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漢末小士族> 第406章 備投新主

第406章 備投新主

  如果要問起劉備為什麽駐守在新野,這倒也是一個頗為尷尬的事情。


  那年關東聯軍討董的時候,張儼跟劉備倒是也有過一麵之緣,但真的隻有一麵之緣,不能再多了。


  隨後劉備在仕途上,便一直頗為不順利。


  最後劉備兜兜轉轉的,倒是又帶關張二人,成了袁紹的麾下。


  這袁紹怎麽說也是個四世三公,很有可能會擊敗曹操與張儼,一統北方,成為未來的北方霸主的。


  袁紹跟曹操的力量對比,更是處於上風。


  隻是連劉備也沒想到,袁紹強是強,但是性格上的缺陷和用人不慎。導致他果然還是沒能成為曹操的對手。


  袁紹兵敗了~

  劉備等人又再次踏上了他們的流亡之路,隻能繼續尋找下家。


  而今天能夠接受他們歸降的諸侯,可確實不多了。


  劉備也知道像曹操這種梟雄太有智慧,他要是真的再投降人家一次,那曹操是絕對不會再給他第二次逃脫的機會了。


  而西邊的張儼,那是完全不需要考慮的。


  如果當年不是在關東聯軍討董的時候,張儼麾下的搶盡了他們的風頭,可能他們的日子會比現在好過上一些。


  而東北方的公孫瓚倒是與他們還有過一些關係,隻是中間隔著一個曹操和袁紹,他想去北上投靠公孫瓚,那也不是一個可能的事情啊!

  這樣的話,其實劉備就隻能投靠南方的諸侯。


  不用多想,下一個被坑的就隻有劉表了。


  隻因,孫策那邊基本上是不適合的,人家那邊已經傳承了兩代,麾下的人大多都是一些老臣子,他們插足進去也沒有什麽發展機會。


  於是劉備下定主意之後,親自領兵南下。


  劉備領兵在前,關、張、陳到在後,且戰且走。


  本來曹操對劉備心裏還是頗有恨意的,這廝當年投靠他。竟然後又背叛了他,還導致他麾下的幾員大將戰死。


  曹操不拿下對方的人頭,這讓他怎麽消得了這口氣?

  可是,最後曹操竟看到劉備一路要南下,倒也猜出對方想去投靠劉表的心思。


  最後在荀彧的勸阻之下,曹操還是決定放過對方一馬。


  原因倒是也很簡單,這劉備要去投靠劉表了。短時間內必能成為劉表的一大臂膀。


  現在天下人隻要不是個傻子。都知道驃騎將軍張儼正在儲備力量,準備南征荊州。


  劉玄德此去,剛好可以幫助劉表抵禦驃騎將軍張儼,消耗他們的力量。


  曹操非常明白,接下來張儼弄掉劉表之後。肯定是要對他開戰的。


  既然如此,那為什麽不找個機會,讓他們去狗咬狗呢?


  說不好,劉表、劉備抽冷子幹翻了張儼,那這個樂子可就大了。


  於是,曹操見劉備去遠,下令收軍不趕。


  劉備敗軍不滿一千,狼狽而奔。


  數日之後,前至一江,劉備麾下人喚土人問之。


  土人答道:“乃漢江也。”


  劉備下令權且安營。


  土人知是劉備,奉獻羊酒,乃聚飲於沙灘之上。


  喝了三杯兩盞淡酒,劉備歎道:“諸君皆有王佐之才,不幸跟隨劉備。備之命窘,累及諸君。”


  “今日備身無立錐,誠恐有誤諸君。君等何不棄備而投明主,以取功名乎?”


  眾人聞言,皆掩麵而哭。


  關羽見狀乃勸道:“兄言差矣。昔日高祖與項羽爭天下,數敗於羽;後九裏山一戰成功,而開四百年基業。勝負兵家之常,何可自隳其誌!”


  孫乾亦勸道:“成敗有時,不可喪誌。”


  “此離荊州不遠。劉景升坐鎮九郡,兵強糧足,更且與公皆漢室宗親,何不往投之?”


  劉備心裏早有這個打算,乃順勢說道:“但恐不容耳。”


  孫乾輕笑,道:“某願先往說之,使景升出境而迎莊公”


  劉備素知孫乾的說才,聞言大喜,便令孫乾星夜往荊州。


  孫乾到郡,入見劉表,禮畢。


  劉表問道:“公從玄德,何故至此?”


  孫乾彬彬有禮地說道:“劉使君天下英雄,雖兵微將寡,而誌欲匡扶社稷。汝南素無親故,亦以死報之。”


  “明公與使君,同為漢室之胄;今使君新敗,欲往江東投孫仲謀。”


  “乾僭言曰:不可背親而向疏。荊州劉將軍禮賢下士,士歸之如水之投東,何況同宗乎?因此使君特使乾先來拜白。惟明公命之。”


  孫乾這一番話說的,有理有據,加上劉備確實在天下確實有仁德的名聲。


  這請劉表聽罷,心裏已是相信了三分。


  而孫乾的這一番話,可謂是把劉表捧得高高的。


  劉表這個人本來也是個愛惜羽毛,喜聽好話的人,聽到這孫乾如此的誇讚他,心裏頓時便覺得有些飄飄然了。


  而對於劉表來說,張儼才是他目前最大的敵人,劉備和麾下的關張二人頗有勇力。


  劉表如今正是用人之時,此等悍勇之人能夠來投到麾下,他心裏如何能夠不沾沾自喜。


  隻要收攏了劉備這一幫人,那麽他抵抗張儼,又是平白增添了幾分機會。


  劉表當下大喜,道:“玄德,吾弟也。久欲相會而不可得。今肯惠顧,實為幸甚!”


  劉表倒是高興了,隻是劉表麾下的人頗為不滿。


  眼下,荊州幾大家族構成了劉表麾下的主要力量,不管文臣還是武將,基本上所有的力量都在他們手上掌握著。


  劉備要是來到了荊州,以那他的名聲肯定不能屈居人下,會平白搶去了他們的許多權力。


  這樣幾大家族如何肯依?


  劉表話音剛落,卻見堂下站出一人,正是蔡家的家主蔡瑁。


  蔡瑁譖道:“不可。劉備先從呂布,後事曹躁,近投袁紹,皆不克終,足可見其為人。”


  “今劉荊州若納之,曹躁必加兵於我,枉動幹戈。不如斬孫乾之首,以獻曹躁,躁必重待主公也。”


  孫乾聽了這話,心中也有些驚慌,但是他對這一幕早有意料。


  他的說法張口就來,隻見孫乾正色道:“乾非懼死之人也。劉使君忠心為國,非曹躁、袁紹、呂布等比。前此相從,不得已也。”


  “今聞劉將軍漢朝苗裔,誼切同宗,故千裏相投。爾何獻讒而妒賢如此耶?”


  劉表聞言也頓覺有理,加上他對麾下幾大家族把持權力的做法,心裏早有不滿。


  若是能加上一個劉備分擔他的壓力,那又何樂而不為呢?


  何況劉表覺得,現在的這些人簡直就是鼠目寸光。


  如今張儼的大軍即將南下,如何他們還在爭權奪利的?


  其中一切的力量對抗張儼才是正道,其他的事情都可以在戰爭結束再商議。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真是豎子不足與謀。


  於是,劉表乃叱蔡瑁道:“吾主意已定,汝勿多言。”


  蔡瑁無奈,明白劉表眼下也是下定了心思,他強行再勸隻能招致對方的厭惡。


  無奈,蔡瑁慚恨而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