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公子府內,扶蘇沒有急著回韓國的戰場,在那邊有檀道濟、蒙恬、穆桂英三個帥才,扶蘇放心的很。
更何況還有裴元慶、趙雲、羅成、李秀寧、高長恭等高手附著,兵強將廣,比原本攻打韓國的軍隊不知道強了多少倍,根本用不著他。
所以扶蘇打算在公子府陪陪眾女,等到最後的決戰,也就是打到新鄭的時候,他再參與其中。
扶蘇回到公子府,雪女、趙飛燕和弄玉不在府內,她們去了妃雪閣。
現在她們三個,就好像前世的大明星一般,受到全天下的追捧。
但是沒有人敢在妃雪閣鬧事,因為所有的人都知道,妃雪閣是扶蘇的地盤,是扶蘇罩著的地方,在這裏鬧事,無異於找死。
除了沈萬三之外,妃雪閣是扶蘇第二個日進鬥金的地方,每天一擲千金的豪客數不勝數。
更何況妃雪閣還和“書畫家”進行聯合,在妃雪閣內製定了一個打賞榜單,一天內打賞最多的人會被高高地掛在第一名,而且還有一個獎勵,那就是可以得到書法家的親手寫的一幅字,或者得到畫家描繪的一副畫。
有些有錢,但是卻沒有身份的商人,紛紛從這裏麵看到了希望,不斷往裏麵砸錢,就是為了得到了一個機會。
這個時代,商人是最低等的,士農工商,商排在最後就可以看出來,諸子百家中,商家雖然是最富裕的,但是卻是諸子百家的末尾。
這是時代的局限性所致。
現在的妃雪閣,已經完全紮根於東郡,不僅因為這裏土豪多,安全,得到了扶蘇的庇護,關鍵的是,自己家裏唯一的台柱子都被扶蘇挖跑了,還走什麽。
沒有了雪女,妃雪閣什麽也不是,更何況,現在的妃雪閣足足有三名台柱子。
樂師——弄玉,彈琴複長嘯,天涯覓知音。琴音一出,動蕩乾坤,統領著妃雪閣內所有的琴師。
不知道是不是怕扶蘇吃醋的原因,除了一些苦力,像琴師、樂師等需要技術的,全部都是女性,一個個貌美如花,十分地漂亮。
弄玉的琴也換了,換成了九州傳承千古的名琴——大聖遺音。
“大聖遺音”產生在唐代至德元年,是皇帝李亨即位後所作的第一批宮琴。由於此時的聽琴人是由盛唐開元、天寶時代過來的。因此,所作“大聖遺音”琴依然保持了盛唐時期的風貌,具有秀美而渾厚的氣度。
它的渾厚感表現在琴麵大而厚的弧度。
另外“大聖遺音”琴的銘刻,也有別於普通的古琴。看上去像大蛇腹紋,而在這些紋理之間又出現了若幹細小的牛毛斷紋。
這些斷紋是隨著漆質的老化而產生的。
“大聖遺音”琴具備了奇、古、透、潤、靜、圓、勻、清、芳等九種美好音色。
可以說是集韻味於一器,是目前傳世古琴中很難得的。
“大聖遺音”琴形製修長,作圓首與內收狹尾,相傳為“神農式”,梧桐木斫,髹栗殼色與黑色相間的漆,局部有跦漆修補,純鹿角灰漆胎,蛇腹斷紋中現小牛毛斷紋。通長一百二十厘米,肩寬約二十一厘米,尾寬約十三厘米,厚為五厘米,底厚一厘米。
圓形龍池,扁圓鳳沼,腹內納音微隆起。琴背銘刻,龍池上方刻寸許行草“大聖遺音”四個字,池下方刻二寸許大方印一篆“包含”二字,池之兩旁刻隸書銘文“巨壑迎秋,寒江印月。萬籟悠悠,孤桐颯裂”十六個字,均埴以金漆,俱係舊刻,腹內在池之兩側有跦漆隸書款“至德丙申”四字。琴音鬆透響亮,饒有古韻。造型渾厚優美,漆色璀璨古穆,斷紋隱起如虯,銘刻精整古樸,金徽玉軫,富麗堂皇,非凡品所能企及。
不用說,大聖遺音是扶蘇召喚出來的,然後送給了弄玉。
幾天前,扶蘇回到了東郡,便將大聖遺音交給了弄玉,眾女之中,隻有弄玉有資格,也有水平彈奏她。
弄玉得到大聖遺音之後,驚為天人,這琴的音色實在太棒了,沒有一絲一毫地雜音。
得到大聖遺音的弄玉十分地興奮,忍不住彈奏了一曲《空山鳥語》,沒有想到,整個東郡城內的所有鳥雀都集中到院子裏麵,傾聽弄玉那至高無上的琴音。
當然,扶蘇也不是沒有好處,弄玉為了感謝扶蘇,死死地癡纏了扶蘇幾個晚上,而且還解鎖了幾個姿勢。
要知道,弄玉可是“土著”,並不是召喚出來的,對扶蘇言聽計從,弄玉十分的保守,能解鎖幾個姿勢,已經十分不容易了。..
喜歡萬界征戰之召喚猛將請大家收藏:()萬界征戰之召喚猛將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