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桃花塢> 第124章 賜官十二個

第124章 賜官十二個

  楊義萬萬沒想到,自己說錯了一句話,就把這自由世界給斷送了。看著李世民那幸災樂禍的樣子他就明白,李世民不會那麽輕易的放棄這個給自己封官的好機會。


  其他人也不是傻子,當看到李世民和楊義的表情後,都知道接下來會發生啥事情了。


  反應最快的是程咬金,他走到李世民麵前“啟奏陛下,臣的左領軍衛還有個錄事參軍出缺,還請將楊小子安排到俺……”


  “憑啥?剛才陛下不是說了嗎?楊家小子任刑部郎中!怎麽?你程咬金想搶我的人不成?”劉政會見程咬金出聲了,他便感覺不妙,立刻大聲打斷。


  “你這裏不是還有刑部郎中嗎?俺那裏是真的沒有錄事參軍,你才是搶俺的人啊!”


  “程憨貨,誰說有就不能要了?我現在就讓杜懷升上去,再讓楊小子當這個刑部郎中!你想咋地?”


  “你們都別吵了,某吏部還有個員外郎空缺,請陛下降旨,封到某吏部去。”長孫無忌走到李世民麵前,躬身行禮說道。


  “楊小子不懂做官,他當不了那勞什子員外郎!這裏沒你啥事兒?”


  “某覺得,你沒考慮過楊小子的感受,要是員外郎不合適,就外派去當個折衝都尉如何?”


  程咬金和劉政會氣急敗壞,紛紛展開了對長孫無忌的攻勢,三人吵吵鬧鬧的爭辯起來。


  杜懷等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大眼瞪小眼的,都看著這些大佬爭吵。可一想到這是為爭收攬那小子,他們的臉色不由個古怪起來。


  楊義看著這三人你爭我奪的,好像自己是他們的囊中之物一般。他萌生了退意,一小步一小步的往後退,當快要退到門口時,轉身就跑。


  “好了,都別吵了!”李世民對吵吵嚷嚷的三個人大喝一聲“都別吵了,楊小子都跑了,你們還不快去追!”


  三人轉頭看向公堂外,那裏已經空空如也。在不遠處的門口外,正有個身影一閃而逝。


  程咬金起的大吼一聲“抓住那小子,誰抓到了就是誰的!”


  他喊這一嗓子,便飛快的跑了出去,劉政會急眼兒了,也尾隨而去。長孫無忌倒是也想去,但是他那肥胖身體不允許啊!


  李世民和長孫無忌互看了一眼,都露出了陰謀得逞的笑容。隨即也不理會其他人,便大懶懶地出刑部公堂而去。


  杜懷現在才知道,原來那楊家小子的聖寵這麽隆。幸好自己結交了他,要是他當時來的時候,便不將他放在眼裏,那就錯失了這未來的大樹了!

  楊義出了刑部衙門一路狂奔,跑的上氣不接下氣,但他還是咬牙堅持,這時候他才想起,自己的馬還在刑部馬廝裏。想回去取已經來不及了,他隻希望那幾個傻叉沒有發現他溜了,能讓自己跑得遠一些。


  隻是,要令他失望了!

  雖然朱雀大街在宮城這一段沒有多少車輛,但有許多巡邏的士兵啊!那些士兵看到這小子在前麵走,後麵還有兩個人追著,就懷疑這小子可能在這裏犯了事。


  雖說,這宮城在舉行重大活動時,有時候也會對外開放。但沒有活動時,卻是禁止外人進入的,這小子這樣慌慌張張的逃命,八成是闖入的外來者!

  所以他們不敢怠慢,紛紛向楊義包圍而來。後麵的兩人看到這個情形,不由哈哈大笑起來。


  最先出聲的還是程咬金,他扯開那破了嗓子大喊“把前麵那小子抓住,俺重重有賞!”


  “誰抓住了某賞一兩金子!”


  “誰抓住他俺讓他官升兩級!”


  這些兵一聽,這還得了。能在這裏叫俺的,還是那副破鑼嗓子,誰不知道他是宿國公程咬金?

