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於莉莉的心思
於莉莉給元儷發了信息,“貝拉媽媽,請問你們家貝拉有沒有找過唱歌老師?想給賽琳娜報個唱歌班,最好是西人老師。”
“貝拉沒有。但是我知道有小朋友在上聲樂課,是以前我們合唱團的小朋友,老師在Downtown(市中心)。我來問問。”
“好好好,謝謝啦!”
窗外下起了雨,今天顯得室內就比較冷。於莉莉所住的單元朝東,不下雨的晴天,上午陽光會從大玻璃窗直射進房間,有時候太閑晃需要合閉上百葉窗。今天就不行了,她開了家裏客廳的燈。這棟樓,電費是不包的,需要自己付,不像周邊有的樓,電費包括在物業費裏。
於莉莉看準了離家不遠的紅衣主教藝術學校,這間學校從7年級到12年級,學校排名基本穩定在安省700多所中學的前十名上下,完全不輸私校,相當地好。學校規定7、8年級入學需要有天主教的家庭背景,而9年級以上就不受宗教信仰限製了。所以,為避免和更多的人在9年級競爭,於莉莉在去年初就參加了天主教教會的活動,快兩年了,已經確定下月可以正式加入天主教了,正好可以趕上今年年底的學校招生。如果能考進去,賽琳娜7年級,也就是明年下半年的9月新學年就可以離開BAY中學啦,提前一步進紅衣主教藝術中學。畢竟,9年級時難度就太大了,音樂、美術、舞蹈和戲劇四個藝術大類,各招收10人左右,而每個專業的報名人數要過百人,甚至更多。
於莉莉為自己這個思路還是很得意的,現在就是要選個專業,美術、舞蹈、戲劇不考慮,這些賽琳娜都不行,樂器雖然也學了小提琴,但是估計水平也達不到入學要求,但是女兒唱歌還不錯,也許這個方向可以,所以趕緊找個老師,就當是臨陣磨槍,準備兩首歌,希望有用。
說起來,於莉莉覺得賽琳娜不是藝術上突出的小孩,但是要進這個好學校,隻能是用藝術特長來做敲門磚了。下個月帶著孩子加入天主教,趕在7年級前就獲得考這個學校的資格了,領先了大多數人。如果,實在考不上,於莉莉也想好了,賽琳娜就隻有申請9年級開始的IB了,多倫多最好的IB班,也是在天主教學校裏的。總之,好的公共資源,要充分利用。她覺得自己在這方麵領先很多中國家長。有時候,有的家長問她,可以說說,但同齡的就壓根就是不能說的,在競爭這一點上,同年級的小孩,本質上就是敵人。
大概過了半個小時,於莉莉收到了元儷發來的信息,唱歌老師的聯係方式和收費。老師隻收一對一的學生,每小時70元。
夠貴的啊,沒想到西人老師收費也不便宜。臨時抱佛腳,一周要上個兩次課才行。於莉莉想,再問問其他人,有沒有更經濟的。
謝過元儷,於莉莉又找到北邊的幾個朋友,問問唱歌老師的情況。
於莉莉個子不高,臉型有點方,五官普通,對著裝也隨便,不講究。比較典型的福建人的樣子,整個人看上去就是比較能幹,吃苦耐勞,事實上也是,她一個人帶著兩個孩子,兒子還沒上學,但是什麽也沒拉下。
說起來,於莉莉也是有專業的,以前在國內時,她在老公的公司做會計,各種證書也是齊全的。來到加拿大後,關於怎麽使用國內的錢,她的專業也是派上了用處。這方麵,她深思熟慮後找了個好方法,報稅時無收入,也看不出家裏有什麽匯款等經濟來源。她認為最好的方式就是用國內借記卡取錢。
有一次,和元儷走路時,元儷聊起有一個朋友從國內匯款被限製了,於莉莉就介紹了一個好的方法給元儷,如何取錢。
“使用國內匯款,稅務上總是可查的,可以知道家庭收入的。”於莉莉說,她手上有好幾張國內辦的借記卡,她媽媽的,爸爸的,還有兄弟的。借記卡在加拿大不同的銀行取現,每天取現有2000元或3000元的限額,手續費也不高,她算過,和匯款手續費差不多。每個月僅靠這些借記卡取現金,也足夠維持多倫多一家人的開銷了,而且,這些錢,絕對不會算為家庭收入,不用交稅。
