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六零農家太婆婆(23)
村民走後,喬複華則和他兒子每人挑了一百多斤的紅薯,一起腳步匆匆的把紅薯送往喬木家。
順帶著也問了一下喬木那些紅薯秧子是從哪裏來的,喬木自然不可能說實話,就把當初她閨女說的理由又描補了一番,成功把老村長給忽悠住了,並且還明確表示明年要在村裏專門劃塊地種這紅薯。
紅薯種植並不挑地,所以就算在村裏種紅薯,那也不會影響水稻的種植麵積,隻是把原來種玉米等其他雜糧的土地拿過來種罷了!
所以老村長這麽說,那未來肯定也會這麽做,這麽高產的作物即使是雜糧,也沒有哪個農民舍得不種,估摸著呀,就算村長不提,大家也都會偷偷的在家裏稍微種上一兩分地,免得再忍受饑餓。
接下來的下半年裏,大家幹活就都努力多了,一來是因為工分製度已經實行到了他們這,二來也是因為大家肚子裏不那麽空了,稍微有了些力氣,所以才能更努力的種田,打理作物,周圍一些其他還缺糧的村莊則是真的有心無力,肚子裏麵空空的,就灌了一肚子水,哪裏有力氣去打理作物?
在餓死了一批人,並且近半村民患上浮腫病後,許多村裏的村民再也受不了了,又趕緊催促他們村的大隊長去公社要救濟,最終結果當然是沒要到,畢竟公社那邊也的確是沒有糧食發下來,收上來的公糧早就已經上繳上去,分撥到那些今年夏收絕收了的地方了。
因此,那些村民也隻能回去繼續搜刮任何可能能吃的東西,把那些東西製作成代食品,用以充饑。
可千萬不要以為代食品是什麽好東西,代食品,顧名思義,就是用來替代食品的東西,用哪些東西去替代食品呢?麥麩、稻殼,玉米杆、紅薯皮……這些都算。
而且,這還算好的了。
更差的那可能得把樹皮甚至於木頭什麽的加入其中,打成粉末。
艱難程度可想而知。
喬木通過村裏人的交流知道這一情況後,終究還是不忍心,偷偷的在夜晚遊走了一下周邊的一些村莊,給每個村莊送了千八百斤的紅薯,這些天來,她一直沒有在企鵝農場當中種其他東西,一直都是種的紅薯,所以倒也還供應的起。
不過,喬木也僅僅隻是送了一次,送完紅薯之後的第二天,她又開始寫告狀信了,當然了,說是告狀,實際上也隻是把他們這邊的情況寫成稿子投遞給人民日報社。
她終究隻是個普通老百姓,也沒能力幫他們這邊的人要救濟,隻能通過筆寫寫這邊情況,希望上麵如果有人看到能夠重視一下,稍微查一查,解決他們這邊的困境。
但還別說,喬木的文章是真有用,他們這地方,終究還是相對較偏僻的,而人民日報則是所有官員都要訂的報紙,他們這邊市裏的官員看到人民日報裏有關於他們下屬縣城裏麵的情況描述,且還是不好的描述後,哪裏能不擔心,就算隻是個不認識的人寫的文章,那也是登上了人民日報的,那說明也有可能是過了上麵人眼的,所以市裏的幾個相關負責人,立刻就派人下去開始調查情況,並且撥調救濟!
一些事,普通人罵的再凶,那也沒有用,不樂意管就是不管,但如果是上麵有所調動,就算沒有明確的說出來,隻是稍微表現了一下傾向,那下麵也會趕緊辦妥了。
這就是現實。
不得不說,喬木的狐假虎威還是有點用處的,至少真真切切的把他們這邊的情況給解決了,雖然最終調撥下來的救濟糧數量也不是特別多,但至少每人能分點,能讓大家每天三分飽的熬到秋收。
這也就夠了。
不然還想怎樣,在這個全國上下都比較艱難的時候,難不成還想從其他地方調糧食,把這邊所有人都喂的飽飽的嗎?不可能的事。
這時候饑餓是一種普遍情況。
救濟糧下來後,縣城這邊普通人的情緒才稍微穩定些,喬木也鬆了一口氣,慶幸自己沒做白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