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小莫的領悟
春假(Marchbreak)一周,元儷帶貝拉去騎馬了。馬術學校在很北邊的紐馬克(Newmarket),從家裏過去有45公裏,以元儷這種開車速度,單程要一個多小時。實在是太遠,去年暑假貝拉爸爸來,讓貝拉參加了三周夏令營,每天接送,兩趟往返,早上送去返回,下午再去一趟接回。
貝拉喜歡騎馬,元儷想如果長時間不騎,擔心生疏而忘了。所以這個春假幹脆就報了一周春假camp。多倫多一周的Camp費用差不多一周250元左右,馬術稍微貴一點275加幣一周。元儷和貝拉都很喜歡這個馬術學校,從進入馬術學校的路口,就能聞到幹草和馬糞的氣味,這氣味元儷能接受,還有點好聞。貝拉簡直就是喜歡死了這個氣味,每天騎完馬,整理放回馬鞍,給馬清洗,刷馬,清理馬蹄,和馬說說話,甚至給馬清理剛剛排出的熱騰騰馬糞,不僅是滿心喜歡,還心甘情願。
“不髒的,媽媽。”貝拉這樣對元儷說。
元儷一天跑一個往返,差不多一百公裏。上午把貝拉送去,然後去附近的社區圖書館呆上幾小時,看美劇、看書,用手機上的pages寫點什麽,最近她時常寫點這幾年的加拿大的移民生活,寫點移民生活的日常和感悟。等貝拉的時候,就這樣打發時間。
多倫多的全職媽媽日常生活,有相當一部分的時間是在等孩子上課中度過的。平時下午放學後,大多數中國媽媽都是帶著孩子去上各種補習班,英文、中文、法語、數學、計算機,還有各種藝術類、體育類等等等,冬天,基本上就是待在各類培訓的家長等候區,自己看點什麽,有朋友一起的話也可以聊聊天,春秋天比較好,孩子上課的時間,可以出去走走路,運動一下。多倫多有可走峽穀的地方太多了,實在沒有,在社區街道走走,也完全是一段身心愉悅的過程。
多倫多春天來的晚,基本上5月之前都是冷的。傑奎琳說三月份紐約已經綠意盎然了,但多倫多還是基本一片黑白。元儷在紐馬克的大農村裏開車,道路兩邊是一眼望不到邊的覆蓋著積雪的廣袤土地,天氣回暖,有的地方露出了草地,有些緊挨著路邊的馬場也隻有木質的圍欄,不見馬兒。
一清早的,離馬術學校最近的社區圖書館也沒什麽人,室內真是暖和啊,雖然是大晴天,戶外還是比較冷。
元儷著了個靠窗戶的座位坐下,喝一口自帶的保溫杯裏的熱茶,照例還是先刷朋友圈。
胡玲在“事兒媽”群裏發了幾張照片,法式早餐,有熏肉三明治、吞拿魚卷,其中的熏肉三明治,是蒙特利爾最著名的食物之一。
“蒙特利爾吃的比多倫多便宜,西餐比多倫多的好吃!”胡玲發語音說。
“選擇蒙特利爾的華人也不錯吧,生活成本比多倫多便宜多了。”胡玲繼續說,“如果去學法語,政府還給錢.……”
“如果重新選擇,我覺得剛來的時候可以在魁北克呆上三年,等孩子法語過關了,再到多倫多,有個兩三年英語也過關了,這樣法語、英語就都解決了。”
元儷說,“現在有點晚了,不能倒過來走了。”
“是啊,如果學前幼兒園到魁北克,小學三、四年級再搬到多倫多,中學之前英、法雙語就沒問題了,大學再選修個西班牙語,基本上北美,甚至歐洲都可以了。”胡玲說,“回過頭看看,我們還是有失策的地方,其實這樣做很容易,大人、孩子都不為難。”
“是啊,我認識的朋友有這樣的。”小莫說。
“傑奎琳呢,在度蜜月呢?“胡玲問。
“對,別打攪她了……“元儷說。
過了一會兒,傑奎琳在“事兒媽“群裏發話了:“度啥蜜月啊,老公天天開會,難得見到人。我這不和兒子剛進TheMet(大都會博物館簡稱),剛連上Wi-Fi。免費的,按意願看著給的門票好像結束了。”
以前,大都會博物館是免費的,進館時,可以按自己意願付點門票錢,3塊、5塊、20塊都可以,不給也可以。
“現在門票三天有效。”傑奎琳說。
“現在多少錢?”小莫問。
“成人25美元,學生是12,12歲以下免費,當然,紐約州居民還是像以前的願付多少付多少。”
“哇塞,我得盡快帶大、小寶去,12歲之前。”小莫笑著說:“美國人的便宜,不占白不占。”
“對,暑假就來吧,這麽方便。”傑奎琳對小莫說。
“好!美國簽證還沒有,先去辦起來。”小莫是加拿大永久居民,拿的是中國護照,去美國要辦簽證。
“元儷你在幹嘛?”傑奎琳問。
元儷隨手拍了一張圖書館外麵的風景,說:“在遙遠的北方大農村,修身養性呢。”
“真有你的,在紐馬克呢?”胡玲問。
“是啊,這周五天都是這樣。”
“中國好媽媽!”傑奎琳說。
“是啊.……算是吧。”元儷也表揚了一下自己。
“你們好好看,好好吃,圖片分享到群裏,享受當下吧。”元儷說。
“好,Bye,親愛的!”傑奎琳說。
幾個人在群裏發了告別的表情,暫告一段路。
群裏消息暫時告停,元儷打開下載到IPAD的美劇《傲骨之戰》第二季。
小莫送了兩個兒子去網球camp,返回時有意無意地將車開到了兒子下半年將要入讀的學校。她把車停入學校外的訪客停車位,沿著寬闊且悠長的黑色沙礫道路,走向校園。
C,多倫多一所曆史悠久的男校,位於多倫多中城著名的勞倫斯大道(LawrenceAvenue)和勞倫斯花園(LawrencePark)的夾角,鬧中取靜,靜謐高端,小莫感覺到空氣都比央街清新和醒腦。偌大的校園操場空無一人,褐色的大樓門窗緊閉。私校是兩周的春假,小莫可以想象這裏的學生有多少豐富而有意思的活動,她的兩個兒子將是他們中的一員,她心裏升出一種從未有過的,甚至是有點莫名的激動。
小莫是一個江西偏僻小鎮走出來的窮苦女子,很快,她的兩個兒子將與多倫多上流社會的孩子為伍。想想自己的命運,她覺得真應該感恩。小莫揚起臉往向湛藍的天空,知道自己不能再錯走一步,慶幸自己年初春節前沒有放任自己的**而犯下大錯,不然的話,兩個兒子的一生可能給她毀了。走了那條路,就走不了現在這條路,不光自己,孩子的人生,也可能就拐彎了。
她做個一個長長的深呼吸,吐故納新。不過,她也陡然發覺,自從那以後,她想都沒想到過那個盧卡斯,而群裏的其他幾位,在她大年三十哭成那樣之後,誰也沒有和她再提起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