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修命者開局壽元百萬年> 第158章 山海之私

第158章 山海之私

  東海齊國,可謂興也仙門、衰也仙門。


  有不少讀書人私下腹誹,說齊國王室雖號稱三千載王朝,其實隻是傀儡,真正決定王朝更替,國祚長短的,是仙宗。


  從該視角看,齊國最近的一次‘王朝更迭’,還是近三百年前。


  當時,來自‘水晶宮’的‘仙人’,坐鎮天闕宮,以太國師身份,庇護國度。


  之後不久,齊國政令由向海洋發展、進而改為向陸地發展,這才從原本的半島國度,發展成為如今的五州十三島。


  而齊國上下,經曆了這近三百載的時光後,也的確更習慣‘水仙人’的庇護。


  具體主要是體現在發到的海洋產業方麵,漁業豐收,海運也安全快捷,十三島、以及沿海諸城,形成了齊國首屈一指的經濟圈。


  齊國也正是以此為基礎,先將經濟觸手伸向內陸諸國,又養大軍、武裝到牙齒,向內陸拓展,這才成為東海第一國度。


  大約一百二十年前,齊王下令遷都,曆時五十載方成。


  而人口突破三百萬,則是三十多年前的事。


  這不到四十年間,又添近五十萬人口。期間還受到了修界戰爭的影響,尚都之繁華,由此可見一斑。


  尚都之名遠傳七萬裏之外,每天都有人慕名而來,以開眼界,又或希望在這裏找到自己希冀的生活。


  可這一切,都隨著冥淵崩毀而戛然中止。


  雖然冥淵位於海上,且並非十三島的核心地區,而是東北邊緣海域的一處火山島,可來自海洋的季風,還是成功的將冥灰吹到了內陸。


  再加上沿海本就濕氣重,又逢夏日陽烈水蒸,即便不是雨季,大量冥灰混合水汽後,也因沉重而形成降雨,再加上季風的推送,以及某些人為操控,便形成了恐怖的暴風死雨。


  當周行在平陽救災時,尚都便遭受了此種暴雨的洗禮。


  開始的時候,並不比平陽烈度強太多,但收到謝長生分身的信息後,這邊的太虛宮修士操控風雨,境況迅速惡化。


  那時候,瀚海宗和厚土宗的天驕,卻忙著互相嘴炮,而無視妖人的興風作浪。


  當然,兩大宗門也並不是真個蠢到不明白凡人的價值,而是因為思路遠不似周行那般單純,才導致了迥異的結果。


  這些個天驕,背後都是有派係傳承、師門團隊的,早在‘天驕爭勝’之前,他們就已經開始研究其中的種種問題,包括政治因素。


  比如說,戰場的大環境,就囊括了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


  其中,人文環境的認知,就涉及政治因素,並相當程度的決定了修士們對待凡人的態度。


  在厚土宗眼裏,東海是個離開自家掌控近三百年的地區,齊國又是瀚海宗一手扶起來的國度,在各個方麵,都已經有太深的瀚海宗的烙印,已不堪禦使。


  門中的有識之士就指出,不光是駕馭難度大,其經濟結構對厚土宗而言也很不友好。


  假如宗門這次獲勝,瀚海宗至起碼也會撤去種種海洋方麵的庇護,那麽尋找魚群,應對驚濤駭浪等等問題,一下子都會凸顯。


  也就是說,即便瀚海宗沒有暗中使壞,齊國乃至東海大區經濟下滑,導致怨聲載道等情況發生,都是極有可能的。


  而這,隻會讓齊國上下愈發的懷念瀚海宗。


  有識之士指出,想要扭轉民意,起碼得兩到三代人,淡忘、認命、適應,完成改變。


  不說兩到三代之後,距離下一次‘天驕爭勝’已然不遠,就說投入與回報,也是很不理想的。


