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三國之最強義父董卓> 第82章 董相國家的春聯(一)

第82章 董相國家的春聯(一)

  臨近正旦之日,長安城中過年的氣氛卻不是特別濃鬱。


  任誰經過了這些年的日子心中都是一萬隻草泥馬跑過,哪還有什麽心思過年。


  “嘿!”


  “快要過年了啊。”


  “是啊,又要過年了。希望明年年歲越來越好吧。”


  “希望,希望。”


  “唉。”


  “歎什麽氣呢!一歎三衰知不知道?”


  “啊?一歎三衰?有理有理!難怪最近總感覺不順,原來是歎氣歎多了。”


  “要多笑笑才是,大過年的繃著個臉做什麽。”


  “唉,家裏麵糧食不夠啊!這年怎麽過。”


  “說著說著怎麽又歎起來了,你這個衰鬼可別壞了我來年的運氣。”


  “……”


  “……”


  長安城


  相國府


  “恭喜你發財。”


  “恭喜你精彩。”


  “最好的請過來。”


  “不好的請走開,利多人不怪~!”


  “……”


  董卓口中哼哼著外人覺得莫名其妙的小調,手中把玩這一枚做工精良的“金錢”臉上露出笑容。


  董卓手中的“金錢”並不是純金製造,而是匠人們以黃銅為基,又加上其他的金屬製作而成。


  這枚金錢外圓內方,正麵刻有“長命百歲”,背後浮雕則是一隻玄龜。


  “嘿!”


  “玄龜,千年的王八,萬年的龜,活那麽久做什麽。”董卓輕笑一聲搖了搖頭。


  手中的壓勝錢,在董卓看來應該算是紀念幣了,可能是因為董相國親自發話,這做工與之前相比何止精良一籌?

  “不錯,不錯,用這東西去送禮,看上去貴重卻又不貴重,拿出去倍有麵子,不過嘛,肥水不流外人田,還是先顧著自家人。”


  說到自家人,董卓如今年歲雖大,但在其上還有一位年近九十歲的老母親,如今並未在長安城中,而是在郿鄔居住。


  畢竟之前長安城中風起雲湧,董卓覺得長安城中也不是那麽安全,因此才將家眷留在了城外。


  但如今情況已經不同,再加上馬上要過年了,正好將家眷老小接回城中。


  想到老父母,董卓臉上露出一絲笑容,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董卓的靈魂深處充滿了對母親的敬愛,而在郿鄔的不但有其母,還有一位董卓異常疼愛的小孫女。


  孫女名曰董白,長的異常可愛,兒子早逝的董卓除了將精力放在了工作上外,對這個小孫女更是疼愛有佳。


  有道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董卓大權在握後便封其母為“池陽君,”其孫女為“渭陽君,”由此可見其對母親、孫女的疼愛。


  不過這也成了眾人詬病董卓的原因之一,他們也不想想,董卓除了自己的這兩位女眷外,又封出去多少大官給了他人。


  說到接老母幼孫回家過年,董卓不由想到了遠在並州的張遼,在扶風的張繡,現在正趕回涼州的馬超,以及在雍州境內領兵的呂布。


  董卓掠了掠胡須,呂布過年應該能趕的回來,至於其他人隻能就地過年了。


  想到這裏董卓決定在長安城中轉轉,畢竟對他來說過年可是個熱鬧的事情,一年就這麽一回。


  董卓直接往府外走去。


  待董卓出府後,其身邊已跟隨了數位護衛,今日董卓乃是便服出行,到沒有太大的儀仗。


  不過就算路上的行人不知董卓的身份,見其身旁的護衛也能判斷其是大戶人家。


  如今的長安城還算熱鬧,董卓東逛西看的發現也沒什麽新奇的玩意,最後還是決定回家呆著。


  無奈的搖了搖頭,董卓心中略微有些失望。


  待又回到相國府時,看著寬廣的大門,董卓拍了拍腦袋,口中喃喃道:“我說怎麽感覺少了點什麽。”


  “沒見到賣春聯的啊!”


  “過年怎麽能不貼春聯。”


  要所春聯,漢朝這時候還真有,隻不過漢朝時候的春聯還算不上後世的那種春聯,而是以桃符出現。


  桃符長六寸,寬三寸,人們在辭舊迎新之際分別在桃木板寫上“神荼”、“鬱壘”二神的名字,懸掛、嵌綴於門首,意在祈福滅禍。


  至於為什麽是桃符。


  因為漢朝這時候造紙的技術還不夠完善,優質的紙張還沒有出現,像董卓這樣的大戶人家,如果不想用竹簡,那隻能用錦帛來當紙用。


  嘿?!


  造紙術?

  這東西董卓不懂,不過以後可以讓人去搗鼓搗鼓。


  隻是這紙這種東西可不能隨便搞,畢竟這可是在挖士族集團的根基。


  想到造紙術,董卓立馬想到了另外一種科技。


  那就是印刷術。


  當有了印刷術之後,紙張的應用,書籍的推廣才算是真正的開始。


  但當世中許多世家之所以能夠綿綿流傳,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家庭的言傳身教,若是把印刷術弄出來了,讓大家都有書可以讀了。


  那代表啥?


  世家大族的子弟相互之間的競爭自然就更加大了。


  而且不但世家大族相互之間競爭變大,平頭百姓若是都能看到書,勢必會誕生無數的有識之士。


  這些有識之士又會對當前世家大族的地位產生威脅。


  所謂“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便是這個道理。


  因此誰會沒事找事去搞這些東西。


  竟然由春聯想到了改進造紙術和印刷術,這讓董卓動起了別樣的心思。


  那些個世家大族敝掃自珍,有機會惡心惡心他們也是好事。


  不過這個事情需要運作一番,現在還不能急。


  既然沒有紙製的春聯,那董卓隻能入鄉隨俗,用桃木板了。


  董卓心念一動,忽然想到了蔡邕,蔡邕可是“飛白體”創始人,讓蔡邕給自家寫一副春聯豈不美哉?!


  想到做到,董卓過府不入反而轉道往蔡邕府邸去。


  如今的蔡邕雖說貴為吏部尚書,不過卻是一個傀儡般的人物,朝廷上的人士的任免與地方官員的考核他也插不上什麽話。


  這些事情大多都是董卓手下幕僚來操作。


  當然蔡邕也樂得自在,有時什麽好的建議時也會提一提,麵對董卓一係對吏部的插手,他也不多做過問。


  他將自己也隻是定位在一個幕僚的身份上,這一點蔡邕頗有自知之明。


  若他真的將手伸進了吏部,當一個實權吏部尚書,恐怕他這位“天官”的位子也做不長。


  董卓需要的是一個聽話的“天官”,而不是一個指手畫腳的“天官”。


  這一日蔡邕和往常一樣在府中整理漢史,這是他心中最為重要的事情之一。


  而後便是彈彈琴、寫寫字,陪陪家人,過得倒也怡然自得,忽聞董相國上門,蔡邕心中一怔。


  董相國沒事找自己做什麽?

  難道是關於官員的任免問題?


  蔡邕心中出現了一個大大的問號!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