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混在三國的鹹魚> 第192章 學堂

第192章 學堂

  而大家聽後也不由得哈哈大笑起來,曹操撫摸了下胡須說道“我年前說放子卿半年假期,這都休息了七八個多月了,這小子竟然還心安理得的窩在家中,不肯出來,的確過於憊懶。”


  “子卿有取徐州之功,又與那呂布關係不差,而且謀才出眾,若他領軍前往,不但明公可以安心,而且那袁紹也必然無話可說。”荀彧搖著手中羽毛扇,肯定著荀攸的推薦。


  而其他人雖然與夏侯宇沒有共事的經曆,但都聽說過夏侯宇的事跡,在加上大家都愛不釋手的來自夏侯宇所撰寫的《三十六計》。一個年輕,切善於謀略的形象早就刻在了諸位的腦海之中。


  曹操大手一揮,吩咐到旁邊的典韋“讓仲康去甄城走一趟,‘請’我那小堂弟過來。”說完後笑著轉過頭對大家笑道“若派其他人去,就子卿那三寸不爛之舌,恐怕想要他一時半會兒過來還有些麻煩。但若是仲康這種根本不願聽他說話的人,子卿就無可奈何了。這就是什麽來著,子卿曾說過的,對了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哈哈哈哈哈哈哈……”


  而這個時候夏侯宇在甄城也是玩得十分快樂,作為一個現代人,對於自己的兩個兒子,他是任由其在地上摸爬滾打,隻在一邊樂嗬嗬的看著。唯獨對於閨女夏侯思,他是格外疼愛,天天抱在懷中。


  他對兩女說,女兒才是他這個當爸爸的貼心小棉襖,把兩女是笑得前俯後仰。也對夏侯宇“重女輕男”感到一絲好笑。


  在能抱著孩子出門後,他就沒事喜歡抱著自己的這個女兒到處跑,不出一周,整個甄城,乃至曹操都知道夏侯宇“重女”的事情。不過知道夏侯宇的兒子們在家也格外受到重視,曹操也就不多說什麽,畢竟自己平時也很疼愛自己的閨女,隻是沒夏侯宇這麽明顯而已。


  畢竟女子長大後終會嫁人,曹操看來,夏侯宇這也是對自己女兒的一種補償罷了。


  在甄城,除了家中,他另一個去的地方就是甄城書院。


  目前書院中學子不少,而最讓他看重的是十六歲的司馬懿和十四歲的諸葛亮。沒錯,早在一年前司馬朗就到夏侯宇這邊前來投靠,然後由夏侯宇將其帶到了曹操麵前。


  在經過一番交流後,曹操對司馬朗十分滿意,辟他為定陶令,而司馬懿在跟父親司馬防交談後來到了甄城書院就讀。


  最開始他還以為憑借自己作為世家的雄厚資本,在學識上能力壓眾人,從而得到蔡邕的青睞,卻沒想到在這小小書院之中,竟然有一個比自己小上兩歲的叫諸葛亮的學子在學識上一點也不輸於自己。


  這就讓驕傲的司馬懿有些不能接受,不過這書院在夏侯宇的建議下每月都有一場考試,分別是由每個老師出題,然後由學生們根據題目來完形填空或者寫出自己的看法。


  這就給了大家比試的機會,關鍵是每次考試後,老師都會將學子的成績和排名單獨寄送給其父母,這就倒置成績好的還行,成績差的到了月底那幾天基本天天苦著臉,畢竟當成績單到了父母手上後,基本脾氣好的就是竹條馬鞭,脾氣差的吊在樹上用牛皮鞭抽都很正常。


  而這試卷若是某些家長有想法,也都可以來取一套當期試卷。這就倒置那些排名靠後的學子更慘了,特別是世家之子。


  當卷子拿回來後,長輩一看,就這?就這?就這玩意你還好意思考個全班中遊乃至倒數?結果就是若是考差了,反駁試題太難。然後家長長輩從書院拿到卷子後,那鞭子抽得更猛,孩子也叫的更慘。


  要知道當初最開始實行這個規定的時候,大家還不以為然。但每個月月月考,這些家長又是在一起共事,難免會聊到這事情。


  一說到成績,別家孩子次次前幾,特別像諸葛亮這種除了前兩次成績中等以外,到後來次次都名列前茅。這就讓家長很是氣啊,自己這小孩為啥就不能爭氣一點,考個前排讓自己在同事麵前漲個臉。


  在家長愛的皮鞭的激勵之下,在加上學子間也都不是互相服氣,這就讓蔡邕感覺到,學院的學習氛圍比自己以前經曆的那些學院好多了,前排的尖子為了更進一步,後麵的差生為了不挨鞭子,紛紛虛心求學,整個學院的氣氛讓他樂得合不攏嘴。


  夏侯宇來後,知道司馬懿也到了這學院後,向蔡邕一打聽不由得樂了起來。


  這司馬懿和諸葛亮不虧為一世的敵人,前世一個大漢丞相一個大魏將軍,在曆史上為三國的戰鬥寫下了無數精彩的篇章,而這一世,在書院中兩人也是龍爭虎鬥,你這次考第一,那下次我必超過你。然後反複循環,很多人的學習勁頭也都是被他們兩所帶起來的。


  畢竟哪怕自己想玩,但旁邊的同窗還在廢寢忘食,為了一個疑問或者知識點而思考而學習的時候,自己哪怕想要摸魚也摸不下去,畢竟這個時代臉麵大過天。


  在夏侯宇到來後,這兩個家夥就向他開始發起進攻,畢竟目前書院的先生們,除了蔡邕外,幾乎絕大多數在看見他們兩的時候都躲著走了,畢竟一肚子的學問基本被這兩個小家夥榨得一幹二淨,在不躲一下,恐怕肚子裏那點貨就交不了人了。


  對於能被諸葛孔明和司馬仲達包圍求教這種事,夏侯宇當然是樂在其中。有著超越現在的學識和眼光的他也不擔心被這兩個小家夥將腦子中的東西掏空。所以隻要兩人敢問,他就敢達,無論天文地理還是兵法權謀,各種知識從夏侯宇的嘴中吐出,將兩個小家夥震撼得眼冒金星。


  其中很多話語在蔡邕看來頗為大逆不道,但夏侯宇每次又說得十分在理,而且引經據典,讓一旁偷聽的蔡邕都無話可說。


  不過這些稍顯叛逆的話語,正好就擊中了少年的心房。讓他們更為崇拜起夏侯宇這個看著隻比兩人大一點,卻已經名揚內外的青年。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