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大清疆臣。> 第一百零五章 乾隆最後的宴席

第一百零五章 乾隆最後的宴席

  “璐華。”這時,一個熟悉的聲音漸漸在三女身後響起,孔璐華回頭看時,果然是阮承信到了,也連忙走了過來,對阮承信施了一禮。阮承信倒是平靜如常,笑道“璐華,方才門口有個人送了些禮物過來,說是瑤華道人家中差來的,說這也快過年了,給咱家送了些鍋子。爹爹看那樣子,也不過是禮尚往來之物,這瑤華道人與伯元隻是詩文上的同好,卻也沒什麽做官的事要考慮,不如咱就收下吧,日後有了閑暇,再給他們回禮便是。”所謂鍋子即是今日火鍋。


  “爹爹說的也是,這瑤華道人聽聞剛補了奉恩將軍,雖是宗室,卻也隻是疏屬。伯元和他來往,自是原有交情的。這份禮就收下吧,隻是……爹爹,那瑤華道人送了什麽鍋子過來啊?”


  按清代宗室,在尋常爵位之外,另有一種封爵,上下共十二級,親王、郡王、貝勒、貝子等等,均為宗室封爵,卻是尋常滿人也無法得授。但奉恩將軍卻隻是這十二封爵中的最低一級,平級而論,隻相當於四品武官。這樣推論,弘旿的爵位其實還不如阮元的官位。


  “哈哈,這瑤華道人雖是疏屬,我看著倒也是誠心和伯元做朋友的。裏麵東西可多了,一鍋是鴨子,一鍋是野雞,還有一鍋像是羊肉,還送了些筍和醬菜,若是要收下,就快過去吧。本來就是吃飯的時候了,我看那筍已經做好了,若待得遲些,隻怕不好吃了。”阮承信道。


  “這樣啊,那快讓他們把鍋子送進來吧。”孔璐華笑道。說著也回來對劉文如和謝雪道“文如姐姐,雪妹妹,快回來吧!有上好的鍋子呢!玩了一天大家都冷了,正好暖暖身子!”劉謝二女聽了,自然也是開心,便匆匆安置好幾個雪人,隨即與阮承信、孔璐華一道回正廳來了。


  隻是看著眼前身後,孔璐華卻有些寂寞之感,似是還缺了個人,不禁向阮承信問道“爹爹,今日夫子他還是不能按時回來嗎?看這天色,該不會又等到一更天了,他才能辦完事吧?”


  說起阮元這幾日的情形,阮承信也不免有些憂心,道“其實爹爹對京官之事,也略知一二,即便公務繁忙,這申時也都該退值了啊?卻不知又有什麽事把他耽擱了,或許伯元在禮部做官,這要過年了,禮部也要準備各處的祭禮,元日的朝儀,還是要比尋常忙一些。還有南書房,或許……南書房也有些事要做呢?”


  “爹爹,公務繁忙,孩兒也能理解的,畢竟京官什麽樣,孩兒以前也不知道。可孩兒隻怕……咱們回來的時候,不就已經有了些風聲,說皇上與和珅之間,似乎要有些麻煩事了。這回了京城,又總是聽聞太上皇身體欠佳,這樣想來……爹爹,前些日子,我也曾問過伯元,他每日究竟在做什麽,為什麽這樣玩才回來?可伯元每次都說,是皇上重托,他不敢不為之。又一次,我問得多了,他方才與我說,說這一戰,卻是輸不得的,但隻要勝了,眼前就是清平世道了……若說是川楚戰事,夫子不會這樣謹慎啊?還是說,眼下皇上與和珅那邊,都已經有動作了?”孔璐華想著一月以來,阮元種種反常狀況和難以理解的言語,心中也不禁倍加擔憂。


  “這樣想來,璐華,你猜的或許有理。伯元他素來立身正直,若是皇上與和珅真有了什麽不可調和的過節,他絕不會袖手旁觀的。這是他心性所至,你卻也不要怪他,要是你真的心中不快,就怪我這個爹爹吧,這忠孝節義之語,不也是我教導他的嗎?”阮承信笑道。


