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和珅與嘉慶,初次對決
朱珪道“伯元,你二人新婚燕爾,做老師的,原本也該送你一件大禮的,這兩廣是西洋特產匯聚之地,西洋之物,最精湛者,便是這鍾表了。這一對懷表,我聽十三行的人說,用的是西洋最好的技藝,時辰絕不會有半分差錯。上麵花紋,也正是相合的一對呢。伯元、少夫人,你二人回去以後,就可以定個時辰,到了那個時候,伯元你自做好準備,夫人呢,就可以遣人把加餐送過去。這樣試上幾次,伯元你自然也就習慣了,不會再有吃不下去的事了。伯元,你也不要再說謙遜之言,你從應鄉舉到今日,也不過十年光景,就有了這般出息,老夫是真心為你高興啊,這一對懷表,今日你們就隻管收下,不要再推辭了,怎樣?”
阮元和孔璐華見朱珪相助,雖然也有些不好意思,但朱珪有言在先,卻也不好推卻,便雙雙謝過朱珪,收下了懷表。
朱珪在學政署盤桓了半日,即便離去,他與王傑、董誥一樣,對和珅恨之入骨,但為人卻謙和很多。是以阮元雖然也問起過他朝中之事,他隻是歎息了數聲,並未明言。阮元也在臨行之際,祝願恩師北上一帆風順,自然也是希望朱珪入朝,得以匡扶朝政,解時局之弊了。
這數月來,阮元將自己在山東時所作詩文,和山東友人唱和之句,勒成一書,因想著山東學署之畔,有坐小滄浪亭,風景優美,湖光山色,相映成趣,是以也將此書稱為《小滄浪筆談》。這一日夜裏,阮元將最後幾首詩編定完畢,看著時辰隻到了一更,也不再讀書,早早回了臥房。
隻是看著孔璐華時,阮元卻覺得她有些悶悶不樂,不由得主動向前走來,打趣道“夫人怎麽了?可是今日許記這一餐,那西湖魚和東坡肉,味道不夠鮮美?”
“當然不是了,這許記的東坡肉,還很甜呢。已往所見燒肉,都是以醬汁濃鬱見長,這以甜氣見長的東坡肉,我還是第一次嚐到呢。”孔璐華道。
“那不是很好麽?”阮元笑道“若是夫人願意吃甜味的東坡肉,那有機會回揚州了,夫人可要好好嚐嚐揚州的樣式。論香甜,還是我們揚州首屈一指。”
“可是夫子,太甜了會不會讓我變胖啊……”
“若是夫人不喜甜食,其實也無妨。”阮元笑道“說起來啊,若不是揚州人,揚州有一道美味,可能大多不知道呢。揚州的燒鵝,可是真正的獨步天下,我們做鵝可不會做得甜了,相反,倒是與夫人的孔府菜有些相近呢。”
“夫子,我雖沒吃過鵝肉,卻也見過鵝啊,它長得那麽大,肉是不是也很肥啊……夫子,你該不會想把我喂胖,然後就不理我了,就可以理直氣壯的去找文如了?”
聽著孔璐華這異想天開的理解,阮元一時也有些不知所措,愣了半晌,方才笑道“夫人,文如她到底……是哪裏惹到你了?我怎麽覺得,在夫人眼中,文如竟一直都是個惡人呢?”
“那你讓我如何想她?”孔璐華聽著似乎也有些不滿意,道“你說我不該將她看做惡人,那我還委屈呢。那日七夕佳節,我好容易備下那許多菜肴,她卻在做什麽?飯才吃到一半,就不想吃了,她又把我放在哪裏了?你說她念著以前的主人,我可以既往不咎,那這又是怎麽回事?”
阮元想著,妻子既然可以對之前的誤會“既往不咎”,那麽隻要自己真心誠意,想來這件事是有解決之道的,也把孔璐華的雙臂輕輕搭在自己肩上,雙目注視著妻子一對妙目。想到妻子美麗動人,自己也不禁有些心動,好容易漸漸寧定心神,和顏悅色道“其實也不瞞夫人,前些日子,我也找文如問過,我相信文如的話不是假的,就像我也相信,夫人原本對文如並無敵意一樣。夫人的想法,我大致已經知道了,那麽夫人可願意聽一聽,文如又是怎麽想的呢?”
