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怕窮,只怕比
朱標享受這一切的理由似乎也很充分:因為他是太子。
什么是太子?大家都是貧農朱重八的兒子,你穿開襠褲的時候我就認識你,尿搗蛋哪一樣你沒干過,還真把自己當龍子龍孫了,誰不知道誰啊?
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朱棣雖然不窮,卻比較慘,因為無論這個家多好,多富,將來都不是他的。所以很早就認識到這一點的朱棣并沒有同年齡人的天真。
他知道,在這個家里,要想得到什么,必須靠自己去爭取。
一定要成功
洪武四年(1371),十一歲的朱棣被封為燕王,這并不表示朱元璋特別看重他,因為據史料記載,他的二十六個兒子都被封了王,這不過是例行公事而已。十七歲時,朱棣經朱氏婚姻介紹所包辦,迎娶了他的第一個妻子,而他的這個老婆正是第一名將徐達的長女。
這樣看來,他的這次婚姻也包含了一定的政治色彩,體現了朱棣和武將之間的某種聯盟。
二十一歲時,他奉命就藩,地點是北平,即當年之大都,今日之北京。
此時的朱棣年紀雖輕,卻已飽嘗人間冷暖,看透世間悲涼,身為皇子,更能感受到那些大臣內官們趨炎附勢、落井下石的卑劣行徑。
當然他也明白,這些人的行為并沒有什么不對的地方,榮耀總是站在成功者那邊,這是永恒不變的真理。
一定要做一個成功者
他年幼時已歷經戰火,成長過程中又總是和武將打交道,他見識過慘烈的戰場、血腥的殺戮,年青時所經歷的這一切已將他的人生角色定格為職業軍人,而這個角色也將伴隨他的一生,左右著他的格,即使在他登上皇位之后。
當然,客觀的講,此時的朱棣并沒有謀反的野心,說到底無非是心理不平衡,最多也只是發發牢而已。作為一個不起眼的皇子,他目前最重要的任務是在朱元璋面前表現自己,以便在將來分遺產時多撈點好處。
洪武二十三年(1390),他終于開始了自己人生舞臺上的第一次表演。
此時距離捕魚兒海大捷已經過去了兩年,當年的統兵大將,日漸驕狂的藍玉已列入了朱元璋的黑名單,在這種況下,朱元璋自然不可能把兵權交給他,在經過仔細思考后,他把部隊的指揮權授予了自己的兩個兒子。
燕王朱棣正是其中的一個。
自從十年前被封在北平后,朱棣就和自己屬地的鄰居——蒙古騎兵打起了交道。由于雙方住得太近,時常因為宅基地之類的糾紛鬧點矛盾,談不攏就打,打服了再談,遇到打不服也談不攏的就讓朱元璋出兵遠征。
名將傅友德、馮勝、藍玉都曾帶兵自北平出擊蒙古,朱棣雖是皇子,但他明白,在這些老將面前自己還太嫩,于是他虛心向這些名將們學習,絲毫沒有皇室的架子。此外,他還隨大軍上陣,親眼見到過刀劈斧砍、你來我往的拼殺和血流成河,尸橫遍野的慘烈。
當朱標在舒適的皇宮中學習孔孟之道、圣人之言的時候,朱棣正在凄風冷月的大漠里徘徊,在滿布尸首的戰場上前行。并沒有人教導他將來要如何去做一個好皇帝,如何統治他的臣民。對此時的朱棣而言,在戰場上活下去就是唯一的目標。兵書是不管用的,別人的經驗也不能照搬,而要在這個戰爭中取得勝利,只能依靠自己。
從戰爭中學習戰爭,從失敗中獲取勝利,在經歷無數次殘酷的考驗后,朱棣最終掌握了戰爭的規律,他成長了,從一個戰爭的愛好者成長為戰爭的控制者,良好的判斷力和堅強的意志力使他最終具備了一名優秀將領的素質。
而無數次殘酷的殺戮,無數具無名無姓的尸首也徹底的冷凍住了他的心。
昨天還活蹦亂跳的一群人,第二天就變成了一群尸體,在陣亡登記簿上可能也找不到他們的名字,他們的家人更不會知道,甚至在戰后統計傷亡人數時,這些人也會被當成零頭去掉。
誰會知道他們來到過這個世界?誰會知道他們也曾娶妻生子,有年邁的母親、吃的孩子在家里等待著他們?在這樣的地方,生命是有價值的嗎?
殘酷的戰場讓朱棣更加深刻的認識了這個世界的本質,只有強者才能生存下去!
帶著這樣的意志和信念,朱棣統率著他的部隊踏上了遠征之路。
洪武二十三年(1390),朱棣三十歲,他第一次成為了軍隊的主帥。
成為主帥,發兵遠征曾經是他的夢想,兒時他也常看見那些名將們出征時的景,那是一個多么光榮的時刻,亮甲怒馬,旌旗飄揚,數萬人將聽從自己的命令,在自己的旗幟下勇往直前!
其實戰爭也有它自己的美感,勒馬敵前,一聲令下,萬軍齊發,縱橫馳騁,這是何等的豪氣沖天!
朱棣近乎狂熱的喜愛上了這種殘酷的美感,當他披掛盔甲,騎上戰馬時,一股興奮之便油然而生,長纓在手,試問天下誰敵手!
這就是軍人的快樂與榮耀。
但朱元璋對朱棣并不完全放心,他把兵馬一份為二,將另一半交給了晉王。并親自為他們制定了作戰計劃,此次遠征的目標有兩個,分別是北元丞相咬住和太尉乃兒不花。
朱棣明白,這次出征可以算是朱元璋的一次考試,如果成績好,將來就有好的前途,因此他為這次遠征作了充足的準備,此次出征與以往一樣,難點不在于能否打敗敵人,而是在于能否找到他們。
基于這個正確的認識,出征后,朱棣并未魯莽進兵,而是首先派出幾支輕騎兵四處偵查,這些人經過仔細探訪,果然找到了乃兒不花的確切位置。在做好保密工作后,燕王朱棣帶領部隊靜悄悄的出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