  “爹爹說哪裏話呢?孩兒怎會責怪爹爹啊?伯元做的若是忠直之事,我自然支持他去做。可是……朝堂素來絕無情麵可言,伯元若是一旦……我還是有些擔心。”孔璐華道。


  “璐華,你相信伯元的人品,卻不相信伯元的才幹嗎?”阮承信笑道“伯元這個人啊,爹爹還是知道的,平日謙遜有禮,可心裏從來就不服輸,爹爹從小教他些兵法戰陣之事,他用來和裏堂玩耍,裏堂一次也沒贏過他。精研學問,他在行,可運籌帷幄,這是他的本色啊?以前我們揚州的汪容甫在的時候,和伯元是朋友,他可一直跟我說,論狂傲,他雖做到了極致,也不過是淮揚第二,而這第一,伯元是決計不會讓給他人的。你看看,這像你認識的伯元嗎?”


  “哈哈,夫子居然還有狂傲的一麵呢!”孔璐華聽了,雖仍在為阮元擔憂,卻也笑了出來。


  “是啊,容甫倒是給我們講過伯元和他的故事,待會兒吃飯了,爹爹也講給你們聽聽,怎麽樣?對了,既然伯元回不來,咱一會兒把楊吉也叫來吃飯吧。你們幾個兒媳我看著都未必能吃羊肉,楊吉不一樣,他當年在京城,可是什麽都敢吃啊。”阮承信倒是也放鬆了不少,一家人這一夜守著火鍋,言笑晏晏,倒也是平安和樂,隻是一夜歡宴過去,阮元卻一直未歸。


  直到將近二更,阮元的轎子才回到了衍聖公府。這時已然入夜,各門燈火均已熄滅,隻好由蔣二提著昏暗的燭燈,一點點摸索著送阮元回了臥房。


  隻是阮元還沒進門,便隱隱聽到了臥房中一絲淺笑之聲。


  “嘻嘻,姐姐的身子好軟呢……”


  “雪妹妹,這下你知道了吧?膽小鬼,羊肉一點都不願意吃,你看看姐姐,多吃些羊肉,身子才能軟下來嘛?”


  “我、我不是覺得爹爹講的故事有意思嘛?平日看夫子那麽瘦,居然還幫焦先生打過架呢……”


  “那你也要好好吃飯!”


  借著一絲微弱的月光,加上蔣二燈燭中的光芒,阮元已然看清,正是孔璐華、劉文如、謝雪三人一同睡在了自己床上。三人身材都還算苗條,因此擠在一起也並無不適。


  阮元看著相互依偎的三女,也不禁輕輕的笑了出來。


  “家中還有偏房,今日我先尋一處睡下吧。”阮元悄聲對蔣二道。


  “老爺,這,您怎麽能……”蔣二也有些不解。


  “無妨,這樣也挺好的。”阮元輕輕拉了蔣二往門外走去,走到一半,也不禁回過了頭,看著一片安謐的公府後宅。


  “爹爹、夫人,對不起……”阮元不禁自言自語道。


  此時,和珅與福長安的計劃,也已經進行到了一個關鍵時刻。


  “這樣說,你也看得清楚,阮元那邊,確實是把信送出去了?”和珅向福長安問道。


  “是啊,其實你也知道,我從來不會相信阮元能給咱們辦事。所以這一個月來,他身旁一直都有我鑾儀衛的親信跟著。但現在我是放心了,他南書房的位置、禮部的位置,我們的人都暗中搜查過……他讀的書是真多啊,倒也花了些時間。確實,現在他手裏,已經一封也留不下了。咱們的人也經常跟蹤他的轎子回家,一樣沒有不對勁的地方。”這一次福長安反倒是更加穩重。