  楊義見已快跑到街口了,如果沒人擋著,隻需放個屁的功夫,便能跑出去了。


  可這是什麽鬼?


  前有狼群,後有猛虎,要怎麽破解這個局?他邊跑邊想,希望到前麵圍堵的士兵跟前,想到脫困的辦法,但他卻怎麽也想不出來。


  後麵的兩個家夥已經停下了馬,饒有興趣的看著楊義向前跑。他們留在原地嘿嘿的笑著,連那句誰抓到就是誰的話,都忘記了。


  前麵圍堵的人數並不多,也就二三十人,一字排開堵在坊門口,人和人之間的空隙比較大。楊義終於看到了破綻,他心生一計,決定冒險一試。


  當距圍堵的人還有兩三丈時,楊義突然加快速度衝刺起來。圍堵士兵紛紛凝眉,舉起長槍就向楊義刺來,他們守在這裏,隻要擺開這進攻的陣勢,哪怕是國公也得停下腳步,見這小子如此不知好歹,他們才不會客氣。


  楊義眼疾手快,見幾杆槍就要刺到麵門時,他突然就地一滾。利用衝勢的慣性又翻了兩個跟鬥,非常快速的,從這排士兵之間的間隙中閃出,然後爬起來繼續往前跑。


  兩人騎在馬上,看到楊義這幹淨利落的動作,他們的笑容瞬間僵了。那些圍堵的士兵也亂了手腳,紛紛調轉槍頭,尾隨著楊義追去。


  “駕!”最不講武德的程咬金,第一個拍馬向前狂奔,餘下的劉政會兩眼一突,跟著也拍馬而去。


  楊義幹淨利落的,從圍追堵截中逃了出來,一個衝刺便出了宮城的範圍,然後咬牙向著對街的人群衝去。他的想法是衝進人群,利用人多的地方,趁對方眼花時躲起來,讓他們找不到,然後隨著人流往長安城外而去。


  楊義是幸運的,他成功在一匹駱駝的側麵,跟隨著駱駝緩緩向前走去。但這匹駱駝不是向東行,也不是往西去,而是往南走的。


  而那兩個騎馬的家夥,也在這匹駱駝不遠處轉悠。楊義想脫身,一時半會還做不到。


  楊義邊留意那兩個家夥,邊往前走,小心地隱藏自己,不露出馬腳。


  但他沒有注意的是,有個胖婦人在他的右後側跟著他,這個胖婦人不是別人,正是李靖的夫人紅拂女。


  他跟著楊義有段路了,見他鬼鬼祟祟的,躲在那匹駱駝的側麵,這就引起了她的好奇心。她決定跟上去看看,看看這小子到底在幹嘛?


  當看到劉政會、程咬金時,他便明白過來了。八成是這小子又犯事了,這小子明明是跟靖哥哥去打仗的,可他卻出現在這裏,極有可能他是個逃兵。


  紅拂女想到這裏,氣就不打一處來,決定整整這小子。就在他準備行動時,又有兩匹馬從不遠處來了,上麵坐著不是皇帝和長孫無忌又是誰?


  紅拂女不敢怠慢,迅速出手抓住楊義的後領,一把將他提了起來。然後快速的往皇帝那邊走去,也不管楊義在他手上拚命掙紮、叫喊。


  楊義到現在還不明白是誰抓了他,隻覺得後背枕的地方軟軟的,應該是個女人。他不由得拚命地掙紮了起來,因為太舒服了,隻是任他怎麽掙紮都無濟於事。


  當他看到前麵笑盈盈的李世民時,他知道改變不了自己的命運了。真是出了狼窩,又進虎口!

  楊義突然被後麵的人放開了,他一個踉蹌就摔到了地上,摔得他手腳火辣辣的疼。


  “紅拂見過郎君!”紅拂女走到李世民麵前,丟掉手中的楊義,才向李世民行禮。


  “現在是大街上,夫人不必多禮。”


  紅拂女見李世民微服出宮,所以她才叫李世民為郎君。既然李世民微服出訪,那就是不能叫他陛下的,隻有腦子帶坑的人,才會當麵暴露皇帝的身份。


  李世民看了一眼趕過來的劉政會、程咬金等二人,微笑的轉頭看向紅拂女“看來這小子,始終要栽在你夫妻二人手上。”


  “郎君這話何意?紅拂不解!”


