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作威作福
戲誌才給眾將解釋了一下,他的推測。
??曹操想稱魏公,但是反對的人眾多。
??因而曹操便起了曲線救國的心思,他所利用的就是張儼麾下幅員遼闊,地跨六州,甚至稱得上是天下第一大諸侯的壓力。
??曹操料想,如果他先讓天子敕封張儼為晉國公,那就張儼接受的可能性是極大的。
??同時,張儼也是曹操目前最大的敵人,一直給曹操麾下的勢力和人員帶來了強大的壓迫感。
??因而張儼都成為了晉國公,曹操若還想要以他抗衡,原來的爵位便是有些不太夠用了。
??此時,曹操稱魏公便成為了名正言順的事情,迎來的壓力也會大大減少。
??至於張儼會不會接受這個晉國公的爵位?
??最了解你的,往往就是你的敵人。
??曹操對此很有把握,他這女婿一定會接受的。
??事實也確實如此,雖然張儼封晉公,會引來天下漢室之人的口誅筆伐。
??可張儼不害怕,他現在的勢力,甚至都遠遠不是當年的袁術,可以比較的。
??當年的袁術可是自稱天子。他現在也不過是受了天子的詔令,成為了晉國公而已。
??雖然這不符合常規,也不符合不符合傳統,但是如果這天子非要塞給他,那他也沒辦法~
??如此情況下,張儼如今實力又夠強,天下人也隻捏著鼻子,忍著惡心忍了。
??這晉國公爵位的含義,絕對不僅僅是一個名號那麽簡單。
??雖然公爵要比侯爵來得尊貴,但更重要的是,張儼將會成為天下之中,第一個封公的諸侯。
??這會給他天下之中,帶來深重的威望。
??如果不是因挾天子而令諸侯,麾下忠於漢室的人太多,輿論壓力太大,這是這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曹操還想自己來幹呢!
??因而他讓張儼占了這好大便宜,但也是被迫無奈的事情。
??眾人聽了戲誌才的分析,都覺得有理。
??張儼麾下沒有那麽多忠於漢室的臣子,甚至大多數都是一群亂臣賊子。
??光是看張儼這支軍隊的將領,就都不是什麽好鳥。
??張儼的元從派便也罷了,他們大多數是並州世家子弟,早期為他們丟了大量的物資和人員支持,早已將所有的希望都寄托於他的身上,恨不得老家擁護出一個皇帝來。
??這些人與張儼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討論他們忠心與否,實在是毫無意義。
??而像華雄,徐榮,閻行,龐德這些將領,本來就是西涼的亂軍,被打敗了才投靠的張儼。
??這些人為了謀一份前程,早早的就會照顧漢室的反,他們巴不得張儼現在立馬就登基稱帝,讓他們做立下從龍之功,當上從龍之臣,使他們公侯萬代。
??至於蜀中的文武官員則又不一樣,張儼聽過這樣一句話,天下未亂蜀先亂,天下已平蜀未平。
??這蜀中的豪傑眾多,文士與將領反抗精神,那可是個頂個的,頗有幾分灑脫不羈的風氣。
??他們既然都已經背叛了劉璋,投靠到張儼的麾下,自然巴不得張儼越位置越高越好才好,才好證明他們當時的選擇是正確的。
??至於荊州的士族作為後來者,沒有太多的人在意他們想法,他們還沒有為張儼立下功勞,在這個實力裏麵就沒有太多話語權。
??何況,如今荊州士族的目標,就是在張儼的麾下站穩腳步,對於張儼想做的事情,他們是自然是舉起雙腳讚成。
??大廳裏的氣氛不減反增,他們已經明顯感覺到。張儼是有意於接受朝廷的敕封,接受晉國公這個爵位的。
??隻見堂中有將領當場出獵下拜,口中大聲喊道:“主公,如今天子感念主公德行深厚,戰功赫赫,治下更是幅員遼闊,才敕封主公為晉國公。”
??“以屬下等看來,這晉公之位,主公乃是實至名歸的。”
??“我等為主公賀!惟辟主公作威作福!”
??眾人一看這員將領,正是黑山軍統領張燕。
??嗯!
??這貨也是個老亂臣賊子了!
??瞧瞧這貨說的話。
??還惟辟主公威作福。
??這話往前推三十年,甚至隻推二十年,都是一句亂語,胡亂說出來是要被砍頭的。
??隻因這句話出自《尚書·洪範》:“惟辟作福;惟辟作威;惟辟玉食;臣無有作福作威玉食。”
??原意是隻有君王才能獨攬權威,行賞行罰。
??如今主公就算接受了詔令,也不過也是這一個晉國公,這作威作福能用到他身上嗎?
??可是大家都下意識的忽略了這個問題,假裝沒有聽到。
??這個時候誰敢出來反駁張燕?
??大家都知道主公已經占了大半個天下,接下來順利的話,主公極奪得天下。
??大家何必此時出來反駁這亂臣賊子,萬一到時候主公得到了天下,又想起今天的事情,到時候還以為他們是忠於漢室的,平白給自己添來了麻煩。
??別的不說,眾文武要不是看到張燕這個家夥,心中還不曾想起,其實主公麾下還有另外一股勢力,那就是這些黃巾餘孽。
??說來這些黃巾餘孽也是反漢急先鋒了。
??隻因大漢隻要還在,他們曾經為黃山亂賊的過去,始終會被人提起,恨不得主公稱帝才更順遂了他的心思。
??不過,張燕想的倒是沒有那麽複雜,他的想法其實也簡單的很,他隻是想著,這主公都封公,好意思不給他們也漲一漲官位嗎?
??說不好他是平北將軍,就直接變成北將軍了,豈不快哉!
??眾文武看向這張燕樂得咧大的嘴,仿佛能一口咬下半隻雞。
??從文武心裏還是有一些鄙夷:“好一個狗東西!”
??這廝還以為他們不知道,讓他去江東擄個孫紹,他回來之後,竟然偷偷把那大喬,塞到了主公的床榻上。
??呸,無恥之徒!
??我等羞於與其為伍!
??而武將們則是覺得有些可惜,早知道去江東擄大喬夫人和孫紹的任務,他們就爭取一下了,那到時候給主公獻美人的,豈不是他們?
??真是錯過了一個大好機會,平白使豎子得益。
??雖然不少的文武都在心裏暗罵張燕,但是身體卻是很誠實。
??眾文武將佐紛紛張燕當場下拜,喊道:“主公,文成武德。”
??“晉公之位,乃是實際名歸,我等為主公賀!”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