孔璐華看著阮元時,隻覺他語氣柔和,眼神清澈,想來是不會欺騙自己的,雙手靠在他雙肩之上,雖略嫌這對肩膀瘦了些,卻也莫名的感到了一種穩重。一時她略帶戒備的心思,也漸漸舒解了開來,便點了點頭。阮元道“夫人,文如與你,出身幾乎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夫人家中父母衣食,從來不致短缺,可文如她自幼便與父母分別,又是因逃荒之故,才到了揚州,所以她的心裏,就會產生患得患失之感,最擔心的,便是所有之物,一朝失卻。說來這事也是我思慮不周,常生入府時我公務繁忙,就把常生托付給了文如……”漸漸的,阮元也將那日劉文如所言心境,一一為孔璐華道出。孔璐華終是出身富貴人家,家中父母姐弟,又長年和諧,是以一時對劉文如的境遇,也不能全然理解。可她畢竟生長和睦人家,對外人雖也有疑慮之心,終究還是通達,不致過分偏執。是以心中暗自思索之下,對劉文如的反感之情也自然淡了不少。
隻是她畢竟嘴上不願服輸,雖然在阮元眼中,她眼神已漸漸柔和了下來,可還是說道“那……既然如你所言,她並無過分之心,可她畢竟那日還是先行離席了,那……那就是駁了我的麵子。既然如此,理當她給我道歉才是。”
“道歉的話,我想文如已經準備好了。”阮元笑道。“隻是文如一是膽子本來就小,二是妻妾之別,你在意,她也在意啊。可是夫人也該清楚,妻妾之別,對處於妾位的文如來說,是更加不利,若是你二人有了口角,依律法她要受杖八十,夫人卻可無恙。所以文如心中,對你並無恨意,卻有懼意啊。不過我想著,這個結也不是不能解開,隻是這解開的第一步,在夫人身上,卻不在文如身上。”
“你……你是想讓我主動去和文如談談?夫子這想法,是不是有些天真了呢?若是文如執意要和我過不去,夫子又當如何?”孔璐華說著,也有點不放心。
“夫人若是有了這個想法,隻管過去與文如一敘,我相信文如,當然,也相信你。若是文如對你真的有半分不敬,你隻管回來,將她不敬之處告知與我,我定當相信夫人。再說了,夫人入府這幾個月,一直與我同寢,文如就算想著從中作梗,也沒有機會啊?”阮元笑道。看著妻子神色漸漸放鬆下來,阮元也不禁問道“不過我倒是有些不解,夫人在曲阜的家人,我也見過,都是純良守禮之人,夫人卻為何對納妾之事,反應如此之大呢?”
“那還不是有些男子負心薄幸,害了我家出嫁的姐姐。從那之後,我才知天下之間,便是我等孔孟曾顏四族的後人,也多有薄情之人,邀寵之妾。若是我不多個心眼,萬一遇上的是我家姐姐嫁的那般人家,我這一生又該如何?”孔璐華說著說著,也終於把出嫁之前,在家中聽聞的外麵人家妻妾不諧,夫妻不睦之事,一一告訴了阮元。
阮元聽著,也殊無慍色,而是一如既往的和氣,道“不想夫人曲阜詩禮之家,竟也有這些不睦之事。這樣想來,也是我之前對夫人的關照少了,夫人入府這麽長時間,我才知道此時,該是我給夫人道歉才對。”想到這裏,看著眼前的妻子,又是愛憐,又是欣喜,竟再也矜持不住,雙手一送,將孔璐華抱進了懷裏。
孔璐華不意阮元竟在此時,第一次對自己有了這般親近之舉,也一時害羞得雙頰暈紅,可愣了半晌,卻沒有放開阮元,而是雙臂下彎,也緊緊抱住了他,頓覺身上暖意大增。她也再忍不住,對阮元道“都是你不好!這些家事,之前也不和我商量,竟讓我以為你全無主見呢。家中弟弟到了伯母那裏住,不想伯母她……她一直想獨攬我孔家大權,於氏家人,出入孔府全無忌憚。甚至……甚至還屢次問起弟弟,說要代用孔府印信……”說著說著,也不禁掉下淚來。
