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花癡宮女的渴求10
顏川曾經有過好奇,心的走到她後麵,去聽像叛央這種能哄孩子玩什麽。結果聽了兩三回:
“嗯,昨講到的故事,熊和花蝴蝶做了朋友。然後熊睡覺把花蝴蝶壓死了。”
“後麵是什麽?後麵我忘了。沒有那麽多可是,就是忘了。不講了。”
“你敢把糖蹭到我身上試試?把你吊到樹上一不放下來。”
聽了兩回顏川就懷疑她虐待孩。可是苦於沒有證據。顏川也不知道為什麽叛央身邊有那麽多孩喜歡和她一起玩。雖然被威脅了好像也樂此不疲。
圍在她周圍的孩都是各官宦之家定期送進宮來看學習的孩子。業餘時間內,就都自發聚到叛央身邊求帶。
叛央被一堆孩子投靠,有事沒事也四處去玩玩。
這,她依舊和孩子玩,頭上卻突然投下一片陰影。一抬頭,發現那是一個輕袍緩帶的貴公子。白衣白冠,神色蔚然,目光所及之處盡是悠然。
叛央發現他站到自己跟前的時候,還有點意外。
按理後宮不該有男人進來。但是這裏已經不是後宮的範疇了。顏川又沒限製過她隻能呆後宮。因此附近會有男子出沒也不是怪事。
叛央隻是奇怪,一般這時候來領孩子的都是孩子家長。很少有這麽年輕的侍官出沒在這附近。
男子微微頷首,雖然不知叛央身份,但卻禮儀周正:“姑娘。請問那一位是我家阿五?”
叛央手一指偏頭的一個男孩。
罷,男子朝男孩子伸出手,誰知那孩子不跟他走,反而怯懦的看了他一眼,往叛央身後躲。
男子伸在一半的手頓時收也不是,不收也不是。
“你這人領孩子,怎麽連孩子也不認識?”叛央坐在草坪上,沒有起身的意思,隻是覺得好笑,就偏頭看他。
誰知男子看了她一眼後,覺得有點不好意思,別過了頭:“我許久未回鄉,阿五不認得我也是理所應當。”
“你是哪兒來的人?”叛央笑著問道。不是她多事,是畢竟人家接孩子得問清楚了,不然大臣家孩子丟了還不找她算賬。
“我……吾名鞠梨,乃是玉康省的方官,借今調令入京。自此在京定居。”鞠梨臉色微紅。他不知道為什麽自己要和一個陌生的女子這麽多,明明在京定居這類沒必要加上的……卻都一股腦了。
叛央覺得這人實誠,好騙:“那你就是鞠大饒長子?失敬失敬。”
鞠梨不清楚她什麽身份,覺得礙於君子之禮也不好問,隻是支支吾吾:“那您……姐,能把吾弟還回來了嗎?”
叛央笑:“不急。鞠大人今日去做什麽去了?”
“家父還在朝上,家母今日生辰宴,怕回去晚了。叫我先接弟弟回家。”鞠梨全都如實告訴了。
叛央見的合理,便也不好阻攔,回頭跟孩子:“看見了嗎?你家哥哥,自己家哥哥都不認得,白活了。”
罷,毫不吝嗇敲了男孩兒額頭一下!
“唔!”孩兒捂住額頭蹲下,旁邊的孩子們卻都“嘻嘻哈哈”笑起來,一點麵子都不給。
而旁邊的鞠梨看到這一麵也有點不知所措,他本能覺得自己該製止,可是又沒有膽子下口。
等那被敲了腦殼的男孩兒抬眼,鞠梨卻發現,他眼睛裏沒有委屈和憤恨,而是一點點的笑意。他看了看周圍的孩子,還衝他們擺擺手。等鞠梨帶他離開的時候,周圍的孩子還一起衝他揮手。
鞠梨帶著弟弟回了家。到家的時候,鞠母看著自己二兒子平懷裏,眼前都是笑意:“哎,這孩子今年不同了。”
“往常囝囝話很少,每回回家來和我們在學堂的經曆,都啞口無言。不有哪些孩子和他玩,連學進去什麽都不清。”
鞠母微笑著摸著孩子的頭:“可今年回到家裏不同了,知道和家人上學時候的事情。還有哪些同學肯和他話了。“
鞠梨看著自家弟弟的眼神,心裏不由又想起今碰上的女子:“是不是因為……學堂換了太傅?”
“換了太傅嗎?哦那我可真不太知道。”鞠夫人身在內堂,不清楚朝堂上的事:“等你爹回家來問問看吧。”
罷又摟著自家兒子:“我家囝囝啊,就是性子太膽,不敢跟人話,經常被人忘咯。現在可好多了。”
罷,鞠夫人還:“如果真是換了太傅,那我可真得去拜訪,好好謝謝人家。”
鞠梨心裏記著這事兒,等鞠大人下朝回家後,還問起:“宮內是否換了教孩子的太傅?”
“換了?沒換啊。”鞠大人奇道:“誰跟你換了?”
知道自己家兒子今日第一次進宮,也好奇他到底遇見了誰。
“我遇見……”鞠梨頓了下,卻沒有下去。
那名女子,據他所知陛下的後宮內沒有女人。就連女官都少見。那麽最有可能的,隻不過是附近趕來和諸位大人們孩子借機玩耍的宮女。
如果讓別人都知道了,有宮女和自家孩子過從甚密……會不會被懲戒不好。
不知為何,本著維護那女子的態度,鞠梨將這件事隱瞞過去,隻是:“不曾。或許是我看錯了。”
鞠梨剛回京,就被陛下委任重任。雖然知道這不過是分權製衡的一種方法,但是鞠家還是非常高興。
鞠梨開始頻繁進宮,早朝。
這日早朝完畢,他心裏還惦記著那名女子的事情,不由擔心她有沒有被人發現,偷著和各官宦子弟家裏的人玩耍。如果被發現了會不會被杖責。雖然知道她偷偷和官宦子弟玩耍,無非是想要套個近乎,得點好處或者是人情。可是被發現了則是大大不妙的。
加上,加上。自己也感激她對自己弟弟的友好。雖然不明白那算不算得上友好,但看護自己家孩子玩耍,也算是一種友善了吧。
早朝完畢後,鞠梨又去了最初見到那女子的地方。
當時,也不知道是怎麽被她吸引。的確,鞠梨看進眼裏的第一個人,不是那些孩子,而是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