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桃花塢> 第42章 為了衝喜

第42章 為了衝喜

  當李世民聽了楊義的話後,立刻決定,將楊義、孫思邈也帶進宮。


  楊義身體雖然不適,但有孫思邈在,想來也不會有任何事情。而楊雲則被李世民打發回金溝村去了,那邊是楊義的根基所在,不能沒人照看。


  剛上馬車那一刻,楊婕妤忍不住將楊義抱在懷裏“義兒,真是苦了你了。姐姐很無奈,沒能幫到你。”


  楊義突然被一個女扮男裝的人抱在懷裏,頭枕在他胸前的柔軟,鼻子聞著她身上發出少女的幽香,某處不由自主的便有了反應。


  楊義心裏大罵,自己都渾身無力了,你這狗東西居然還能硬得起來,這可是我姐姐呀!


  其實,李世民要求他和孫思邈一起到宮裏居住時,楊義在無意中便發現,有一女子正眼睜睜的看著他,看得楊義心裏都有些羞澀。


  但心裏想到,這個人和李世民一起來的,不會就是自己的那個姐姐吧?看她女扮男裝的樣子,滿臉的脂粉味,一點都不像男人。


  雖然心裏這樣想著,但嘴裏卻假裝疑惑問“姐姐?”


  楊婕妤破涕為笑,將楊義扶正,然後幽幽說道“也對,你不認得姐姐也不奇怪,當年姐姐進宮時才虛歲十三,你也才四歲。”


  楊義聽了楊婕妤的話,忍不住猛的看向李世民,卻被他一眼給瞪了回來。


  李世民分明從對方的眼睛中,看出了“禽獸”二字,心裏不由得有些惱怒。


  心想你這混小子懂個屁,當年朕娶親,是由朕來決定的嗎?朕也是身不由己啊!你想想朕,王府之中全是十三四歲的小姑娘,你讓朕該如何?

  馬車晃晃悠悠,顛簸得楊義的臉色變得更白了。不知過了多長時間,車終於停下來了。


  楊義這還是第一次進入傳說中的皇宮,隻見宮牆巍峨,殿宇林立,其間林木繁盛,有種恍入仙境之感。


  下了馬車,隻見天已漸黑,楊義見麵前殿宇的門楣有個牌匾,上麵書寫著三個打字“弘文館”!

  楊義看得臉色一僵,還以為去進宮能住進某座大殿吧,沒想到是送來弘文館。


  弘文館,是武德四年在門下省開設修文館的前身。武德九年八月,李世民即位,才改名弘文館。


  館內藏書有二十多萬卷,設學士多名,掌管校對書籍、教育學生等,如朝庭有什麽變革,或有什麽禮儀慶典,都要前去參加。


  設校書郎二名,掌管校對曆史,梳理名家經典等。還設有史令、著作郎等十數個官職,設館主一人,總領館務。


  弘文館有學生數十人,都是皇親國戚等貴族後矞、勳爵子弟。均由學士製定詩、史、書、法等課程來教授。


  李世民讓自己住進弘文館,是對自己另有所圖,還是別的地方自己不能住?或者是說,他不想讓自己賺錢了,想關自己一輩子在這修書?

  可是,李世民的算盤可能要落空了。因為楊義的誌向在經商賺錢,而不在這武文弄墨,至少在楊義看來,這個時代做文史一類的官員都是窮酸。


  李世民將楊義、孫思邈丟在了弘文館,便和楊婕妤走了。


  接待楊義的是弘文館著作郎虞世南,他是當世大儒,也是十八學士之一,更是李世民的智囊!