  於是最終厚土宗的態度是,扶持東海西緣之地的魏國,取齊國而代之。


  魏國再往西,就進入了厚土宗統禦的傳統地盤。


  其中,與魏國比鄰的大乾王朝,帝製兩千年,是魏國的宗主國。


  魏國一直以來,都對大乾以及厚土宗表現的很是恭順,從行政體係的角度看,說是大乾王朝的猴版都不為過。


  厚土宗決定,一旦拿下東海地區的宗主權,先不急著肢解齊國,而是寬鬆政策,甚至無為而治。


  屆時,瀚海宗撤去海洋方麵的種種利好庇護,齊國人也怨不到厚土宗頭上,而隻會對瀚海宗‘升米恩,鬥米仇’。


  厚土宗要做的,是在第一個百年裏,壯大和鞏固魏國在東海地區的實力和影響力。


  這樣一來,即便下一個百年的‘天驕爭勝’厚土宗輸了,瀚海宗對於魏國多半也會像今時厚土宗對待齊國般,沒辦法狠下刀子。


  因為那樣不但不得利,還會讓魏國人痛恨瀚海宗,等於幫厚土宗鞏固其在魏國人心目中的地位。


  ‘三百年,我們差了對方三步,指望一步追上,步子太大隻會扯著蛋,那也不符合我們向來穩健的作風,我們要一步一步贏,要相信,天時、人和,都站在我們這邊,接下來的幾個百年,我們也能夠連續坐莊……’


  這就是厚土宗之前對待東海地區的核心處理態度。


  關於能夠贏以及連勝,並非自我陶醉,而是建立在大量的情報分析基礎上的。


  第三次修界戰爭,距離今日也不過是十多年,對於修士們而言(高修),也就是一爐高端丹藥的煉製時間,真的不算長。


  而就在這場戰爭中,瀚海宗是五大中損失最慘重的。


  雲霄宗本來是傷損最輕微的,但因為玄塵子叛逃引發的大清洗、以及掌門夫婦遇刺等事件,後來居上。


  但這並不能掩蓋瀚海宗的窘困現狀。


  瀚海宗之所以損失慘重,主因是兩線作戰。


  本來瀚海宗在修界戰爭中的地利優勢非常明顯,很少有人能真的追入深海,大規模、長時間的傷害瀚海宗的根本。


  因此瀚海宗稱得上是進可攻、退可守,甚至屢屢被某些他宗修士豔羨:‘瞧瞧人家,隻有我打人,沒有人打我……’


  瀚海宗還有一個優勢,就是海洋廣褒,資源豐富。


  但瀚海也有劣勢,那就是與妖族比鄰。


  這是當年仙道旁門的鍋,某些妖族巨擘大觸、被趕到深海就懶得再搜尋滅殺了。


  這並非單純的傲慢或懶惰,而是以當時仙道的格局,已經是占盡天下之大利。


  雙方的對比,就如跨國集團、和手工作坊,手工作坊二十四小時開工,也不可能比的上跨國集團的產能。


  然而造化弄人。


  跨國集團崩了,其繼承者們萬多年來不但沒發展,還倒退了!

  而手工作坊、則在無人打擾的情況下、奮發了萬多年……


  瀚海宗當初之所以默許天海門的出現,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感覺在海洋方麵人單勢孤。


  在更久遠的過去,甚至跟厚土宗都有過蜜月期,特意助其開辟海洋通道,就是想拉厚土宗也下水。


  厚土宗也的確嚐到了海洋的甜頭,對那裏的某些產出念念不忘。


  但厚土宗並不傻,不但看出了瀚海宗的意圖,還意識到瀚海宗的一係列作為,目的之一,是為其宗門留後路,以便翌日海洋生存壓力太大,再將重心轉回到沿海。


  厚土宗當然不樂意,心說:“將海裏最肥美的都吃到肚裏,給幾根肉骨頭就讓我們一起抗妖,這也就算了,誰讓海洋裏有些資源的確是好呢,居然還琢磨著‘退休後’來陸地上當富翁?想的也太美!你們就得是抵擋妖族的第一道防線。”


