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桃花塢> 第35章 擱置冬小麥

第35章 擱置冬小麥

  楊義和李世民聊了大半天,最終什麽也沒有得到。


  誰叫他不想當官的,如果想要當官的話,李世民肯定很樂意封賞,隻是楊義不想給自己找麻煩。


  自從百姓知道那騎兵軍官是皇帝後,楊義是國舅爺的傳言便由此傳開了,在金溝村傳得沸沸揚揚。


  追隨楊義的人自豪不已,走路都是昂首挺胸的,覺得自己當初的選擇是多麽的正確。不管是做事還是行為,總感覺比別人高人一等,說話也相當硬氣。


  因百姓大多都是莽夫愚婦,沒讀過什麽書,也不知道什麽樣的人,才有國舅之稱。即使有知道的,也是人微言輕,起不到什麽作用。


  百姓認為,隻要是皇帝的大小舅子,甭管是皇後的,還是嬪妃的,他們都直接叫人家國舅爺,也因此常會鬧笑話。


  可楊義也同樣不懂國舅的含義啊,要不然早就製止百姓言論了。


  雖然楊義不懂,但是有人懂啊!

  這天一大早,程處默騎著高頭大馬從北邊而來,在路邊的茶攤處喝茶解渴時,就聽到了這樣的傳言。驚得他連茶都沒喝完,便風風火火的翻身上馬,向楊義的住處趕去。


  程處默到楊義住處時,看到這家夥還在睡大覺,嘴角的哈喇子流了一枕頭。家徒四壁的棚子涼颼颼的,不知道這家夥怎麽能睡得著?


  隻見他那沒門的草棚子,空空如也的屋子,呼呼大睡的楊義,真正做到了夜不閉戶!


  啥也沒有,裝什麽門呀?


  而實際是楊義怕呀!他在後世的書上,曾經看過某奴隸妹子,為了當地主婆,三更半夜鎖門爬主人床的故事……


  程處默也不管會不會吵到楊義的美夢了,直接上去叫楊義起床。結果手剛一搭到楊義肩膀,就被楊義條件反應的一手抓住他的手,一隻腳尖頂住了他的喉嚨。


  而楊義的眼睛卻還沒睜開,嘴裏還嘟囔著“小子別動,小心你的狗命!”


  這一幕被路過的百姓看到了,驚駭不已,逃似的離開了。他得趕緊回去,教育那些大膽奔放的小娘或寡婦。


  萬一真有不開眼的,動了春心不要命,非爬主人床。結果被打了,那就丟人丟大發了。


  程處默看到楊義這個樣子,苦笑了一下,他一巴掌將楊義頂在自己喉嚨的腳打掉,順勢抓住楊義的手腕扭於後背,另一隻手撐住他的背胛骨。


  令楊義動彈不得才大喊“別睡了,快醒醒,等會兒你的人頭就落地了,還在睡!”


  楊義還在做美夢呢,突然從肩膀處傳來劇烈的疼痛,令他動彈不得。還沒明白怎麽回事呢,就聽到程處默那破嗓門的聲音。


  他驚得立馬清醒,嘴裏還不停的喊著“疼疼疼,輕點輕點,手要斷了!”


  程處默看到楊義已經醒了,才將手鬆開。他一屁股坐在床邊“為不製止百姓口中的流言傳播,你知不知道?這事是要命的!”


  “不知道啊!這能要什麽命?無非就是一些百姓的流言蜚語而已,他們又不懂。”楊義覺得自己很無辜,一大早就被這憨貨給弄得半邊身子都在痛。


  “那些百姓不知道,那是他們無知。可你也算是書香世家出身了,你不可能不知道啊!”程處默越說越氣,口水橫飛。


  “可我就是不知道啊,我有什麽辦法?”楊義雙手一攤,無所謂的樣子。


  “你不知道?那我就告訴你,到時候如果被砍頭了,別怪兄弟我沒有提醒你。”程處默氣得七巧生煙。


  “你一來就動手動腳,就這就那的,你到底想說什麽呀?”


