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三國之最強義父董卓> 第132章 徐州大舞台(二)

第132章 徐州大舞台(二)

  陶謙暗自算計一番後,最後還是決定給董卓發去求援信。


  至於董卓如何應對,那就是董卓的事情了。


  自己的態度還是要有,再怎麽說自己也是朝廷任命的官員,身為大漢朝的相國,董卓應該不會置之不理吧?

  而且以如今的情況,在曹操率軍攻入徐州之後,徐州本土的世家明顯有了不同的變化。


  像陳家、糜家這樣一直和自己合作的大家族暫時還看不出什麽,但下麵的一些小世家肯定會有不同的反應。


  說到最後,在官場沉浮這麽多年的陶謙自然不會完全依靠於徐州的世家,正因此他才會單獨召見了曹豹、許耽二人。


  曹豹、許耽二人乃是自己手下中郎將,掌握著軍權,隻要這兩人不出問題,那自己就有本錢在手上。


  經過一番複盤的陶謙心中又是微微一歎,沒想到手下的軍隊竟如此不濟事。


  如今隻能指望外部的救援了啊。


  這種太阿倒置,授之以柄的被動局麵讓陶謙非常不是滋味。


  ……


  白幡。


  白甲。


  密密麻麻的白色大軍沉默行軍中,原本灰褐色的土地上像是落下了一大片白色的雪花,雪花緩緩挪動在他人眼中顯得格外的突兀。


  隨著雪花的麵積越來越大,大隊人馬逐漸出現在彭城郡博陽城外。


  曹操的大軍集結在此,除了馬蹄踏地的聲音外,天地之間一股肅殺之氣彌漫其中。


  博陽城頭的守衛士卒發現城外的動靜後早已動員了起來。


  城內的烽火台已然燃起,向後方傳遞著危險的信號,同時也期盼著援軍的到來。


  城牆上一位將軍模樣的人望向城外的白色大軍,眼中露出擔憂之色,隻不過這一絲擔憂一閃既逝,隨後其臉上露出了苦笑。


  仿佛認命般無奈的搖了搖頭,口中喃喃道,“聽天由命吧。”


  許久之後

  城外“雪花”中忽奔出一騎。


  “噠!”


  “噠!”


  “噠!”


  “聿!!”


  一聲馬鳴響起,那一騎停在了離城門不遠處。


  城牆上的士卒自發的拉滿了弓箭,而城牆上的將軍見來人後,擺了擺手,城牆上的士卒又收攏了緊繃的弓弦。


  城外那人瞟了城牆上的士卒一眼,臉上並無任何變化,隻聽其揚聲道:“吾主公命吾傳話與爾等。”


  “勸爾等早日開城投降,勿要作無謂抵抗。”


  “勸爾等早日開城投降,勿要作無謂抵抗。”


  “勸爾等早日開城投降,勿要作無謂抵抗。”


  ……


  城外那人顯然是個大嗓門,要不然也不會派出他來傳話,其洪亮的聲音傳入城牆上守城的士卒耳中,原本踟躕的士卒聞言更是麵麵相覷。


  眾士卒不由自主的望向城牆上站立的那位將軍。


  將軍也不答話,隻是輕歎一聲,對一旁的親衛吩咐道,“取弓來。”


  “喏。”


  其身邊親衛連忙將弓箭奉上。


  將軍左手持弓,右手拿箭,將箭矢扣在弓弦之上,右手手臂緊繃,一股巨力傳來,弓弦瞬間被拉滿。


  “咻!”


  “噗!”


  箭矢發出震耳的破空聲,以肉眼不可見的速度飛馳而去,隨之插在城外傳令士卒坐騎之前的土地上。


  “嘶嘶!”


  “聿!”