  雙方就因為各持私心,漸漸不睦,直到大打出手,再到後來的常年冷戰。


  第三次修界戰爭,戰神殿覬覦厚土宗的北方領土,便以厚土宗恬不知恥,吞掉原赤焱門大片領地,卻不肯割讓半分利益給其他宗門為由,聯合瀚海宗一齊向厚土宗發難。


  本來情勢對瀚海宗利好,畢竟三百年統禦東海,這個登陸點也算是堪用了。眼瞅著就能更進一步,於是調兵遣將,打算跟戰神殿聯合,打幾場漂亮的決戰,跟厚土宗簽訂城下盟約,將東海落袋。


  結果妖族大舉進犯,三場大仗過來,瀚海宗損人失地,妖族的前鋒甚至都逼近瀚海宗的宗門所在地了。


  瀚海宗不得不忍氣吞聲,簽訂城下之盟,以求調人回去保衛宗門。整個過程艱辛痛苦,傷損了好些宗門精英。


  正是有這些背景,厚土宗對於這次‘天驕爭勝’報以樂觀態度。


  且早早的就開始考慮、未來以何種態度處置東海地區的凡世國度,此時又該做怎樣的鋪墊。


  然後被冥淵崩潰給惡心到了。


  而瀚海宗,原本對於這次‘天驕爭勝’也是勢在必得的。


  畢竟齊國被其視作未來宗門上陸的凡世根基。可以理解為預備役的雲霄宗登雲城。


  三戰後,天下玄門需要集體麵對的下一個大問題,就是如何度過漫長的濁潮寒冬。


  在濁侵天下、靈氣稀薄的背景環境下,基本就不能指望凡世還有什麽仙苗誕生了。


  靈氣足才能育靈胎,因而凡世仙苗,多出現於偏遠山村。


  那麽玄門如何傳承?自然是靠從類似登雲城那般的仙城中獲取弟子。


  在仙城中,相關的仙苗培養體係其實早就成型。


  比如說血脈傳承者一係,血脈力量衰落者,被世家淘汰,而轉入仙城為民,但因環境關係,還是有相當高的概率,發生隔代覺醒的。一旦出現,甚至能反哺宗家。


  又比如師徒派,專門有人遊雲尋找天運之子,稚兒、甚至還在他娘的肚子裏,就被帶回登雲城培養,即便將來未被選中,其血脈也有較大概率成就不俗。


  某些命修卜修大能甚至表示,那些轉世重修,在經曆幾世輪回之後,重新獲得修行資質的,往往就較易在仙城人家投胎。


  這些,才是登雲城之類的仙城存在的主要意義,否則若隻是缺些掃灑仆役,凡人,又怎及靈奴傀儡?

  可瀚海宗,卻因為海洋的特殊性,沒有能力獨自營建起自己的海底仙城。


  水底國度,涉及文明,這可不單純是造幾個海底生態園就能搞定的。


  說到底,在這個世界,信息還是欠發達。


  哪怕是壽元動輒幾百上千歲的修真者,由於醉心專業事務,也並沒有將信息產業推進到現代地球那般程度。


  甚至可以說,修真者們有那個能力,但缺乏那個意識。


  當然,不是沒有‘開竅’之人,比如謝天賜。


  通過謝長生的分身網絡,謝天賜的信息掌控用利用,玩的不要太爽。


  恰恰穿越者的出身,使得周行也是個信息敏感者,這才迅速的分析出,謝天賜能從一個類似聶璋那樣的底層混混,成為如今超凡圈的隱形巨擘,超越時代的信息體係、發揮了無可取代的作用。


  且不說他是不是眼高手低,單從認知的角度,謝天賜絕對能算得上是是土著中的開竅之人。


  這也是周行決定第一刀就剁在謝長生身上的原因。


  他要讓謝天賜這個網癮老妖,廟算達人,感受‘沒有網’的痛。


  說回到瀚海宗,由於沒有自家的仙城,考慮到玄門寒冬的需要,便想要盡快籌建一座。


  幾千年來,他們一直都有留意其他大宗門這方麵的表現,暗暗記錄,學習。


  雖然從理論轉為實踐,必然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瀚海宗修士們相信,就憑已掌握的成熟技術和經驗,有三百年左右的磨合期,他們是能夠創立自己的仙城的。


