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慢人一步
聽著李建安慢慢把梁思年和羅總兵之間矛盾的由來,江小舟這才明白原來這當中根本不是什麽私人恩怨,反倒不如說是兩個政黨之間的傾軋。
而這種傾軋……往往也會遠比私人恩怨要來的更為不留情麵和無法妥協、退讓。
而江小舟心裏也相信,恐怕這種不是秘密的秘密,在大驪朝堂之上,根本也是件人盡皆知的事情,隻不過是被大驪王朝陛下,或者說是官場規則,給強蓋上了一層所謂天然不和的遮羞布罷了。
但這事情真的是這麽簡單麽?
江小舟心裏冷笑不已,這曆史書看得多了,就有一點好處,那就是往往很多事情還是可以看到根源的……
這當中最有意思的一點在於……羅總兵的態度!
按照李建安的說法,前兩年梁思年派去北方十二城的官員,雖然絕大多數因為“水土不服”而官路暗淡,但終究吏部的人能去,也還有人能把位置坐的住。
這代表了什麽?
代表了羅總兵同樣心裏清楚是怎麽回事!
他是心甘情願的把任命官員的權利放出來,不過這可不是還給了梁思年的吏部,倒不如說是還給了大驪王朝的陛下才對。
正所謂鳥盡弓藏,這自古至今,統兵在外的大將軍,有幾個不深受猜忌的?更何況羅總兵還抓的不光是軍權。
羅總兵根本就如同在北方自立了一國!
哪怕是當初因為防止妖族作亂,但江小舟相信,大驪王朝的陛下估計從下了旨意的那一天開始,恐怕就沒有睡過一場好覺。
所以羅總兵的權利,必然伴隨著逐漸平複的戰場硝煙,而越發的削減。
這是大勢,羅總兵根本就擋不住。
梁思年隻是替大驪王朝的陛下說話罷了,所以說梁思年才能在吏部尚書的位置上做的這麽穩,就連他的日兒子也混了個侍郎的位置。
梁思年,絕對是大驪王朝陛下的心腹,沒跑。
但羅總兵為什麽不直接自請削勸,甚至說直接請辭,不再忍受這股子鳥氣呢?
江小舟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心裏有些想法,但又覺得有些可笑。
也許羅總兵是不想讓屬下寒心?
也許羅總兵是覺得無邊妖林裏的妖族,仍舊會向大驪王朝發起衝擊?
又或者……真的是那個可笑的理由,為了把這場集權的戲碼,真的演成是私怨,替大驪王朝的陛下,堵住天下人的悠悠之口?
江小舟想起自己在無邊妖林外麵見到的那個小老頭……他究竟是因為什麽原因呢?
江小舟聳了一下肩膀……算了,這些事情想起來太累……
反正和自己也沒什麽關係,何必去問,又何必去想。如果不是梁田語的事情,自己恨不得和這些官場是非距離八裏地才好。
梁卓儈……還真是混了個好爹,要不得這麽紈絝呢。
想到梁卓儈,江小舟心裏就又有了點不痛快,朝著李建安問道“即便這事兒隻能這麽辦,但那梁卓儈就能這麽輕鬆?連點懲戒都沒有?我昨天送梁田語去押解司的時候,還在月兒映看他喝酒來著。”
李建安歎息了一聲“懲戒肯定是有的,但也就是個罰沒俸祿,不然還能怎麽著?他這事兒啊,非黑即白。要不然就是禍害鄉裏,那在大驪就要砍頭。要不然就是受縣令許淩康蒙蔽,他梁卓儈最多也就是落個不察的罪名,這隻是個小事,還能怎麽著?”
江小舟沉默下來“真是不知道麵對梁田語才好。”
“等馬昭君把他接回來再說吧。”李建安平靜說道“到時候我和他親自解釋。我可以許諾他,我李建安不會忘記這件事,如果梁卓儈再敢作奸犯科,一定讓他再付出代價就是了。”
江小舟敷衍的笑了笑,沒有說話。
就梁田語那個為了複仇,連自己的命都能拿出來扔了,隻求仇不過夜的人,怎麽可能真如李建安所說的忍耐一時,等待未來那也許有、也或許永遠不會出現的複仇機會。
一個多時辰的時間,在李見月和小石頭的數盤跳棋中很快度過。然而那被李建安派去接梁田語的馬昭君,是左等不回來,右等也不回來。
李建安的眉頭逐漸皺起,不過這可不是說他懷疑馬昭君閑散,沒好好的辦他交代的事情,反而是他相信馬昭君性格穩重,辦事靠譜,而這如今一直沒回來,應該是出現了什麽意外。
江小舟同樣心裏也有了些憂慮,而正在江小舟與李建安倆人商量著,要不要去押解司看一看情況的時候,卻突然聽到院門一響。
等到再扭頭一看,正是馬昭君走了進來。
然而……馬昭君的狀態明顯很差,胸前的衣襟上還掛著血跡。
李建安擔心李見月看到這種狀況害怕,於是直接就讓馬昭君與他進了屋子,而江小舟則是先笑著與小石頭和李見月兩個孩子解釋說,大人們有事要談,讓他們在院子中安心下棋就好。
好在跳棋這東西李見月是初次接觸,真是感興趣的時候,因此一時看不見他哥哥,倒也沒害怕,隻是乖巧的朝著江小舟點了點頭。
江小舟這才邁開步子,同樣走進了屋內。
屋裏。
李建安的臉色非常的難看,而馬昭君則捂著胸口,仍舊在不斷地咳嗦。
江小舟皺著眉問道“怎麽回事?”
李建安冷哼了一聲道“梁思年那老賊,真是欺人太甚,還有他那二兒子梁卓武,也著實該殺。”
“怎麽又出了個梁卓武,他又做了什麽?”
李建安擺了擺手“讓馬昭君和你說吧,我說起來就生氣。”
馬昭君這會兒也剛喘過來幾口粗氣,聽見李建安這麽說,就苦笑著看向江小舟“我去押解司想要接梁田語回來,結果才一進門,正好就瞅到梁家的馬車剛出去。
當時我就心裏有些疑慮,於是就趕緊找押解司的人問話,也說要把梁田語提走的事兒……結果押解司的人卻說梁田語已經讓梁家的人給帶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