  “那禮部和兵部呢?有別的動作沒有?”和珅又問。


  “沒有,兵部自從慶桂受了傷,幾個侍郎平日都是各辦各的事,誰也不管其他人。禮部……不就是紀曉嵐嘛,都快八十了,一天昏昏沉沉的,本來也不指望他做什麽事了,他也管不住人啊?那個德明我看也差不多,再說了,阮元禮部和南書房都要去,禮部這裏也知道,他來往禮部兵部,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不過有件事我倒是意外,這李潢我先前都不知,居然還喜歡算學,阮元與他這也算有了同好之處,他們兩人取得聯係,可比我想的要快多了。”福長安道。


  “他要是沒點真學問,我會讓他來我府上教書嗎?這樣看來,咱們前麵的計劃,就已經成了一大半了。”和珅看起來也漸漸鬆了一口氣,可還有幾個人有些不放心,又問道“現在剩下的關鍵,就是睿親王和定親王了,誠齋,你和他們最近有無交往?”


  “我都聯係著呢。”福長安也是早有準備“姐夫那個人你還不知道?平日成天的寫詩作賦,沒事還看那什麽《石頭記》,我聽你的吩咐,去隨便看了幾篇什麽真啊假的,就和他聊上了!他倒是和我說願意幫我們,畢竟他能繼承睿親王的爵位,阿瑪和二哥、三哥當年也幫了不少忙呢。再說了,他不幫我們能怎樣?若是真有什麽大事,讓他拉著侍衛去護衛宮禁,他能護衛得了誰啊?大不了我們自己造一份聖旨,把富銳的人也拉過來,加上我鑾儀衛,怎麽看都夠了。至於綿恩嘛……倒是有些難處,皇帝的事,他並不熱心,怎麽勸他他都不願意與皇上為敵。”睿親王原是清初多爾袞的封號,後來順治親政,一度將多爾袞一係王爵撤銷,直到乾隆之時才予以恢複,是以福長安有此一語。


  “這也是他應該有的反應,其實我這下策,即便是我自己,也實在是不願用的。咱們還是說上策吧,若是宮中一旦有變,隻要定親王能支持我們,保我二人眼下的位置,也就夠了。”和珅道。


  “其實致齋,你的難處定親王也明白。他也說,你與他反正也沒什麽過節,幫一幫你不是難事。畢竟他額娘姓富察,我也姓富察,這兩個富察放在一起,怎麽看怎麽像一家人嘛。不過另一件事,我不能擅自做主,不知你以下如何?綿恩說既然要支持你,那他自己說話也該更有份量才是,可他眼下並無差遣,使喚不動人啊?所以他想要你保舉他做九門提督。可這九門提督,你都做了二十年了,怎麽可以輕易與人呢?”福長安也將綿恩的想法告知了和珅。


  不想和珅卻不在意,道“其實九門提督一職,即便給了他,也是無妨。眼下該發的信,咱們都發出去了,對皇上而言,他現在已是投鼠忌器,我讓一個九門提督也無關緊要。況且步軍統領衙門這些人,跟了我二十年了,他們怎麽可能隨便聽別人的命令,反來威脅於我?再說了,你不是還有你的鑾儀衛嗎?步軍統領和鑾儀衛半斤八兩,或許鑾儀衛還有地利之便呢?他膽子可沒那麽大。更何況,我雖身兼多職,可總是隻有我一個人,一旦突生變故,僅憑我一人之力,不能兼顧宮中和外廷,吉綸、和舜武隻是郎中,又調不得人馬。所以這九門提督給了他,隻要他真心助我,那反倒是事半功倍。你下次見他時,就告訴他,隻要他願意保我眼下的位置,這九門提督我甘願讓賢,議政王大臣的身份,對他而言更是掌中之物。到時候我二人合力主持朝政,定少不了他的富貴。”九門提督本職隻是二品武官,下屬翼尉、城門領諸將校各有其職,辦理日常事務的就隻有下麵的郎中,是以和珅會有此言。


