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蘇口中的“司馬愛卿”不是別人,真是他的史官——司馬遷。
負責記錄曆史和朝堂會議。
當然,更為重要的是,記錄扶蘇的豐功偉績,以及扶蘇手下各個大臣的卓越貢獻。
扶蘇吃肉,怎麽也得讓自己的這幫手下喝湯是不是。
“是”,聽到扶蘇的話,司馬遷拿著毛筆將發生的事情記錄下來。
“謝大王”,賈思勰聽到扶蘇的話,心裏那個激動啊,名垂青史啊,流芳百世啊。
賈思勰激動地無以言表,不知道說什麽好。
眾大臣都一臉羨慕地看著賈思勰,這待遇,也是沒誰了。
······
扶蘇對於司馬遷也十分地器重,鹹陽宮內的藏書館,司馬遷可以說人氣翻閱。
在文史之官之中,可以說深受其中。
可以查看任何史料。
司馬遷降生的時間雖然晚,但是在秦國出現的時間可不短。
在嬴政執政的時候,司馬遷就已經出現,但是地位不是很高,知道扶蘇出現,司馬遷的地位才轉正。
當然,這一切都是係統安排的,至少在外人的眼中確實如此。
但是扶蘇,根本沒有做這些事情。
······
接著,扶蘇看向王猛。
“王愛卿,不知道你說的紀曉嵐和劉墉在什麽地方”,扶蘇將目光轉向了王猛。
在昨天的時候,兩個人就有了商論。
然後讓小桂子進行傳旨的時候,特地告訴王猛,讓其將紀曉嵐和劉墉帶過來。
也算是讓眾位大臣看一看。
“回稟大王,此二人在殿外等候”,王猛急忙站出來,對扶蘇說道。
“宣他們進殿”,扶蘇點了點頭。
“宣紀曉嵐、劉墉三人進殿”,小鄧子的聲音大聲喊道。
因為是太監的原因,所以聲音十分地尖銳,直接傳到了外麵。
在外麵守護的士兵聽到之後,也大聲喊起來。
“宣紀曉嵐,劉墉進殿”。
······
一道聲音接著一道聲音,幾個士兵傳聲之後,紀曉嵐和劉墉十分恭敬得進入殿堂之中。
扶蘇看著麵前的紀曉嵐和劉墉,兩個人都穿著素布衣衫,在紀曉嵐的手裏,還拿著一根煙杆,在煙杆的上麵還有一個煙袋,裏麵放著煙絲。
兩個人都沒有大辮子,都是長發加冠,用布條將自己的長發束縛在腦袋上。
“草民紀曉嵐(劉墉),拜見大王”,紀曉嵐和劉墉看到扶蘇,急忙跪了下來。
“恩,免禮,寡人問你們,你們有何本領”,扶蘇看著兩個人,詢問道。
“回稟大王,草民擅長治國之道”,劉墉說道。
“回稟大王,草民有些口才,除了治國之道外,微臣還比較擅長辯論之術”,紀曉嵐十分謙虛地說道。
“哦,名家的辯論之術?”扶蘇知道紀曉嵐鐵齒銅牙,辯論之術十分地利害。
就是不知道和名家的辯論術相比,誰強誰弱。
“不是,是草民從市井之中,跟著商販學來的,然後草民閱覽群書,慢慢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辯論之術”,紀曉嵐對著扶蘇說道。
“好”,扶蘇點了點頭。
“王愛卿說你們有大才,這樣吧,如果我讓你們治理魏國城池,你們應該如何做”,扶蘇將自己的問題問了出來。
其實,扶蘇已經給紀曉嵐和劉墉很大的麵子了,因為他這樣已經算是漏題了,畢竟他之前已經告訴過王猛,要將劉墉和紀曉嵐去治理魏國城池。
“小鄧子,去拿紙筆來,讓他們將自己的答案寫在草稿紙張上麵”,扶蘇對著小鄧子說道。
“是,大王”,小鄧子拿著兩張紙,遞給兩人。
“請兩位移步偏殿”,接著,小鄧子對兩人說道。
他們要負責寫國策,扶蘇他們繼續商量國事。
“是,有勞大人了”,劉墉和紀曉嵐對小鄧子都十分地恭敬。
接著,紀曉嵐和劉墉跟在小鄧子的身後,向著偏殿走去。
······
“我們繼續,眾人愛卿也知道,燕國和魏國馬上就要攻克了,而對於我們來說,需要數目眾多的基層人才,還要需要一大批治療城池的文臣武將,所以,各位愛卿有什麽好的人選,前往不要吝嗇啊”,扶蘇語重心長地對著眾人說道。
“同時,招賢館降低標準,然後按照等級給我挑選出來,一國之才當重用,一城一才當深用,一村之才當會用”,扶蘇現在對於基層人才十分地渴望。
“大王,微臣有一個合適的人選”,就在這個時候,荀彧走了出來。
“哦,何人”,扶蘇不由好奇地問道。
“回稟大王,此人名為——柳宗元,和微臣的三個徒弟有很好的交情”,荀彧站了出來!……
喜歡萬界征戰之召喚猛將請大家收藏:()萬界征戰之召喚猛將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