  “你知道什麽人才配稱國舅嗎?”


  “不知道啊,怎麽了?”


  “你攤上大事了,你知道嗎?”


  “啥大事?”


  程處默看到楊義一副對他愛搭不理的樣子,他也不在廢話了“在我大唐,隻有皇後的哥哥或弟弟才有權稱之為國舅!你姐姐是皇後嗎?”


  程處默一語驚天動地,楊義猛的轉身,抓住程處默的衣服“此話當真?”


  “因你是俺的兄長,俺才來告訴你,若換作他人,俺懶得鳥他。”


  “那現在咋辦呢?”楊義著急問,他剛睡醒,思緒還混亂著呢!

  “還能咋辦?趕緊製止流言傳播呀!要是被諫議大夫那群人聽到了,你小命難保!”


  楊義想也不想,立刻飛奔出去,讓人敲響召集所有人的鍾聲。這鍾聲也是那天跟大家夥通知過的,一共連敲十下,共敲六次,就是緊急通知所有人聚集的號令。


  鍾聲響起,剛勞作沒多久的百姓、奴隸們詫異不已。但他們還是放下了手中的活計,匆匆忙忙的向那天的廣場趕,這也是那天商量好的,以後這廣場不種作物,隻用來曬麥子、聚會、跳舞、唱戲、臨時交易之用。


  廣場裏窄外寬,呈開扇形狀,三麵有丈餘高的土牆壁,正是搭台唱戲的好地方。百姓們自然樂得見到,沒人會反對這樣的好事。


  東宮明德殿,今天的朝會上,群臣交頭接耳,議論紛紛,整個明德殿鬧哄哄的,如有千萬隻蜜蜂飛舞發出的聲音一般。


  他們正在討論的是,楊義進獻的平突厥四策。李世民一回宮,便命人整理他和楊義談話的手稿,並緊急抄錄了數份,一上早朝便分發給群臣看。


  看過的人都一臉不敢置信之色,震驚之餘,“這,這”之聲不絕於耳,都不敢相信天下還有這等人才。群臣不明白,李世民是在何處找來這等天才能人。


  李世民坐在寶座上,一臉得瑟的樣子,他滿臉堆笑,還時不時捋著那幾根短須,非常滿意的看著群臣的反應。


  “陛下,此策略為何人所出?此等良才實乃我大唐之幸也!”群臣討論了近一個時辰後,終於有人開口說話了。


  說話的人是蕭瑀,他是前朝國舅,文韜武略,樣樣精通,更是曆經沙場,鮮有敗跡,如今為李世民的宰相之一。


  他為臣多年,老謀深算,自然看得出,這平突厥四策的高明之處。隻是他不明白,李世民到底在哪找的這種天才。


  李世民坐在位置上,雖然時間有些長了,但是他依然精神抖擻,全神貫注的傾聽群臣的議論聲。見終於有人提問了,李世民清了清嗓子,四周頓時也安靜了下來。


  李世民答非所問“各位愛卿,以為此四策如何?”


  杜如晦道“此四策十分高明,連解決之法也一並道出,真是環環相扣,臣無話可說!”


  房玄齡道“此四策好是好,但臣看出了些瑕疵,望陛下為臣解惑!”


  此時的唐朝非常開明,討論政事時,是有事說事,絕不虛言客套,阿諛奉承。


  君臣之間更是如此,並不像後來的明清,表麵為群臣討論,若不如皇帝意見,皇帝可一槌定音,權柄之大,前所未有!


  “房愛卿有話直說無妨!”


  “是這樣的,第一、三策乃對付突厥之良策,臣無異議。第二策為壯大自身,這是好事!這麥子也能冬天種植?

  到處都是冰天雪地,地表一尺都凍得斧劈不進,刀砍難入。這樣的地麥子也能長?別種下去,過完冬就全凍死在地裏了!到時不但得不到收成,還損失了種子!”


  “是呀……是呀……”群臣紛紛點頭附和,讚同房玄齡的想法。


  “各位愛卿以為房相所提意見如何?”


