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相互算計。
“子……,子……仲,你……你且上前來。”
??“呼,呼。”重重的呼吸聲傳來,陶謙吃力地開口,仿佛單單隻是說上一句話,就已經快喘不過氣來。
??“喏。”糜竺躬身行禮,小步走向床榻。
??陶謙渾濁的眼光望向糜竺,“咳。”輕咳一聲,斷斷續續道:“那劉……劉備。”
??“如何!”
??陶謙的話問的無頭無尾,但顯然糜竺明白了陶謙的意思。
??隻見糜竺緩聲道:“劉備自入徐州一來,並無半點僭越,在曹操退兵之後,其便命其手下部將訓練士卒,加緊防備。”
??“這樣啊。”陶謙輕歎一聲,過了許久之後,才緩緩開口,在這期間糜竺已久恭敬在側,沒有半分不耐煩。
??“子仲,汝覺得劉備此人如何?”
??糜竺聞言,緩聲道:“回使君,竺與劉備相交甚淺,看不出其人品如何,不過北海孔文舉倒是對其頗有讚許。”
??又是半響過後,陶謙輕咳一聲,“孔文舉?”“嗬。”
??糜竺沉默不語,對於陶謙的評價不作任何評論。
??孔文舉,就是孔融。
??就是哪個小時候讓梨的孔融,不過看陶謙那模樣到是有些看不上孔融。
??隨著糜竺的沉默,臥室之中又陷入了沉默,有許久之後,陶謙忽然開口道:“子仲。”
??糜竺應道:“使君,下官在。”
??“子仲,你覺得劉備此人如何?!”嘶啞蒼老的聲音從臥榻上傳出,仿佛金屬摩擦般難聽刺耳。
??糜竺半響沒有開口回答,陶謙也顯得異常有耐心。
??許久後,糜竺似乎帶著些許踟躕,緩聲道:“劉玄德此人到是有些賢名,領兵作戰也有經驗,其在平原縣當平原相國時百姓對其也愛戴有佳。”
??“整體來說,還算不錯。”
??“其中……”
??說到這裏,糜竺頓了頓聲,繼續言道:“其身為漢室宗親更為難得,如今漢室宗親中也無有幾個人物。”
??“這劉玄德,也算宗親之中出類拔萃之人。”
??“當然和劉焉、劉表等人相較,自然不可同日而語。”
??床榻上的陶謙似乎是點了頭,片刻後,緩聲道,“那也算不錯了。”
??又過了許久後,隻聽陶謙緩聲道:“子仲,若是讓劉備做著徐州之主,汝覺得如何?!”
??糜竺聞言,眉頭輕輕一動,隻是口中卻岔開了話題,言道:“使君勿要多想,且將養好身子才是。”
??“嗬。”陶謙輕笑一聲,“咳,咳。”又是一陣咳嗽,“自家的身體自家清楚。”
??“老夫如今六十有三,早已是花甲之年。”
??“花甲之歲在這大漢朝中也算是長壽之人了,如今徐州這情況,老夫已無精力顧及矣。”
??“趁老夫現在還有一口氣在,將徐州交付出去,才能不負徐州百姓啊。”
??“劉玄德此人吾也聞其之名,若是其真與傳言相符,講這徐州托付於他也不是不行,畢竟他也算是皇室宗親了。”
??陶謙的話說的斷斷續續,花了許久時間才說完。
??糜竺聽聞陶謙的話,這才應道:“使君為民操勞,想必徐州百姓一定銘感於心。”
??糜竺此言一出,床榻之上陶謙傳來劇烈的咳嗽。
??銘感於心?
??不罵死他陶謙算是不錯了,曹操之父死在徐州,曹操領軍報仇,戰爭在徐州爆發,死了多少人?
??多少人無家可歸?!
??糜竺顯然察覺到了陶謙的情緒,緊接著便閉口不言。
??“呼!”一聲出氣聲在床榻之上響起,陶謙輕聲道:“子仲,若是覺得劉備此人徒有虛名,那吾隻能另覓他人了。
??劉表府邸內院中,劉表望著自己的長子,緩聲道:“琦兒,為父命你去雍州長安,你可有怨言?”
??劉琦恭敬行禮道:“父親既如此安排,自然有父親的道理,孩兒並無半點怨言,孩兒一定在長安城中侍奉好陛下。”
??劉表心中輕歎一聲,自己這個兒子什麽都好,特別像自己年輕的時候,但還是過於純良了。
??劉表決定提點劉琦幾句。
??“琦兒啊,當年為父單騎入荊州,許多人都並不看好為父,但如今為父已身為荊州之主,你可知這其中因由?”
??劉琦沉思片刻想不通其中關節,隻得應道:“回父親,孩兒不知。”
??劉表輕聲道:“若是說起來到也簡單,無非是合縱連橫而已。”
??“為父初入荊州,受的乃是皇命,加上是漢室宗親的身份,外人怠慢不得,我等身為漢室皇族便是最大的籌碼。”
??“加上為父早些年交友廣闊,與不少士族均有交情,這便是是另外的籌碼。”
??“當年為父入荊之時便想好了對策,為父入荊州對何人有好處?好處又在那裏?有哪些人能被為父所用?”
??“哪些人可以為友,哪些人又為敵?”“若無周密的安排為父豈敢獨自入荊州?!”
??劉琦知道父親在提點自己,思索片刻後,回道:“父親之能孩兒不及也。”
??既然打開了話夾子,劉表便不在藏著掖著,“荊州內蔡家、蒯家、黃家相互之間具不能相互信服。”
??“為父乃是漢室宗親正好可以將這些個家族整合在一起。”
??“他們這些人借著為父的名,為父也需要借著他們家族的勢力。”
??“但這其中有一點最為關鍵!我兒一定要牢記於心!”
??劉琦連忙問道:“父親,不知這關鍵在於何處?!”
??劉表輕笑道:“關鍵之處便在於如今的天下仍然是我大漢的天下,依然是我劉家的天下。”
??劉琦似有所悟。
??“我劉氏皇族至高祖斬白蛇起已曆經四百餘年,正統地位牢不可破。”
??“先前袁紹、曹操那些人去討伐董卓為父為何按兵不動?!”“那是因為當今聖上受製於董卓。”
??“但無論那董卓是權臣也罷,奸臣也好,當今陛下依然是先皇之子,依然是我劉氏血脈。”
??“若是為父去也起兵去找那董卓的麻煩,在外人眼中那就不是為父要對付董卓了。”
??“他們隻會認為為父不認可陛下的正統地位,而陛下的正統地位若是飽受質疑,便是斷我劉氏皇族之根基。”
??“琦兒這其中關隘你可明白?!”劉表望了劉琦一眼。
??劉琦也不是愚笨之人,聽到父親一番解說後便清楚父親說的意思。
??“父親,孩兒明白了。”劉表躬身行禮。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