  “致齋,你這話說的,我又不懂了,什麽叫你不能兼顧宮中和外廷啊?還有,我鑾儀衛的地利之便在哪裏啊?”福長安似乎有些不解。


  “現在我也隻能告訴你,到了那一日,這些都會成為現實,步軍統領、護軍營、鑾儀衛、侍衛處,這條路通了,咱們的大計也就要成了。眼下你也無需多想,隻去把我方才所言告訴綿恩,也就夠了。”和珅心中似乎已經對未來做好了充足的準備。


  福長安也清楚,這個時候逼問和珅,反而會鬧得二人不快,也不再多言,隻繼續聯絡綿恩去了。京城的十二月末,官府中往往隻剩下清理賬目,發放賞賜之事,都是依照定例走流程而已。而隨著大雪的漸漸停歇,嘉慶四年的元日也就快到了。


  嘉慶三年的最後幾日,乾隆倒是忽然來了精神,漸漸可以下床走路,飲食上也漸放開了些。想著元日在即,這次元日也定當普天同慶,與王公重臣一道共度新年。


  而嘉慶四年的元日一到,乾隆便早早起了床,在幾個貼身太監的照看下,換上了一身最新的貂皮朝袍。鄂羅哩看乾隆這日神色,幾已恢複如常,也大著膽子,請了筆墨紙硯過來,向乾隆求了福字。乾隆自也應了,隻是下筆之時,仍是有些無力,幾個福字雖是一揮而就,墨跡看起來卻入紙甚淺,一大半筆劃都比尋常細瘦,竟還是有些元氣不足。


  接下來也是一如既往,乾隆和嘉慶一道往堂子行禮,行禮之際,嘉慶奉上奏表,請求向十數個因水旱致災的府縣發放賑糧,乾隆也一一應允。不過這一次,他便隻讓隨侍翰林下去批複,自己再不用筆了。


  隨後,嘉慶服侍著乾隆,前往乾清宮受王公朝拜,因擔心乾隆行走不便,太和殿的朝賀便隻有嘉慶前往,可嘉慶方欲動身,乾隆卻忽然道“且住,今日乾清宮飲宴,叫太和殿上眾人一同過來。鄂羅哩、呼什圖,你等快去吩咐,今日朕要在乾清宮一同與百官歡宴,所有酒席,快快備上。”


  太和殿受朝官員,曆年皆有百數,在乾清宮一道飲宴,未免有些逼仄。但鄂羅哩等人想著太上皇難得有一道聖諭,又怎有不遵之理?也隻得立刻通知禦膳房,把能拿出的酒宴器具,點心果脯,盡數拿了出來,至於酒菜,隻能盡力而為。一時之間,群臣也相繼被叫到了乾清宮,三跪九叩之後,乾隆也特許前排的王公大臣先行入座。


  乾清宮的宮宴本是為王公貴族而設,不少重臣雖是一品加身,卻也無緣一會,是以下屬太監們也多花了些時間,給所有一品職銜的官員都備了座位,先上了些美酒瓜果之物,至於其它菜肴,隻能一點點等禦膳房的回複了。阮元雖然已是二品,卻也隻得先站在一旁,看宮中是否還會新增席位讓二品官員入座,似乎也沒有多大可能。


  看著在座王公重臣都一一斟上了酒,乾隆倒是從容,也不問菜肴供奉如何,便道“今日是元日,朕退位做這太上皇,也是第四年了,朕很高興,你們也應該高興才是。這菜朕是不想等了,不如這樣,咱們先飲酒三杯,共享天下太平,如何?”


  群臣也都知道,這時前線戰事未畢,哪裏有什麽天下太平可言?但不管怎麽說,乾隆已經年近九旬,討個口彩也是年長之人的常見興致,於是也紛紛應和道“太上皇萬安,大清天下太平!”