  結果濁潮突臨,徹底打亂了他們的腳步。


  立刻就有人提出,原本的上陸計劃已然不再具備實施價值。


  自身虛弱,再經遷徙、大營建,並且從頭到尾要受夾板氣,屆時瀚海宗有崩毀之險。


  好在狡兔尚有三窟,瀚海宗未雨綢繆,自然也不會是孤注一擲,他們還有其他備用計劃。


  在天海門所在的無盡海之南數百萬裏之外,有處無人荒洲,那裏便是瀚海宗多年來暗中經營的另一處退路。


  當年瀚海宗的一個派係,從宗門獨立出去,遠走無盡海,其中就有瀚海宗的暗子,一直都跟瀚海宗有著往來。


  正是他們,探索出了荒洲,並協助架設了一條包括一係列中繼節點的長途航道。


  隻不過瀚海宗的睿智者認為,當初仙道旁門選在如今厚土宗轄區建立門派,是有著深刻的道理的。


  哪怕是後來門派分裂,也仍舊是以該地區為核心,形成修界圈子。從地理上,這裏便是世界的中心。


  想要成為修界頂流,就得在這裏發展爭勝,這跟一國之京畿才是試圖有大作為的政客的真正舞台,而偏遠之地當雞首說起來很逍遙,但實際上卻形同流放是一個道理。


  因此,荒洲才是備用計劃。


  可現如今,生存壓力,已經大過了一展抱負的需求。


  瀚海宗便打算收縮疆域、轉移重心,利用這數千年來在海洋的搜刮積累,於荒洲休養生息,而如今的宗門,則作為分部,以便翌日重返‘廟堂’。


  如果說這樣的一個計劃,之前還隻是受一部分瀚海宗高層修士青睞,那麽隨著冥淵崩毀,就成了幾乎所有高層的共識。


  東海已經崩壞成一塊爛地,就仿佛挺好的一塊沃土,不但迎來了小冰河期,還被人惡意的大麵積撒鹽,爭之無用。


  既然如此,瀚海宗對待‘天驕爭勝’以及齊國的態度,也隨之發生了巨大的轉變。


  瀚海宗的掌門就緊急通知這次爭勝互動的負責人,表示:如果厚土宗還願意念一些同道同源的情誼,那麽,瀚海宗就將較為完整的齊國,當做禮物,送於厚土宗。


  為什麽說是較為完整呢?


  主要是因為瀚海宗培養的凡人根基,主要體現在十三島上,再往細了說,島民都不太算,所謂的海民,才是瀚海宗看重的仙城泛民,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刻意引導和培養而成的。


  因此,不管有沒有冥淵崩毀,海民都是要被遷往荒洲的。


  也正是因為瀚海宗重視十三島,冥淵崩毀的衝擊波潮、以及後來的冥灰死雨,反而對距離較近的十三島傷害有限。


  從爆發之初,浪潮障壁大陣就被激活,除其中四島因故障和人為破壞,遭受了洗禮,剩餘全都被宛如生態穹頂的超級大水罩成功保護。


  這水罩的水雖然不厚,卻是不斷流動的活水,被侵染的水不停的流走,從而達成了較好的隔絕效果。


  可以說,這些被超凡力量加持的產業基地,可以說是這個世界、這個時代的經濟明珠。


  如果厚土宗能順利接手,在裁汰陸地大軍的同時,能養起一支強力的海軍,更好的應對瀚海宗收縮後,妖族對沿海島鏈的侵蝕。


  可厚土宗沒有表現出哪怕一絲一毫的體諒,其言辭行事間透露出的態度,充斥著幸災樂禍、乃至落井下石。


  瀚海宗投桃報李,心道:老子寧肯將三百年的心血都毀了,也一分一毫不便宜你個龜孫,等著妖族長驅直入捅你側肋吧!

  這就是雙方修士在尚都表現出的薄情、失德、智障背後的深層原因。當然,他們也確實比凡世權貴更不把普通人當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