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漢末小士族> 第454章 傳位於弟

第454章 傳位於弟

  區區三名許貢的門客,自然不是成建製軍隊的對手。


  ??可待殺賊已畢,程普再看孫策時,隻見其血流滿麵,被傷至重。


  ??程普乃連忙以刀割袍,裹其傷處,救回吳會養病。


  ??後人有詩讚許家三客曰:


  ??孫郎智勇冠江湄,射獵山中受困危。


  ??許客三人能死義,殺身豫讓未為奇。


  ??卻說孫策受傷而回,使人尋請張仲景醫治。


  ??不想張仲景已往中原去了,止有徒弟在吳。


  ??無奈,孫家之人隻得命其治療。


  ??孫策也算是位高權重了,這張仲景的徒弟卻是年輕,為其處理起傷口來,竟然緊張得滿頭大汗。


  ??帶來的徒弟頻頻為其擦汗,也得虧房內再無別人,否則孫家眾人看到他這副樣子,難免要鬧出一個醫鬧事件來。


  ??終究這張仲景的徒弟醫術還算是頗為精湛,到頭來還算是沒有辱沒其老師的名聲。


  ??一通忙活之後,這竟然也將孫策的箭傷處理的極好。


  ??便是如此,這張仲景的徒弟為孫策處理完傷口之後,便令徒弟將孫家之人引入房中,且細細的叮囑道:“諸位,賊人箭頭有藥,毒已入骨。須靜養百日,方可無虞。若怒氣衝激,其瘡難治。”


  ??孫策為人最是性急,恨不得即日便愈,心裏極為不忿,卻又無可奈何。


  ??將息到二十餘日,忽聞張紘有使者自許昌回,孫策卻是忍不住了,不理家人苦苦相勸,隻喚問之。


  ??使者道:“曹操甚懼主公;其帳下謀士,亦俱敬服;惟有程昱不服。”


  ??孫策道:“程昱曾有何說?”


  ??使者進入堂中之時,家人早有叮囑。不可使主公憤怒。


  ??可使者心裏明白,那是程昱的話若是說出來的話,主公必然改顏大怒,當下乃不敢言。


  ??孫策見此,心中惱怒,固問之。


  ??使者見孫策已然發怒,心中畏懼,隻得從實告道:“程昱曾對曹操言主公不足懼也:輕而無備,性急少謀,乃匹夫之勇耳,他日必死於小人之手。”


  ??孫策聞言,想到他今天如此際遇,更是大怒道:“匹夫安敢料吾!吾誓取許昌!”


  ??遂孫策不待瘡愈,便欲商議出兵。


  ??張昭苦諫道:“醫者戒主公百日休動,今何因一時之忿,自輕萬金之軀?”


  ??“主公玉體違和,未可輕動。且待平愈,出兵未遲。”


  ??文武將佐並家人又勸,終究是勉強將孫策勸下了。


  ??隻是孫策心中憤憤不平,餘怒未息,病體便看著愈發嚴重了。


  ??是夜,孫策宿於寨內,又見許貢披發而來。


  ??孫策於帳中叱喝不絕,帳外之人聽聞帳內動靜,皆是驚恐不已。


  ??次日,吳太夫人傳命,召孫策回府。


  ??孫策乃歸見其母。


  ??夫人見孫策形容憔悴,泣道:“兒失形矣!”


  ??孫策即引鏡自照,果見形容十分瘦損,不覺失驚,顧左右道:“吾奈何憔悴至此耶!”


  ??言未已,忽見許貢立於鏡中。


  ??孫策拍鏡大叫一聲,金瘡迸裂,昏絕於地。


  ??夫人連忙令左右將孫策扶入臥內,並且連忙派人再去請那張仲景的徒弟,前來為主公醫治。


  ??須臾,醫者未至,孫策意蘇醒,自歎道:“吾不能複生矣!”


  ??孫策既已有此感,乃令左右隨從,召張昭等諸人,及弟孫權,至臥榻前。


  ??家人見此,心中苦痛,皆啼哭不已。


  ??孫策見此,反露大英雄大豪傑之本色,尚且勉強安撫住家人。


  ??片刻,孫策方才轉過頭來,向張昭伸出了手。


  ??張昭連忙上前接住。


  ??孫策囑咐道:“天下方亂,以吳越之眾,三江之固,大可有為。子布等幸善相吾弟。”


  ??堂內眾人聽了孫策的話,瞬間神色各異。


  ??孫策到頭來還是將他的位置傳給了孫權。


  ??孫策是有一個兒子的名叫孫少,今年方才六歲。


  ??若是按照常理來說,孫權孫策死後,應該將位子傳給兒子才是,料想也不會傳給弟弟孫權。


  ??這也是張儼為什麽懷疑孫策遇刺的事情,是曹操設下的陷阱,而不是孫權做的原因。


  ??因為若是孫策死後,世人的第一想法,就是孫策必然會將位子傳給兒子,而不是傳給弟弟孫權。


  ??這裏麵孫權要想接位的難處,實在太大了。


  ??很簡單,孫策如果事有不逮,作為文臣第一的張昭,肯定會馬上變成挺孫昭派,而絕對不會是挺孫權派。


  ??張昭也是深深地看了一眼孫策,果然看到孫策的眼睛裏,傳來了些許期盼的目光。


  ??張昭知孫策,孫策也知張昭。


  ??孫紹太年幼,孫策若傳位兒子,主政的一定是張昭。


  ??如今曹操與張儼勢大,驃騎軍當下更是兵臨荊州,虎視眈眈。


  ??孫家根本難以兩家相抗衡。


  ??那江東一定會降於曹操或者張儼,孫策在之前看到張昭的一些謹慎退守的性格,便明白文臣第一的張昭其實是投降派,因而這個位置斷然不能傳給自己兒子。


  ??因此,孫家的下一代主君,必然是一個成年的,可以親政的主君。


  ??那麽無論是論權謀、論智慧,孫權就是孫策唯一的選擇了。


  ??孫策雖然病重,可是他終究還沒有糊塗。


  ??張昭稍作猶豫,最後還是重重的點了點頭,說道:“主公,請放心。”


  ??孫策看到對方答應,臉上也是勉強露出了一絲笑容,當下乃令人取印綬與孫權。


  ??孫策召孫權至近前,說道:“若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陣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


  ??“舉賢任能,使各盡力以保江東,我不如卿。卿宜念父兄創業之艱難,善自圖之!”


  ??孫權聞言大哭,拜受印綬。


  ??孫策見此,心中亦有感傷,隻告母道:“兒天年已盡,不能奉慈母。今將印綬付弟,望母朝夕訓之。父兄舊人,慎勿輕怠。”


  ??孫策母親甚是垂淚,哭道:“恐汝弟年幼,不能任大事,當複如何?”


  ??孫策苦笑,道:“弟才勝兒十倍,足當大任。倘內事不決,可問張昭;”


  ??“外事不決,可問周瑜。恨周瑜不在此,不得麵囑之也!”


  ??孫策交代已畢,心中卻還有些不太放心,又喚諸弟囑道:“吾死之後,汝等並輔仲謀。宗族中敢有生異心者,眾共誅之;骨肉為逆,不得入祖墳安葬。”


  ??諸弟泣受命。


  書屋小說首發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