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風俗

  會客廳中忙碌的侍女不知何時已退去,茶幾上的醒酒湯也由熱轉涼。


  董卓原本有些暈乎的腦袋也逐漸清醒起來,不過看蔡邕那模樣到還有些許醉意。


  董卓戎馬一生,無論是體質還是酒量明顯要高出蔡邕一頭。


  方才蔡邕一陣劈裏啪啦的解釋,口幹舌燥,正要端起醒酒湯喝上一口,發現湯已涼了。


  “宴上已吃了不少酒肉葷腥,在喝著涼湯怕是要鬧肚子。”蔡邕輕聲嘟噥了一句,又將端起的湯碗又放了下來。


  “哈哈哈。”董卓放聲大笑,“伯喈何必如此,吾在命人奉上熱湯便是。”


  蔡邕搖了搖頭,“夜已深了,何必再勞煩下人,明公若是無事,那邕就先告辭嘍。”


  看蔡邕這樣子是準備回府了。


  “且慢,且慢。”董卓又攔住了蔡邕。“伯喈且慢,方才法正之事,除了收其為義子外,吾心中還有一策。”


  天下之大英才何其之多?蔡邕有些搞不明白董卓為什麽糾結在法正身上。


  不過既然董卓這麽說了,蔡邕不得不靜待其講完,隻是蔡邕望向董卓的眼神已有些幽怨了。


  咳咳。


  應該是睡意上頭,眼神茫然。


  雖說大半夜的拉著蔡邕這個六旬老人議事有些不厚道,不過董卓還是厚重麵皮開口道:“伯喈,世家大族之間相互聯係,其中最多者是以聯姻為主吧。”


  蔡邕此時愈發覺得頭昏腦漲,看著董卓都出了重影,不過還是回道:“嗯。”


  “不同的兩個家族聯姻,待後代出生後便有了血脈聯係。”


  “嗬。”蔡邕輕笑一聲,搖了搖昏沉的腦袋,“不過家族聯姻也隻是個紐帶而已,家族來往還是要其族內如何決定。”


  “有些個姻親反目成仇的也不在少數。”


  董卓點了點頭,忽然像是想到了什麽,拍了拍額頭,驚呼道:“琰兒已是適婚年齡,吾竟忘了此事,不知琰兒婚事可曾定下?”


  言罷,董卓不著痕跡的瞟了蔡邕。


  蔡邕聽董卓說到女兒蔡琰,掠了掠胡須,笑道:“明公勿慮,邕早已為琰兒說好了婚事,隻待成親即可。”


  “呀?!”董卓詢問道:“不知說的是哪家的俊才?”


  蔡邕笑道:“說的乃是河東衛家之子。”


  董卓聞言,心中暗躊道,果然是河東衛家,應該是衛仲道那個病秧子了。


  河東衛家算起來也是漢朝的名門望族。


  其祖上最有名的便是大名鼎鼎的衛青,還有被漢武帝立為皇後的衛子夫了。


  隻不過這多年過去,衛家已經沒有了當年的鼎盛,已經逐漸沒落了下來,不過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就算是沒落的衛家也不是一般小家族能夠比擬的。


  董卓可是記得蔡琰嫁給衛仲道沒多久後,她的這位夫君就病死了。


  如果說是成親後染病病死,那隻能說是蔡琰倒黴,運氣不好。


  但如果是蔡琰還未成親前這個衛仲道便染病在身,那衛家的行為就有待商榷了。


  善意的去想,可能是因為如今醫學不夠發達,所以衛家對衛仲道的病情估計有誤,才導致了他年紀輕輕便病逝。


  惡意點去想,無論是衛家為了攀附到蔡邕這個尚書身上,與蔡家搭上關係也好,借助蔡邕的名氣也罷。


  若是故意為了家族利益隱瞞真實情況,那簡直就可惡至極!

  當那木已成舟時,最後就算蔡邕發覺不對勁,生米煮成熟飯了熟飯他也無可奈何。


  雖說如今寡婦再嫁也是常有之事,但蔡邕的身份放在那裏,肯定是比較麻煩的。


  如今董卓既然知道衛仲道是個短命鬼,斷然沒讓蔡琰嫁給他的可能。。


  況且蔡琰現在是自己的義女呢!

  隻是現在最大的問題是,這種未卜先知的事情不好向蔡邕解釋。


  弄的不好肯定會影響自己和蔡邕之間的關係。


  董卓掠了掠胡須,最後還是決定試探性的對蔡邕說一說。


  “伯喈,那衛仲道才學如何?”


  “人品如何?”


  “可配的上我家琰兒?”


  蔡邕笑了笑,“仲穎無慮,河東未家雖不複往日鼎盛,但也是簪纓世胄,這才學、人品自不用說。”


  “喔。”董卓點了點頭,“琰兒博學多才,一般人可比不得。”


  蔡邕聞言,輕歎一聲,“唉,也怪老夫,博學多才雖說是好事但總歸是女兒家,若是恃才而驕在夫家眼中那可就不妙了。”


  談到自家的女兒,蔡邕不在是那個文學大家,不在是那個音律奇才,也不再是什麽尚書,司徒。


  隻是一個關愛自家孩兒的老父親。


  董卓擺了擺手笑道:“伯喈你這話說的,琰兒性格乖巧可愛,怎會是恃才而驕的人。”


  “再說了。”


  “屆時琰兒出嫁之日,多陪些嫁妝便是。”“伯喈可勿要吝嗇。”


  “哈哈哈哈哈哈。”說著說著,董卓忽然哈哈大笑起來。


  而此時蔡邕臉上也露出無奈的笑意,因為董卓說多陪嫁妝是有道理的。


  漢朝的婚姻嫁娶的支出是相當驚人的,因為聘財與嫁妝的數量,是婚姻當事人家庭的經濟、政治與社會地位。


  漢惠帝娶後就用“聘黃金二萬斤”,此外,還有若幹數目的“雁璧、乘馬、束帛”。


  稍微近一點的,東漢桓帝立梁皇後,也用黃金二萬斤。


  有道是上行下效,皇帝都是如此,更別提下麵的世家子弟,名門望族了。


  要說“近一點”的則是董卓了。


  蔡邕眼前的董卓娶妻時的聘禮,輜車百乘,馬二十匹,奴婢錢帛充路。


  輜車一乘約值一萬錢,馬價每匹也在一萬錢左右;最低限額十萬錢計。


  奴婢是一個人大概是三、四萬錢。


  奴婢錢帛充路,將路都堵滿了。


  董卓之所以出這麽多的聘禮,那自然是為了顯示出自己的身份、地位、財力。


  而董卓讓蔡邕多出些嫁妝也同樣如此,嫁妝越豐厚代表的自然身價越高。


  同時值得一提的是,女兒出嫁所帶去的嫁妝屬於出嫁人的私人財產,男方未經過出嫁人的同意是不能私自動用的。


  這也反應了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所謂的男尊女卑都是扯淡,一切關係都是相對而言。


  蔡邕聞言笑了笑,戲謔道:“琰兒出嫁老夫準備的嫁妝自然不會少。”


  “就不知仲潁這當義父的,出多少嫁妝啊?”


  董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