不過,她當時的感覺是元儷沒上心,或者就是沒聽懂。後來也就沒有多講,這種事情,知道的人多了,絕對不是好事。
不過,於莉莉覺得元儷人不錯,很多事情上願意幫忙,也不會計較什麽回報,總之是個好人吧。所以,等有機會她打算向她推薦紅衣主教藝術中學,估計她家貝拉9年級能考上,聽賽琳娜說,貝拉的畫,畫的非常好。
很快,唱歌老師的信息不斷地從各個朋友的微信發過來,於莉莉一一比較,然後給幾個老師發信息詢問。
北邊的萬錦和列治文山的老師基本都是中國老師,正兒八經的國內科班出身,教唱歌肯定是沒問題。隻是,針對考天主教藝術中學,得找一個能教西洋歌曲的才行,還要熟悉這種考試的。了解來,了解去,還是元儷推薦的老師更合適一些,而且,去市中心,可以乘地鐵或公交,去北邊,那是一定要租車才行。
“唉,忙了半天,就這一件事。”於莉莉心中感歎,看看家裏什麽都還沒做,房間還沒收拾,好在不算太亂,就是地上有幾件兒子的玩具。她也懶得收了,一會兒子回來,同樣扔一地。老大賽琳娜現在放學自己回家,她很早就時這樣了,小學三年級或者四年級吧,那時候MC小學比較近,一條路,於莉莉就讓她自己走。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對於老大,於莉莉從來不嬌慣。她想讓老大賽琳娜考學校,於莉莉的想法是,如果能考上天主教藝術中學,那麽,這老大就算基本上忙出來了,不用她再操心了,因為可以一直上完12年級,高中畢業了。所以,這一次她要全力以赴做成這件事。
家裏的網絡要換公司了。於莉莉看著掛在廚房裏的大紅“福”字的月曆,今天日子上,有自己的標記。這個大紅的“福“字月曆,是他們福建人的超市印發的,每年都有,很好用。換網絡公司,是家裏的年度大事之一,去接兒子之前,她還要打幾個電話,把這事辦了。
在加拿大,網絡電訊公司主要是兩大家,Bell(貝爾)和Rogers(羅傑士)。家庭網絡計劃,新加入的客戶有較大幅度的優惠,連續用到第二年,就要按市場價,付較高的費用了。所以,一家公司用一年,再換一家公司,才能繼續使用新開戶的優惠價格。每家公司都是這樣,對於第二年的老客戶,沒有價格上的折扣。所以,要想少花錢,就隻有采取這個辦法。總之,想省錢就不能怕麻煩,每年換一下。費點事,但是一年能省不少錢。所以,每年這個時候,於莉莉都變換一下家裏使用的網絡寬帶的公司,而且,她每次也對要取消的公司提個意見,公司應該給老客戶更多的優惠,這樣客戶也不用每年換一次了。不過,年年提意見,也沒什麽用,加拿大人就是這樣。於莉莉先打電話,約好了Rogers來安裝設備的日期和時間,再打電話去Bell,預定裝好Rogers以後的一天,關停掉Bell的電視和網絡。關停以後,自己拆掉Bell的設備,直接送店裏,或者免費寄還給公司就行了。
辦完寬帶的事,於莉莉翻了一下月曆,下個月還有一個標注。要打電話去電訊公司,問問有沒有更好的手機計劃。加拿大的手機費用比國內高太多了,現在使用的手機套餐資費,如果不電話去問,套餐費用一直是那樣。但是,隔段時間打個電話,尤其是年中或年尾,客服那裏往往會有更好的套餐,更便宜的價格。
於莉莉抬頭看了一下客廳的掛鍾,時間也不早了。加拿大就這樣,一件小事也要來來回回好幾次,所以,一天也做不了幾件事。晚飯也不做了,等接了兒子,直接到樓下超市,買個披薩當晚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