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全世界最貼心的女兒
空陰沉沉的,仿佛隨時都會下起一場傾盆大雨。
餘建國有些走神,他突然想起肖苓離開的第一年寒假。
發成績單那也是陰雨綿綿,學校活動結束後,閨女跟隨著班主任一同出了校門。看到他先是欣喜的招招手,隨後腦袋耷拉下去。
班主任語氣委婉又堅定:“餘家長,這次餘同學沒有發揮好,請不要過分責備她。但隻要努力,下次一定會考好的。”
他當時怎麽的來著,好像是:“沒關係,無論考多少分,晚晚都是我閨女。她隨我,腦袋笨,學習不太好,真的感謝老師還願意相信她,栽培她。”
餘晚飛快的抬起頭來,眼眸亮晶晶的,用力點頭:“嗯,我腦袋笨,隨你。”
再後來。
餘晚越考成績越差,開始包攬全校倒數第一,直到今日。
他不是從來沒有懷疑過,可每次看到閨女心翼翼和自責的模樣,一句斥責的話再也不出來。
現在仔細回想,還是能發現其中端倪。
比如時候餘晚每次都會反複“我是不是像你”、“我們父女倆都一樣學習不好”、“我和老頭一樣笨”諸如此類的話語,得到他的附和會高興大半。
又比如她喜歡看書,上了初中後就已經偷偷看了上百本英文原版名著,卻裝模作樣的做了個書封,外表看起來像是各種漫畫書。要不是他後來整理書櫃時無意中發現,還被瞞得死死的。
又比如……
他那時候想:隻要閨女多像他一點,就不會和肖苓一樣離開自己。
久而久之,便自然而然的忽略餘晚那些拙劣的偽裝。直到後來,餘晚偽裝的手法越來越熟稔,讓他再也無法分清楚真假。
但有一點永遠都不會改變。
無論閨女成什麽樣子,考得怎麽樣,他都願意一直一直寵下去。
餘建國抬手擋住眼睛,指縫微微濕潤。
他再一次想起餘晚旅行前過的話,心頭被自責和愧疚淹沒。他這樣自私的人,怎麽會有全下最最最貼心的女兒呢?
不知道過了多久。
餘建國才放下手,眼眶微微紅。他轉過身,看到李秘書還在,愣了下,尷尬的問:“你怎麽還在這?”
“還有一件事沒匯報,馮家主邀請您和大姐周六共進晚餐。”
“不去。”餘建國一口拒絕,黑著臉道:“你交待技術部攔截那些饒電話,堂堂餘氏集團,連什麽阿貓阿都能打進來,太不像話了。”
李秘書猶豫道:“可是馮家主,想要跟您討論下大姐的事情。如果您不去,他們會親自去找她。”
卑鄙無恥!
餘建國眼底仿佛要噴出火來,咬著後槽牙道:“去,一定去,我倒是要去聽聽看,他們打算要什麽。”
-
酒店。
“你什麽時候的飛機,到時候我去送你。”聽到肖苓周日回聊城,季雲初端著咖啡的手一頓,臉上滿是不舍。
肖苓抿唇一笑:“不用了,景堯不太喜歡外人在場。”
季雲不禁初捏緊了杯子,一句外人將她心頭的離別情緒澆散得幹淨。自從馮景堯回國後,肖苓便再也沒有提及認她做幹女兒的事情。
智商再次上線。
譬如現在……
“等年後我就回江城,屆時工作室將會進行公開選拔賽。”肖苓拍了拍她的膝蓋,語氣溫和:“雲初,相信你一定可以脫穎而出,順利奪冠的。”
這是要公事公辦的節奏。
越是到這種事情,越是不能自亂陣腳。
季雲初微歪著腦袋,甜甜一笑:“肖姨你放心,在此期間我一定會加強練習,不讓你丟臉的。”
聞言,肖苓眼底漾滿了笑容,這才從身後的袋子裏拿出一早準備好的書遞給她:“裏麵有我這些年的筆記,記錄不少提琴技巧,你一邊看一邊練習。”
季雲初鬆了口氣,心知自己賭對了,笑的越發真燦爛:“謝謝肖姨。”
如此看來,的確是馮景堯跟她了些什麽,以後得更加心才是。原本她還打算在餘晚考第一的事上大做文章,也幸好還沒來得及開口。
兩人又了一會兒話,季雲初提出告辭。肖苓送她到電梯口,回來的時候,馮景堯已經從書房出來,坐在了沙發上。
“我賭對了,雲初根本不像你的那樣對我別有企圖。”肖苓笑笑:“她是個勤奮努力的姑娘。”
馮景堯挑著眉:“我不反對你和她深交,但隻有一點,你對的關心不該比含堇要多。含堇明考試結束,我們一起回江城,等周六再飛回來。”
肖苓頷首:“好,聽你的。”
她猶豫著坐在了馮景堯身邊,依偎著他:“你含堇會不會怪我?”
“不會。”馮景堯攬住她肩膀,低頭親吻她的頭發:“母女哪有隔夜仇,你跟她道個歉,含堇會原諒你的。”
哪有做母親的跟閨女道歉的?肖苓心頭不以為意,卻還是什麽都沒。
“還有一件事。”馮景堯道:“我得到消息,餘晚這次期末考拿了全校第一。如果你想要修複母女間的關係,記得發個短息恭喜她。”
“什麽?”肖苓呼吸微微一滯,驚詫出聲:“怎麽可能?是不是少加了‘倒數’兩個字?”提到餘晚,她窩了一肚子氣沒有辦法發泄。
馮景堯神色認真:“準確的是經濟學與商學院第一。”
“作弊的吧?”肖苓脫口道。
馮景堯盯著她,眉頭微微皺起。
氣氛微妙。
肖苓不自在地咳了一聲,趕忙解釋道:“從倒數第一到正數第一,餘晚就算有進步,也不可能一下子飛躍這麽快吧?”不是作弊是什麽?
“根據我查探得來的消息,餘晚沒作弊,就是她認認真真考的。”馮景堯回書房,拿了一遝資料回來:“在周六前,你最好先看下這些東西。”
肖苓撇撇嘴,依舊不相信餘晚能考第一。她滿不在乎地接過文件,隨手放在一旁:“等晚上再看,現在時間還早,我先去做個S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