  乾隆緩緩斟滿了第一杯酒,忽然看著宮門前的一線青天,歎道“你們知道嗎?六十四年前,雍正十三年八月,皇阿瑪去了,當年朕才二十五歲,比你們年輕多了,朕就要做這個皇帝了。朕剛坐上這個位置的時候,心中也曾經擔心過,擔心朕做不好這個皇帝,辜負了皇阿瑪傳位的聖恩。你們都說這做皇上,就應該萬歲萬歲萬萬歲,可朕也知道,自古以來,哪裏有什麽萬歲天子啊?朕即位的時候,沒想過自己能做六十年皇帝,做了六十年,還能當幾年太上皇呢。哈哈,論做皇帝的時間,朕不如聖祖仁皇帝,可朕卻比皇瑪法多活了二十年了……朕看著你們,你們之中也有雍正十三年的時候,見過朕登基的人吧?王傑、紀昀,你們還是孩子吧?可你們看看,你們頭上還有一根黑發嗎?都全白了啊?朕看哪,也就是這乾清宮前麵的天,過了六十四年,還是一樣的顏色呢。”


  “這樣想來,朕這六十四年過來,做的事也不少了,五免錢糧、三蠲漕賦、十全武功、開拓西域、六下江南、興修海塘、四庫修書、河道漕運……朕這輩子,過得不錯!當然了,朕知道,你們平日也在下麵總說,為什麽功成了,就都是朕英明神武,事敗了,就是因你們無能呢?其實這是你們不懂,朕不是這樣想的。有些事,一時沒辦好,朕也有責任,隻能說最後結果還不錯。但這六十年過來,大清有了今日,也不是朕一人之功,你等直廬籌劃,實心辦事,乃至沙場喋血,九死一生,朕都記得!”


  “這些日子,朕總是夢到先前舊人,仔細想想,朕對不起他們啊……張廷玉,朕應該以師禮視之,可朕不得不裁抑於他。傅恒,從來是朕的左膀右臂,可朕當時為什麽要讓他去緬甸呢?還有鄂爾泰、尹繼善、劉統勳、阿桂……所以啊,朕這第一杯酒,就敬這些為了我大清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重臣,你們也來敬酒吧,沒有他們,你等怎能如此安祥太平啊?鄂文端、張文和、訥親、來文端、傅文忠、尹文端、劉文正、劉文定、於文襄、阿文成,這杯酒,是朕該敬你們的!”說罷,端起酒杯,一飲而盡。


  乾隆所言,俱是乾隆一朝同時身兼大學士和軍機大臣的骨幹重臣,張文和即張廷玉,來文端名為來保,劉文定名為劉綸,於文襄則是於敏中,乾隆朝首席軍機大臣共有八人,就是鄂爾泰、訥親、張廷玉、傅恒、尹繼善、劉統勳、於敏中和阿桂了。這些人並非俱得善終,訥親因大金川戰事不利,被乾隆處斬,連諡號都沒有。於敏中更是死後被曝出參與甘肅大案,所封榮譽俱被剝奪。但乾隆重病之餘,似乎也已經看淡了人生榮辱,君臣之分。平日對待重臣一向喜怒不形於色的他,這一日竟然選擇了與一朝臣子盡釋前嫌,杯酒化恩怨。


  而寶座之下,不少大臣也已經漸漸泣不成聲,劉墉是劉統勳之子,福長安是傅恒之子,那彥成是阿桂之孫,他們從來隻知道伴君如伴虎,卻怎知這一日,乾隆竟史無前例的將天下太平之功,分了出來給其祖其父?尹繼善之子慶桂在坐上,更是淚流滿麵,全身顫抖,他冬月裏受了傷,此時依然未能痊愈,還是身旁的禮部尚書德明扶著,才不至於突然摔倒。


  “這杯喝完了,再來第二杯。”乾隆倒是從容依舊,道“朕知道,你們平日做臣子的,起早貪黑,一生的心血,都耗在了那千片萬片摺奏之內,可許多事做下來,卻還是未能如願。所以啊,你們也有怨氣,想來想去,朕是不會出錯的,那一定是同僚之中,有些人假公濟私,從中取利了。所以幾十年來,你們臣子下麵的爭鬥,也從來沒有少了,朕也想著開解你等,可這人生了嫌隙,再想著恢複如初,哪裏容易呢?所以啊,朕今日這杯酒,也是敬你們的,你等無需多言,聽朕的話,就直接飲下,喝完這杯,你等盡釋前嫌,如何?”說著,自己又是一飲而盡。群臣看著乾隆已經將酒飲下,即便心中對同僚仍然抱有宿怨,又怎能再違逆上意?一時間紛紛舉杯,也各自飲下了。