  傳令士卒坐下馬匹因為突如其來的箭矢發出一陣嘶鳴聲,馬蹄高揚起來,而馬匹上的士卒動作也不慢,連忙勒緊了馬韁,控製住了受驚的坐騎。


  傳令士卒臉色陰沉的望向城牆放向,方才這一箭便是從城牆某處射來。


  他眯起了雙眼並未找到始作俑者,不過對方這個態度他已經知道,城中的軍隊是準備負隅頑抗了。


  傳令士卒沒發現射箭之人實屬正常,因為射箭的將軍在放出一箭後便直接下了城牆,準備後續的守城事宜去了。


  傳令士卒拍了拍馬頸,在安撫坐騎之後也不再言語,直接打馬往來時的軍陣而去。


  方才射箭的那人沒有直接將箭矢射在他身上,已經有“兩國交戰,不斬來使”的意思在裏麵,傳令士卒自然也不會拿自己的小命開玩笑。


  曹操一方仿佛早已知道對方會是這個態度,在傳令士卒回歸本陣後,陣陣擂鼓聲響起。


  “咚!”


  “咚!”“咚!”


  “咚!”“咚!”“咚!”


  鼓點聲越來越急,一場大戰在所難免。


  ……


  徐州州府彭城,陶謙正與眾佐官議事,這時忽有侍從急匆匆趕來在陶謙耳旁耳語片刻。


  陶謙麵色冷清看不出有什麽異樣,隻是微微點了點頭,擺了擺手又命侍從推下。


  許久之後,議事廳中討論的相關事宜已定下來,陶謙眼光掃過下首眾人,緩緩開口道:“諸公。”


  眾人聞言紛紛將眼光移向陶謙,心中暗自思量起來,陶使君又有什麽事。


  而那些善於察言觀色的人則馬上聯想到了前來與陶謙耳語的侍從,恐怕問題出在那人身上。


  陶謙挺了挺胸膛,緩聲道:“諸位,方才探馬來報,曹操已攻破博陽,如今正揮軍往彭城而來。”


  “什麽!”


  “博陽城破了?!”


  “往彭城來了?”


  “這可如何是好?這可如何是好啊?!”


  “前線人馬盡是廢物。竟能讓曹操兵馬長驅直入。”


  “李大人可不能這麽說,吾等前線殺敵,何時見過你上戰場?”


  “你……”


  “哼!”


  “……”


  一時間議事廳中了亂做一團。


  博陽城位於徐州治所彭城西北部,曹操從兗州泰山郡而來,因是過梁甫路過博陽城。


  占據博陽城後便能以博陽城為據點立足於徐州。


  如今曹操占據博陽城,威脅彭城讓在座大部分人都慌了手腳。


  不過還有少部分人並沒有慌亂,而是依然望著上首的陶謙。


  “諸公。”


  “諸位!”陶謙拔高了音量,“諸位勿要驚慌。”


  片刻後,議事廳中逐漸安靜了下來。


  “諸位,既然曹操如今勢大。”


  “那……”說到這裏,陶謙頓了頓,緩聲道:“那我等便退出彭城!”


  “退出彭城?”


  “使君的意思是放棄彭城了?”


  “這不大好吧?”


  眾人見陶謙目光堅定,神色不似作偽。


  不少人都暗自佩服起來,要知道彭城可是徐州治所所在,陶謙說放棄就放棄,這樣的決定不可不為不果斷。


  這時,下首的陳登起身詢問道:“敢問使君,若是放棄彭城,那我等該往何處去?”


  陶謙輕笑一聲,回道:“勝負之爭,豈在一城一地的得失?”


  “棄彭城後,我等當整理兵馬退守郯城,等待青州的救援。”


  陳登聽了陶謙的解釋,點了點頭,又重新坐下。


  陶謙此人做事果決,在得到博陽失守的消息後,馬上就有了現在的安排,可見其心中早有謀劃。


  能成為一方長官的人,豈是那麽好相與的?


  若是遇到一些進退失據之輩,恐怕開個會討論對策就要耽誤許多時日,那時候恐怕曹操的大軍早就殺到彭城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