  弘文館內除一些值夜的官員外,並不需要所有官員都住在這裏。所以楊義和孫思邈來時,這裏隻有一名值夜的官員和數名下屬書吏。


  這名值夜的官員就是虞世南,他此時已近七十歲,本是不用值夜的,可他卻偏執的要求值夜,誰勸都不聽。


  今夜在書房寫文章的他,聽到有人來報說皇帝來了。他趕緊放下筆,穿了件厚衣服,便匆匆出門而來。


  此時已是八月,已開始有北風成規模南下了,晚上值夜是很冷的。


  虞世南來到弘文館正門,見是見到李世民了,結果話還沒說上兩句,李世民便丟下兩個人就走了。


  虞世南非常鬱悶,因為李世民並沒有告訴他,這兩人是什麽身份。但他可不是蠢貨,能和皇帝同輦而來,肯定不是俗人,這點虞世南還是能看得清楚的。


  虞世南看著這一老一少,老的是孫思邈,他認識。少的氣宇軒昂,高大俊逸,極是不凡。


  虞世南自然不敢怠慢,急忙親自給二人安排住處,噓寒問暖,甚是熱情。


  弄得楊義都在懷疑,這還是人人景仰的當世大儒嗎?看他那熟悉的溜須拍馬功夫,簡直就是一馬屁精!

  如果讓虞世南知道楊義有這樣的想法,肯定會引經據典的將楊義從頭罵到腳。居然將他的熱情當作拍馬屁,皇帝的馬屁他都不拍,你楊義是什麽東西?

  三日後的清晨,迷霧茫茫。


  早起的鳥兒已不見了蹤影,許是跑南方過冬了吧。屋頂的瓦上、地上的草叢裏,均鋪上了一層薄薄的露水。


  楊義一早起來,便感覺到了早上的涼意。隨即就在房前的院子裏打起了拳,幾套拳下來,已渾身濕透。


  當他要找水洗澡時才發現,此處雖有水井,但卻未設洗澡設施。楊義不由暗罵李世民,光會作秀,但不會做人!


  楊義無奈,用衣服胡亂擦幹汗水,就這樣光著膀子站在院子裏,等身子幹了之後,才穿上衣服。


  他在院裏打拳那麽大的功靜,居然沒把孫思邈那老道吵醒,楊義也不管他了。


  穿好衣服的楊義,此時正在館內溜達,各級官吏正有條不紊的做事。


  看到楊義這陌生的麵孔時,雖然懷疑楊義的身份,但也沒人在意他,隻是怱怱看了一眼,以為他是新來的哪個郡王或國公的子弟。


  楊義走著走著,居然和程處默不期而遇,看他那無精打采的樣子,這家夥竟然沒看到自己,當自己是透明的。


  楊義趕忙重重的咳了一聲,把已走到楊身邊的程處默嚇得跳了起來。


  正嚇得驚魂未定的程處默可不管其他,掄起他那大拳頭就向楊義打來。楊義眼睛一眯,身形一閃,一巴掌甩在了程處默的臉上。


  “啪!啊!”兩個聲音幾乎同時響起,隨即便傳來一陣噪雜的腳步聲。


  隻見場中,楊義負手而立,氣定神閑。地上半躺著程處默,左手捂著臉,右手撐著地,眼睛如牛眼,嘴巴能塞入拳頭,嘴角還有哈喇子流出,看著極惡心。


  周邊圍著一圈人,應該有二三十人,個個睜大眼睛看著楊義,一臉不敢置信的樣子。


  程處默在弘文館戰鬥力爆棚,除了那幾個大儒,沒人敢惹他。今日卻被人狠狠扇了一巴掌,而且還是個新來的,恐怕有好戲看了。楊義在這些人眼裏,看到了一種幸災樂禍的表情。


  正在這時,一個大儒走了過來,楊義聽到有人小聲說話“於學士來了,這下戲更好看了。”


  待到於學士走近時,楊義看到這是一個四十歲左右的中年人。長得慈眉善目,鼻子寬大高聳,滿臉長髯濃須,中等的身材有些微胖,走路四平八穩。


  他來到楊義麵前,微眯了一下眼睛“你是何人?為何到此?為何動手打人?”


  楊義還在打量這大叔呢,聽到對方問話,心想應該是這裏的老師吧,於是拱手作揖“小子楊義,在此借宿,並未打人。”


  “啊!他就是楊義……”


  “哪個楊義?”


  “楊義是誰,他很有名……”


  “就是三打宿國公,吃蝗蟲,拒接聖旨,封開國縣男那個楊義!”


