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想通了
回到沈宅的李氏一直坐在房間裏發呆,她腦海裏把之前的事情都理了一遍,才發現她一直被仇恨蒙蔽這眼睛,其實有很多事情,隻要她深究,肯定會查出答案的。
可能她當初也是怕遇到現在這樣的情況,所以她選擇了糊塗的過著,這麽多年她一直不去打聽李家的情況,是不是怕看到他們過得不好。
這些答案現在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她現在心裏很亂,她已經不知道要怎麽辦了,原諒他們,自己心裏做不好毫無芥蒂,可是不原諒他們,自己又做不到眼睜睜的看著他們受苦,所以她現在心裏亂糟糟的,不知道要怎麽辦。
“吱扭”沈青瑤推門進來了,她看到李氏焦急的樣子,她心疼不已,對於李氏的事情她沒有經曆過,所以做不到感同身受。
她隻記得以前她看過一個電影是關於地震的,當時一個媽媽麵臨著選擇,救兒子還是救女兒,她看看兒子還有女兒,發出歇斯底裏的聲音,跪求救援人員:“我兩個都要。”
救援人員看她磨磨蹭蹭的,耽誤救援的時間,他們隻好衝她大喊:“隻能救一個,下麵是有一個支點,兩個一起救都會沒命,隻能救一個,在耽誤一會,兩個都救不了了。”
她的的當時那個老演員把媽媽的無奈和心酸演繹的淋漓盡致,最後她流著淚救兒子,當時女兒聽到媽媽的話,心中都對她充滿了恨意,她覺得媽媽拋棄她的,不要她了。
最後這個女兒得救了,她偷偷的跑去看了媽媽和弟弟,卻沒有在相認,知道她後來身為人母才知道當年自己母親的無奈和痛心。
沈青瑤不好評判對錯,都是窮鬧的,或者是這個時代造就的,她走到李氏旁邊坐了下來,看著李氏慢慢的把剛才知夏調查的結果了出來。
“娘,當年在河邊提醒你的人是任嫂子吧,這個知夏已經證實了是真的,還有董產婆的事情也是真的,還有一些您不知道的事情。”
“還有什麽事情?”李氏疑惑的看著沈青瑤。
“就是當初你什麽聘禮也沒有帶,隻有你一個人上了花轎,當姥爺他們送了五兩銀子給我那個奶奶,是你的嫁妝,這事我爹也知道。”
估計沈富貴沒有和李氏提,畢竟當初她那便宜奶奶可是根本就沒有打算把這錢給李氏,所以沈富貴也不敢提,估計是怕婆媳矛盾。
李氏坐在哪裏久久不語,最後她看著沈青瑤一臉期待的樣子:“瑤兒,你告訴娘,我要怎麽做,我要怎麽麵對他們,我不知道該怎麽辦。”
實話,沈青瑤也不知道要怎麽辦,前世她是獨生女,父母對她如珠似寶,所以她不曾體會過這樣的事情,她也不知道要怎麽解決。
“娘,你問問你的心吧,我做主把李家的人留下,留一晚上,你好好考慮一下,過會我就要去那個院子看看姥爺,順便安置一下李家的人。”
李氏看了看沈青瑤沒有話,問問自己的心,這句話去來輕鬆,做起來很難,有的時候自己的心也會欺騙自己。
沈青瑤在房間等了差不多一個時辰,差不多要到晚飯的時間了,她的過去安置一下李家的人,如果娘實在是麵對不了,她就隨便找個理由把人打發了。
沈青瑤剛走出來,就聽到李氏從房間裏走了出來,此刻的李氏看起來非常的明媚,整個人給人一種不同以往的感受,之前的李氏給人一種難以接近的樣子,現在的李氏看起來顯的很好相處,很溫暖。
她帶著明媚的笑容走向沈青瑤,爽利的開口:“瑤兒,要去竹園那邊安排晚飯吧,娘和你一起去,石榴一會帶話給廚房,告訴其他人,我們晚上在竹園吃,不要等我們。”
“娘,你這是想通了?”光看李氏的表情就知道,她這是接受李家人了。
“是的我想通了,設身處地的想一下,如果隻能救一個饒性命,就大哥還是二哥,救爹還是救娘,為娘思慮了好久都沒有答案。”
“最後我想找一個折中的辦法,我發現沒有,或許他們當年的做法是想犧牲最,得到的利益最大化吧。當年我娘家的家境貧寒,當初理解不了,現在我自己也是做母親的人了,所以也有點理解他們的想法了,我願意和他們試著相處,至於以後怎麽樣就順其自然吧。”
發生了那樣的事情,她做不到毫無芥蒂的和他們相處,不過她會試著和他們相處,任何人是要靠相處,才能有感情的,他們這麽多年沒有聯係,感情已經跟淡薄了,在日後相處中就順其自然吧。
“那就順其自然吧,隻要你開心怎麽樣都好,我們快去吧,別讓人家都等著急了。”沈青瑤挽著李氏的手往山莊走去。
李家的眾人已經見過李父了,沒想到隻是來了這裏一晚上,李父的麵色就沒有那麽灰白了,話都可以不用那麽費勁了。
他們一家人在李父的房間裏商議著下一步要怎麽走,李木生的大兒子李清豐今年已經十八歲了,早都已經到了也要親的年級,可是家裏的這個條件,誰願意嫁到他們家呢。
此刻的他有點焦慮,他看著李木生一臉的不讚同:“爹,我覺得這麽多年我們家裏錯的太離譜了,你當初怎麽就不努努力,靠自己的本事娶媳婦,犧牲了姑姑的幸福。”
“這也就罷了,既然事情已經做了,時候你們好好的跟姑姑懺悔,好好的道道歉,一家人哪有過不去的坎,可是你們偏偏揣著架子,都不願意先踏出一步,搞得現在這麽被動,我們家裏有一個賣女孩的名聲,哪家的閨女肯嫁給我。”
完他蹲在一旁雙手捂著頭,一臉痛苦的模樣。李金生的老二李青舜也已經要十七歲了,他很理解哥哥的痛苦,現在他們都已經到了這個年紀,現在連那些歪瓜裂棗都不願意登他們家的門,他們兄弟倆怎麽能不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