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杯中酒與酒中人
江小舟歎了口氣,也不知為何,他心裏突然憐憫起了那位大驪皇帝,又憐憫起了二皇子李建景……雖然很有可能是他自己的臆想,但江小舟就是覺得,這位皇後娘娘在宮裏坐著的時候,怕就是好像一座雕像般。至於那夫妻之情、母子之情,在她的心裏,究竟能占得到幾分呢?
而既然說到皇子們……四位皇子連帶著唯一的公主李見月也全都一身盛裝入了場,然後按照次序各自都在下首一些的椅子上落座。
太子李建平和李建景、李建樂等人,沒什麽可說的,自然皆是往日風度,給人的感覺無非是太子李建平和煦如風,二皇子李建景生冷驕傲,而三皇子李建樂則依舊是滿臉的陰柔笑意示人……
二江小舟與李建安最為相熟,所以便多看了他兩眼……這位平常莽莽撞撞,根本沒什麽皇子模樣的李建安,此刻卻是表情肅穆,自坐在椅子上後就一動不動的,還挺有皇子的氣派。
最後便是李見月,那孩子是個生性極羞澀的,此刻小小的人兒坐在那裏,也仍舊是副安安靜靜,絕不往旁處多看一眼的模樣。
……
遠遠的瞧見大驪皇帝似乎是和身邊的宮中內侍擺了擺手,於是那內侍緊步上前,高喝了一聲道:“上宴。”
刹那之間,無數宮服女子翩翩而來……
有托盤宮女屈膝,把那手裏捧著的托盤放低了下來,又有宮女甚至白皙玉指把那托盤上的幾個菜肴一一擺到各位官員身前的小桌子上。
而因為前來送菜的的宮女多,江小舟這裏哪怕坐在極後麵的位置,卻也不用多等什麽時間,不多時麵前的小桌上就被擺上了四蝶菜肴,一壺美酒。
這些菜肴的量都不大,按照先後順序來說,是一盤糖醋藕片、一盤芹菜炒豬心、一盤拌菜梨絲、一份燉雪蛤。
兩葷兩素,一人吃來不多不少。
江小舟初來乍到不明白這裏麵的規矩,好在坐在不遠的巡天司趙經訓卻是心裏明白的,於是他便開口朝著身邊眾人解釋道:“這還是咱大驪宮宴的老規矩,取個嘔心瀝血的諧音,也算是皇帝陛下對咱們的提點吧。”
江小舟在心裏暗自翻了個白眼,他以前上班的時候,就最煩這種領導借著什麽八竿子打不著的由頭,然後講些高大上口號,說說各種規矩的事兒,沒成想如今穿越到了大驪王朝,遇著的也依舊如此。
是當領導的都喜歡這個調調麽?
江小舟心裏默默吐了個槽,卻看那邊的大驪皇帝已經舉著酒杯站起了來,於是這廣場之上的官員們,自然也都紛紛隨著舉杯站了起來。
江小舟歎了口氣……出來應酬可以有心理活動,但臉上還是得有一種融入的很和洽的感覺,所以規矩陪著吧……
那大驪皇帝天生身高不同,而且可能是因為人老了,所以身形還有點抽抽,反正站在那裏原本並不顯的出眾,然而此時一身龍袍加身,在眾人注視之下,卻又顯的極其偉岸。
大驪皇帝舉著酒杯,目光環顧著廣場上的百官,與此同時,他身邊有符安宗道人燃起一張符籙,刹那之間,大驪皇帝的聲音響徹整個廣場。
“朕,很高興。”
“雖然大年會明日才開,但朕也知道今年你們做的很好。”
“把朕的天下,朕的百姓,照看的很不錯。”
“所以,朕,把今日原本宮中內宴去了,又把明日的大宴改到今天。”
“朕就是讓你們與朕同樂,一起為這天下守歲。”
“諸位愛卿,盡飲了此杯,為天下,為百姓。”
大驪皇帝話音一落,刹那之間,這站滿了滿朝文武的廣場之上,就和曾經演練過一般,眾人齊聲喊道:“為天下,為百姓,為陛下。”
大驪皇帝哈哈大笑了兩聲,隨手將酒杯擲到一旁,又說道:“如此甚好。”
說完這話,大驪皇帝隨意向旁邊一招手,把太子李建平喊了過來,隨即朗聲說道:“你既是做太子的,現在參政議政還要靠下麵大臣們平日裏多幫襯,你且去,好好的陪他們喝一喝。”
“兒臣遵旨。”太子李建平拱了拱手。
而大驪皇帝這話一出口,滿園官員頓時為之一靜……許多人目露喜色,就連江小舟都覺著李建平的太子位置這不是在屁股底下坐的的挺穩麽?
現在可是除夕百官大宴,既然大驪皇帝在這種場合都太子背書,這哪像是李建安說的那樣,還能有李建景過來爭位的事情?
然而就在此刻,卻看默默環視百官的大驪皇帝,突然嘴角極其細微的向上一挑,又把那默默站立在一旁的李建景給叫了過來。
“你也莫要閑著,去陪著太子走一走。”大驪皇帝在驟然安靜下來的環境中,幽幽說道:“太子身體不好,酒力也差了些,所以你這個當弟弟的,要有眼力見兒,有他喝不下的酒,你要代勞。”
一時間,萬籟俱靜,所有人都好像清晰的聽見了自己心裏發出了咯噔的一聲。。
江小舟目光飛快的在上麵轉了一圈,太子李建平與二皇子李建景都是神色如常,李建樂臉上的笑容極其的燦爛,而與之相對的,李建安卻是臉色鐵青。
至於那一後一妃,胡貴妃手指捏著葡萄正吃著香甜,而那位皇後娘娘,則是臉色清冷依舊,就如同沒聽到剛才的驚雷一般。
好一場宮中大宴,不知會有多少人飲酒如瓊漿,又有多少人滿懷心事,食不下咽。
……
除夕大宴到了後半截,那皇帝大驪皇帝畢竟是年歲已高,不好一直在這陪著,所以便提早帶著一後一妃離去,隻說讓百官吃喝盡興再散。
不過說是如此,但如今場內人人皆有心事,哪會真的開懷暢飲,於是沒多少時間,便由當頭的幾位尚書開始,陸陸續續的有百官離去。
江小舟也早就待的厭了,這菜肴美酒的確味道不錯,但比之陳嵐兒的手藝,卻也好不到哪裏去,而且這宮中又不隨意,根本不如在家時的輕鬆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