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人逢喜事精神爽
胡金銀沒有想到兒子憑著一顆參,賺了他一輩子都賺不到的錢。
兒子能幹又有出息,他感到欣慰啊。
這下有錢了,兒子是不是就可以娶李二妮了?
他也可以正大光明理直氣壯的去上門提親了。
從前李永和瞧不上他兒子,人窮底氣也沒了,人家說啥是啥。
這回要是李永和知道胡運來賣人參賺了些錢,是不是就覺得胡運來可以配得上她女兒了?
想著,胡金銀自己坐在那就偷偷的笑了,誰也不知道他為啥笑,問他也不說,但是胡家人都知道,胡金銀是高興的,畢竟這個家已經被窮苦壓製的太久了,終於翻過身來,誰能不興奮呢。
胡運來知道自己賣參賺錢,除開要感謝蘇微雨,更要感謝沈逸寒啊。
即便他到鎮裏去賣,兩眼一抹黑的,能賣多少錢那可就不好說了。
正說著呢,麵好了,韓秀娥和胡梨花一人端著一碗麵進屋來了,這麵還沒有到跟前就聞到味道了。
這年頭,能吃到手擀麵,胡家將沈逸寒和蘇微雨倆人當成了貴客了。
蘇微雨怎麽好意思吃呢,這一大家子都看著,胡杏花站在門口饞的直流口水,最後倆人也沒吃,蘇微雨說她妹妹還在家裏呢,她要回去做飯了。
而後不顧挽留就離開了,沈逸寒和蘇微雨倆人好不容易才從胡家出來。
出了大門,走了一會,沈逸寒還連連搖頭說道:“太熱情了啊。”已經出了大門的沈逸寒還想剛才出來時被一家人圍著說感謝話的場景呢。
“是啊,你幫了他家這麽大的忙,賺了這麽多錢,現在大灣村誰家也沒有這麽多錢啊。”
要說人窮狗都嫌,而不知道什麽時候走運發了財,可就是直上青雲了。
這幾天到胡家走親戚的人也多了,有胡家的,也有韓家的,還有八竿子打不著的親戚也上門來了,胡家從前都是門可羅雀,現在可熱鬧起來了。
家裏來人胡金銀當然是最高興的,隻是胡金銀更沒想到的是,二十多年沒見的親哥哥也來了。
因為胡金銀是上門女婿。
韓秀娥本有一個弟弟,隻是剛結婚半年,就因為上山采藥跌落到懸崖死了。
家裏沒有男勞力,韓家就想找一個上門女婿養老。
就通過人介紹認識了胡家村的胡金銀,婚後倆人感情也很好,為了讓胡金銀在大灣村能挺直了腰板,不被人另眼相看,韓秀娥倒也沒有讓孩子隨她的姓。
要不是因為家裏太窮了,娶不上媳婦,當時誰家有兒子也不願意給人家當上門女婿。
而胡家人也覺得胡金銀做了上門女婿有點丟人,就這樣斷了聯係。
“大哥,二哥,咱們都多少年沒有見麵了?”胡金銀收回思緒,無法抑製自己的激動,眼眶泛紅,他看著侄子,侄孫女都來了,這已經是又一輩的人了。
他老淚縱橫,顫抖著手,半天說不出一句話來。
“有二十多年沒見麵了吧?”胡金銀的哥哥胡金山感慨說道。
“大哥你多大了?”
“今年五十二了。”胡金山一輩子臉朝黃土背朝天,嗮的臉膛喲嘿,樂嗬嗬的說道,“大栓,過來,見過你二叔。”
胡大栓二十五了,長的憨厚,個子不高,也是跟父輩一樣,在家務農。
“快過來,我看看。”胡金銀淚眼婆娑的上下打量胡大栓說,“我走的那年,大栓才五歲啊,這一晃孩子都這麽大了。”
“現在他的娃都六歲了。”胡金山用粗糙的大手一把拉過胡大栓身邊站著的一個流鼻涕的小男孩說道,“這是柱子,”而後又拉過一個小孩來說,“這是二丫。”
“好,好啊,都長這麽大了。”胡金銀笑的眼睛都眯成了一條縫。
侄子,侄孫女都是第一次上門,而後胡金銀讓韓秀娥包了三個紅包,給侄子,侄孫女每人都發一個。
胡金山感慨萬千。
“金銀,咱爸是看不到你今天過上的好日子了。”
胡金銀神色一閃,歎了口氣,胡老爺子五年前就去世了,當時胡金銀隻能在外麵看看,連端瓦盆的資格都沒有了。
“咱媽聽說你們日子好過了,可是樂壞了,說你終於熬出來了。”
“都是運來這孩子有本事,指望我,這個家是沒有出頭的日子了。”
人逢喜事精神爽,這麽大的喜事,怎麽能沒有酒呢?
胡金銀讓胡運來去供銷社打點酒回來,又讓韓秀娥破天荒的炒了幾個菜。
胡運來跟著他爸和大伯聊天暢談,三人喝了二斤酒,都喝的酩酊大醉的。
這胡家村跟大灣村相隔二百多裏地呢。
再說這麽多年沒見麵了,胡金銀不讓胡金山走,留著他大哥連著住了三個晚上。
好吃好喝的伺候著,等到走時,又讓大哥拿上自留地裏種的芋頭,大包小包的拎了好幾個兜子。
胡金銀又拿出一百塊錢,給他大哥,讓他給家裏捎去。
胡金山高興而來,滿意而歸。
隻是沒過多久,胡金銀突發腦溢血住院了。
這人是搶救過來了,就是說話不利索,走路也不利落了,但好歹是活下來了。
而這胡金銀一病,將家裏的錢又花的差不多了。
這天,胡運來的舅媽趙翠翠又來了,這次又是給胡運來說親的。
這回說的是她一個遠方表親家的丫頭。
“這女娃人長的也不錯,也是因為家窮,哥哥沒成親,至今這女娃也沒有找人家。”
農村的習俗是長子沒成家,那底下的妹妹也要等著哥哥結婚之後,才能成親了。
“這跟我家的情況不是一樣嗎?”這樣一說,韓秀娥又動心了,“他舅媽,那孩子多大了?”
“二十,如花似玉的,長的也好看,最主要的是家裏還有一個哥哥,聽說也沒有談人家呢,我看梨花也十九了,轉過年就二十了,也該嫁人了。”
“她舅媽你是說?”韓秀娥有點聽明白了,“你是讓兩家……換親?”
趙翠翠點頭說道:“是啊,這多好,你們不用花一分錢,就將兒媳婦娶進門,梨花還找了人家,親上加親,這不是兩全其美的好事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