阮元這才知曉,原來孔璐華之所以之前悶悶不樂,乃是因家中來信之故。信是孔憲增代孔慶鎔所書,言及於氏多番討要家中印信,甚至強迫孔慶鎔在任用於氏家人的文書上署名。孔璐華與孔慶鎔的繼祖母程氏此時尚在,為維護孔府權威,自然不依,收了印信說什麽都不願交出,於氏幾乎每日都去索要,數月之間,孔府已是一片亂象。孔憲增早已出了大宗之家,對大宗內部的權力之爭,無朝廷強令則不能輕易過問,是以也隻能看著孔府內耗,一時想不出辦法。
阮元聽著,雖然對夫妻之事尚有顧慮,可眼看妻子柔弱之態,也不禁心生憐惜,漸漸將孔璐華抱得緊了,隻覺妻子雖然瘦弱,可身子柔軟,竟是說不出的舒適。心中略一沉思,道“既然夫人和上公都沒有辦法,想來這件事隻靠孔府一家之力,是不好處理的了。不過我想著,孔府與太上皇之前交往頗多,聖駕親臨曲阜的詩文,我都見過不少。孔家既是聖裔,即便尋常官員介入,隻怕說起話來,也顯得分量不足。可若是將此事上奏皇上和太上皇,說不定能有一個讓大家都信服的公斷呢。”
“可是這樣真的合適嗎?”孔璐華有些疑惑。
“眼下能讓你伯母與祖母都信服的人,或許也隻有皇上和太上皇了啊?再說了,即便尋常官員有了決斷,若是孔府之中,將此事漸次上達,皇上和太上皇總有一日也是會聽到的。既然如此,倒不如先給京城上奏為好。”阮元道。
孔璐華想著阮元之言,確實有理,便也決定次日給父親回信,讓他想辦法“上達天聽”了。隻是阮元夫婦這時都無法預料到,乾隆得知孔府內爭之後,因念著於氏的婚事是自己當年所賜,竟將孔府印信執掌之權,全部交給了於氏。嘉慶對此頗不認同,但懾於父親威嚴,也不敢出言反對。但無論如何,孔府總是漸漸歸於穩定了。
而孔璐華對於阮元的身體,竟也似漸漸有了依賴之感。這日入睡不久,阮元便發覺身上清香撲鼻,醒來看時,竟是孔璐華抱住了自己,睡在自己身上。阮元也輕輕搖了搖她,可她的力氣,竟然越來越大,說什麽也不願意放手。
或許自己和孔璐華已經漸漸像是一對夫妻了吧……阮元也暗自想著。可是,在他心中,有些心結卻似乎還不能解開。雖然自己也暗暗想著,那一天可能不會太遠了。
這個夜晚,他還是克製住了自己,隻是反過來也抱住了妻子,雙雙睡去。
阮元的家事,看起來已經解決了不少,可朱珪的入京之路,卻遠沒有想象中那般順利。
這年八月,西南的戰事依然膠著不下,和琳經過數月督戰,也和福康安一樣染上疾疫,在軍中病故。所幸此時反清部隊,已經被福康安與和琳消滅了大半,餘者完全不成氣候。朝廷又將雲貴總督勒保調到前線,終於平定了湘黔反清戰爭。
而就在朱珪進京的同時,和琳的死訊也已經傳到了和珅耳中。和珅聽了,自是又驚又悲。這日他在乾隆車駕之前,回了京城主持川楚兵馬調動,好容易得了空閑,去福康安府上時,隻見福康安的靈柩已經從貴州運了回來,福長安也正在一旁泣不成聲。想來福康安之死,也使他這個弟弟失去了一大依靠,而和琳一死,和珅也失去了一個強援。想到這裏,和珅也悲從中來,再也無法克製,竟與福長安一道痛哭起來。
哭著哭著,福長安也對和珅道“致齋,眼看著再過幾日,朱珪就要入朝了,你說,若是皇上真用了他做大學士,下一步他們想針對我們,可就容易多了啊。眼看著三哥沒了,希齋也不在了,咱們現下的情況,可如何是好啊?”和琳字希齋,福長安這裏便以字稱。
“如何是好……”和珅想著大半年來,自己一直小心謹慎,不敢在嘉慶麵前有半分過失,不想嘉慶卻暗自調遣人馬,處處都對自己不利。想到這裏,也不禁怒從心生,對福長安道“無妨,王傑、劉墉,他們都老了,眼下能對咱們構成威脅的,隻有董誥和朱珪,這兩個人……哼哼,你當是他們全無過失可以指摘的麽?隻要把他們兩個扳倒了,日後你我的地位,一樣是穩如泰山!”
