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三國之最強義父董卓> 第190章 布局荊州

第190章 布局荊州

  益州劉璋劉季玉雖說性格有些軟弱,但身在王侯世家自然知道什麽事情該做,什麽事情不該做。


  他初隨父親劉焉入益州,早已與益州內的士族有了千絲萬縷的關係,就算他下不定決心,益州內的本土士族為了自己的利益也會促使劉璋作出決定。


  劉璋接手益州內部順理成章,現在的局麵無論是他自己還是益州內部的利益集團都喜聞樂見。


  身在漢中的張魯在得知劉璋一係列動作後,立馬知道劉璋接下來便會對付他,於是開始陳兵關鍵、要害之地防備劉璋的襲擊。


  數月時間一晃而過,身在雍州的董卓接二連三的收到消息。


  當看到益州劉璋和漢中張魯的消息後,隻是默默的笑了笑,事情已經開始,隻待慢慢發酵。


  除了益州的消息外,還有其他幾處的消息傳來。


  曹操逃往冀州後,袁紹倒履相迎,二人在敘舊後,袁紹還調撥了一些兵馬讓曹操前去攻略青州。


  在青州的田楷渾然不知自己接下來要麵對曹操這個“無家可歸”之人。


  袁紹與公孫瓚之間的戰鬥還在如火如荼的進行,隻是相較而言雙方都比較克製,據說是因為並州內董卓軍的緣故。


  當董卓得知這個消息後哭笑不得。


  本想讓公孫瓚、袁紹二人拚個兩敗俱傷,之間好坐收漁翁之利,沒想到卻因為自己的緣故,讓雙方都忌憚起來。


  涼州一地目前到是安穩,在董卓的支持下,馬騰、韓遂、馬超將涼州內部的羌人管治的服服帖帖。


  同時義子馬超還送來信件,說是願領軍為義父解決掉袁紹、曹操等人。


  不過董卓也隻是笑了笑,隻是回複讓其操練兵馬,以待大用。


  讓馬超從涼州出兵去打如今在冀州的袁紹,這不是扯淡嘛。


  涼州到冀州何止千裏,哪些折騰所用的錢糧還不如直接擴充並州內張遼、徐榮的軍隊。


  同時,揚州孫策的消息第一次進入了董卓的視野中,若不是董卓一直讓人盯著揚州,恐怕還得不到這個消息。


  揚州孫策,孫堅長子受袁術之命,攻廬江,不克!

  那位傳說中的江東小霸王,孫策領軍作戰吃了個小虧,攻打廬江城沒有打下來。


  董卓看到這個戰報後,沉思片刻問起下首的李儒,“文優,廬江太守目前是陸康吧?”


  李儒行禮道:“回主公,正是陸康,之前陛下繼位之時,陸康派遣孝廉進貢朝廷,被加封為忠義將軍,秩達二千石。”


  董卓點了點頭,喃喃道,“是個忠臣啊。”


  陸康這人忠於漢室,而且為官頗有些政績,當然大漢朝有政績的人不少,董卓之所以會提及他是因為陸康是陸紆之弟。


  而陸紆他有一個了不得的兒子,名叫陸遜!


  不過揚州那邊的消息能傳到雍州的已經很不錯了,要讓董卓影響到揚州去那真是太為難他了。


  “進貢。”


  “進貢。”董卓忽然想到了什麽,但是一時間又想不起來。


  李儒見自己主公喃喃自語,也安靜下來。


  許久之後,董卓還是毫無頭緒,就在這時,下首的李儒試探道:“主公,可是要查一查向朝廷納貢之人?”


  “揚州陸康、徐州陶謙、荊州劉表在陛下繼位後均使人前來雍州納貢。”


  “哈哈哈哈!”


  “對!對!”董卓放聲大笑,“劉表!”


  “哼哼。”董卓鼻中發出哼聲,“袁術這人到是會欺軟怕硬,既不敢得罪於吾,又打不過曹操,跑去欺負揚州劉繇去了。”


  “這個孫策是孫堅之子,不容小覷,若是讓其拿下廬江,以後定然是個禍患。”


  “我等鞭長莫及無有辦法,不過荊州離揚州頗近。”


  說到這裏,董卓向李儒詢問道:“若是本相以皇帝的名義,讓劉表攻揚袁術,文優以為如何?”


  李儒皺了皺眉頭,思索片刻,回道:“主公,要想讓劉表攻袁術,恐怕有些難度。”


  “劉表此人雖與劉焉不同,但其也是老奸巨猾之輩,若是無有好處恐其隻會推托。”


  “更何況劉表此人頗愛清談,恐其對兵事了解不多,若是戰勝了還好,若是戰敗豈不是又漲了袁術威風?”


  “哈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哈。”董卓放聲大笑,把李儒弄的一臉懵逼。


  好不容易收住笑容,隻見董卓正色道,“文優,你是小瞧劉表此人了。”


  “先前劉表上表說劉焉意欲謀反,如今趁劉焉病故又派人往益州行離間之計,那江東猛虎更是死在黃祖手中。”


  “這還是稍近的事,在遠些他可是單騎入荊州,將荊州內世家大族整合的服服帖帖。”


  “劉表此人能力不在劉焉之下,隻是可能有些心灰意懶,隻想守著自己一畝三分地罷了。”


  “不過文優方才有一言不無道理,就怕他會推托。”說道這裏,董卓站起身來,冷笑道:“既然怕他推托,就讓他推托不過。”


  “本相可上奏陛下,命劉表為鎮南將軍、荊州牧。”


  “除此之外還允許他設置長史、司馬、從事中郎,開府辟召掾屬。”


  “最後嘛,可授他假節,督荊、交、揚三州軍事!”


  “這……”李儒皺了皺眉頭開始算計起來,“主公,如此這般那劉表的權利是否太大了?”


  “這有何難辦。”董卓頓了頓,“如今今上年幼,身邊正缺伴當,本相聽聞劉表次子劉琮年齡正好合適。”


  “可命劉琮入宮伴駕!”


  李儒聞言,疑惑道,“主公,入宮伴駕實為人質,既為人質,何不以劉表長子為質?”


  董卓搖了搖頭,笑著解釋道:“文優啊。”“有句話不知你可曾聽過。”


  “皇帝愛長子,百姓愛幺兒。”


  “劉表這次子可不一般,從錦衣衛傳來的消息,他娶了荊州蔡家的女兒。”


  李儒聽到董卓這麽一說,眼睛一亮,瞬間明白過來。


  “主公之謀,儒不及也!”


  “荊州雖說是劉表掌控,但不如說是由劉表為紐帶,蔡、黃、蒯數個家族共掌。”


  “劉表年邁,劉琮又娶了蔡家之女,那若是劉表故去,劉琮定然是接替劉表的最佳人選。”


  “就算是劉表不心疼這兒子,那蔡家也會想些辦法從中斡旋。”


  “隻是,如何讓劉琮入京?若是劉表不願其子入京,蔡家又從中作梗如何是好?”


  董卓笑了笑,“這個簡單,屆時就說劉表兩個兒子都不錯,陛下身邊缺人,命其送子入京。”


  “如此這般,劉表定然不從。”


  “不過買賣嘛,漫天要價、落地還錢,最後都可以商量。”


  “若是一個兒子都不願意入京,那豈不是太看不起董某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