  “你問他們!”李世民一指那兩個已經下馬的家夥。


  那兩人苦笑了一下,並不說話,隻是眼睜睜的看著地上的楊義。此時的楊義還在裝死呢,趴在地上不想起來。


  李世民目光一凝,盯著地上的楊義“如果你想一輩子躺在地上,就朕讓人直接將你打成殘廢,讓你一輩子躺著就好了。”


  楊義非常利索的站了起來,雖然他知道李世民這句話隻是說說而已,但皇帝的話可是金口玉言。萬一成真了呢,自己豈不是太虧了?

  “現在你服氣了沒有?”


  “自然不服氣!臣說過,如果明天臣還在長安城,臣才會答應你的條件,但還有半天和一晚上呢!”


  “你小子在裝傻,行啊!那朕先回去了,明天早上再來找你。”李世民裝模作樣欲走。


  楊義看著李世民明顯做作的樣子,又看看劉政會、程咬金那倆貨不懷好意的表情。他當然明白,自己這破嘴說出這樣的話,那不是送給對方賜官的借口嗎?

  紅拂女一臉茫然,不知道他們君臣在說些什麽。連忙看向程咬金,意思是讓他解釋一下這是咋回事?

  程咬金嗬嗬一笑“楊小子說,如果他明天還出現在長安城,他便接受陛下的封官!”


  紅拂女也是冰雪聰明之人,光聽程咬金這一句話,他便明白了啥意思!隨即當場表示“既然如此,楊小子今晚就到我家去住,等著明天陛下下聖旨。”


  楊義都要哭了,他用腳指頭想都能想到,自己那句欠考慮的話,肯定會掉進這些人的網裏。


  李世民裝模作樣的正欲上馬,聽到紅拂女這話,他高興得笑了“楊義聽封……”


  “郎君……”劉政會、程咬金二人聽到李世民這樣猴急的話,不由得對他打眼色。意思是大街上不要這樣搞,太驚世駭俗了。


  長孫無忌也過來,拉了拉李世民的袖子“陛下,能封這小子一次官不容易,回去從長計議。”


  李世民斜了楊義一眼,點點頭說道“將這小子帶上,回去再說。”


  說完便翻身上馬,朝宮城而去。


  長孫無忌等人,分別和紅拂女打完招呼,帶著楊義也往宮城而去。


  第二天,一隊百人的千牛衛將楊義送回了縣伯府,隨之而來的便是一張聖旨。


  王豔趕緊命下人掛紅綢、擺香案,一家人雞飛狗跳的,忙得不亦樂乎。而罪魁禍首卻麵如死灰,像是要上斷頭台一樣。


  再不情願也沒辦法,宦官的公鴨嗓子適時響起。


  “華陰縣伯,遊擊將軍楊義,通軍事,曉謀略,為國事獻計獻策。封定襄道行軍大總管帳下錄事參軍事,又精通兵法,勇武過人,封校尉。


  其文才出眾,通古令,辨未來,詩詞歌賦,信手拈來。封禦史中丞,封四門博士,封國子博士,封侍禦史。


  楊義博學多才,對其他亦有涉獵因通曉音律,作《神仙下凡》《天兵戰曲》,封太樂令。會醫理,創天花種痘法、傷口縫合法,封太醫博士。懂農桑,創冬小麥種植法、造曲轅犁、水車、大鐮刀,封司農寺少卿。曉刑罰,首創水刑,封刑部郎中。精百工,建石壩,封將作少監。


  武散官升為明威將軍,從四品下!”


  “臣謝主隆……”


  “明威將軍,還沒說完呢。”宦官尷尬的笑了笑,清了清嗓子又道“由於賜官不易,除錄事參軍、校尉,由定襄道行軍大總管李靖安排外,所有之實職官均為掛職,無薪奉,等上任後再發!”


  嗤!十二個官!在場之人不由倒吸了一口涼氣!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