趕!”


  一旁的吳俊振見狀也上前勸說道“慢著!潞親王殿下萬萬不可啊!百姓們正因饑餓才會前來求糧食,要是咱們肆意驅趕的話那麽他們勢必會造反,到時候又增加了流寇的人數,下官懇請殿下三思!”


  看著他們倆人同時勸進才讓明潞閔親王動搖想法,他坐下來問道“那依吳伴讀之意該當如何?”吳俊振就向明潞閔親王要了一塊空地,這樣一來可以讓百姓們開荒耕種,二來福親王殿下與他們一行人也有了糧食收入。


  此事明潞閔親王想了一會才答應下來但隻給出城南的3畝山坡空地,吳俊振與馬維謝過明潞閔親王之後就動身出去府外,正好遇見了劉瑞林與姚秋月便一起出了府外。


  待潞親王府侍衛們打開大門之時,大批百姓瞬間湧了上來呐喊道“行行好,施舍一點糧食吧!”


  看到眾人急切的樣子吳俊振上前喊道“不要急諸位不要急!”但是沒人理會依舊是繼續擁擠,見此情況侍衛們迅速拔出佩刀準備揮砍,這才嚇住了百姓們往後退去,

  吳俊振趁機說道“鄉親們,我知道你們很餓!但是私闖潞親王府那是不對的!我已經向潞親王殿下要來了田地,諸位若是想要糧食的話就隨我去耕種。”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