  乾隆看著王公群臣,隻覺眼下忽然漸漸模糊,身子也輕輕顫了一下,但深吸了一口氣,身上還是恢複了些精神,便又斟上第三杯酒。看著眼前的酒杯,忽然笑了出來,道“其實朕也知道,出了這宮門啊,經常有人在背地裏傳言,說朕平日驕奢淫逸,不務正業,隻知道在圓明園裏享樂,卻忘了天下大事。還有人說,朕經常微服私訪,甚至還到宮外與一些……與一些人有染?哈哈,朕也不怪他們了,讓他們說去吧,我大清自有國史記錄,朕每日做了什麽,煌煌國史可鑒,朕不屑於和他們辯解。可話說回來,朕每日親自批閱這許多奏章,一年下來,也沒幾個安歇的日子,是為了什麽啊?是為了這大清江山,永固萬年!朕隻有如此,才對得起五世先祖,百餘年篳路藍縷的艱難啊?”


  聽到這裏,前排的許多王公大臣,也激動不已,紛紛站起,舉起酒杯道“太上皇盡心為國,天日可鑒!臣等願誓死以報,共保大清江山永固!”


  “好!那這第三杯酒,朕就敬這大清江山,願天下太平,江山永……”忽然之間,乾隆隻覺手中的酒杯漸漸沉重起來,就像一座不斷升高的小山一般,一點點向下壓著自己的手臂。最終,自己孤單的手臂,已經無力與那座高山相抗。


  他想說些什麽,卻突然發現,自己的聲音已經發不出來了……


  酒杯無力的落在了桌上,杯中的美酒一點一點,從杯中緩緩流出,流向桌簷,滴滴答答地落在地毯之上,又一寸一寸地流向了群臣腳下。


  而龍椅上的乾隆,也已支持不住,向後一側,臥倒了下去。


  “太上皇,太上皇!”台下群臣再也顧不得朝廷規矩,紛紛搶上,可龍椅乃是乾隆禦座,又有誰真的敢在龍椅麵前忘了君臣之儀?於是,越來越多的大臣堆在了台階之下,可除了乾隆身邊的嘉慶,其他人還是不敢繼續近前。


  隻有和珅仗著公相之身,好容易衝出了這一步,他從王公之中拚力擠出,三步並作兩步,搶上前來,和嘉慶一同扶住了乾隆。


  “太上皇,您怎麽樣了?”和珅一邊扶著乾隆,一邊側下左耳,聽著乾隆吩咐,乾隆的雙唇動了幾下,卻沒能發出一點聲音。


  “太上皇……是倦了?”和珅忽然自言自語。接著,他迅速轉過身來,對著台下群臣道“各位不要慌張,太上皇沒有事,隻是有些倦了!鄂公公,你快讓人把太上皇抬回去吧,太上皇沒事的!乾清宮酒宴,一切照舊,各位請自安心回去吧!”


  無論嘉慶還是鄂羅哩,都知道乾隆其實未發一語,和珅此舉也是為了維護朝堂穩定,使宮中不致陡然生變。於是二人也沒有一句反駁之語,鄂羅哩自帶著幾個心腹太監,扶了乾隆回養心殿了。而嘉慶也立刻站起,對宮中王公大臣道“皇阿瑪偶染小恙,想來是不礙事的,酒宴繼續進行,各位請自入座,再勿多言!”


  聽到這句話,王公大臣們也一一回到了自己的位置。有些座位方才乾隆倒下之時,因事出突然,已經被大臣們搶壞了,這時這些大臣也隻得自認倒黴,站在原來的座位之前,看著漸漸端上的菜肴。


  而這時端上的酒菜,也再無一人能安然享用了。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