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言情女生>一個漸凍人對世間百態的體悟> 如何保持內心的平靜與滿足

如何保持內心的平靜與滿足

  成功與滿足,不僅在於實際物質層麵,也在於我們的內心。也許幾千年前的古人,過著食不裹腹的生活,住著簡陋的茅草屋,卻比衣食無憂的現代人可能更加幸福。因為他們認為一切的事物,都是一種考驗,是為將來上堂打著基礎。


  所以想要獲得成功與幸福,有時候內心的感受,要比外在的事物更為重要。對於如何保持樂觀平和的心態,曆史上的許多誌者都有自己的看法。釋迦摩尼認為,人們之所以感受到痛苦與絕望,既不在於物質,也不在於心靈,而在於思考方式,隻要一個人能夠做到,不追求任何形式的名譽利益,自然也就不會感到痛苦與失望。耶穌認為人們之所以,內心會不平靜,是因為承擔了太多無法承擔的責任。所以將一切交托給神靈,便是最好的解脫方式。


  孔子認為一個人不能保持樂觀堅毅的心態,是因為沒有堅定的理想信念所致。想要不淒淒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不被生活中的問題所困擾,就必須要有君子之心,追求以下為己任,以此清史留名。


  那麽以上的三種觀點,哪一種最為有效呢?對此我們隻能,不同的人適合不同的方式。但比較明顯的是,以上三家言論中,以佛祖所最難以達成。因為人出生的一瞬間,便會伴隨著各種各樣的欲望,像攝取食物這種維持基本生命的事,也都是一種欲望。處於人世間,誰人能不沾因果,誰能孑然一身。即便在佛教體係中,更多的也是,雖然有大法力,卻無法邁出最後一步,無法將自己,超脫於世俗之外成佛的菩薩。


  與其相對的是,任何人都有生的惰性,與麵臨著各種各樣的沉重壓力,將這一切交托給,想象中遠比自己強大的事物,無疑是很多人樂意為之的事。不過不管是哪一種,都僅僅對一部分人,能夠起到作用,要想擺脫內心的壓力與傷害,就不能沒有相應的心態與謀劃。


  比如在現在社會中,最常見的網絡攻擊,與誹謗便是通過編造一些話題,用來攻擊與誹謗他人。其內容一般會呈現出,言之鑿鑿信誓旦旦的形式,並將那些話題廣泛傳播開來。受到攻擊的一方,如果解釋那就是心虛,如果不解釋那就是默認。無疑這是一種很難令人擺脫的心理困擾。


  那麽我們最好的應對方式,是解釋還是不解釋呢?我的建議是不解釋。山不解釋自己的高度,卻不阻擋他高聳入雲。海不解釋自己的深度,卻不阻擋他能海納百川。不解釋自己的高度,卻不能阻擋他高高在上。很多時候你的解釋所帶來的是更進一步的誹謗與攻擊。以此便會使自己持續痛苦下去。但你如果不進行解釋,雖然在一定時間內會極為被動,但隻要風頭一過,便不會有太大的問題。你如果是一個對他人的誹謗,感到如芒在背的人,對此感到痛苦不堪,那與對方的辯解,隻會使你感到越發的痛苦。所以在麵對這這種情況時,不進行反駁,便是一種保持內心祥和平靜的不錯方式。


  想要獲得內心的平穩與幸福,不管是萬念俱灰無欲無求,還是將一切交托給神靈,想象可以不勞而獲都未嚐不可,因為它的確能夠起到不俗的效果。但從另一個角度來,卻對現實中的物質生活是無利的。由此可見個人的心理修為,才是最重要的。。


  但究竟怎樣才能練就出一個強大的內心呢?我認為保持以下的幾種思想就十分有效。首先便是充足的自信,我們可以這麽想,生來為人能夠理解世界萬物的運作機理,能夠處於地球的頂端,就是非常幸運的了。由此便不會對世間的貧富差異感到耿耿於懷,才能更好的保持內心的平靜。其次便是接受以下的哲學思想,認為這個宇宙隻是因為我們的意識而存在,當我們的意識泯滅以後,這個世界也就不存在了。所以世界的外物與我們雖然息息相關,但在本源上卻是徹底隔離的。隻要我們的思想意識還存在,那就是一種極大的幸運。因為從某種程度上來,這代表著我們擁有著宇宙。


  如果能夠認可以上的兩點,便就能夠練就出一顆豁達而堅強的內心。能夠不已物喜,不以己悲。不因身處困境而感到傷心絕望,不因他人的誹謗與迫害,而感到痛苦與憤怒。不因自身的缺陷而自卑。當然以上隻是我的個人看法,也許那些想法並不適合所有人。也許在他人的眼中,可能這些觀點不值一提。但至少對我個人而言,無疑是十分有效的,也許這就足夠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