  “哦!原來是他,他就是那個楊義!”


  “偶像啊!”


  “……”


  當楊義報上名,現場立刻響起陣陣嘈雜聲。特別是說到三打宿國公時,字咬得特別重,看著地上的某人偷笑起來。


  楊義鬱悶不已,沒想到自己的這些糗事,居然在這些貴族子弟中傳得這麽廣。在這裏讀書的人,一大半是和楊義同齡的人,對楊義的事跡即向往,也不禁好奇起來。


  “哼!豎子,光天化日,公然行凶,還不知悔改,竟百狡辯,孺子不可教也!”於誌寧嚴厲的斥責聲,如炸雷響起。


  他聽了楊義的話,心裏也有氣生氣,但聽到周圍學生議論紛紛的話時,便想要教訓一下這小子。


  可楊義並不按套路出牌,而是問於誌寧“於學士,我說我不打人,自是有小子的道理。”


  於誌寧氣笑了“嗬嗬,白日行凶,居然還有道理了?說吧!”


  “孟子曰良駒識主,長兄若父。既然長兄若父,我小弟不成氣候,作為兄長教訓一下他,怎麽能算打呢?”


  於誌寧聽了楊義的解釋,臉色一僵,猛地轉頭看向已經站起來的程處默“處默,他是你兄長?你不是家中長子嗎?怎還會有兄長了?”


  程處默一臉幽怨的看看楊義,又看看於誌寧,委屈的低下了頭。


  楊義看到程處默這個樣子,真想再打他一頓。立刻大喝“程處嗣,於學士問你話呢?還不快說。”


  程處默嚇得一哆嗦,期期艾艾“是…是…是結拜兄長,俺…俺耶耶…作…作主的。”


  在場的眾人聽了一愣,隨後就是一陣嘈雜的暴笑聲響起。於誌寧眼睛又一眯,就要開啟罵街模式。


  可程處默卻對他行禮“於學士,兄長能住於此,想必應是陛下授意,望於學士莫要怪罪。弟子如今有要事與兄長相商,望於學士批準!”


  於誌寧心中一驚,立馬想到,這裏可是太極宮內門下省的弘文館呀!沒有陛下的批準,並不是什麽阿貓阿狗都可以進的。自己真是糊塗,還沒學生看得透徹。


  想到這,李誌寧輕哼一聲“還有兩刻鍾就要上課了,快去快回,別誤了學業。”


  程處默又向於誌寧拱手一禮“謝於學士,學生謹於學士教誨。”


  程處默將楊義拉到教室外的大院一角,左右看了看,發現沒人跟過來“兄長,救俺!”


  楊義聽得一頭霧水,疑惑的問“何事?先說清楚,如果能救,為兄義不容辭!如若不能救,那隻能愛莫能助,你自求多福吧!”


  “俺耶耶給俺定了門親,月底完婚!”


  “兄弟,這是好事啊!為兄支持你!”


  程處默聽到楊義的話,眼淚汪汪,都要哭了。他心中大罵,老子是來求你幫忙的,你這是落井下石,還是幸災樂禍啊?


  楊義看著程處默的樣子,差點沒笑出來“幹嘛了這是,應該開心點,你不是已經有妾室了嗎?還怕多一個妻子啊!”


  “你叫俺如何開心?阿母病重,阿耶卻要俺娶親衝喜,阿娘過世還未到百日,這……嗚嗚……”程處默悲傷的哭了起來。


  程處默所說的阿母,並不是母親,而是奶奶。


  說了半天,不是程處默不願娶妻,而是他奶奶病重,老娘剛死沒到百日呢。程咬金卻為了給老娘衝喜,特意給大兒子娶個老婆。


  在科學不發達的古代,碰到家中親人病重,在藥石無法醫治之後,往往會采取兩種方法一種是請道士驅鬼鎮邪,或去寺院求神拜佛;二就是娶親或嫁女衝喜。


  這也太草率了,為給老娘衝喜,連老婆剛死未滿百日都不顧!

  衝喜?楊義想到和王豔的事,不由心生一計。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