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萬界征戰之召喚猛將> 第1269章 扶蘇的野心——始皇帝

第1269章 扶蘇的野心——始皇帝

  眾人邊吃邊看,吃的是山珍海味,美味佳肴,喝的是瓊漿玉露,絕世美酒,看的是刹那芳華,傾城之舞,眾人就好像在天宮一般,生活安定、祥和,處處自在,時時逍遙!


  每個人的臉上都充滿了笑容和歡快。


  ······

  過了不知道多久,隨著西施和鄭旦走下去,這一場盛世也回歸平靜。


  扶蘇看著眾人也吃飽喝足了,於是開始了真實。


  “各位愛卿,你們看,寡人用了不到三年的時間,滅掉六國,一統天下,如今僅僅剩下了微不足道的周王室,如果再用王稱呼寡人,如何能體現寡人的豐功偉績”,扶蘇開始為自己成為“始皇帝”做打算。


  眾人一聽,不由點了點頭,接著議論紛紛。


  “是啊,大王說的對啊,大王三年以來,連滅六國,一統天下,德高望重,必須要想一個響亮的名字”,和珅站起來,一個馬屁拍了上去。


  眾人跟著點了點頭,王的稱號已經不適合扶蘇了。


  扶蘇看著和珅,臉上露出了讚賞的神色。


  “不錯,所以讓眾位愛卿想一想,有什麽好的稱號適合寡人”,扶蘇點了點頭,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


  和珅看到這裏,頓時挺直了腰杆,他就是為扶蘇排憂解難的。


  在一個角落之中,司馬遷拿著筆墨紙硯記錄著,將今天發生的事情一個字一個字地記錄下來。


  他是一個史官,他要做的就是將實情完整地記錄下來,這是對曆史的還原,對曆史真相的尊重。


  眾人再次低下頭,開始議論紛紛起來,誰都想幫扶蘇想出一個好稱號。


  看著眾人議論紛紛的樣子,扶蘇不由想起當年秦始皇的故事。


  眾所周知,在秦國之前,九州的最高統治者稱“王”或單稱為“皇”或者“帝”,比如說周文王、周武王、“三皇”、“五帝”等。


  春秋戰國時期,周王室衰微,諸侯爭霸。


  一些國力強大的諸侯國的國君也自稱為王,如秦王、楚王、齊王、趙王、燕王等。


  後來秦王贏政滅掉六國,平定天下。


  贏政自認為這是亙古未有的功業,甚至連三皇五帝也比不上他,如果不改變“王”的稱號,“無以稱成功傳後世”,於是讓李斯等人研究一下怎麽才能改變自己的稱號,以顯示自己的“豐功偉績”。


  李斯等人商議後報告秦王說,上古有天皇、地皇、泰皇,泰皇最貴,可改“王”為“泰皇”。


  秦王反複考慮,認為自己“德高三皇,功過五帝”,決定兼采“帝”號,稱為“皇帝”,以顯示自己的尊貴。


  除了這種說法之外,還有另外一種說法。


  秦滅六國後,秦王政覺得自己的功績超過三皇五帝,如果不改名號,顯不出他的偉大,更不能讓後代明白他的豊高德厚,於是他招集了李斯和大臣商議改帝號之事。


  當時的丞相——王綰稟奏說:三皇五帝的名稱,是天下共主,實際上本身所占有的領土,不過方圓千裏,而自商周稱王後,才真正擁有天下,而且周維持了八百年的朝代,所以認為王的稱號最好。


  他不建議更改稱號。


  他的話讓秦王政十分地不悅,他不要商朝七百年或周朝八百年的天下,而是要萬世永傳的朝代。


  秦王嬴政覺得自己的功業,足以流傳千百年。


  李斯十分地會察言觀色,他看到了秦王不悅的神色,上奏誇讚到:陛下平定天下,如今海內都已成為郡縣,法令由中央統一,這是自古以來從未有的事,所以陛下的功業為三皇五帝所不及。臣認為古有天皇、地皇、泰皇,而泰皇最尊貴,臣建議稱泰皇。


  秦王政一聽,果然十分高興,但是想了想,秦王嬴政覺得不妥。


  泰皇雖然尊貴,但是仍與以前分別不出來。


  於是,秦王決定去“泰”留“皇”,並且采上古“帝”號,稱“皇帝”。


  於是,九州曆史上的始皇帝出現了。


  在秦始皇的心中,後世將以數計,二世、三世、直至萬世,傳之無窮。


  就這樣,贏政被稱為“秦始皇帝”,通稱“秦始皇”。


  ······

  扶蘇也是這種想法,但是扶蘇和秦始皇不一樣,他要真正地坐到“始皇”,傳承百年。


  怎麽說也要傳承五代。


  兒孫自有兒孫福,對於後世的兒孫,扶蘇無法幹預,他能做的就是教導好兒子和孫子,教導他們的品行。


  眾人商量著,李斯站起身,來到扶蘇的麵前。


  “啟稟大王,古有天皇、地皇、泰皇,而泰皇最尊貴,臣建議稱泰皇”,李斯對著扶蘇建議道。


  扶蘇聽到這裏,倍感無語。


  你能不能想個別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