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仲英殿前受封
仲英起身,站立於紫宸殿中,挺拔雋秀,麵上一派從容淡定。
宣德帝眉頭微動,目光和藹,笑著說道:“仲小將軍,傷口可大好了?”
仲英有禮的開口道:“仲英謝陛下惦念,臣傷口已無大礙。”
“好。小將軍果然年輕氣盛,恢複的竟如此神速。
此番瓊州剿匪,仲小將軍一馬當先,成效斐然,朕心甚慰。
你前後兩次為解救九王爺而負傷,忠臣之心,赤誠可見。
不知,你希望朕賞賜你些什麽好呢?”
宣德帝此話一出,大殿內的群臣,目光都轉移到仲英的身上。
仲英唇瓣輕抬,微笑著對那高位上的宣德帝說:“臣謝陛下恩典,臣能夠得陛下垂青,得飛鷹營將軍之職,為我大宋子民固守邊疆,是臣的榮幸。
至於護衛九王爺的安全,九王爺天人之姿,又有聖恩在身,仲英能夠為九王爺效犬馬之勞,亦是仲英的機緣造化。
所以,臣不需要任何賞賜。
若陛下真的要賞賜臣,仲英請求陛下,賞臣,更多的戍衛邊疆,抵禦外敵之機遇。
臣必當為大宋,為陛下,開疆固土,奮勇殺敵!”
仲英這一番話,說的合情合理,卻又不傲不懼,深明大義之中含著她的滿懷抱負!
瘦削的麵頰放鬆,修長的手足孑立,此刻的仲英,真的像是一位一心憂國憂民的錚錚少年郎。
宣德帝似乎並不意外她的回答,嗯了一聲,輕點了點頭。
隻眸子裏的賞識比之前更勝一分。
大殿之上,也有許多人,因她這番話,對她有所改觀,對仲家有改觀。
尤其肖太師一派的厭仲派文臣。
他們眼中,武將皆無內斂之品格,打了勝仗,得了軍功,便會飛揚跋扈,大肆邀功。
殿上不乏一些名將,之前數次勝戰回京後,聽了皇帝要賞賜,哪個不是莽夫一樣,粗鄙大聲的一邊謝恩,一邊提請求。
倒是仲家年歲稍長的幾位兒郎,也從未見過那般舉動之人。
之前,他們這些文臣認為,許是仲世恒縱橫官場數十年,又有仲家幾代人的沉澱,才使得較為成熟的他們隱藏起了,武將魂底的跋扈之氣。
如今,就連這個仲家最小的兒子,如此年輕之輩。
仲家首位破格被宣德帝提入紫宸殿,又與皇帝手心上的九王爺結了私交,竟然還有一顆如此的平常心。
麵對帝王當麵的賞賜應允,還能這般泰然處之,然後還說得出這樣一番得體的話來。
可真是不似其他的跋扈武將,不識禮數,倒真是十分難得。
肖太師心中不禁思酌——難怪仲世恒那老狐狸,向來對他這最小的兒子,萬般嚴苛,此人真是一棵良木,有傲骨,有氣魄!假以時日,必成大器啊。
宣德帝麵帶微笑的看了她半天,而後,笑著說道:“仲小將軍,果然是位少年英雄,你如此赤誠之心,令朕十分欣賞。
既然如此,那朕便遂了小將軍的心願。”
宣德帝話音方落,站在他身側的張公公得了他的示意,即刻拿起自己身後方,金玉龍紋小台上的一道聖旨。
張公公袖口輕抬,將聖旨擎在身前,麵色莊重,聲音慢起: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仲家八郎,飛鷹將軍仲英,驍勇善戰,瓊州戍守,剿滅流寇,為國為民,忠心可鑒。
近日我大宋南海一帶有悍匪叛亂,勾結外番小國之賊人襲擾臣民。
南海一帶,外番小國屢犯我邊境,為揚我大宋國威,教化番邦刁蠻,宣朕之仁德道義。
茲任命仲英為宣威大將軍,統兵二十萬,討伐凶逆,意在平定南海一帶叛亂,使邊疆小民知我大宋威武,誠心臣服。
望卿勉勵,不負朕托。
欽此宣德帝廿七年如月初五”
聽著張公公宣讀完聖旨,仲英脊背挺拔,深吸了口氣,再次單膝跪地。
她朗著聲音道:“臣、仲英謝陛下聖恩,臣定當以已之全力,攜陛下之雄兵,早日平定南海一帶內憂外患,為陛下分憂,為百姓解困。”
“好,好啊!仲愛卿,免禮平身,朕就在這京都皇城上,等著你早日班師回朝。
到時,朕要親自為你賜下那慶功酒!”
如此聖恩,大殿內一片嘩然,由禁軍分營的從六品下的少將軍,一步跨至從四品上的宣威大將軍。
這個仲家八郎,可算是自宣德帝當政之後的頭一位啊。
這等殊榮,仲世恒心中卻沒感到半分歡愉,他明白,他們這位素來心思甚重的宣德帝,如此破格的提升一個人,其真實目的一定不簡單。
心中雖備有擔憂,但麵上還是的勉強掛上一抹喜色,拱著手對身邊,湊過來低聲道賀的大臣們,虛托相對。
倒是站在他身側的仲家大朗,向來遇事沉穩內斂的仲顏嘴角,卻難能可貴的生出了一些弧度。
看來,他也是從心裏疼著這個小妹的,見她得如此機遇,還是忍不住為他高興。
在他們幾個兒郎的心中,不管前方艱難、磨煉會有幾何,能有更多的機會,為百姓征戰,終歸是好的。
宣了聖旨,宣德帝又將先前幾位大臣的折子,做了些批示,便退了朝。
仲英捧著聖旨,同仲世恒和仲顏,一路回了府。
仲府書房
仲世恒坐在紅木融雕刻花圖案的椅子中,麵色凝重的看著對麵之人。
聲如低鼓:“陛下此舉,絕對不會如表麵上說的那麽簡單,南海一帶,素有外邦人常住,經年有各種戰亂。
局勢混亂,根結複雜,想要連根拔起,絕非一朝一夕之易事。
如果要決心剿滅他們,陛下早就應該派出,有同海盜作戰經驗的老將帶兵前去了。
可如今,偏生他在你這麽一個初出茅廬的小將軍名望最盛之時,下了旨意,命你前去。
你的戰場經驗,基本都在陸戰、山戰,那想要輕易破除南海一帶的混亂,平息外患,恐機會甚小。
目前,爹爹也猜不到,我們這位陛下的葫蘆裏到底賣的什麽藥,英兒,你唯有到時見機行事,遇事切不可莽撞,要與長清多商量。”
“是,芙蓉會記得爹爹的教誨,遇事三思而行。”仲英眉目順從,麵上皆是虛心受教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