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瓦剌使團
到宣德九年,脫歡借用脫脫不花汗的名義,率土爾扈特部落將意圖恢複元朝統治的韃靼阿魯台幹掉之後,他已然成為了蒙古的第一大勢力!
而這次,就是他在滅掉阿魯台之後首次派出的使團,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打探明朝對他在蒙古這些年行動的看法,因為他聽說明朝將阿台及其殘部全部殲滅了,這讓他心裏不免有些打鼓,怕大明在這關鍵時刻出兵幹擾,壞了他的好事。
因此,脫歡就想將小女兒摩羅嫁給朱祁鎮,用聯姻來為他統一蒙古的行動換取時間。
曹儉道:“此乃大事,本將不能做主,要上報朝廷!”
莫爾斯連連點頭:“這是當然!這是當然!”
曹儉微微思索之後,對莫爾斯道:“這樣吧,你們隨我等入城,休息一段時間,待本將上報朝廷,等候朝廷消息!”
“多謝將軍!”
莫爾斯行了一個蒙古禮節,然後拍馬向後方的大隊趕去。
莫爾斯來到一名約莫三十歲左右的蒙古騎士麵前,恭聲道:“殿下,明人同意讓我們到大同等候消息!”
那名蒙古騎士點點頭:“嗯,那我們就走吧!”
很快,雙方匯合,曹儉見這些人隊伍中帶有許多的牛羊馬匹,這才真正確定這些人的使團身份,但依然不敢放鬆警惕,暗暗戒備著!
眾人回到大同城,曹儉首先就向佩征西前將軍印的左軍都督府都督同知、大同總兵官方政匯報。
方政得知此事後,先是去見識了一下使團的人員,將他們安排到大同城內的一間客棧之後,便將此事加急上報到京城,同時還有隨行的人數。
一天後,方政的奏折就到了京城。
當朱祁鎮收到奏折,得知瓦剌使團的人數之後,可把他笑得不行,足足五百餘人,真把大明當成冤大頭了?
明朝因為賞賜豐厚的原因,很多藩國、土官每年兩三次派使團以各種名義上貢,明朝對這種情況也做了專門的規定,哪個國家每年幾次,每次多少人等等,大部分都還能遵守。
不過,像倭國、蒙古這些藩國,擺明就是為了賞賜、通商來的,豈會遵守?
他們往往借助其使團的身份,夾雜著貨物到大明境內,這樣他們就會省卻很多的開支,要知道,但凡藩國使團到了明朝,其衣食住行都是明朝官方負責,這可是一大筆費用。
早朝上,朱祁鎮拿著方政的奏折,對殿中的重文武官員問道:“眾卿對此有何看法?”
成國公朱勇立刻出班跪奏:“陛下,瓦剌部近幾年擴張異常凶猛,朝廷不可放任!”
這些日子,朱勇可被京營的將領們煩得不行,紛紛請求朱勇向朝廷請戰,讓他們出長城和蒙古作戰,建功立業!
但是朝廷目前的大權都在張氏和三楊手中,更何況,不主動出長城和蒙古作戰也是仁宗和宣宗兩代皇帝定下的國策,他雖然貴為國公,但卻根本無能為力。
果然,朱勇的話音剛落,楊士奇便站出來反駁道:“巡邊製乃是仁宗皇帝和先帝定下的國策,以緩和國庫的壓力,若是再次動兵,剛剛有所好轉的朝廷財政必然會因為戰爭快速消耗,使得朝廷再次陷入財政不足的境況之中!”
“嗯,閣老所言甚是!”
朱祁鎮點點頭,雖然他也很想同意朱勇的觀點,趁著瓦剌現在還沒徹底做大之際將其幹掉,但朝廷那薄弱的財政根本無法支撐戰爭帶來的巨大消耗,一旦戰爭陷入膠著,那對大明來說絕不是一件好事。
打仗打的就是後勤、是國力,不是誰都能像成吉思汗那樣空手套白狼打下小半個地球的。
那樣的人,縱觀世界曆史,也僅此一位,即便是秦始皇,那也是沾了曆代秦王的光,擁有大秦數百年的積累作為後盾,否則他也不可能統一東方六國。
始皇帝一死,秦朝不就現原形了嗎,反倒給劉邦這個流氓做了嫁衣,就連被毀掉的宮殿木石丫的都沒放過,全用來修建宮殿和陵寢了!
朱祁鎮強調道:“現在議的是瓦剌使團,是否讓他們入京?其他事延後再議!”
群臣領命。
“臣以為,既然瓦剌主動向我大明派遣使團,足以說明他們稱臣之意,當他們入京上貢的請求!”
禮部尚書胡濙出班躬身奏道:“我大明天朝乃是禮儀之邦,若是將瓦剌使團拒之門外,若是傳出去,豈不是讓其他藩國笑話?”
“臣等附議!”
胡濙的話音一落,殿中頓時響起一片附議聲,直讓朱祁鎮相當無語。
“臣以為,可以讓瓦剌使團削減人數,他們來的人太多,這不僅僅是一大筆費用,從大同到北京這一路,他們難免不會幹出出格的事,這在以往都是發生過!”
楊溥道:“不如下旨,讓他們按照朝廷的規定,選出五十人為代表足以!”
“嗯!”
朱祁鎮頷首道:“那就由內閣擬旨,讓瓦剌使團派出五十人攜帶貢品入京;兵部傳旨給大同總兵,讓他們派出護衛,保證瓦剌使團的安全!記住,讓大同將他們的兵器全部收繳起來,等他們離境的時候再歸還,否則就不準入京,全部就地驅逐出境!”
群臣聞言,齊刷刷的跪地叩首,讚道:“陛下聖明!臣等遵旨!”
早朝結束後,朱祁鎮回到乾清宮,會昌伯孫忠便滿臉紅光的來到乾清宮。
朱祁鎮對孫忠笑道:“看外祖父這模樣,可是有什麽好消息要告訴朕?”
孫忠喜道:“啟稟陛下,經過臣的不屑努力,總算造出您說的那種望遠鏡了!”
朱祁鎮微微一怔,看向孫忠的目光中滿是不可置信:“真的?”
坐在凳子上的孫忠氣息一滯,哭笑不得的道:“臣豈敢欺瞞陛下!”
隨即,便向殿外的太監低聲道:“還不快呈給陛下過目?”
殿外的太監聞言,急忙托著一個裝著一根圓筒的托盤進入殿中。
站在朱祁鎮身旁的張達見此,急忙從太監的手中接過托盤,遞到朱祁鎮麵前:“陛下,請您過目!”
朱祁鎮回過神,看著麵前直徑約五厘米的竹筒,不由得微微有些出神,有些愣愣的將托盤上的竹筒拿起細細打量起來!
接著,朱祁鎮將竹筒放到右眼前,百米外的乾清宮宮牆便出現在了他的眼前,仿佛近在咫尺一般。
半晌,朱祁鎮才放下單筒望遠鏡,對孫忠笑道:“很好,外祖父辛苦了,這個就留在宮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