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又來?可別拜了!ihUaie.o
“到底年紀尚輕,缺少磨練啊!”
見自家弟子,在關鍵時刻竟然沒了下文,董仲舒不免在心中長歎一聲,然後隻得無奈的搖了搖頭,長身而起,並親自對張然開口道:“小郎,這推行宿麥之事,乃老夫畢生之所求!”
“是以,老夫厚顏懇求,請小郎務必為老夫一解心中之惑啊!”
說話間,董仲舒忽然又伸手,正了正自己身上的衣冠,鄭重其事的對張然彎腰,又拜了下來。
“董公!”
張然驚呼一聲,直感覺頭皮有些發麻,渾身汗毛豎立,不由“噌”的一下竄起來,趕在董仲舒拜下之前,一把握住董仲舒的胳膊,阻止其下拜之勢。
並且苦著臉,對其說道:“董公,咱們有話好好說,可千萬別拜了行麽?我真是承受不起您這一拜啊!”
說著張然忽然一咬牙,狠聲道:“不就是一套宿麥種植的方法麽!給了!”
隨後,張然又不放心的補充了一句,道:“隻要董公答應,別再拜我了,我就把方法全都給你們!如何?”
董仲舒麵露微笑,並伸出手掌對張然示意道:“善!那就一言為定?”
“一言為定!”
張然微微遲疑了幾秒,也同樣伸出手,與董仲舒的大手“啪”的一下,拍在一起!
……
兩人擊掌為誓後,董仲舒這才麵含笑意,重新坐回道竹凳上,然後從容的對張然開口問道:“小郎,據我所知,這宿麥一直不受關中庶民所喜,是以關中之地,鮮有種植宿麥的之地,你是如何說服鄉裏之民來種植宿麥的?”
“呃”張然猶豫了一下,並沒有直接回答董仲舒的問題,反而麵帶些許疑惑的對其詢問道:“董公,在回答您的問題之前,我想請教一下,這宿麥種植的事情,怎麽就與春秋之意相和了?”
董仲舒沉吟道:“春秋它穀不書,至於麥禾不成則書之,以此見聖人於五穀,最重麥與禾也。今關中俗不好種麥,是歲失春秋之所重,而損生民之具也。”
“哦…”張然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感慨道:“原來孔子他老人家那個時代,宿麥就已經傳播到齊魯之地了呀!”
董仲舒微微一笑,又解釋道:“聖人重麥與禾,乃是看到宿麥與禾之間有輪種之便,同樣的一塊土地,若是宿麥與禾輪種,則一年可收兩季,穀物翻倍,於生民有益。奈何關中乃至北方多數地區,不喜宿麥,是以老夫一直深以為憾!”
“是啊!”聽了董仲舒的話,張然也極為讚同的點點頭,以他後世的經驗來看,冬小麥與其他作物之間輪種,乃是再正常不過的一件事情,但偏偏這個時代由於麥飯太過難吃,以及其他種種原因,天下百姓不願意種種小麥,實在是一陣極大的浪費啊!
這也是張然在弄出麵食之後,就著手在張裏推廣宿麥種植的主要原因之一,實在是他看著冬天的自家土地若是就這樣荒廢下來,心裏膈應的慌。
就像後世的國人,走到哪裏種到哪裏,連城裏的許多大爺大媽們都忍不住利用陽台以及牆角種菜一樣,張然看到家裏的土地荒廢,在有條件的情況下,也忍不住想要種點東西…掙不掙錢無所謂,反正就是不能看到土地閑著不用…
見張然說著說著忽然神遊物外,一旁的吾丘壽王忍不住提醒道:“然哥兒,我恩師的問題,您還沒有回答呢!”
“哦哦…”張然猛然驚醒,抬頭看了董仲舒師徒二人一眼,不禁有些尷尬道:“那個,剛才想問題,走神了,抱歉,抱歉!”
爾後,張然連忙道:“董公,這關中習俗不喜宿麥自古有之,我們這裏以前也同樣如此,與其他地方,並無任何不同之處!而我說服族人鄉親,靠的也不是言語,而是用實際行動來告訴他們,這種植宿麥是可行的,是有利可圖的!這才能讓族人們相信我,並與我一起在自家田裏種植宿麥!”
“實際行動?”
董仲舒微微皺眉,帶著些許疑惑,些許期待的詢問道:“小郎可否詳細說說,你是如何用行動讓鄉裏之民信服於你的?”
張然聞言,不禁帶著幾絲得意道:“這關中之民,之所以不喜種植宿麥,其原因無非以下幾點:
其一,麥飯粗糲,乃下等奴隸之食,是以庶民不喜。為此,我改良石磨,向他們傳授磨麥以及麵食之法,讓粗糲難咽的麥,變得美味可食,如此便解決麥的食用問題。
其二,土地肥力不足。這天下之田,分上,中,下三等。除上等良田之外,中下之田大都較為貧瘠,需要輪耕才能保證糧食產量,是以,中下之田或為兩年一種,或者三年兩種,如此一來,僅僅植粟尚且不夠,農戶如何肯去種麥呢?
為此,我便改良了漚肥之法,並向他們傳授漚肥的技術,以增加土地肥力,免除大家後顧之憂。
其三,時間不夠。眾所周知,這種植稼禾都是需要緊貼農時的,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時節氣必須順勢而為,不可混淆。但偏偏,無論耕種與收獲,都是需要耗費很長時間的。以春耕,秋收為例,這兩者若是同時進行,最少也需要兩三個月之久。如此漫長的時間,若是秋收之後,在進行耕種,並種植宿麥,怕是還沒等宿麥種子發芽,天氣早已滴水成冰了,這麽寒冷的天氣,地裏的麥種還不凍死在田裏?
為了解決盡肯能縮短秋收以及耕種時間,我發明了脫粒機,改變原有以連枷拍打脫粒的方式,將穀物的脫粒時間,縮短了十多倍。因此秋收從收割到儲藏僅需十幾天便可。
而耕種方麵,我也同樣進行了一番努力,先後改良了犁鏵,以及發明了耬車播種的方式,將耕種時間大大縮短之半月足以。
這一整套流程走下來,種種難題迎刃而解,農戶們親眼看到了,種植宿麥並不會對他們造成不利影響,反而極為有利,自然而然,就會相信我說的話!”
隨後張然又補充道:“言語千遍,不如親眼所言!用事實說話,才是最具說服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