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漢末小士族> 第267章 忠心和愛

第267章 忠心和愛

  張儼一聲令下,並州軍這台恐怖的戰爭機器又再次運行了起來。


  並州軍召集兵馬自然是順利的,沒有人敢違抗張儼的命運。


  不過,這召集兵馬的時候,也發生了一個很有意思的插曲。


  張儼此次南決定隻率領騎兵三萬,同樣的不帶步兵。


  因為此番沒有什麽堅城要攻的,最重要的就是趕緊南下,先把這皇帝控製在手裏。


  何況這司州也是他張儼的地盤,那滎陽還駐紮著徐榮的兩萬軍隊呢。


  所以,有三萬騎兵足矣。


  張儼帶這三萬騎兵南下,有一萬是漢人騎兵,另外兩萬這是南匈奴的騎兵。


  而插就出在這兩萬南匈奴騎兵裏。


  當年張儼參與討董聯軍的時候,他率領的軍隊在征戰中繳獲的戰利品,直接就導致南匈奴中有一萬多的家庭率先富了起來。


  那次帶回來的金銀財寶可謂是車載鬥量。


  甚至有一些南匈奴的家庭本來就是好吃懶做的。


  那次打完仗回來一路吃喝,不事勞作,竟然吃到今天都還沒把那些收獲吃空。


  由此可見,當年戰利品的豐厚。


  如今,南匈奴的騎兵們一聽說自家的主公又要南下去那雒陽了,大家便紛紛想起當年那段崢嶸歲月。


  於是,在南匈奴內部的元老會上,為了出了名額,各個部落都快要打出狗腦子來了。


  個個南匈奴的漢子都表達了自己對並州的愛,也紛紛表達了自己對張儼這個主公有多忠心。


  而如今他們最敬愛的主公要征兵了,他們自然要爭先恐後地為流盡最後一滴血。


  主公要用兵,他們這些麾下的人,不當先站出來,他們還是個人嗎?

  什麽?

  單於竟然不讓主公帶我出征?


  那單於肯定不是一個好東西,他對主公肯定不是最忠心的。


  連我這樣的猛士都不帶,他怎麽可能會對主公忠心?


  於是,於夫羅更是被各個部落的人抵著臉噴。


  因為,如果不是南匈奴的長老,都是一些上了年紀的,估計議事大帳之內還能搞個全武行。


  其實,這於夫羅也是難,帶的部落太多了吧!


  不好管理。


  帶的部落少,甚至隻帶了本部騎兵吧!


  那各個部落的人,一人一唾沫也能把他淹死。


  所以,於夫羅也是被逼的沒有辦法了。


  但是於夫羅被逼的再慘,也是不敢去找張儼的。


  對張儼來說,他隻需要下今南匈奴抽調足夠的軍隊,並且保證這些軍隊是精銳就已經足夠了,

  如果連帶哪一些部落前去,都要張儼親自去分配。


  那張儼說不好,會重新想著換一個匈奴的單於。


  最後於夫羅被逼的沒有辦法,隻能夠下令參與了討董的騎兵,這一次全部都不帶。


  並且,此次出征的名額,除了他的本部騎兵要占三分之一之外,其他的各部平均分配。


  這才勉強把所有的聲音壓了下去。


  數天以後,張儼麾下的騎兵部隊總算是準備好了。


  於是,張儼親自率領三萬騎兵,還帶著麾下能征善戰的將領一路南下。


  萬馬奔馳一路之上,煙塵遮天蔽日。


  並州軍赫赫之威,可見一斑。


  張儼也不是直雒陽而去,他第一站的目的地是河東郡。


  他怎麽說也是去見皇帝,之後還想把人家賣了,來掙點好處,那自然得先給人家的甜頭嚐一嚐。


  張儼是個懂事的人,聽說那雒陽城中的皇帝快要連飯都吃不上了。


  其實,如果不是之前張儼讓河東郡的張楊給雒陽送了一批糧草,怕那皇帝劉協現在都得親自在挖野菜了。


  所以他此次去往雒陽之前,決定給皇帝送上些糧草物資,也好先博個好感嘛。


  因為這個並州的糧草也並不多,送禮還是得靠從司州本地調。


  河東郡連年獲得豐收,儲備的糧食也不少,那就從河東郡調了。


  所以,張儼決定先走一趟河東郡,帶上糧草物資之後,再轉到雒陽而去。


  同時,張儼還先給滎陽的徐榮發了一份公函,要求他盡快帶兵趕往雒陽與自己會合。


  那曹操可也是不好相互的,還是人多點踏實。


  而這邊廂,雒陽的劉協也不好過,他發現就算回到雒陽之後,司州所有的太守,他也一個都指揮不動了。


  這和他想象之中有很大的不同。


  直到有人向劉協稟報,這司州其實已經是張儼的勢力範圍了,他才感覺到十分的惶恐。


  劉協不知道張儼是否會跟之前的那些亂臣賊子一樣,把他加以控製,讓他過上朝不保夕的生活。


  卻又不曾料想,劉協自從回到了雒陽之後,發現什麽事情都沒有發生過。


  那張儼竟然不是馬上就從並州過來脅迫他,又或者向他表忠心,而隻是讓那河東郡的太守張楊送來了一批糧草物資了事。


  這劉協也是個賤骨頭,如果張儼上來一下子就拿下雒陽,再把他給控製住了,他心裏還安穩一點。


  但是現張儼對他棄之如薄履,他心裏還感覺有些空落落的。


  難道現在大漢的皇帝不值錢了?

  而那些跟劉協一起回過來的大臣,心中也很是不安。


  因為他們的力量實在太過薄弱了,那從長安來雒陽的道路一路敞開,連函穀關他們都沒有力量去守護。


  不過他們也覺得,那滎陽也在張儼麾下的人手裏控製著,怎麽說也是個保障,反倒顯得安全一點。


  其實大臣們根本就沒有想過,張儼根本就不會下令徐榮阻擋西涼亂軍。


  張儼還準備用西涼亂軍來做一盤大戲呢。


  隻是劉協不明白,那張儼一直不前來雒陽,也不知道具體是個什麽情況。


  在劉協的心目中,張儼比他之前遇到的董卓,還有裏李傕郭汜兩人都要好太多了。


  起碼張儼這個人,不會像之前那幾大奸臣一樣,把他脅迫在手上,然後作威作福。


  不過,也正是因為這樣,劉協心中竟然產生了一絲的野望。


  既然那張儼不是一個野心家,他可不可以把張儼收為己用?

  劉協雖然年齡小,但是他也有真龍之誌。


  這大漢朝的江山傳到了他的手裏,可不能在他手裏亡了。


  大丈夫,生於亂世,手中不可一日無權,就算劉協的年齡不大,這一點他也是清楚的。


  終於朝思慕想,等了幾個月之後,劉協終於收到了並州刺史部的公文。


  張儼要率領兵馬南下雒陽,前來他這個皇帝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