  “臣等附議!”文臣武將同聲回答。


  “朕回答房愛卿所言,麥子並不是冬天種植,而秋天種,待根壯苗綠時過冬,所以稱之為冬小麥或冬麥!”


  “陛下,敢問此法何人試過?可有成功案例?畝產如何?是否是陛下親見或有見證人?”說話的是檢校民部尚書戴胄,他這四連問把李世民問倒了!


  “這個……朕確實未見過,也未知畝產如何,但居獻策人言之鑿鑿,煞有其事的樣子,應該可信。”


  “這隻是獻策人的一麵之詞,毫無根據,如是別有用心之人獻策,此乃誤國害民啊!此法不可行也,臣堅決反對!”


  “臣附議……”朝臣們紛紛反對,看來這條計策要遭到擱置了。


  李世民臉色難看,他將目光看向長孫無忌。長孫無忌自然知道李世民的意思,可是他不想犯眾怒,被眾臣圍攻,隻能等散朝後去找李世民單獨談了。


  “既然眾卿極力反對,那此條就……暫且擱置吧!”李世民見長孫無忌也不表態,心知事不可為了。


  任城王李道宗見皇帝臉露不悅之色,忙叉開話題“臣對防範西突厥和薛延陀之事有些想法,臣以為此計實無必要!想我唐軍威盛,到時乘勢如破竹之勢,誰人可擋………”


  金溝村,大廣場上,楊義今天帶來了六個任務。


  宣布任務前,先解決議論國舅的事情。


  楊義用通俗易懂的話,解釋了國舅與皇帝之間的關係。並說明了其中的利害關係,國舅是不可以亂叫的。


  百姓們這才恍然大悟,他們也才知道,國舅原來是皇後的哥哥或者弟弟。而並不是皇帝的所有大、小舅子都可以稱國舅。他們也慶幸隻是在內部討論,並沒有將這些話傳到外麵去,至少他們是這樣認為的。


  第一個任務是開啟工坊組。


  之前隻是組建,並沒有開始製作東西。而工坊組先設三個副組長,各自負責一項工程。


  這次楊義要開啟這個組做一些事情,即可以做一些該做,而先前沒時間做的事。做工的同時,又可以繼續培養人才,為今後的大發展打下基礎。


  第二個任務是挖地坑。


  冬天快到了,沒地方防雪可不行,到時又冷又凍,草棚子有可能會被積雪壓倒,那是要死人的。


  茅草棚子裏盤火炕也取不了暖,最快捷的方式就是挖地炕,既省時又省力。到來年建好房子之後再盤火炕,這是最明智的選擇!

  第三個任務是造水車。


  如今第一道大壩已經快完工,第二道、第三道也已經開工。


  由於後兩道建壩的地方比較窄,所以節省了人力,可以兩道壩同時開工。現在正是造水車的最佳時機,造好第一道壩的就可以造其他的了。


  第四個任務暫且保密,楊義親自挑人,親自操作,親自指導。


  第五個任務是收購桃核。


  有多少要多少,每文錢二十個。無論大小都可以,但是要生的,要好的。


  第六個任務是準備種麥子。


  這下子可就炸了鍋了,百姓們紛紛勸說楊義不要種,說的話和朝堂上議論的差不多。


  無非就是怕浪費了種子,到來年沒有收成,到時就該挨餓了,畢竟這萬餘畝所需的種子可不少。


  古代可沒有現在的雜交技術,麥稈可不會分叉,一粒種子就隻能長一棵苗。一顆麥杆上也不過出產四十粒左右的麥子,這樣換算下來的話,一畝地也要近十斤種子。


  一萬多畝地全部種上麥子,需要十萬斤的種子,這已經不是一個小數目了,若是來年沒有收成,損失就大了!


  種麥子需要農具,楊義又臨時起意,組建一個農具組,專門製作、修理、販賣農具的組。


  楊義所組建的所有工作組,隻要時機成熟了,都是可以賺錢的,並且能賺大錢!

  楊義已經為開始工業時代做準備,最終將金溝村發展為,他計劃中商業帝國的一部分!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