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4章 對待江東之策
但凡是世家都清楚,到了長安之後,家族的命運就不是他們能夠左右的了,長安的官員會將這些世家收拾的服服帖帖的。
曹操忽略了世家想要生存下去的決心,隻要還有希望存在,世家就不會輕易的放棄,哪怕知道前往長安會承受更多的磨難,他們也在所不惜,還有什麽比之讓世家活下去更加的重要?
活下去才能有希望,而家族跟隨著曹操的抵抗而覆滅的話,就意味著一切都會結束了,其實司馬家族的人也是不想離開的,他們付出了多少的努力才有而今的局麵,卻是因為司馬懿一時間的選擇而落入到了這等尷尬的局麵。
司馬懿為司馬家族之人所看好,但是司馬懿過早的露出了鋒芒,這才有了司馬家族陷入被動的局麵。
不說城內的風起雲湧,且說魯肅作為吳國的使者,前往許都城外的晉軍之中,沿途倒是沒有受到太多的為難,兩軍交戰不斬來使,何況對方代表的是吳國,當前吳國已經不具備強悍的戰鬥力,可以說是任由晉軍揉捏的存在,隻是在晉軍之中缺乏足夠數量的水軍,想要攻破江東,並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不能攻破江東,並不代表晉軍不會有其他的手段,甘寧率領三千水軍已經進入廬江郡,目的就是為了威脅江東的安全。
而甘寧率領水軍的到來,讓孫權感受到的是更大的驚慌,江東目前仍舊有著不少的水軍,就連戰船的數量也是有著不少,關鍵的是晉軍在數量上擁有著絕對的優勢,從以往的交戰來看,晉軍的實力之強悍是遠遠超過了曹軍和江東軍,與晉軍在這種時候對戰的話,不會有什麽好的下場的。
這樣的認知,讓吳國的官員對於聯姻的事情就更加的看好了,當前的吳國需要的是休養生息,而不是戰爭,戰爭繼續進行下去,憑借著呂布的實力,完全能夠將吳國拖垮,若非是有著長江作為阻擋的話,他們毫不懷疑晉軍已經來到了吳國。
呂布得知孫權在這種時候派遣使者前來,並沒有感覺到太大的意外,在這場最終的決戰之中,呂布能夠感受到江東已經拚盡全力了,但是江東軍的努力,並沒有取得想象中的結果,晉軍以一己之力,將曹軍和江東軍攻破,令兩方的結盟成為了笑話。
晉軍也在交戰中得到了最大的好處,若是有可能的話,呂布肯定想著橫掃江東,從冀州水軍對戰江東軍來看,冀州水軍雖說擁有了一定的規模,與吳國的水軍比較起來還是有著不小差距的。
水麵上的戰鬥,與陸地上的戰鬥有著諸多的不同之處,對於軍中將士的對戰經驗有著苛刻的要求,在一場對戰中,若是能夠將水軍運用得當的話,起到的作用會很大。
就如同此番交戰之中,江東軍利用水軍的優勢進攻冀州,就給晉軍製造了不少的麻煩,若非是冀州軍在關鍵的時刻突然發力,恐怕冀州將會陷入動蕩之中,而孫權與曹操製定的這個作戰方式是沒有問題的,關鍵是江東軍忽視了冀州軍的戰鬥力,這才有了冀州戰場上的失敗。
勝利,才是戰爭的最終目的,若是在交戰的過程中不能取得勝利的話,之前的所有付出都是白費的。
江東在這種時候派遣使者前來,肯定是為了雙方之間的戰事,這一戰之後,江東已經被打殘了,沒有了繼續威脅晉軍的實力,而孫權害怕晉軍攻打江東,肯定是想要恢複雙方以往的關係。
江東的反反複複,其實軍中的將領是比較憤怒的,但這就是戰爭,君主為了自身的實力,會做出很多讓人不恥的事情,但是為了自身的利益,他們不得不這般選擇。
沒有永遠的盟友,隻有永恒的利益,為了利益,所謂的盟友能夠刀槍想象,隻有利益才能將他們緊緊的捆綁在一起。
“文和,看來孫權是打算向朕示弱了。”呂布笑道。
賈詡點頭道:“而今聖上已經坐擁荊州、徐州之地,雖說荊州空虛,江東卻是不敢輕舉妄動,他們害怕招惹來更大的報複。”
“文和,以你看來,朕是與江東恢複關係還是繼續敵對?”呂布問道。
賈詡沉默片刻道:“聖上若是想要將曹操斬殺的話,與江東聯盟會有很大的幫助,之前曹操與孫權乃是聯盟也,而今曹操形勢危急,若是聖上攻破了許都,曹操最有可能做出的選擇就是前往江東,如此一來的話,兩者聯合在一起將會比較麻煩,而聖上若是答應了江東的請求,則曹操在失敗之後,必然不敢前往江東,唯有回到兗州,屆時,曹操便在聖上大軍的包圍之中,何愁不能將曹操斬殺。”
“文和之言甚是有理,曹操乃是心腹大患也,若是任由這等人物前往江東的話,***東將會變得更加的困難。”呂布道:“我軍征戰日久,將士疲敝,糧草輜重消耗嚴重,想要順勢平定江東,並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啊。”
聽到呂布這番話語之後,大帳內的謀士明白了呂布的念頭,平定曹操之後,晉軍就會收手,按照目前的情況來看,這也是比較不錯的選擇,曹操乃是梟雄也,從其以往的舉動就能看出,這樣的人若是留著的話,會有諸多的後患,唯有鏟除,才符合晉國的利益。
鏟除曹操之後,天下的勢力就會演變成為了呂布與孫權之間的對峙,當前江東軍折損嚴重,而且江東的底蘊比之呂布實在是差了太遠了,江東軍驍勇善戰,但是呂布占據曹操的地盤之後,會是何等的可怕。
想必孫權也是明白這一點的,不過孫權身為吳國的皇帝,自然不會在這種時候放棄,他們隻要訓練出強大的水軍,就能夠抵擋來自晉軍的進攻,這樣的話,就避免出現更大的折損。
江東憑借正是長江,而孫權有信心在水軍的實力上超過晉軍。