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漢末小士族> 第473章 主力過江

第473章 主力過江

  次日五更飯畢,三軍大進。


  ??城上矢石齊下,甘寧手執鐵鏈,冒矢石而上。


  ??孫瑜令弓弩手齊射,甘寧撥開箭林,一鏈打倒孫瑜。


  ??張遼親自擂鼓。士卒皆一擁而上,亂刀砍死孫瑜。


  ??江東軍餘眾多降,得了廬江,方才辰時。


  ??~~~~~


  ??張遼既然已經率軍攻下了廬江,便迅速派人報知張儼。


  ??聽聞廬江以為晉軍所得的消息笨,本來已經做到喜怒不形於色的張儼,也忍不住開懷大笑起來。


  ??他馬上下令,晉軍大部即日開拔,向東轉移至夏口渡江,進發到廬江去,隻留下數萬的軍隊仍然在赤壁偽裝成主力的樣子,與孫權對峙。


  ??如今,晉軍已經有六萬軍隊在對岸立足,這東吳怕是已再無天險可以憑籍了。


  ??三天之後,晉軍大部渡過長江。


  ??聞主公兵到,張遼大喜,連忙親自出城迎接。


  ??探子報張遼已至,張儼乃下馬立待之。


  ??張遼見此,慌忙滾鞍下馬施禮。


  ??眾將見張儼如此待張遼,皆大驚異。


  ??張儼請張遼上馬,並轡而行,密笑謂道:“為兄下馬相迎,足顯公否?”


  ??張遼知道兄長的性格,也開起玩笑來,說道:“未也。”


  ??張儼聽聞也頗為驚異,問道:“然則何如而後為顯耶?”


  ??然則,張遼於馬上拱手答道:“願主公威德加於四海,總括九州,克成帝業,使遼名書竹帛,始為顯矣。”


  ??張儼聞知此言,乃與張遼相視大笑,一切便在不言中。


  ??兄弟二人同至帳中,大設飲宴,犒勞鏖兵將士,重賞張遼,周泰,甘寧諸將。


  ??張儼執張遼之手,示於眾將,盛稱其功勞。


  ??~~~~~~~~~


  ??孫權在數天之後,方從東來的商人口中得知,晉軍不知用何種方法渡過了長江,隨後廬江被圍城攻打,太守孫瑜奮力抵抗的消息,也是亡命大驚,率軍就往廬江趕。


  ??他知道,廬江如果不能奪回,江東危矣。


  ??可是又哪裏來的及呢!

  ??晉軍的大部渡過了長江之後,首先占領了廬江,緊接著張儼又派出張遼率了八萬兵馬,直往豫章殺去,務必在孫權到達之前拿下豫章。


  ??如今,晉軍隻是獲得了戰略上的優勢,但如果他們拿下了豫章,那麽就基本上切斷了吳郡與孫權之間的聯係。


  ??到時候,孫權如果想回到吳郡,必須要往南繞更遠的路。


  ??在晉軍如此強大的騎軍環繞之下,他們想長途奔襲回吳郡,基本上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張遼帶著數員大將,率軍八萬接著出征豫章。


  ??~~~~~~~


  ??孫權引軍至半路,哨馬回報廬江已經丟失。


  ??孫權收到的這個消息,甚至足以令他他絕望。


  ??如今,張儼的大軍早已經渡過了長江,正駐守在廬江郡,而那前兩日與孫權在赤壁對峙的,其實隻是小部分的部隊。


  ??孫權再三喝問探子們,晉軍的人到底是如何度過長江的。


  ??但此等隱秘的消息,探子們實屬不知,也打探得不清楚,訥訥地不能回話。


  ??孫權怒不可遏,接著又訓斥探子一句,道:“如此無能之輩,我留爾等何用。”


  ??說罷,孫權竟然拔出隨身寶劍,將麵前的兩名探子旅率當場砍倒。


  ??在連殺兩人之後,孫權也勉強定下了心來。恢複了些理智。


  ??周瑜看到孫前怒氣已然消散了一些,連忙勸道:“主公,此時不是計較這些的時候,我等必須快速趕往豫章。”


  ??“若是豫章丟失,我們會死無葬身之地。”


  ??孫權心中一醒,才明白自己又差點誤了大事,連忙下令大軍更改目的地,轉向豫章而去。


  ??話說,這豫章太守聽聞過晉軍的了得,廬江郡尚且被輕易地攻陷了,他們豫章郡的兵力比廬江郡還要少,料想也是守不住的。


  ??但豫章太守又不甘於經易投降,也沒有膽量領兵下去,與晉軍一決雌雄,隻能日日高掛免戰牌,隻等孫權來了再說。


  ??張遼還是一路平推的方略,不管這豫章太守掛不掛出免戰牌,但他們想要攻城,就肯定會攻。


  ??一天之後,豫章城破,豫章太守隻能伏地投降。


  ??又過了兩天之後,孫權才勉強趕到了豫章郡,可是城頭早已變幻大王旗。


  ??他再一次的來的晚了。


  ??孫權的軍隊趕了兩天的路,都筋疲力盡了,還打算先行撤離豫章郡開個後續變化,可探子忽報張遼差人來下戰書。


  ??孫權拆書觀畢,大怒道:“張遼欺吾太甚!汝聞吾親領軍來,故意使人搦戰!”


  ??“來日吾不用新軍赴敵,看我大戰一場!”


  ??當即,孫權傳令當夜五更,三軍出寨,繼續望豫章進發。


  ??辰時左右,江東軍馬行至半途,晉軍已到,兩邊布成陣勢。


  ??孫權金盔金甲,披掛出馬;左宋謙,右賈華,二將使方天畫戟,兩邊護衛。


  ??三通鼓罷,晉軍陣中,門旗兩開,三員將全裝慣帶,立於陣前:中央張遼,左邊龐德,右邊徐晃。


  ??張遼縱馬當先,專搦孫權決戰。


  ??孫權綽槍欲自戰,陣門中一將挺槍驟馬早出,乃太史慈也。


  ??張遼揮刀來迎,兩將戰有七八十合,不分勝負。


  ??晉軍謂周泰甘寧,道:“對麵金盔者,孫權也。若捉得孫權,足可與一百十三萬大軍報仇。”


  ??說猶未了,曹性一騎馬,一口刀,從刺斜裏徑取孫權,如一道電光,飛至麵前,手起刀落。


  ??宋謙、賈華急將畫戟遮架。刀到處,兩枝戟齊斷,隻將戟杆望馬頭上打。


  ??張遼回馬,宋謙綽軍士手中槍趕來。


  ??李典搭上箭,望宋謙心窩裏便射,應弦落馬。


  ??太史慈見背後有人墮馬,棄卻張遼,望本陣便回。


  ??張遼乘勢掩殺過來,吳兵大亂,四散奔走。


  ??張遼望見孫權,驟馬趕來。看看趕上,刺斜裏撞出一軍,為首大將,乃程普也;

  ??截殺一陣,救了孫權。張遼收軍自回廬江,程普保孫權歸大寨,敗軍陸續回營。


  ??孫權因見折了宋謙,放聲大哭。


  ??長史張紘曰:“主公恃盛壯之氣,輕視大敵,三軍之眾,莫不寒心。即使斬將搴旗,威振疆場,亦偏將之任,非主公所宜也。願抑賁、育之勇,懷王霸之計。且今日宋謙死於鋒鏑之下,皆主公輕敵之故。今後切宜保重。”


  書屋小說首發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