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三國之最強義父董卓> 第186章 五鬥米教!

第186章 五鬥米教!

  就在揚州之地孫策這顆將星冉冉升起時,身在董卓的長安暫時還關注不到揚州地區。


  兗州之地的曹操已經向北而逃前去投奔了冀州袁紹。


  但兗州內部的問題還很多,逃竄的亂兵,趁亂而起的盜匪,這些都需要皇甫嵩、呂布二人花時間去解決。


  涼州之地馬超、馬騰、韓遂以董卓的命令正在處理涼州的羌人,務必讓董卓大後方安穩下來。


  雍州之地目前到還比較安穩,賈詡、張機依然在忙活著處理瘟疫之事,與此衛仲道也被董卓派去輔助。


  義子衛仲道得到了係統的加成正適合處理瘟疫這種事,董卓準備待衛仲道與張機熟絡之後便將賈詡調回來。


  司隸地區如今成為了繼雍州之後第二個比較安穩的地區,但是目前也處於百廢待興的狀態。


  董卓大手一揮將黃婉、士孫瑞派去了司隸,當然司隸內部常備軍的依然掌握在董卓手中,董卓派去了段煨,另外又將女婿牛輔調到了司隸。


  除此之外董卓還派了已與蔡琰成親的法正前往司隸,算是現在司隸內曆練曆練。


  當所有的事情都統籌完善後,董卓大大的鬆了一口氣,緊接著他將目光移向了大漢朝西南部地區。


  如今益州牧劉焉是個梟雄似的人物,這樣的人放在自己的大後方董卓總感覺不大安穩。


  長安相國府內,董卓召來了李儒,“文優,錦衣衛在益州之地可有探聽到有用的消息?”


  李儒搖了搖頭,“回主公,暫時還未有什麽有用的消息。”


  “還沒有?!”“這麽長時間了。”董卓皺了皺眉頭。


  李儒行禮道:“回主公,劉虞這人頗有手腕,其入益州後便與益州本土士族交好,而後其拉攏分化,已將益州牢牢掌控在手中。”


  “因益州地處偏遠之地,我等所派之人進益州後又與當地風俗不同,還需要一段時間慢慢謀劃。”


  董卓點了點頭,李儒所說他能夠明白。


  要知道大漢朝疆域廣闊,“十裏不同風,百裏不同俗。”並不是人人都會一口普通話。


  一個地方忽然出現幾個外地人很容易引起他人的注意,正因此若是想打入敵人內部就必須找本地人才行。


  但是現在的本地人鄉土情節頗重,所謂“遠親不如近鄰”,便是如此了。


  若是隨意找個人去當細作,可能還未成事便暴露了出來。


  除非能夠遇到張鬆那樣的帶路黨。


  不過辦法總比困難多,既然打入敵人內部非常困難,那隻能從群眾入手了。


  “文優。”董卓思索片刻,對李儒吩咐道:“益州不好弄,那便多派些人手前往漢中之地。”


  “我等雖說已禁止人口外遷,但還是有不少人逃亡前去漢中,而且漢中那邊有機會。”


  李儒聞言沉思片刻,試探道:“主公說的可是五鬥米教?!”


  “喔?!”董卓輕笑一聲,“文優也知五鬥米教?!”


  李儒點了點頭,沉聲道:“五鬥米教原是張魯之祖張道陵所創,據說這張道陵乃是張良第八世孫,其道法驚人,是個神仙般的人物,據說其活了一百二十餘歲。”


  “起初之時張道陵傳授"正一盟威之道",創立正一威道尊老子為教祖,由於入教教徒必須繳納五鬥米,因此也被稱為"五鬥米教"。”


  “而後張道陵臨終前,將象征法器的丹藥、斬邪二劍、玉印等器物傳授給了長子張衡。”


  “並囑咐世世代代由張道陵家族的宗親子孫繼承衣缽,創立天師道的張道陵在此後被稱為祖天師。”


  “那第二代張衡又被稱為嗣天師,張衡一生平平無奇,此後又將道統傳給了第三代、也就是張道陵的孫子張魯。”


  “由於益州與漢中唇齒相依,劉焉任命張魯為督義司馬,並命令手下、別部司馬張修率兵與張魯一起攻取了漢中。”


  董卓點了點頭,笑道:“沒錯,沒想到李儒對張魯一家頗為了解啊。”


  李儒聞言笑了笑,無奈的搖了搖頭,“吾有一言主公莫要笑話。”


  “喔?”董卓饒有興致的看著李儒,好奇道:“究竟何事?”


  李儒似乎在回憶,過了片刻輕聲道:“儒年幼之時也曾向往那神仙故事,故而還特地去尋訪過仙人。”


  “不過嘛……”


  “嗬嗬。”要說這裏,李儒自己笑了起來。


  董卓哈哈大笑,“看樣子文優是訪仙未遇了?”


  李儒點了點頭,應道:“嗯,不瞞主公,那張道陵一家儒也特意去了解過,雖說其教義不錯,卻不是儒心中所向往。”


  “至於後來,儒便知,這世間就算有神仙之流他們又豈會理會我等凡人?”“還是四書五經,兵法韜略來的實在。”


  董卓扯了扯嘴角,心中腹誹道,這李儒還真是夠現實的。


  這時李儒的話又傳入董卓耳中,“既然主公說到五鬥米教,可是要讓錦衣衛之人潛入其中?”


  “不過若想在五鬥米教中有所收獲恐怕也難。”


  董卓鋝了鋝胡須,望向李儒示意他繼續說。


  李儒頓了頓,接著道:“那五鬥米教雖說傳播教義,但其卻也有些不同。”


  “張魯治理漢中地區的方式相當奇特,區域內不設官吏,以祭酒管理教法統治。”


  “不過嘛,這張魯也是有本事之人,其無為而治,對百姓頗為寬厚,這才吸引了大批流民。”


  董卓點了點頭,笑道:“張魯他這是走的****的路子,的確是有些本事。”


  “不過如今正是我等的機會,先派人加入他那五鬥米教中,待以後方便行事。”


  “除此之外嘛。”董卓似笑非笑的望了李儒一眼,繼續開口道:“文優你可知那張魯所修之法中有一項頗為惹人詬病之事?”


  “這……”


  董卓這一問,可是把李儒問懵了,對五鬥米教有一些了解,那是因為當初心中羨慕神仙之流。


  不要說李儒,大漢朝大部分人都對讖緯秘術感興趣,但要說五鬥米教中有什麽惹人詬病的事,李儒還真不大清楚。


  畢竟李儒也沒有加入五鬥米教。


  李儒行禮詢問道:“敢問主公,不知是何事?”


  董卓臉上露出莫名的笑意,緩聲道:“男女合氣之術也!”


  李儒眉頭一皺,口中喃喃道:“男女合氣之術?!”


  雖說李儒不大明白這個合氣之術是怎麽回事,但是男女合氣之術,以他的見識已經讓他浮想聯翩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