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君子一諾
就這樣,謝容華便被謝蘊趕到了書房裏間去處理賬本去了。
雖然手中拿著賬本,但一時間依舊放心不了外麵,一手算著賬本一麵豎著耳朵聽動靜,也虧得她從小跟在謝蘊身後看賬本,方才能一心二用。
便聽姬桁與謝慕臣之間,你一言我一語,可謂是棋逢對手,一時間不分上下。
本來依照安王殿下的城府,謝慕臣修為尚且,並非是他的對手。但因著謝慕臣手中有謝容華這個王牌在,安王殿下說話之間有幾分轉圜的餘地,倒是謝慕臣一改素日裏的溫和,咄咄逼人。
竟是讓姬桁親自提出退婚之事!
安王殿下當然知道,謝家人對他頗有不滿,卻也沒想到真正厲害的並非是謝蘊,倒是這位籍籍無名的謝家二公子。
“安王殿下如今雖貴為王爺,但聖上一直對殿下有所忌憚,可聖上到底顧忌著骨肉親情,未曾對王爺動手。可等聖上百年之後呢?”
謝慕臣平日裏性格溫和,一派儒雅書生的作風,此時在姬桁麵前語氣變得咄咄逼人。
“如今在朝中無人,又無權無勢,可昔年在天策軍中間的威信,想必沒有哪個帝王能夠容忍這樣的存在。難不成,你要跟著容華與你一同涉險?”
不愧為謝二公子,一針見血,可謂是字字誅心。
如今這個局勢之下,姬桁的處境在外人看來本就如履薄冰,再加上謝容華複雜的身世,稍有不慎,便是同時墜入萬丈深淵之中。
此時謝容華在裏間聽著二人的對話,眉心微皺。
之前姬桁那麽多謀劃,故意在眾人麵前疏離於她,便就是因為這些顧慮。她是知道自家兄長的本事的,看似老實的一個人,實則能將白的說成黑的,巧舌如簧,卻又直擊人心。
該不會,姬桁又被他說動了吧……
就在謝容華心中惴惴之際,便聽到姬桁依舊是用著波瀾不驚的聲音,淡淡道:“縱使萬丈深淵,也有我陪著她。”
謝容華提著筆的手一滯,在賬本上劃出了一道長長的斜杠……
此時謝慕臣看著眼前男子陡然變得凜冽起來的神情,眉心微皺。男子嘴角掛著從容的笑,清亮的眼神定定的看著他,在那樣的威壓之下,縱使如他,也不禁有一種喘不過氣來的感覺。
這,才是昔年令北楚各國聞風喪膽的安王殿下!
一時間,謝慕臣便聽姬桁用平穩卻又毋庸置疑的聲音道。
“謝公子所顧慮的並無道理,如今本王處境本就十分險惡,讓容華與我一同涉險,確實心有不忍,可易地而處,若謝公子站在我的立場,會因為這些顧慮,而舍棄心愛之人嗎?”
短短一句話,似是觸動了謝慕臣的某個心事,卻見他微微怔在了那裏。
看著謝慕臣難得如此失神的樣子,姬桁的嘴角微微挑起了一抹意味不明的笑,道:“正如……謝公子對南宮穎……”
最後三個字,姬桁是壓低了聲音的,坐在裏間的謝蘊並沒有聽清楚,倒是謝容華心中卻是驚駭異常。
莫非……兄長這個時候,便與南宮穎有所糾葛了!
而驚駭異常的何止是謝容華,短短的三個字,足以在謝慕臣的心中掀起了驚濤駭浪。
這件事,他怎麽知道?
不過須臾之間,謝慕臣的心中閃過了許些個念頭。
他看著眼前神情平靜淡然的男子,心中可謂複雜至極。
得了,眼前這人看起來是位皎皎君子,但一肚子的算計,他家謝小六被此人看上,隻有認栽的命吧。
謝慕臣長長的深吸了口氣,道:“既然話都已經說到這個份上,安王殿下執意如此,我也不好多說什麽。隻是……”
謝慕臣話鋒一轉,看著姬桁一字一句道:“如今兩家定下婚約,這門婚事是你算計我們謝家才得來的,我不願再讓容華背下如此罵名。”
“明日開始,鄴城這些所有對於容華不利的流言都會煙消雲散。”
姬桁的語氣十分篤定,顯然心中早就有所計較。
聽他這般說,謝慕臣的臉色方才稍微緩和了下,片刻之後,又道:“安王殿下,可否保證,將來無論發生什麽,都會護著容華周全?”
如今鄴城局勢複雜,西燕那邊又……
謝慕臣不知道,這樣的平靜還能維持多久。
“當然!”
簡短有力的兩個字,卻給人莫名的信服感。
“如此,容華便交給安王殿下了。”謝慕臣含笑的說道,眼中沒有了方才的淩厲,看向姬桁的眼神多了一分欽佩之意。
他相信,昔日能匡扶社稷的安王,天策軍的領袖的君子一諾。
此時在裏間的父女聽著二人一言我一語的,方才還劍拔弩張的兩個人,不過須臾片刻,便就握手言和,決定了謝容華的婚事了……
“哎……”謝三爺聽著不對勁,還想說什麽的時候,謝慕臣已經命人備飯,十分誠懇熱情的留安王殿下用膳了。
不過半天的時間,謝家上下便就知道了傳言中對這門婚事不滿意的安王,親自來謝家,登門請罪。
而謝三爺心胸寬廣,沒有為難安王殿下,留安王殿下在謝家用膳,翁婿二人,一醉方歸。
消息一出,不知在鄴城掀起了多少風浪。
“好,好個安王……”
此時的皇宮,惠帝得了消息,直接砸碎了自己最珍愛的墨玉棋盤。
“本以為他在長玄山這麽些年,性格歸於平和,卻沒想到表麵服從性情依舊這般桀驁,竟敢連朕都算計了進去!”
是啊,姬桁五年的韜光養晦,倒是忘記了,他這個好兒子,何曾做個一件他不願意做的事。
謝家的這門婚事,表麵他無比抗拒,實則卻是樂在其中。
天子震怒,左右宮人戰戰兢兢跪了一地,都不敢開口。
唯有張福安連忙道:“陛下息怒,此事確實是安王做的不對,您要罵要罰便是,可別氣壞了龍體啊。”
“要罵要罰?”惠帝冷笑連連,道:“朕的訓斥和責罵,他何曾放在心上過,到底與周家人,一樣,生的一身反骨。早知道當年就不該留下他!”
聽到惠帝提到昔年鎮國公周家,縱使心思八麵玲瓏的張福安,也不敢言語。
屠城之慘案,至今回想起來,依舊令人駭人聽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