和珅執掌吏部多年,對朝中重臣之間的關係,可謂了如指掌。不過數日,一個周密的計劃便漸漸有了雛形。
這日下午,從避暑山莊南下的車駕進駐了常山峪行宮,嘉慶擬好了上表,想著隻要見到父親,就將朱珪之事呈上,請父親批準朱珪補任大學士。可表文剛剛擬畢,呼什圖就來到了嘉慶寢殿,說乾隆已臨幸行宮正殿,讓他立刻前往回話。
入得正殿,隻見乾隆已經在龍椅上端坐,和珅與董誥一左一右,在蒲團上跪著。此時阿桂與王傑皆已老邁,是以董誥得到了乾隆更多任用。但嘉慶心中也有些疑惑,和珅之前已南下京中,主持川楚戰事,這時卻突然出現在行宮,想來多半是有對自己不利之舉。
想到這裏,嘉慶也不敢先說朱珪委任之事,隻在二人中間向乾隆叩拜過了,道“不知皇阿瑪有何急事,今日方才進了行宮,便召來兒臣與二位大人?還請皇阿瑪示下。”此時他已做了皇帝,可大權仍在乾隆手中,是以拜見之禮,依然如舊。
“顒琰……不,應該叫你皇上。”乾隆冷笑道“做了皇上大半年,你也有自己的想法了,想用自己的人了,是不是?若不是朕詔你過來,今日你也要過來,與朕商議大學士補任之事,而你備選之人,是兩廣總督朱珪,朕說的可對?”嘉慶聽著父親口氣,隻覺越來越不對勁,可這件事自己本已籌劃了數月之久,想著即便這次搪塞過去,日後也總要議及,便不再猶豫,點了點頭。
“你看看你用的是什麽人?!”乾隆怒道,說著,將一封奏疏擲到了嘉慶麵前。嘉慶大驚,打開奏疏看時,隻見這是一封來自閩浙總督魁倫的上疏,言及福建洋麵,這一年間海盜漸多,官軍顧此失彼,往往不能製住海盜,又言及所擒獲海盜中,多有來自安南之人。嘉慶看著,不禁手心冷汗漸生,若是這封奏疏屬實,朱珪入京之事,隻怕要耽擱了。
原來六年之前,安南西山阮氏的阮光平遣使入北京慶祝乾隆八旬萬壽,被封為安南國王,可此後不久,阮光平即便去世。其子阮光瓚年幼,不能服眾,前廣南朝的阮福映趁機舉兵反攻西山朝,西山朝眼看形勢不利,索性向兩廣地區招募亡命之徒,前往安南受雇傭作戰,兩廣本就有不少貧困漁戶,這時紛紛西進。更有甚者,部分漁戶在安南戰事中獲得了武器部屬,便鋌而走險,成了海盜,頻繁侵擾東南沿海。西山朝對這些情況也無法控製,而且為了在內戰中取勝,也索性聽之任之,隻要這些雇傭軍為自己作戰,在兩廣、閩浙有寇盜之行,也在所不問。是以乾嘉易代之際,東南海警頻傳。這時魁倫上疏言及海寇之事,按常理推論,既然海寇從安南東來,就必然經過兩廣海麵,那麽,作為兩廣總督的朱珪自然難逃幹係。
嘉慶自然清楚父親給他這封奏疏的用意,這奏疏中本未提及朱珪,可魁倫與富察家有舊,是以雖然和珅與他交往不多,福長安卻知道閩浙海寇之事,也知道魁倫自福康安去世之後,急需在朝中尋求內援,這時福長安對他伸出援手,他自然願意主動依附。至於和珅,雖然之前也對他告發伍拉納之事頗為不快,但斯人已矣,還是現實利益更為重要。之後和珅再借刀殺人,將這奏疏特意拿了出來,又對乾隆稍加“點撥”,朱珪縱寇之罪,就自然成立了。
想到這裏,嘉慶也不禁爭辯道“皇阿瑪,這海寇之事,兒臣也有聽聞,海寇橫行南洋之上,從來沒有蹤跡可尋,便是跳過兩廣,徑自襲擾閩浙,亦是常事。朱珪升任兩廣總督不過半年,又趕上入朝之期,無力清剿海寇,也在情理之中啊。”
“你還在為他狡辯?”乾隆怒道“朱珪之前就是廣東巡撫,這海寇之事,他怎能不知?他在廣東也有三年了,竟還讓這幫海寇如此放肆,若說他無過,那海寇橫行,難道還是朕的過錯不成?朕想起來了,朱珪是你授業恩師來著。皇上,你做了皇帝了,第一件事,就是市恩於師傅嗎?”
嘉慶聽著,一時也難以爭辯,其實朱珪雖然之前做了兩年廣東巡撫,可廣東督撫同城,兩廣軍務,大多要由之前的總督長麟作主,朱珪即便知道海寇之事,也無力主管。而乾隆這時,更是由公及私,從質疑朱珪剿匪不力,上升到嘉慶濫用私人,這樣攻心之論,又讓嘉慶如何回答?
忽就在這時,一個聲音在嘉慶身旁響起“回太上皇、皇上,臣以為,朱珪之事,既然太上皇已有明斷,自可交部議處,臣等亦當秉公處置。可太上皇是英明聖哲之主,皇上仁孝之名,亦遍於海內,臣曾聞聖主無過言,若太上皇以師傅之事,相詢於皇上,隻怕萬一傳了出去,對太上皇、皇上聲名,皆有損害。是以臣鬥膽進言,此事交部即可,請太上皇、皇上三思。”嘉慶沒有想到,這時竟是董誥出言進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